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殼郎」不僅有用,還能吃呢!

2020-12-18 騰訊網

來源: 物種日曆

「蜣螂」這個詞有點陌生,但它的別稱「屎殼郎」一定是每個人都聽過的名字。無論是由於「屎殼郎」這樣接地氣兒的暱稱,還是由於古埃及人神秘古老的傳說,你或許會把別的蟲子誤叫成「屎殼郎」,但很少會把真的「屎殼郎」錯叫成別的蟲子。這些食糞甲蟲在世界各地文化中都佔有一席之地,同時也為世界的生態健康默默貢獻著巨大的力量。一些蜣螂還有著誇張的角和絢麗的色彩,是博物館或愛好者熱衷收集的「寶藏」。

一些蜣螂有誇張的角

蜣螂可以吃!意不意外?

蜣螂屬於龐大的鞘翅目中的金龜科,這類易於識別的甲蟲也因為觸角的鰓片狀結構而被稱為「鰓角類」。因為金龜科的很多種都很常見,且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因而很早就受到人們的關注,其中被埃及人視為聖甲蟲的蜣螂更是頗有名氣。

金龜家族是鞘翅目中頗為興盛的一個分支,除去蜣螂和糞金龜,我們還能見到多種形形色色的金龜,不能一股腦都叫屎殼郎。A到D分別為犀金龜、花金龜、麗金龜、鰓金龜。圖片:吳小咖是個好孩子

古埃及人將其視為太陽之神:每一天,神聖的太陽神如蜣螂滾動糞球一般將太陽推過天空。而在大地上,滾動糞球的蜣螂將糞球埋入地下,其後代成熟後再從地表鑽出,也為古埃及人帶來了重生的希望,成為不朽靈魂的象徵。以這些聖甲蟲為原型所衍生的各類裝飾品和符號,頻繁地出現在古埃及人的生活之中,可以說再沒有哪一類昆蟲曾在人類文明史中達到如此的尊崇地位。

雕刻有蜣螂的古埃及飾物

除去在古埃及的輝煌,在古羅馬和古希臘,蜣螂也被視作具有闢邪功能的神奇昆蟲。古羅馬的戰士甚至會佩戴蜣螂飾品,保佑自己不被傷害;而在亞洲、大洋洲和美洲的文明中,這些獨特的甲蟲則更多地是作為食物出現在生活中。時至今日,中南半島至雲南南部的一些地區依舊有食用蜣螂幼蟲的習慣:當地的人們把一些大型蜣螂即將化蛹的幼蟲,從用糞和土製作的球狀蛹室中挖出,燉煮成一道「特色美味」。

不是所有硬殼蟲都叫屎殼郎

蜣螂如此被人們重視和熟悉,它們滾屎球的行為又可謂人盡皆知。不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稱為「屎殼郎」的蟲子,未必都是正牌的屎殼郎。我們常把和糞便關聯的所有金龜科,甚至其他各類黑黑硬硬的甲蟲,都稱為屎殼郎,但實際上,真正意義上的蜣螂僅特指鞘翅目金龜科金龜亞科的物種。世界上有超過5000種蜣螂,它們中絕大多數以哺乳動物糞便為食,也有一些獨特的物種取食腐肉、真菌、水果甚至捕食其他節肢動物。

正在滾動糞球的蜣螂。攝於西藏墨脫

糞金龜的行為和蜣螂頗為近似,也與蜣螂有著近似的外形,加之易於混淆的中文名稱,使得很多人一聽到糞金龜便認為是指蜣螂。但實際上二者的關係並不算近:在較為通行的分類系統中,糞金龜歸屬於糞金龜科(Geotrupidae),而蜣螂歸屬於金龜科(Scarabaeidae)。

在英語中,dung beetle 一般指蜣螂,但有時也包含同樣容易出現在糞下的皮金龜和蜉金龜;而同樣以糞為生的糞金龜卻有著專有的名字:dorbeetle。

絕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通過有無小盾片,也就是兩片鞘翅中間的「小三角」來區分二者:小盾片可見的是糞金龜,不可見的才是蜣螂。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記住這樣一點已經足夠了,極少數的例外物種是很少見的。糞金龜通常有著較長的跗(fū)節,也就是腿的最末一段,而蜣螂的跗節短小緊湊,也是一個可以用於區分的地方。

