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平樂》的女子群像:每個女子都是一首《清平樂》

2021-01-13 昕玥品影劇

《清平樂》猶如其名,整個劇充滿了詩情畫意,每個人或悲苦、或悲壯、或無奈、或遺憾、或無憾等等,都給人震動心靈的美感,哭而又笑之後,帶出的感受也如詩一般婉轉動人。

不信,可以看看平臺的一篇又一篇句句不離詩或詞的劇評。

名臣的面孔太多了,記不清誰是誰,誰又做了何事,昕玥卻記住那些美麗的女子面孔,對她們一樣又不一樣的命運嗟嘆不已。

宋仁宗身邊的幾個重要女子,如果要用一首《清平樂》去形容,昕玥竟然能在茫茫詞海之中找到對應的以對號入座。

不信你看。

劉太后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黃庭堅《清平樂·春歸何處》

春天去了哪兒呢?路上一點痕跡都沒有了。如果有人知道她去了哪裡,能否幫我把她叫回來?我想和她住在一起。

可是沒有人知道春的蹤跡,或者可以去問問以前整日混跡在春風春雨的黃鸝。黃鸝卻只是放開嗓門唱了一曲又一曲,什麼也沒有說,南風一來,她便張開翅膀飛過已然怒放的夏花薔薇。

劉太后劉娥的春天是很燦爛的。

她美得傾國傾城,還是王爺的宋真宗趙恆對她一見傾心,從此,三千佳麗無顏色。

即便她出身卑賤,即便她已是再嫁之身,即便父親宋太宗強烈反對甚至勒令驅趕,趙恆依然不離不棄,偷偷地把她藏在一位心腹家十餘年。

待過了年齡的春天——劉娥可一點也沒有辜負春光,利用那青春年少的十餘年,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熟讀了萬卷書,猶如走了萬裡路。

待過了年齡的春天,她又迎來了事業的春天。

她利用自己先天的聰明才智和後天的努力把自己變成了武則天般的能耐——史書給她的評價是有武則天之才而無武則天之毒。

剛開始趙恆只把她當做助手,在自己腦子不靈光的時候能夠在身後指點迷津,解開國事家事天下事種種困惑,但是偶然一次,他病了,發現劉娥代理皇帝把所有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他對她越加器重起來。

所以,在別的妃子吟誦著「寂寞空庭春欲晚」的時候,劉娥卻雌姿英發,高唱道:「最是一年春好處。」

出身卑微的劉娥、二婚的劉娥、沒有生育的劉娥在她的春天走上了人生巔峰,既贏得萬千寵愛,也獲得君臨天下的榮耀,宋真宗奪下小妾的兒子交給她養育使之「名正言順」。

劉娥的春天曾經兩度徇爛如花,但是春去秋來是自然常態,縱然劉娥有比別人有更多的天賦和機遇,她也無法扭轉天地輪迴。

當她看著「兒子」宋仁宗一天天長大,處理事務的能力一天天地蓋過自己,得到擁護的群臣越來越多,她深感暮春的腳步迫近。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看著春一點點地落幕,劉娥是抓急的,不甘的,她在朝堂上發號施令或者故意對人刁難,對許多皇帝認可的事情提出異議,很多時候是為了刷存在感,就像那聲近乎顫抖的呼喚:春回來吧,與我同住!

但是群臣的心悄悄地已經傾向於年輕的皇帝,就像那些個黃鸝,因風飛過燦爛如翡的薔薇。

春天完全落幕的時候,這個曾經春風得意的女子終於脫下了那件華麗的袞服,換上作為趙恆妻子的衣裳,多少不甘和執著都隨著她化作春泥去護花。

曹皇后

禁闈秋夜,月探金窗罅。玉帳鴛鴦噴蘭麝,時落銀燈香灺。女伴莫話孤眠,六宮羅綺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誰邊?——李白《清平樂·禁闈秋夜》

女子啊,一入宮門,便如進了籠子的金絲雀,秋夜很是孤冷,只有好奇的月光會悄悄從窗縫探進來。帳邊的香爐啊,長得像鴛鴦一樣(就像專用來刺激她的),燃燒著蘭麝,飄出嫋嫋香氣,時不時地落下燈燭的灰。

寬敞的房間,只有一個人睡在冰冷的床上。想想啊,這諾大的後宮,美女是那麼多那麼多,誰不都想方設法去討皇帝的歡喜,可是皇帝真正把一顆心放在誰身上呢?

