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霧
蓮霧是臺灣的著名水果,又名輩霧、璉霧、爪哇蒲桃。主要分布在宜蘭、彰化、臺南、屏東等地,蓮霧形美色豔,富含維生素C及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等,營養豐富,有利尿、寧神、祛暑的功效,酸酸甜甜的口感更加讓人慾罷不能。而寶島最好的蓮霧產自最南端的縣份——屏東。
蓮霧是桃金孃科(Myrtaceae)赤楠屬的熱帶常綠果樹,原產馬來半島及安達曼群島。蓮霧在臺灣栽培歷史頗為悠久,早在17世紀就由荷蘭人自爪哇引入。近來由於品種及栽培技術的研究突破,使蓮霧產期提早並提高品質,現被視為消暑佳果,在臺灣20多種主要重要經濟果樹中名列第6、7位。
臺灣蓮霧的品質最佳,果實具有特殊的芳香,清脆可口,模樣雅觀。高品質蓮霧被稱為「黑珍珠」,每公斤售價上百元(新臺幣)。栽培管理好的,一年可收穫5次,特別在春夏乾燥炎熱季節,作為清涼解渴果品,很受歡迎。目前,臺灣蓮霧栽培面積己達8700多公頃,年產量達10萬多噸。
蓮霧性喜溫暖怕寒冷,生長最適氣溫為25-30℃,喜好溼潤的肥沃土壤,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砂土、粘土、紅壤和微酸或鹼性土壤均能種植,但要做好整枝修剪、營養管理、灌溉排水、防寒及產期調節等。蓮霧結果較快,一般在栽種的翌年便能結出少量的果實,以後逐年增加,一株樹齡10多年的蓮霧每年可採收三、四百公斤果實。
蓮霧是一種可治多種疾病的佳果,性味甘平,功能潤肺、止咳、除痰、涼血、收斂,主治肺燥咳嗽、呃逆不止、痔瘡出血、胃腹脹滿、腸炎痢疾、糖尿病等症。用果核炭研末還可治外傷出血、下肢潰瘍。另外,臺灣民間有「吃蓮霧清肺火之說」。人們把它視為消暑解渴的佳果,習慣用它煮冰糖治乾咳無痰或痰難咯出。
蓮霧果實中空(也有實的),狀如蠟丸,在宴會席上人們還喜歡用它作冷盤,是解酒妙果。它淡淡的甜味中帶點酸,有一股蘋果的清香,食後齒頰留芳。在蓮霧中心挖個洞,塞進肉茸,用猛火蒸約10多分鐘,是臺灣著名的傳統名吃,美其名曰「四海同心」。用蓮霧切片放鹽水中浸泡一段時間,然後連同小黃瓜、紅蘿蔔片同炒,不但色、形、味俱佳,而且清脆可口,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夏令食療佳餚。
蓮霧不耐貯藏,一般室溫下只能貯存一周,採收包裝後宜立即送往市場出售。蓮霧以鮮果生食為主,也可鹽漬、糖漬、制罐及脫水蜜餞或製成果汁等。
芭樂
番石榴,俗稱芭樂、那拔仔或拔子。臺灣芭樂為桃金孃科番石榴屬果樹,肉質非常柔軟,肉汁豐富,味道甜美,幾乎無籽,風味接近於梨和臺灣大青棗之間。它的果實橢圓形,顏色乳青至乳白,極其漂亮,平均單果重380克以上,最大的可達550克,含糖量為11.45%,含有大量的鉀、鐵、胡蘿蔔素等,營養極其豐富。芭樂是臺灣的土生水果之一,還是一等一的減肥水果。具有以下特點:
1、果形有球形、橢圓形、卵圓形及洋梨形,果皮普通為綠色、紅色、黃色,果肉有白色、紅色、黃色等。肉質細嫩、清脆香甜、爽口舒心、常吃不膩,是養顏美容的最佳水果。
2、營養豐富,可增加食慾,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維他命A、B、C,鈣、磷、鐵。番石榴營養價值高,以維他命C而言,比柑桔多8倍,比香蕉、木瓜、番茄(西紅柿)、西瓜、鳳梨等多數十倍,鐵、鈣、磷含量也豐富,種子中鐵的含量更勝於其它水果,所以最好能一起食下去。
