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雙英辯」開創臺灣政治歷史的先例,民調顯示馬英九支持率上升,而一些媒體認為蔡英文並沒有表現出最好水平,只是「小試牛刀」,藍綠的硬仗還需看年底的五都選舉。蔡英文被稱為臺灣政壇「小龍女」,40歲踏入政壇的她如何從教授化身政客?
「雙英辯」引發兩岸民眾關注
何亮亮:不久前,在臺灣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舉行了一個關於ECFA的辯論,人稱「雙英辯」,這是我們今天的傳播焦點。
解說: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本月25日就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進行電視辯論,這場被海外媒體稱為歷史性辯論的藍綠營對壘,牽動著未來兩年臺灣政局演變,影響了臺灣2012年大選的走勢,因此引起多方媒體的熱切關注。
辯後多個臺灣媒體民調顯示,多數民眾都認為馬英九表現較好,蔡英文卻不如預期,支持籤署ECFA的民眾也比辯論前略微增加。《臺灣聯合報》社論指出,馬英九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針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公開辯論昨日舉行,這是臺灣民主政治史上朝野領袖首次針對重大公共議題進行公開辯論,意義非凡。
雖然一如預期,雙方對ECFA的基本立場各有堅持,對ECFA的利弊分析差距巨大,但透過「雙英」各自的政策說明即相互辯論,清楚的展現出朝野對兩岸關係和臺灣未來出路截然不同的思維、主張與策略。
在一定程度上,也達到與人民對話,訴求民意的政治效果,臺灣人民可以說是這場辯論的最大贏家。新加坡《聯合早報》稱,馬英九在電視辯論臺上展現出的氣勢和格局明顯佔上風,相信有助於他推動與大陸恰籤ECFA。
蔡英文則陷入細節和技術性項目的爭辯,無法拉大格局。但長期而言,心理性和專業的作風可為自己加分,也有利於民進黨爭取中間選票。
香港《星島日報》社評認為,臺灣歷來首次「雙英」辯論會,領導人馬英九一洗執政黨應變天災失措和幾次關鍵議席敗選後的頹風,有利促銷今下與大陸達成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他的表現自信還重振藍營士氣,對年底直轄縣市長選舉也有幫助。不過面對馬英九的民眾支持率上升,綠營隨即公開黨內內部做的民調以作反擊,強調雙英的支持率不相上下,都在40%左右。而馬英九在辯論會上的表現,則被批評為是一場個人政治秀。
馬英九通過辯論重拾自信心
何亮亮:這次馬英九和蔡英文的辯論被成為「雙英辯」,人們普遍的感覺除了在臺灣的政治史上有它的意義。我們說從大中華作為一個局部,臺灣地區的政治發展史上的意義,它在整個大中華地區,我們說在民主政治等方面也有它的意義。但是我們今天講傳播焦點,從傳播的角度,從媒體的角度來看馬英九,馬英九可以說已經是從他的谷底開始回升了,所謂谷底就是馬英九在2008年,可以說是氣勢如虹,大幅度領先對手的情況下,當選了臺灣領導人。
但是,在那個之後,他的民調,他的支持率就逐步的開始下降,這當然跟馬英九本人的執政能力有關,也跟馬英九的性格有關。馬英九其實是一個非常清廉,甚至是在政治上有潔癖的人,這樣的人在現代的政治舞臺上,其實已經可以說是相當少見了,我們看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這些政治領導人,這些政客,基本上他一定跟現實是同流合汙的。因為是政治現實,特別是選舉政治,你是靠選民把你選出來的,你必須要跟現實妥協,你才能得到選民的選票,如果你過于堅持理想主義很可能就會得罪選民,而馬英九的情況確實就是如此。
另外,馬英九在具體的執政方面也有幾次大的失誤,所以就造成了臺灣的民眾,乃至於可以說全世界的華人對馬英九逐漸也都開始感到失望,但是馬英九他畢竟還是一個胸有大志的人,而且他還是在學習如何把他的理想跟執政能力可以結合起來。換句話說,他執政的頭兩年裡面,他犯了很多錯誤,但是現在看來他對他犯的錯誤是有所認識的。
目前,馬英九講的就是大局,他的大局首先就是臺灣要往何處去發展,臺灣如果要重新恢復當年作為四小龍裡面那種虎虎生氣的那一面,臺灣的經濟要發展。臺灣的經濟要發展就必須要跟中國大陸有這樣一個非常緊密的經貿合作,這樣一個經貿合作,實際上現在已經存在了,但是要有兩岸的官方用一種協議的方式把它固定下來。
這個議題,馬英九掌握了這個議題,可以說他就掌握了大局,所以就辯論來說,其實馬英九和蔡英文兩人各自有精採的地方,但是蔡英文為什麼就不如馬英九。因為這個議題,這是一個應該抓住的議題,可是蔡英文卻一直在反對這個議題,而她又提不出一個更好的議題。所以就這個辯論題目其實本身來說,蔡英文是不可能贏的。
雖然也有人,因為很多人不喜歡馬英九,甚至馬英九和蔡英文的辯論還沒有展開就預言,只要馬英九跟蔡英文辯論,馬英九必輸,這是一種把馬英九徹底看死的這樣一種眼光。我們說看事物看人都還是要發展的眼光,馬英九畢竟還不是一個無可救藥的笨蛋,這樣的一個蠢材,我們看這次辯論會,因為由臺灣媒體當日做了現場的直播,吸引了大批的臺灣民眾。
在海外在華人當中,乃至於在中國大陸也引起了民眾的關注。中國內地的一些網絡,雖然電視媒體沒有轉播,但是網絡上都有很多的實況轉播,包括文字的轉播,網民們也都熱烈的發表了意見。人民普遍都有這樣一種看法,就是馬英九在這次辯論當中,他重拾了他的自信心,他有一種高屋建瓴的這樣一種角度,這樣的一種氣勢。
作為一個臺灣的領導人,當然要解決這個問題,臺灣要往何處去發展?難道要回到陳水扁執政時代的那種孤立、自我封鎖的那種境地嗎?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蔡英文她就是先天不足,因為他沒有辦法提出一個好的議題,就是不籤ECFA,那你要做什麼,臺灣要怎麼發展?不跟中國大陸建立一個這樣更緊密的經貿聯繫,你要怎麼辦?
