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說,「男女有別」,女孩較安靜,心思更細膩,男孩更好動,調皮,拙於言辭表達,一言不合就採取攻擊行為。
根據男孩的特點,美國心理學家安東尼·饒和米歇爾·西頓認為,男孩的成長具備的關鍵能力中,包括下面三個能力:
一、男孩的社交能力。
人類離不開社交,無論是生活、工作、玩樂還是學習,都是在群體的環境中進行的,孩子在結交朋友中,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和合作。
很多父母認為只有一個有社交能力、能言會道的男孩子,才會有融洽的人際關係,長大後才更容易獲得成功。
心理學家安東尼·饒和米歇爾·西頓研究發現:就同齡的孩子來說,男孩在語言能力和詞彙量方面要落後於女孩,並且,男孩在社交能力方面的發展也比較晚。
因此,心理學家說:
「很多男孩都不喜歡聊天,把他們在三四歲,或是任何一個年齡段聊天的多少作為評價他們社交能力的標準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這是一種誤導。」
那麼,男孩不通過聊天來培養社交能力,父母如何培養男孩子的社交能力?
傑出的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研究了孩子的成長階段,他有一個很著名的論斷:「玩耍是孩子的「天職」。
玩耍、做遊戲是促進男孩們發展社交和認知能力最強有力的工具。遊戲其實是非常複雜的微型社交情境。很多男孩就是在遊戲中,靠傾聽和觀察周圍的人,並熟悉他們的社交模式來學習的。
父母往往會看到,兩個男孩子肩並肩,坐在一起,玩著遊戲,比如搭積木、畫畫,但他們並不怎麼說話的時候,他們其實是在進行社交。
其實,社交就是朋友幫助你一起做一件事,然後一起分享成果。
因此,父母平時可以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耍,和男孩一起找些事做,比如有些男孩喜歡玩簡單的填字遊戲,或者是搭積木。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坐在他旁邊看著他,或者時不時地遞上一塊積木。這個過程,父母和孩子就在在進行社交活動。
同時,在玩耍的過程中,父母和孩子會有交談。鍛鍊了孩子的表達能力。父母需要記住,和男孩的溝通不僅僅局限於思想和情感的交流,還要和他們一起努力做一些事情,一起看看事情的結果如何,以此,來培養男孩的社交能力。
二、男孩的自控能力。
自控力,顧名思義是指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是一個人為了完成某項任務而自覺地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標的願望、動機、行為和情緒的能力。
一個有較強自控力孩子,通常能夠把握好自己,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總是能夠有條不紊地處理事情,把事情做好。
就如高爾基說:「哪怕是對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
由於男孩體內的睪丸素的作用,男孩精力旺盛,天生愛動、好鬥、淘氣,喜歡惹是生非,更傾向於使用拳頭來解決問題。
並且,雖然男孩在做事的時候注意力集中,但是耐久性很差,表現得很毛躁。他們經常沒有聽清指令就盲目行動。那些維持秩序和紀律的大部分招數對他們都不管用。
因此,針對男孩這些的特點,對男孩自控能力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
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並不是天生的,都是後天培養出來的,尤其是孩子的自控能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會逐漸提高。作為父母要有意識地提高男孩的自控力,有以下幾點建議:
1、讓孩子從日常生活小事做起。
人的自制力是在學習、生活中的小事中培養、鍛鍊起來的。比如讓孩子如早上按時起床、嚴格遵守各種制度、按時完成學習計劃等,都可以在這些小事中,鍛鍊孩子的自制力。
2、讓孩子進行積極的暗示。
威廉·詹姆斯說; 「我們最大的發現就是,通過改變頭腦的觀念,我們可以改變生活。」
自控力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現在自我暗示和激勵等意念控制上。積極的暗示能夠激發人體無限的潛能,告訴孩子,要不斷地對自己說:「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我能做到。」
3、父母要男孩多反省。
男孩要經常反省,自己失控的原因,然後有針對性改正。
三、男孩面對失敗的能力。
在男孩的大腦佔據主導位置的是睪酮,睪酮的分泌讓男孩好鬥和爭強好勝。男孩天生具有去競爭的動力。
傳奇足球教練文斯·隆巴迪說過:「勝利不是全部的意義,而是唯一的意義。」同樣,對男孩來說,勝利雖然不是一切,但卻是唯一的。
比如男孩們都喜歡遊戲,渴望學習各種各樣的遊戲——棋牌類遊戲、田徑賽,事實上,遊戲本身並不重要。它就是一件道具,男孩就是想在遊戲中,想看看自己和其他人比起來究竟怎麼樣,並且,大部分男孩都想要贏。
在男孩的一生中,競爭會是一個始終存在的因素。這種競爭會隨著他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多。但在競爭中,有輸有贏,也許輸的次數還多些,所以,培養孩子面對失敗的能力很重要。
01、讓男孩正確看待失敗。
當男孩遇到失敗的時候,父母要幫助男孩一起分析遇到的問題,找到失敗的原因,教會他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塑造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02、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在男孩的成長中,父母應該鼓勵男孩了解並發揮自己的特長,讓他大膽嘗試,讓孩子有更多的掌控感,增強他的自信心,這樣,當男孩遇到挫折的時候,他就不會一蹶不振、輕易放棄了。
男孩的社交力、自控力、面對失敗的能力,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父母用心培養,會讓孩子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