蜣螂(左)和糞金龜,紅色箭頭所指的三角形結構是小盾片,絕大多數蜣螂這個結構都不可見

在行為上,糞金龜並不會滾糞球,它們會在糞下直接打洞,將糞塊埋於地下飼育幼蟲。這一點和人們印象中的正牌屎殼郎完全不同,出乎意料的是,其實讓屎殼郎揚名的滾糞球技能,也只有一部分蜣螂才能做到。而很多種蜣螂都是直接從糞下打洞,把糞埋進地下作為幼蟲的美食(比如前文提到的可以吃的大型蜣螂)。雖然我們不難遇見蜣螂,但滾糞球的「名場面」,在日常生活中其實不太常見。

由於生活習性的不同,不同種的蜣螂在體型上也有著很大的差異,身長從5毫米到接近60毫米不等。儘管大多數蜣螂都是黑色的暗淡體色,但也不乏一些鮮豔奪目的物種;很多雄性蜣螂的頭部還有著顯著而誇張的角狀物,用於性炫耀和爭鬥。但要注意的是,既非所有蜣螂都長角,也不是長角的金龜就是蜣螂。

儘管多數蜣螂都是暗淡的黑色調,但諸如Phanaeus屬這樣的熱帶物種,也可能有非常絢麗的色彩,雄性還會有誇張的角。圖片:Insects Unlocked

住在屎裡,卻沒有拉屎自由

無論滾不滾糞球,絕大多數蜣螂至少會製作糞球用於育幼繁殖。在對後代食材精心準備這方面,昆蟲中能超越蜣螂的不多。在製作好一個緊實緻密的育幼糞球後,雌性蜣螂會在糞球的頂部做一個開口並留出卵室的空間,而後將一粒珍貴的卵產入其中。雌性蜣螂還會在卵附近塗抹一些特殊的分泌物(或許含有抑菌成分)來保障卵的存活。大多數蜣螂的雌性還會在育幼糞球外覆蓋一層泥土,這層泥土在乾燥後會變得十分堅固,起到保護和保溼的作用。不同種的蜣螂所產卵的數量差異很大,有複雜育幼行為的物種常常每次只產很少的卵,少的甚至只有個位數,但它們為育兒付出的心血,可以保證這些卵有極高的生存率。

巨蜣螂屬(Helocopris)的成蟲,是世界上最大型的蜣螂之一

蜣螂的幼蟲就在這個糞球中發育,到長成成蟲之前都不會離開這裡。和其他金龜類幼蟲不同的是,因為蜣螂幼蟲在一個狹小的密閉空間內發育,因而以糞為食的它們,卻沒有充分的排糞自由。蜣螂幼蟲在發育過程中很少排便,它們直到化蛹前才將腸道完全清空,幼蟲背部隆起的「駝峰」,就是平時儲存糞便的地方。

蜣螂幼蟲的糞便也是格外珍貴的材料:當糞球的外壁——也就是那層土殼——遭受破損時,幼蟲就會用糞便塗抹裂痕來修復;遇到侵入的敵害時,幼蟲還會噴它們一臉陳年老糞。這些糞便的最重要用途,是在蜣螂幼蟲化蛹之前,傾盡畢生之糞塗抹在土殼的內壁,形成光滑而結實的黑色蛹室壁。此時土殼內儲存的糞料已經被取食殆盡,外面的土殼加上幼蟲自己的糞便,成為一個化蛹的絕佳房間。

亞洲南部原住民食用的巨蜣螂屬製作的糞球。這些蜣螂非常巨大,一些蜣螂專門負責「清掃」大象的糞

有的蜣螂幼蟲發育甚快,並對食物有著很高的轉換率。一些種甚至能在3周內達到成蟲。但也有一些種需要在糞球內度過漫長數月的發育期,甚至需要經歷休眠。羽化後的成蟲還要在蛹室內蟄伏一段時間,等它們足夠硬朗結實就會掘開堅硬的土球外殼,鑽出地面,加入茫茫的尋糞大軍之中。

