文丨姜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作為父母最無奈的瞬間不是撞衫,而是碰上和自己「撞臉」的人。不是因為別人和自己長得有多像,而是常常因為孩子的「糊塗」而認錯,當碰上這樣的瞬間,總是能讓人哭笑不得。
在網上有位萌寶的爺爺帶著去打預防針,據爺爺介紹平時這個小男孩的父母工作都比較忙,大部分時間都是由爺爺奶奶帶著孩子的,有時候孩子吵著鬧著找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只能找個藉口搪塞過去。
這不這次打預防針也是如此,這位男孩的爺爺告訴他,不哭不鬧打完預防針就能見到爸爸了,就是這麼輕而易舉的一句話,這位萌寶可當真了。
在打完預防針後小男孩就在人群中搜尋爸爸的影子,突然發現「爸爸」真的出現了,他當即哼哼唧唧的指著一位陌生的男子喊爸爸,爺爺頓時覺得哭笑不得,這個「爸爸」可不是真的爸爸。這位陌生男子的做法也很暖心,他決定把這個「謊言」繼續下去,把小男孩抱在懷裡安慰起來。
小男孩趴在爸爸的懷裡,瞬間變得很乖了,只不過麼這一抱,就再也難以離開爸爸的懷抱了,相比起和爺爺的臂彎比起來,還是「爸爸」的臂彎更加有存在感呢。
這個小男孩認錯爸爸的做法其實在那麼大的孩子裡邊並不稀奇,作為大人可能覺得這樣很「荒唐」,其實這歸於孩子成長中的一個特殊時期,孩子的認生期。
在新生兒時期孩子是通過氣味來分辨自己的父母,但是這樣的「特異功能」會隨著孩子的成長逐漸消失,而孩子在剛出生後的視力也是慢慢增長的,在視力還沒有發育成熟,但是通過氣味分辨父母的能力開始減弱後,孩子的認生期也就逐漸而來。
1、 陪伴是尤為重要的
如果父母不能經常陪伴孩子,那麼也難怪孩子會認錯自己最為親近的父母。雖然說簡簡單單的陪伴,但卻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最好的關係紐帶。陪伴會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和對父母甚至其他人的信任感。
2、 鍛鍊孩子的觀察力
雖然說每個人的長相都不同,但是身高胖瘦也能會出現雷同的,孩子的觀察力不足所以就難免認錯父母,在平時的時候可以多加鍛鍊孩子的觀察力,讓孩子能夠輕鬆度過認生期。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是幫助孩子成長的一種重要陪伴,那麼為了能夠更加拉近親子關係,在平日的生活中需要注意什麼呢。
1、 不管再忙,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聊聊天
聊天能夠讓孩子更加信任父母,在和孩子的聊天中父母就能感受孩子的心路歷程,知道孩子成長的動向。通過言語溝通更能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這也是最好的溝通方式。
2、 在閒暇時刻和孩子做一些小遊戲
遊戲是孩子的最愛,通過和孩子之間一些看似「幼稚」的小遊戲能夠更好的增加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是那麼高高在上。而父母也會發現,通過和孩子的互動也能增加自己的樂趣,這在手機電腦遊戲中是體會不到的。
3、 帶孩子出門旅行增加陪伴
一般旅行都是從自己熟悉的環境到陌生的環境中,到了陌生的環境只有父母和子女互相陪伴,這也是拉近親子關係的一種途徑。在旅行當中也能增加孩子的團隊精神感,也會更加鍛鍊孩子的自我獨立的技能。
各位父母還記得孩子在認生期做過什麼事情嗎?
育兒問題姜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姜媽育兒記,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