史上有人評價曹皇后行事作風有劉太后的影子,對比,有時候是一種讚美,有時候有是一種嘲諷。

曹皇后特立獨行,有撐起大局的能力,是個母儀天下適合的人選,這點和劉娥是相似的。

但是,她們又有不同。

第一個不同是曹出生功勳之家,其祖父曹彬是大宋開國功臣,她自幼飽讀詩書,家教良好,正是知書識禮、秀外慧中,就憑出身能把少時賣藝維生、目不識丁的劉娥甩出好幾條街。

第二個不同是曹一生都沒有獲得丈夫的寵愛,雖然她陪伴宋仁宗的時間幾乎是所有妃子裡最長的,但是從來沒有擦出動人的火花,與獲得宋真宗一生獨寵的劉娥比起來,她望塵莫及。

這兩個不同其實是因果對照。

就是因為曹皇后從小受到過於正統的教育,她在丈夫面前無法跳脫,失去了男人面前女子該有的活力和光彩,錯失了一次次的機會,讓丈夫有精力和時間去愛上一個又一個。

也是因為從小有良好的環境,曹也沒有劉娥對勝敗和得失那般執著和用力,以致於大多數時候都順其自然,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曹皇后一生平安順遂,在後宮和朝廷上聲譽良好,在皇權更替之時也發揮很好的作用,為大宋的江山穩固有所貢獻。

但是細數一生,她是遺憾的,作為正宮娘娘,她從來沒有進入過丈夫的心,從未嘗過被自己愛著的人愛著是何滋味。

正如這首清平樂,年年秋夜孤冷,對著寓意美滿的鴛鴦器物,想像著自己的丈夫又在哪個美女身邊,心中無限酸楚,漫漫長夜夢寒被冷。

張貴妃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

我苦苦的挽留,你還是要走。我只能把自己灌醉,然而又能怎樣呢,還不是要解開船的纜繩。小舟啊,撥開碧綠的波紋,是不是那曉鶯沒完沒了的啼叫連你也惹愁了?

渡頭孤清幽冷,只有楊柳多情地蔥綠,那枝條,那葉子,像是寫滿了離別之恨。以後再也不用給我寫信了,過去的種種恩愛或怨愁都化作了雲煙與飛塵,世間再也找不到痕跡。

張貴妃剛得到皇帝青睞的那會,也許想過要去複製一條劉娥的路——她們同樣出身卑微,一個賣藝,一個舞女,曾經上不得臺面,而她們也同樣享受過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殊榮。

於是充分利用自己的美貌,在皇帝面前裝巧賣乖,吸引他的注意。

宋仁宗對美色的喜愛倒是和父親趙恆一脈相承的,很快就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成為一棵可以供她攀援的參天大樹。

但是人最可悲的是只看了開頭便以為知悉了自己的結尾,看了一二三怎麼寫便以為識遍天下字,真真貽笑大方。

同樣的起點,劉娥認清了自己的根底淺薄,要想改變唯有去充實,於是,在趙恆金屋藏嬌的時候發憤圖強,把自己練成一個學霸。

張貴妃只有一個「媚字訣」,認為只有千媚百嬌就能留住皇帝的腳步。

她仗著恩寵拼命地生孩子,然後以孩子為工具獲取宋仁宗的憐惜和更加寵愛,以孩子為工具去排擠對手和晉升自己的品位。

但是她失算了,她既沒有得到劉娥那般的獨寵,也沒有成功擠掉曹皇后。

花園的花朵,年年有新,宋仁宗很快又愛上了別的新人(董秋和),曹皇后的地位也穩如泰山,因為張貴妃既沒有劉娥那樣才華馥比仙,保持著利用價值,又沒有曹皇后的名牌出產、家世鎮人。

更悲哀的是,因為頻繁的生養和情緒的大起大落永不消停,她的身體逐漸傷了元氣,才跨入而立之年便一命嗚呼。

雖然死後她得皇后的身後名(後來由於大臣激烈反對又撤銷),但是終究是一場空。

正如這首詞,張貴妃終究留人不住,曾經「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的日子在她含恨合上眼睛的那一刻已然煙消雲散,化為烏有,留下後人無限唏噓。

福康公主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李清照《清平樂·年年雪裡》

小時候呀,每年下雪,我都喜歡把梅花插到瓶中,梅花映著白雪,我欣賞到陶醉,多美好的回憶啊。可是後來,就算手裡拿著梅花,卻再也沒有心情去打理了。把梅花一朵一朵地搓碎啊,我的眼淚就像雨點般灑落,浸透了衣裳。