搶屎大軍的功勞

多數蜣螂都是日間活躍的尋糞者,它們能快速地在陽光下飛行,靈敏地察覺空氣中彌散的新鮮糞便的味道。正是因為這些高效的清潔工的存在,自然環境中動物的糞便才能在短時間內清除乾淨。在一些草原地區,大量的蜣螂不會給糞便太多的存在時間,糞便一排出,就會被趁熱迅速瓜分殆盡。我的一個朋友曾跟我講過:在新疆草原上,他蹲在一望無垠的天地間大便,結果便未及地就聽見嗡嗡聲隨臭而來,甚至有的蜣螂撞到了他的屁股上,驚得他匆忙完事就提上褲子跑開了。對於眾多的蜣螂而言,糞便是堪比學區房的稀缺資源,當然一刻不能耽誤。

華麗的蜣螂

正是這些清潔工,我們的環境才得以保持清潔,沒有被糞便汙染,尤其是在放牧地區。同時,蜣螂對糞便的快速消耗也能有效地避免病菌及寄生蟲的擴散,對牧區的調查發現,蜣螂豐富的地區,食草動物體內寄生蟲的數量明顯較低。歐洲還有研究表明,蜣螂可以降低牧場的溫室氣體排量,主要表現在甲烷的大幅減少上。蜣螂對「熱翔」的高效分解,使得這些糞便沒有發酵而產生更多甲烷的機會。

長有大角的蜣螂

不僅如此,一些有滾糞球行為的蜣螂可能會將糞球滾到很遠的地方,間接地完成了對植物種子的二次傳播:經過食草動物消化道的植物種子在蜣螂的幫助下,被帶到更遠也更分散的地方。蜣螂會在埋藏糞球的過程中,剔除掉這些不能被幼蟲食用的堅硬種子,使這些種子在合適的土壤中生根發芽。小小蜣螂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如此多,也難怪古埃及人對它們如此敬重了。

