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育男孩的問題上,每個父母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其中有些家長認為,要從小培養男孩的獨立性。
在《爸爸去哪兒》這個節目中,楊碩與自己的兒子楊雨辰的相處模式,引起了很多網友的憤憤不平。
節目中楊碩對孩子非常嚴格,言語中除了指責別無其他,當兒子傷心落淚時,他也不會去抱起孩子,而是對其「嚴格要求」。
這一系列「無釐頭」的操作,讓網友不能理解,甚至很多人都覺得楊雨辰有這樣一個爸爸,真的好可憐。
而楊碩卻說,男孩子就應該從小學會堅強,人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並表示,他是絕對不會抱兒子的。可是這種教育方式真的對嗎?
1)男孩比女孩「開竅晚」
有經驗的寶媽都知道,男孩的大腦發育要比女孩晚,所以相比男孩而言,女孩會顯得更加成熟,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會更強。
而男孩卻恰恰相反,由於他們的大腦額葉發展比較晚,所以更擅長單一性和專注型的任務,因此也更需要家長的呵護。
他們並不能像女孩子那樣,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玩玩具,並且兩件事情不受影響,所以「多任務」可以很好地幫他們分散注意力。
2)男孩對聲音不敏感
女孩因為「性別」原因,導致女性的右半腦發育比較快,因此她們對聲音比較敏感,情感也更加細膩。
所以當她們聽到父母親切的安慰和鼓勵時,也能感受到家長的愛,但男孩卻不同,他們的感情比較粗糙,所以很難感受到言語上的力量。
因此他們對肢體語言的需求,要大於對語言安慰的需求。還有很多家長認為,如果經常抱男孩,會不會讓兒子變得嬌氣?
心理學家指出,父母如果能多抱抱男孩,不僅不會讓他們變得嬌氣,反而會讓他們的三觀更正,因為只有愛,才會讓他們對自己感到自信,自尊和性別才會更加健全。
1)擁有強大的安全感,才能更好地愛別人
一位網友寶媽曾經上傳了一段視頻,視頻上的寶爸懷裡抱著女兒,哄著孩子睡覺,甜蜜的瞬間溢於言表。
但鏡頭一轉,網友看到旁邊的兒子卻在獨自玩耍,看到這裡,大家紛紛評價道,女兒真幸福,兒子是不是被忽視了?
但似乎這位寶媽並不介意,在她心中可能認為,爸爸就應該多寵女兒,對兒子嚴苛一點並無過錯,畢竟男孩兒就要多吃苦。
但其實這種做法是在傷害男孩,因為長期孤立孩子,會讓兒子產生自我懷疑,他會認為是不是父母不愛我,還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事?
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就會漸漸失去安全感,長大後這些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到影響,他會在潛意識中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愛。
所以父母需要多抱抱自己的兒子,只有讓他擁有充足的安全感,他以後才能更好地去愛別人。
2)男孩獲得「抱抱」的機會比女孩少
在很多家庭當中,「撒嬌」似乎是女孩子的專利,女兒無論多大,都可以和自己的父母撒嬌,都可以向家長求「抱抱」。
但男孩卻不同,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這種「抱抱」的舉動也會變得越來越少,他們不能像女孩那樣,可以任意釋放情緒,所以更多時候,他們選擇孤單。
當走向社會時,男性要承擔更多的責任,所以父母趁著孩子還小的時候,多抱抱他們,這樣有利於男孩以後能夠更好地面對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