如今我去了離故鄉很遠很遠的地方,又看到梅花開了。我感到耳朵邊的頭髮變少變稀疏了,我這樣要愁老了嗎?看這風來得這麼著急,吹啊吹,到了晚上怕是再也見不到這美麗的梅花了。

公主小時候是在蜜罐裡長大的,在華麗的宮廷裡,插著花,賞著雪,喝著小酒,日子別提多美,而這份美是被父親宋仁宗仔細地保護著,不受一絲幹擾。

宋仁宗無法用語言去表達他有多愛多愛自己這個健康快樂的小公主,於是他用行動。

他什麼都要給她最好最好,衣食住行,榮譽尊稱,包括最好的婚姻——在他眼中,李家就是最好的,是自己的親舅舅的兒子,最好的女兒聯結最親的表弟,沒有比這個更好安排。

但是他以愛之名給她的好全部出於自己的立場,他從來沒有站在女兒的立場去給她最好的東西。

比如良好的教育,特別是為人處世的技能。

古代女子沒有自主婚姻的權利,福康公主的不幸不是個例,而是普遍的現象,但是很多人就算遭遇了很不美滿的婚姻依然可以活出自己亮麗的人生。

比如曹丹姝。

曹丹姝第一次婚姻就非常不幸,被祖父亂點鴛鴦譜許配給李家,新郎在洞房花燭之夜落荒而逃。

對於一名女子來說,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但是她不慌不忙,招手叫回逃跑的「夫婿」讓他寫下和離書好聚好散,然後禮數周全地拜別了對方的家長,回了娘家。

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處理得妥妥噹噹,既保護了自己的權益也顧全了對方面子。

第二次婚姻同樣不幸,人家只是為了合適才娶,取回來不是疼愛而是擺設。

曹丹姝在愛情的遺憾之間,不卑不亢、不吵不鬧,恪守著自己的人生信條,走出了一條精彩的人生路,名留青史。

公主的婚姻是不幸的,但是有止損的餘地的,只要她與李瑋保持距離互相不幹擾地生活,順應著自己的心願繼續與懷吉進行精神戀愛,錦衣玉食活到終老,並非無可能的。

這一切前提是她要懂得去處理自己的人生。

但是公主顯然沒有學會。

當婆婆楊氏偷聽她的隱私被抓獲之時,她腦子都不過一下即刻揍人,徹底把駙馬給惹急了,然後出言不遜。

耳朵聽慣了奉承話的公主從來沒有聽過逆耳之言,那種傷害是沒有人可以理解的,就像保護在溫室的花朵,一經陽光照射馬上傷痕累累。

和曹丹姝理智的處理方法決然不同,受了委屈的公主摔門而出,成為大宋朝第一個夜扣宮門的出嫁女。

此舉在傲嬌的公主看來是一件尋常事:不就是我家的門嘛,我還不能敲門回家?

但她不曾想這一敲,打開的是一扇地獄之門,因為此事冒天下之大不韙,亙古未有——也因此,她縱然有天大的理,也再也得不到把規矩看作命根的封建社會士大夫們的支持,以至於她後面的悲慘遭遇沒人願意過問。

也許她能稍微理智一點,等到第二天再回到宮中去找父親訴說,說不定她的命運還有轉機。

宋仁宗死後,再也沒有人能保護公主了,她被送回了駙馬家中(彼時已經遠離她的故鄉京城),被虐待而死。

也許在她人生最後的日子裡,就像這首清平樂說的一樣:在那個離故鄉很遠的地方,她手裡拿著梅花,卻再沒有插到瓶中打扮和欣賞的心情,而是一朵朵搓碎,伴隨著簌簌而下的眼淚一起撒入泥土中。