3、食療藥用價值高,可防治高血壓、糖尿病,對於肥胖症及腸胃不佳之患者,最為理想之食用水果。芭樂的葉片和幼果切片曬乾泡茶喝,可輔助治療糖尿病。
4、果實無藥害、病害汙染,因講究科學栽植,從小果開始就套裝薄膜袋,直到採果,與藥害蟲害隔絕,是標準的綠色食品。
5、具有各種大、中、小美觀、精緻的包裝。便於貯藏和運輸,因季節不同,保鮮時間15-30天不等,又可加工制汁,是當前最暢銷的果汁飲料,也是現代人的最佳禮品。
6、方便生食,鮮果洗淨(免削皮)即可食用,有些人喜歡切塊置於碟上,加上少許酸梅粉或鹽巴,風味獨特。如使用家庭式果汁機,自製原汁、原味芭樂果汁,享受人生獨特口味。
臺灣芭樂最早的種下80天即可結果,最遲的種下10個月也能採收,而且一年四季均在生長結果,當年即可採果25公斤以上,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產也是最豐產的果樹之一。臺灣芭樂幾乎沒有什麼病蟲害,只要氣候條件適宜,隨種隨活,生長極快,一般人都能種植成功。
芭樂果實不但可以鮮食,還可以加工為果汁、果醬、果脯,同時還可製作成盆景,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是目前港澳臺和東南亞地區最暢銷的水果之一。
釋迦
釋迦又名番荔枝,因外形類似佛像頭部而得名,主要產自臺東等地,每年秋季至次年開春都有出產。釋迦果肉乳白色,富含維生素A、B、C及蛋白質、鐵、鈣、磷等,促進消化。釋迦一定要熟軟才能吃,買回家後,若仍生硬,可用報紙包裹,噴些水,放上一二天,待變軟後即可用刀剖開去皮食用,鮮美香甜,口味非常獨特。也可切塊做成各種冰飲。果皮不可食,若果皮發黑,不用擔心,口味更佳。釋迦在臺灣深受喜愛,每年都要舉行釋迦節,選出的冠軍釋迦售價折算人民幣上萬元一顆。
每年12月份是釋迦盛產的季節,臺東縣都要特別舉辦釋迦節活動,邀請各方人士品嘗這種味道鮮美的水果。釋迦甜份足、營養價值高、果粒大。為促銷這些美味香甜的農產品,當地農會常舉辦一系列的吃釋迦比賽。臺東釋迦已經嘗試銷往日本、新加坡和祖國大陸,個大的釋迦王曾以6萬元新臺幣一顆的高價賣出。
木瓜
木瓜原產於熱帶地區,17世紀由西印度群島引進亞洲,在清末傳入臺灣。經過臺灣園藝人員多年的研究改良,產生優勢抗病的「臺農5號」。
在臺灣,木瓜以網式栽培為主,故很少有病蟲害的問題。目前市面上最為普遍的木瓜是黑柿木瓜,果肉鮮紅,果實甜美多汁,非常好吃,全年皆有生產,盛產期則為每年的七月至十一月,其中八月至十月為木瓜食用的最佳時間,甜度可達11~13度以上。主要產地分布在臺南縣、屏東縣及高雄縣等三縣市。
臺灣的木瓜質量優良,果肉甜美,營養價值高,且具藥膳養生之功能。因具木瓜酵素,可以分解蛋白質酵素,幫助消化,治療胃病,與肉類一同料理則有助肉質柔軟。此外木瓜營養價值豐富,富含維生素A、C、E,及鈣、磷、鐵等,熱量甚低。木瓜可生食、制果汁、制蜜餞,並可當蔬菜燴湯。在臺灣,婦女流行「青木瓜燉排骨」當藥膳使用。目前臺灣木瓜外銷地區以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加拿大為主。
來源:雲南旅遊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