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1歲嬰兒因食用蜂蜜出現肉毒桿菌中毒的事件,每年屢有發生。
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就曾有4名未滿1歲嬰兒使用含有蜂蜜的奶嘴後發生中毒的報導。
肉毒桿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如土壤、花粉、灰塵,可隨風飄蕩,這就使得蜂蜜在釀造、運輸或儲存的任一環節,都容易受到肉毒桿菌的汙染。
儘管在高糖、高滲的蜂蜜溶液中,肉毒桿菌一般無法生存,但是處於休眠狀態的肉毒桿菌,也就是芽孢,它可就不一樣了,其生命力特別頑強。
所以,蜂蜜中的肉毒桿菌多指它的芽孢。
此外,芽孢超級耐高溫,100℃煮沸5小時,或121℃高壓蒸汽30分鐘,才能殺滅;
而蜂蜜因其中含有活性酶、維生素、有機酸等多種純天然成分,為了不破壞這些成分,在生產過程中基本不會採用高溫殺菌的方法。
1歲以下嬰兒,因其免疫系統及消化功能尚未發育完善,不慎食用被肉毒桿菌芽孢汙染的蜂蜜後,芽孢可在腸道內快速生長繁殖,並產生肉毒素,肉毒素一旦進入血液循環,可導致神經中毒。
沒錯,這個肉毒素,就是愛美人士打的那個除皺瘦臉針。
相比於這一丁點可取之處,肉毒素的危害,尤為致命:
它是世界上公認的最毒的神經毒素;
毒性比砒霜(氰化鉀)強1萬倍;
1mg可毒死2億隻小鼠,1.6萬人;
曾在二戰時被用作生化武器。
肉毒素作用於中樞神經核、外周神經肌肉接頭和植物神經末梢,抑制神經釋放乙醯膽鹼,阻斷神經衝動傳遞到肌肉,引起肌肉鬆弛性麻痺。
嬰兒中毒後,會有多種表現:
啼哭聲減弱,吮奶費力、吃奶發嗆、便秘或腹瀉、眼瞼下垂、頭頸及手腳無力、睏倦、呼吸困難,重者因呼吸肌麻痺引起窒息死亡。
其實,從2013年開始,WHO以及英、美、加拿大等國就已明確警示:不要給未滿12個月的嬰兒餵食蜂蜜。
我國國家食藥監局也於2016年發布了蜂蜜食用安全提示:1歲以下的嬰兒不宜食用蜂蜜。
儘管權威機構發聲提醒了,但此類不幸事件還是時不時見諸報導。
說明,仍有不少家長不曉得這個常識。
在這裡再次提醒家長:
別給1歲以下嬰兒餵食蜂蜜,儘管肉毒桿菌中毒機率小,但是一旦中毒,致死、致殘率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