當然,還有很多詩一樣的人物和故事,不一而足,需要你停下腳步慢慢地去細品。

相關焦點

  • 詩詞 | 十首《清平樂》,世間繁華皆煙雲
    全詞以離愁別恨為中心,線索明晰而內蘊,上下兩片渾成一體而又層層遞進,感情的抒發和情緒的渲染都十分到位。作者手法自然,筆力透徹,尤其在喻象上獨到而別致,使這首詞具備了不同凡品的藝術魅力。《清平樂•紅箋小字》【宋代】晏殊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 看《清平樂》實時感受:一部嗑哪個cp都BE的電視劇
    清平樂的詞牌解析宋代人對詞牌名的鐘愛由來已久,他們嫌唐詩歸于格式化,對韻頭韻腳的要求很高,無法表達真實的心境。從宋朝大量產出的詞牌來看,多體現功成名就之後,歸隱田園生活的樂趣,抑或是表達了朋友、親人間的離別哀思。其中,較為著名的一首清平樂,述說了詩人對女子的思念。
  • 清平樂一首與千古絕唱不相上下的詞,讓何李清照贏得滿衣清淚
    清平樂,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為宋詞常用詞牌。此調正體雙調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三平韻。清平樂一出宋朝詞人李清照都豎起大拇指,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幾首經典之作,清平樂。
  • 清平樂人設崩塌是什麼意思 清平樂大結局是悲劇嗎詳情揭秘
    《清平樂》的故事脈絡中既有家國大事,也不乏兒女情長。隨著劇情的不斷推進,劇中仁宗與曹皇后的伉儷情深、仁宗與徽柔的舔犢之情,徽柔對曹評的怦然心動、對懷吉的信任與依賴等人物情感漸漸浮現,人物性格也愈發鮮明。
  • 從《知否》到《清平樂》,我嗅到了一個香氣襲人的宋朝
    在《清平樂》中,宋仁宗自幼就愛吃各種蜜餞,宋朝的這種蜜餞和我們今天吃到的各類蜜餞食品是差不多的。在宋代,點心一般被叫做果品、果子。《清平樂》中,宋仁宗的女兒徽柔公主特別愛吃果子,就連給侍女起名,都要叫「笑靨兒」。
  • 正午陽光出品的《清平樂》,毀在了江疏影拉踩通稿、曹曦文加戲!
    最近的熱播劇《清平樂》,熱度一直居高不下,總能在各處看到它的身影。不論是劇中精美的服飾,還是宋仁宗的那句名臺詞——貌醜不至惑君,都是大家茶餘飯後,廣泛討論的話題。可是最近卻熱度大跌,網友們紛紛表示要棄劇,主要還是因為之前的拉踩事件,以及近日的曹曦文加戲事件。
  • 詩詞|清平樂究竟是讀yue還是讀le?
    但是,作為一個耳熟能詳的詞牌名,你知道,清平樂究竟是讀yue還是讀le嗎?別急,且聽我娓娓道來。清平樂(yuè),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為宋詞常用詞牌。
  • 寶翟映珠翠:北宋后妃命婦禮衣與《清平樂》中的女子盛裝
    電視劇《清平樂》已經迎來的大結局,宋代文學、審美、文化在劇中一一展現,文人世子的博學廣文、書法創作彰顯個人風採,宋仁宗的仁政、公主的情感和崔白的那張《雙喜圖》都引發當下對歷史的回顧、藝術的探究。此冠兼顧了后妃禮服首飾中的「花」,又添皇帝袞冕之旒,在外形、稱名上都幾可與「平天冠」比肩。劇中劉太后的「袞衣」此種禮服較之「朱衣」更為特殊,亦無圖像或實物。然《清平樂》劇中僅出境短短四十幾秒的太后袞衣、儀天冠卻仍可圈可點。袞衣依天子袞服而制,可見兩肩的日、月及袖上的金龍。
  •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一、解讀稼軒,走進村居1.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稼軒先生的一首詞【板書:稼軒】同學們昨天都查過資料,知道稼軒是誰嗎?【辛棄疾】我們都知道,古人取名和我們不一樣,除了姓、名,還有字、號。稼軒就是辛棄疾的號。和很多詩人、詞人一樣,辛棄疾給自己取的號,其實是在寄託他的一種志趣,一種追求。
  • 也談《清平樂》中「樂」的讀音
    筆者身邊恰好就有個正學辛棄疾《清平樂·村居》的小孩子,課本裡的注釋不多,但第一個說的就是「清平樂」,「詞牌名。『樂』,這裡讀yuè」。小孩子學知識講究刨根問底,碰到問題都要弄個明明白白,因此這個「清平樂」的讀法,還真有必要作進一步的討論了。
  • 清平樂讀音是什麼怎麼讀 清平樂讀le還是yue