相關焦點

  • 屎殼郎推糞球為什麼?帶你了解屎殼郎的秘密
    屎殼郎是蜣螂的俗稱,屬於金龜科蜣螂亞科,也有很多人叫它屎虼(gè)螂、屎比房、推丸、裹糞牛、滾糞牛、滾糞郎等。世界有2萬多種蜣螂,分布在南極洲以外的任何一塊大陸。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現象進行定位,以幫助取食。有一定的趨光性。
  • 蟋蟀、爬叉、屎殼郎,小時候吃過的昆蟲還真不少
    小時候,農村的孩子們誰都吃過一些昆蟲的。一個原因是小時候家窮,缺腥少油的,經常肚餓,看見能吃的就想往嘴裡塞;另外是小孩們饞,無論什麼都敢下嘴嘗嘗。下地放羊薅草去,掐麻蒴,摘龍葵籽,折甜黍稈,走一路,吃一路。地裡刨出個紅薯,泥不搓淨連皮帶肉脆脆甜甜地啃光。小時候河裡捉蝦,夥伴們都是把小蝦掐去頭盔剝掉腹甲,生吞活咽的,鮮鮮鹹鹹,別有一番味道。
  • 饑荒哈姆雷特屎殼郎怎麼打_饑荒哈姆雷特屎殼郎打法攻略[多圖]
    在饑荒哈姆雷特遊戲中DLC中新增了大量的怪物和NPC,其中就有屎殼郎,玩家在擊殺之後可以掉落怪物的肉和石頭,那麼屎殼郎怎麼打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屎殼郎打法攻略。 饑荒哈姆雷特屎殼郎打法攻略:
  • 【哲理故事】屎殼郎與糞球,這是多少人的真實寫照?
    屎殼郎聽了,表示自己願意轉世做人,不過,我該怎麼做呢?那你就跟我學佛吧,拋棄一切私心雜念,看破一切,一心想要擺脫畜生道的輪迴。如此,你不但可以來世轉生人道,甚至,以後還可以由人成佛呢。觀音菩薩說。屎殼郎說:可以啊,不過我現在可沒空學佛啊,我太忙了。
  • 古埃及人心中的太陽神――屎殼郎
    在古埃及不止太陽有對應的神,很多動物都被埃及人當做神靈。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古埃及人心中的太陽神是一種昆蟲――滾糞球的屎殼郎。推糞球的屎殼郎古埃及人看著太陽每天從尼羅河的東邊升起,從西邊「入地」,他們的心中就充滿了疑惑,不明白為什麼會有日出日落,太陽便被他們想像成了神。
  • 貝樂虎故事《螞蟻和屎殼郎》:要學會未雨綢繆,才能應對意外
    貝樂虎睡前故事,陪伴寶寶快樂成長~螞蟻和屎殼郎mǎ yǐ hé shǐ ké láng夏天到了,動物們都在玩耍(夏日蟬鳴,風吹麥浪)只有小螞蟻在田裡忙碌著小螞蟻正在搬運糧食,一隻屎殼郎看到後,歪著腦袋,好奇地問道:小螞蟻,小螞蟻!你在幹什麼呢?小螞蟻回答道:我在為過冬準備糧食呢。屎殼郎:準備糧食?冬天明明還很遠啊?小螞蟻:唉,屎殼郎老兄,要是現在不準備,等到冬天,就要餓肚子了。
  • 屎殼郎你給我放下,這些便便不是給你準備的,別動我「宵夜」
    屎殼郎是公認的「地球清道夫」,沒有屎殼郎的化,可能我們的地球就是一個大屎球,每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想著如何在這麼深的屎中生活,屎殼郎一生的追求就是能有一屎山屎海。我們也樂於讓屎殼郎處理我們的便便。「我們在南非有1500萬頭牛,每頭牛每天會拉12次糞便,這相當於每天產生大約5500噸牛糞。
  • 古埃及精神圖騰,屎殼郎「翻身農奴」把歌唱,作為聖甲蟲身價猛漲
    古埃及精神圖騰,屎殼郎「翻身農奴」把歌唱,作為聖甲蟲身價猛漲提起屎殼郎,很多人的表情~好有畫面啊,屎殼郎作為一種大自然的清潔工,儘管它們貢獻突出,但是還是得不到大家的認可,畢竟是個「玩兒屎的」、「搓藥丸兒的」,反正呢
  • 大話降龍:太白老仙化身為「屎殼郎」,決定做大自然的清道夫!
    可是太白老仙覺得自己並沒有犯規,他又沒有用法術變出一頓飯來吃,並且他吃了這個仙丹之後就能變成野生動物,哪兒犯規了呢?而且這次的仙丹只有三顆,不知道太白老仙是怎麼使用呢?太白老仙給帝哥和二郎神每人一顆,帝哥變成了牛兒,而二郎神變成了小綿羊,只需要吃草就能維持生命力。不過太白老仙壓根就沒準備降龍的份,只考慮自己了。
  • 動物界的清道夫屎殼郎,原來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本事和好處
    沒錯大家也想必知道了這位重量級選手了吧,就是我們的屎殼郎先生。好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我們屎殼郎先生的一些特徵和愛好吧屎殼郎是蜣螂的俗稱,它屬於金龜科蜣螂亞科。當然它還有很多小名了,比如我們常聽說過的就有屎殼郎,屎虼朗、屎比房、推丸、裹糞牛、滾糞牛、鐵甲將軍、滾糞朗等等,其它小名我們就不依依介紹了。而且我們的屎殼郎家族很龐大,在世界它們就有2萬多不同的品種,基本除了南極洲以外多有它們的足跡,在我國各地也多有它們的身影。
