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懷建
今年父親節那天,我並沒有收到任何關於父親節的禮物,除了微信群和朋友圈的那些彼此的圖文問候之外。
人到中年之後,越來越淡於生活的儀式感。早已習慣了波瀾不驚的平淡生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庸常的日子續寫著往後餘生。或許這種狀況要等到退休以後才可能會發生些許的變化吧。誰知道呢?我不願意去深想。
父親節過後的第三天,是個普通的周二,由於學校月考安排的原因,輪空而在家休息的我接到了一個電話,是正在上班的兒子打過來的,讓我到樓下去拿一個快遞,說是給我買的父親節禮物。我心生疑雲,這父親節都過了兩天了,寄什麼父親節禮物啊,何況兒子上班的工資並不高,時常捉襟見肘,窘迫過活。我覺得在父親節能有個問候表達一下心意就足夠了。我心裡這樣想著,可還是去樓下拿了快遞。
出生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我,受家庭和老一輩人的影響,生活幸福感的閾值指數並不高。過日子嘛,能有個屬於自己的棲身之所,避風雨寒冷,正常的每日三餐無斷頓之憂,家人們皆能平安無事就已經很滿足了。若能在這個基礎上能有一個漸進地提高和完善,那簡直就是一種驚喜來襲了。
我的這種心態,也多次和要好的同齡朋友說過,大家深表一致贊同。這可能是共同的年代感使然吧。
我對自己的生活態度如此,對孩子的要求也多是期望他各方面都往好方面發展,去擁有屬於他自己的美好生活、幸福未來。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吧,至於能否從孩子那裡得到什麼回報,還真沒有多少奢望。
也許我們正是因為置身於腳下的土地,方見天空的高遠;也許我們樂於回歸生活的本源,方能體會社會的進步、生活的富足。孔子的愛徒顏回即如此——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也。
簡單的生活往往要求不高,反而更容易幸福。所以,在得到了兒子的禮物之後,嘴上嘀咕著:別浪費,別亂買東西,而內心的小小觸動和絲絲感動卻是真實存在的。你看,人的情感往往就是這樣的複雜和豐富、高級而微妙。
快遞拿上樓來,老妻忍不住詢問一番,感慨一番,我無心多言,拆開包裹,一看究竟。原來是十包各式各樣的香菸。心想:這小子,還算比較了解老爸。知道我幾十年的習慣,至今未改的吸菸頑疾。買幾包好煙孝敬老爸,也行。
禮物在手,先睹為快,搶先嘗鮮,拆一包來吸,感覺一下有何不同。未料想,兒子這次父親節買的香菸禮物,竟然是「假」的,這些香菸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香菸,而是一種替代品,雖然有普通香菸的包裝、外形、香味等,卻不是菸草製品,而是一種茶製品。沒有傳統普通香菸的尼古丁、焦油含量等。這大概是讓那些菸癮大又不打算戒菸或難以戒菸的人士減少損害的一種很好的試驗做法吧。
沒有想到兒子給我來這麼一手,但很快我就醒悟過來了,這裡面應該有個孩子的良苦用心。一方面,兒子希望我能戒菸,至少別抽那麼多,要大幅度減少些,少吸些,這多少對健康更有益些。另一方面,兒子也深知我數十年如一日積習難改,很難勸服,同時希望保重身體、多些健康,而想出的一個小伎倆吧。
俗話說兒大不由娘,我們做父母的也常常抱怨長大成人的兒女沒有小時候聽話乖巧了。其實,在我看來,這是說明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可能像小時候那樣一張白紙一般,想你所想,悲喜同頻,思想和生活平行甚至重合在一條線上。不再完全重複、固定在父輩的刻板的道路上,或許會發現、開闢更為廣闊的天地。誰又敢說不是呢?
關於今年的父親節禮物,我只想說一句:心領了,兒子!
﹒
2020年6月28日於八公山
★聽說前世一百次回眸才能換來今生一個百家號粉絲呢!歡迎隨時在這兒跟我說說你的心裡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