    4月7日晚,講述宋仁宗故事的古裝劇《清平樂》在湖南衛視開播。來自宋詞詞牌名的劇名「清平樂」中的「樂」字讀音,引發網友熱議,該劇的領銜主演王凱、江疏影還在微博科普正確讀音應為「yuè」而非「lè」。  到底該讀哪個,依據是什麼?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採訪。
  • 宰相詞人晏殊最滿意的一首清平樂,寫法獨特,情深意濃
    不僅如此,他的兒子晏幾道也是才子,父子二人都是詩詞高手,分別稱為大晏和小晏。晏殊開創了北宋婉約的詞風,他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詩詞,一點不比筆耕不輟的陸遊差。大家都很熟悉晏殊的《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另外還有《蝶戀花》,「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下面介紹晏殊一首的《清平樂》,這首詞曲調優雅,情景交融,同時也含義雋永。
  • 清平樂高滔滔和曹皇后是什麼關係 最近的人氣是非常高的
    清平樂高滔滔和曹皇后是什麼關係 最近的人氣是非常高的時間:2020-04-20 10:32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平樂高滔滔和曹皇后是什麼關係 最近的人氣是非常高的 以詞牌名清平樂命名的的電視劇清平樂最近的人氣是非常高的,雖是封建帝王題材,亮點不在於君臨天下一言九鼎
  • 細緻還原宋朝的《清平樂》,為何差了一點味道
    正午陽光的年度大戲《孤城閉》終於改名成《清平樂》播出了。看名字,大概很難猜出它的主人公是宋仁宗。目前劇已播出幾集,服化道精美還原,臺詞也頗古雅,連一向嚴苛的歷史學家們,都不太能挑出大毛病來。按照這個走勢下去,及格線以上自然沒問題,但觀感上卻並不見佳。
  • 《清平樂》:張妼晗召回賈教習,不知鑄成大錯,原因有兩點
    《清平樂》張妼晗冤枉徽柔張妼晗自從榮升嬪妃以後,變得「神經質」起來。總是懷疑身邊的人對她圖謀不軌,上到曹皇后,下至內侍,宮女,都是她懷疑的對象。>世人都說愛屋及烏。終有一日,張妼晗連這個簡單,直率的性格都變了的話,官家就會對她失望,也不會像當初那樣寵愛她,失去官家寵愛的張妼晗便一無所有了
  • 《清平樂》的「樂」,到底怎麼念?
    《清平樂》自開播以來,因其考究的服化道、場景、臺詞等廣受好評,確實處處都能體現出對北宋發生的歷史細節的尊重。比如,劇中宋仁宗年號如「景祐」「皇祐」「嘉祐」,宋代官名如「樞密使」「開府儀同三司」「中書舍人」「副都指揮使」等各品階的表述,都基本正確。
  • 從開分8.2到大結局6.8,我為什麼還堅持《清平樂》沒有爛尾?
    真正令觀眾唏噓的是,很多觀眾說,這還是那個曾經說要讓女兒做大宋最快樂的女子的官家嗎?這是「爹道」吧?但在一個封建極權的古代社會裡,怎麼會存在一個符合2020年觀眾價值觀的真正的「聖人」?每個人物都是歷史中的人物,因此,《清平樂》的結尾,是最糟的也是最好的,因為沒有超越歷史的第三條路了。
  • 一首清平樂,要說格局之大,怎麼能繞過他
    清平樂·謝叔良惠木犀少年痛飲,憶向吳江醒。辛棄疾的悲憤失落都表現在其詞作中。本詞為一首詠物小令。在本詞中,辛棄疾並不用典,也沒有過多的比喻形容,全詞幾乎白描。詞的上片主要寫景,以回憶開篇,曾經的少年豪俠,氣貫長虹,而今時今日,抱負不得施展,憤懣之餘只有借酒澆愁。
  • 主題推廣曲《清平樂》上線 火箭少女101張紫寧動情演繹盛唐風採
    Yes娛樂7月4日綜合報導 由優酷、娛躍影業、留白影視、仨仁傳媒聯合出品,超人氣偶像女子組合火箭少女101成員張紫寧演唱,北京天浩盛世音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獨家音樂發行的《長安十二時辰》主題推廣曲《清平樂》正式上線。
  • 辛棄疾詞《清平樂》:一川淡月疏星,浣紗人影娉婷
    辛棄疾在上饒隱居的時候,去博山遊玩的時候,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有《清平樂 獨宿博山王氏庵》、《江神子 博山道中書王氏壁》、《鷓鴣天 博山寺作》,還有著名的《醜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