這次「雙英辯」,它在臺灣的媒體當中當然是一件大事,因為這是第一次有朝野雙方最高負責人,就是國民黨的主席和民進黨的主席來一個重大的關於公共政策的辯論。我想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對於2012年臺灣的大選,它有某種指標性的意義,更重要的還是用這樣的一個方式直接就訴諸於臺灣人民,讓你們看一看,ECFA到底是怎麼回事,臺灣是不是應該籤署ECFA。
自由時報另類民調受到質疑
何亮亮:經過這樣的一場辯論之後,臺灣的民眾可以說是增加了對ECFA的了解,而臺灣的媒體在報導這件事情當中,也產生了一些很有趣的新聞,特別是在民調方面。我們知道臺灣的民調是很發達的,民意調查很發達,各大媒體,各個政黨,甚至還有一些專業性的公共民調機構,他們經常不分大事小事都會做一些各種各樣的民調。
你也可以請專業的民調機構就某一個專題,你可以出錢請他們給你做一次民調,這一次雙英辯之後,當然各大民調馬上就出路了,普遍的,儘管有不同的政治立場或者有不同的背景,但是民調有一個共同的趨勢,就是馬英九的得分明顯是高於蔡英文的,這個趨勢是非常明顯的。各家可以說是大同小異,唯一不同的就是兩家,一家是民進黨,民進黨他們有自己黨內的民調,民進黨的民調說,兩人的支持率是差不多的,基本還是打個平手。
可是親綠的《自由時報》做的一個民調,跟所有其它的媒體都不一樣,他們認為蔡英文是大幅度的領先,而馬英九是非常失敗的,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民調到底有沒有科學性,引起了其它媒體的質疑。因為《自由時報》沒有自己的民調機構,它怎麼有可能在短短的時間裡面,用電話訪問了幾千個民眾做一個民調呢?
這件事情就引起了臺灣社會的廣泛關注,後來其實《自由時報》也承認,他們的民調其實是不科學的,是不嚴禁的,甚至有人認為,他們這個民調根本就是偽造出來的,他們是為了掩飾自己在ECFA問題上的進退失據的那種尷尬的局面。
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這種民調,它應該是一個科學的,應該是要能夠反映出社會主流的這種意見。當然你反對它也可以展示出來,但如果整個主流的意見都是那樣,你這民調卻是跟整個主流完全不一樣。《自由時報》的民調就反應出了,我覺得它還是用政治的眼光來取代了一種專業的取向,這也就是《自由時報》在做這次雙英辯論之後的民調,會成為眾矢之的的原因就在這個地方。
何亮亮:「雙英辯」讓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又一次成為焦點,所以我們今天的推心置腹的人物焦點也就是蔡英文。
臺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
解說:被稱為在臺灣政治史上開先例的「雙英辯」25日舉行後,民調支持率普遍偏向馬英九,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最終被指表現不佳,但也有媒體評論,認為代表綠營出戰的蔡英文這次只是小試牛刀,實力不容小覷。藍綠營的真正硬仗還要看年底的五都選舉。有臺灣政壇「小龍女」之稱的蔡英文常給人以猜不透的印象,40歲才踏入政壇,蔡英文曾受臺灣前領導人李登輝重用,受聘為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參與兩國論的起草。
2000年,蔡英文出任陸委會主委,主持兩岸關係政策。2003年SARS傳播期間,時任臺灣領導人陳水扁授權蔡英文負責指揮抗災。蔡英文在此期間做事成效備受肯定,但作風強硬又為她贏得了媒體口中「白玫瑰」的綽號。2004年,蔡英文辭去陸委會主委一職加入民進黨,同年當選立法委員。2006年1月23日,受到中央提名入閣立法委員。2006年1月25日,接任行政院副院長。2008年4月17日,蔡英文正式宣布參加民進黨黨主席競選。
5月20日,蔡英文正式就任民主進步黨第十二屆黨主席,也是民進黨歷來第一位女性主席。一天後蔡英文發起以馬英九無能為訴求的大規模示威遊行,期間發生流血衝突,國民黨立委就所有肇因均歸咎於蔡英文,並稱其為暴力小英。蔡英文出生於屏東客家,世家望族,家境相當優越,幼時隨父親蔡潔生移居臺北。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後,蔡英文赴繼美國康乃爾大學取得法學碩士,隨後完成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法學博士,回國後擔任經濟部、國際經濟組織首席法律顧問及國立政治大學,東吳大學法律系所及國貿所教授。