  • 範曾自創「屎殼郎體」,網友稱是「江湖體」!大師:這才叫創新!
    範曾這位藝術大師不僅繪畫過人,而且在書法方面的造詣也是非常的高,說到範曾的時候,各位網友也會想到範曾的那種專屬字體嗎?因為這種字體真的是太個性了,所以被網友們戲稱為是「屎殼郎體」,為何被稱為是「屎殼郎體」呢?那是因為這種字體太個性了,筆畫就和屎殼郎的腿一樣,聽到這樣的解釋以後大家是不是也好奇呢?這種字體到底怎麼樣呢?
  • 範曾自創「屎殼郎體」書法,字體個性寫出藝術美!你喜歡嗎?
    說到範曾大家並不陌生,那在我國書法界的名氣非常的大,也被稱為是大師級別的藝術家,範曾不僅擅長繪畫,他的書法功底也是非常的深厚,而且書法還寫出了自己的個性,如果你對範曾比較了解的話,肯定也知道範曾的書法非常的個性吧,他的字體被網友們稱為是「屎殼郎體」,因為範曾的字體筆畫和屎殼郎的腿非常的像,所以也被書法愛好者們稱為是「屎殼郎體」,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想欣賞一下範曾的書法作品呢
  • 陳赫戲稱女兒屎殼郎,網友喊話張子萱該管管了
    陳赫微博配文:「屎殼郎……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居然叫自己家女兒屎殼郎,陳赫也是很會玩了。視頻中,陳赫的女兒安安穿著白色上衣和灰色褲子,頭上戴著髮夾,樣子十分可愛。安安用頭頂著一個巨大的水瓶,不斷地向前爬,直到把水瓶頂倒才罷休。安安小小年紀就有這麼大力氣,也是很有女漢子氣質啊。
  • 科學家:屎殼郎為世上力量最大的昆蟲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英國和澳大利亞科學家本周三稱,全世界力量最大的昆蟲是一種雄性屎殼郎,這種屎殼郎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在動物糞便中與雌性屎殼郎交配。屎殼郎可拖動相當於其身體重量1141倍的物體,這相當於一個體重70公斤(154磅)的人能舉起重達80噸的六輛雙層巴士。
  • 趙露思受訪用屎殼郎和榴槤形容丁禹兮
    劇情主打甜寵風,又有趙露思和丁禹兮兩位高顏值人氣新星強勢加盟,《傳聞中的陳芊芊》播出後也引發了網友熱議,甚至都有點比肩網劇鼻祖《太子妃升職記》的架勢。劇中趙露思和丁禹兮逗趣不斷讓網友看得入迷,誰料戲外的兩人也是一對歡喜冤家。6月15日,有媒體曬出了一段趙露思和丁禹兮的採訪視頻,「成交夫婦」再次合體營業,也讓不少CP粉們留下了激動的淚水。
  • 4690萬 澳政府投資推廣屎殼郎
    (原標題:4690萬 澳政府投資推廣屎殼郎)
  • 農村這種專門吃屎的蟲,不僅能做藥,還是非洲人民的圖騰神物
    可是,農村有那麼一種小蟲子,人家就是專門吃屎的,美其名曰——屎殼郎!其實屎殼郎本名叫蜣螂,因為專門吃動物的糞便而被取名為屎殼郎,當然,因為解決了動物們的糞便,改善了環境,所以也被人們稱之為「自然界清道夫」。
  • 趙露思形容丁禹兮像「榴槤、屎殼郎」引熱議,網友:嘴狠卻夠聰明
    甚至還說趙露思是「最適合演陳芊芊的人」,此處趙露思的反應則是「陳芊芊這個角色有四個人試鏡,丁禹兮一下子得罪了三個,希望她們不要看到這個採訪視頻。」估計只有此時,丁禹兮才恍然大悟,這輪彩虹屁吹得對方不僅沒領情,還整個日後老大的風險了。那麼趙露思對丁禹兮的優點概括是什麼呢?
  • 他們給屎殼郎戴帽子、吹風扇,只為了弄清它們要將糞球滾向何方
    研究第一作者、瑞典隆德大學生物學家 Marie Dacke 長期研究屎殼郎導航問題,曾因此獲得 2013 年搞笑諾貝爾獎生物學和天文學獎項。 1 人們俗稱的屎殼郎,一般指金龜子科中的蜣螂亞科(Scarabaeinae)。全世界已知的蜣螂大約有 8000 多種,大部分蜣螂會挖地道將糞便運走,只有約 600 種蜣螂有滾糞球的習性。
  • 農村裡的屎殼郎,靠著月光定位方向,因工作突出稱作自然界清道夫
    這種整天跟屎打交道的就是傳說中的屎殼郎了,農村管這種叫這種推屎爬,我曾經一度以為是甲甲蟲,其實兩者並不相關。甲甲蟲頭上是有兩個硬的角,所以農村俗稱甲甲蟲,這種屎殼郎卻是沒有的兩隻硬角的。這種昆蟲的種類很多種,據說已經是除南美洲外,其他各州都有的動物,品種達2300多種,如此強大的品種著實可怕,但是這東西本身卻並不嚇人,據說其大多數是採用糞便為食,還能將糞便滾成一個球狀物體。據百度上介紹其還能通過月光偏振現象進行定位,有一定的趨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