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河北省代表團在人民大會堂河北廳舉行全體會議,繼續討論習近平同志所作的黨的十九大報告,並舉行媒體開放活動。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剛代表回答了經濟日報記者提問。
經濟日報:今年4月1日,黨中央、國務院發布了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消息,這一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備受國內外關注。請問,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進展如何,怎樣體現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
陳剛代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雖然只有短短的37個字,但字字珠璣、重若千鈞,為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
今年4月1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布設立雄安新區的消息。半年多來,河北省委、省政府認真履行主體責任,有力有序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各項工作並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概括地講,就是啟動新區規劃編制工作,採取嚴格的管控措施,組建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和中國雄安集團,開展生態環境治理和植樹造林。社會普遍關心的新區規劃編制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加以推進,並取得一系列階段性成果。規劃編制工作中,我們著重把握四個方面。
一是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認真學習借鑑國內外城市規劃設計的先進經驗,實行開門開放編規劃,集聚各方智慧,邀請300多位國內外一流專家參與規劃編制,真正將規劃領域頂級專家吸收進來。開展城市設計國際諮詢,從183個國際國內頂尖團隊中優選確定12家參加城市設計,開展為期2個月的城市設計國際諮詢,產生了一批高水平規劃成果。
二是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一方面,下大力保護白洋澱生態環境,讓白洋澱成為新區亮麗的名片;另一方面,絕不能因城廢澱,絕不能建設一個新城就汙染了白洋澱這顆「華北明珠」,同時注意藍綠空間比例,初步考慮新區藍綠空間比例不低於70%,劃定開發邊界和生態紅線,努力讓雄安新區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城市實踐。
三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雄安新區立區之初就確定,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決不會依靠優惠政策和低廉地價拉企業,而是靠提供包括住房、教育、醫療、就業等在內的優良公共服務,吸引北京人口來雄安。同時,安排好雄安新區當地百姓的生產生活,讓他們與新區一起成長,有更多的獲得感。
四是堅持保護和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無文化傳承,無新區未來。雄安新區要成為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集中承載區,而不能成為一些標新立異建築設計的試驗場。新區城市風貌,應該充分體現中國特色,反映白洋澱水鄉文化,更加適合人文需求,體現時代風尚,絕不能千城一面,到處是水泥森林、玻璃幕牆。最後要強調的是,雄安新區規劃出臺沒有時間表。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我們必須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真正把雄安新區打造成為留給子孫後代的歷史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