與四大天王不同的領袖
何亮亮:不管2012年蔡英文是否會代表民進黨出來跟馬英九競選,也不管她競選能不能取得勝利,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可以說已經是民進黨的一次大轉型。因為我們把蔡英文跟民進黨的四大天王來做一個對比,可以看得出來,蔡英文跟他們是完全不同的人物,民進黨四大天王,除了四大天王,其實首先還要講到陳水扁,然後就是四大天王。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完全是臺灣本土的人物,他們有非常強烈的民粹意識。另外從陳水扁和四大天王都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是在當年的美麗島事件當中,擔任辯護律師而起家的,所以他們是臺灣的,都是早期的黨外反對派的骨幹人物。
雖然施明德在最近他的回憶錄當中也寫到他的這些同志們,當年反對國民黨威權統治的這些律師們當中,大部分可能都是國民黨的臥底,或者都以某種程度擔任了國民黨的情治機構的線人。這樣的一個揭發對於民進黨的這批領袖其實有很大的殺傷力。
雖然這件事情,但是我想從蔡英文的情況可以看得出來,四大天王當然他們還沒有完全走出歷史舞臺,但是民進黨需要轉型,這是一個大家都明白的事實。民進黨如果再像以前那樣,甚至在執政期間,他也不像是一個執政黨,他們只是熱衷於這種街頭的暴力或者街頭的運動,這樣的一個政黨好像永遠只能做反對黨。
所以蔡英文就是跟四大天王完全不一樣的,她既沒有那種很輝煌的早年黨外活動的反對派經歷,而且她基本上就是一個知識分子,她就是一個教授,而且跟四大天王不同的,她的母語甚至還不是閩南話,雖然她的臺獨意識強烈,強烈的程度並不下於四大天王,但是就這點你也可以看得出來,她跟四大天王還是不一樣,因為她是客家人,客家人在臺灣雖然不是一個最大的族群,但是影響力也相當大。
蔡英文的優勢與弱點
何亮亮:我想蔡英文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她不是那種街頭出身的政客,她也不是像四大天王那樣,基本上都是律師出身的政客。她實際上就是一個教授,一個研究國際貿易、國家法的這樣一個專家。可以說由於各種因素的加減乘除組合,把她推上了政治舞臺。她其實最早在李登輝那裡還是做幕僚的工作、研究的工作,但是後來到了民進黨執政的時候,她才進入了權利機關,而且還跟馬英九相同的是兩人在不同的時期都做過陸委會的主任。
所以蔡英文其實還是有她務實的一面,在ECFA的辯論當中,當然她受到大局所限,她必須要反對ECFA,但是最近在她主導的民進黨的未來十年的黨綱當中,她其實已經很明確的不是從否定,而是從正面的要跟中國大陸接觸,這樣的一個前提,她已經開始準備要把它確立了,這點可以看得出她跟四大天王的不同。
蔡英文的優點就在於她不像四大天王那樣有那種民粹的包袱,雖然這個包袱對她也有影響。基本上她還是一個比較冷靜和比較理智的這樣一位教授型的政治人物,但是她的弱點可能也就在這個地方,就是臺灣的一切都是由選舉來決定的,選舉決定了臺灣的一切。要選舉,你就必須要跟選民來溝通,在這點上通過這次辯論,蔡英文不論是恭維,還是諷刺馬英九,她說馬英九的選舉政治的藝術比她自己高超,這個當然也是事實。
但是問題是如果蔡英文,她以後要代表民進黨去跟馬英九競選,她就必須像馬英九那樣,從選舉當中來學習選舉,必須去取悅於選民,必須爭取更多的選民。而在這一方面,她那種知識分子的形象就必須有相當大的改變。其實她也已經有了一個改變,另外有一個私下裡的話題,就是蔡英文我們知道是張愛玲的粉絲,在這點上她跟民進黨的四大天王有很大的不同。
點睛評論一個字就是「文」,就是文質彬彬的「文」,也是文弱的「文」。
何亮亮:英國大選即將舉行,會不會導致政壇變天呢?本周內就可以揭曉了。謝謝收看《時事亮亮點》,下星期同樣時間我們再見。
《時事亮亮點》節目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
主持人:何亮亮
首播時間:周一 19:20--19:55
重播時間:周二 06:00--06:35 11:25--12:00
聲明:凡註明「鳳凰網」來源之作品(文字、音頻、視頻),未經鳳凰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鳳凰網」。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