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9月26日上午,碧桂園河南區域拍攝的河南首部城市飛鳥紀錄片《飛鳥家園》首發儀式在鄭州圓滿結束。
《飛鳥家園》是一部以城市飛鳥、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為主線的城市生態紀錄片,共分為春、夏、秋、冬四部。其中,《飛鳥家園·夏日篇》將於9月27日午間在都市頻道首次播出。紀錄片通過「飛鳥」這一獨特視角,展示生態環境變化對一座城市的影響和改變。
伴隨著《我是一隻小小鳥》的歌舞表演,《飛鳥家園》城市生態紀錄片首發儀式正式開始。
《我是一隻小小鳥》開場表演
首發儀式現場,紀錄片主創人員在現場的互動中表示,拍鳥的難度要比拍人的難度大。拍攝團隊頂著夏日高溫,走訪鄭州及周邊多個公園、溼地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蹲點式拍攝。為了不影響飛鳥正常生活習性,主創人員只能選擇「蹲守」,為一個翠鳥捕魚的畫面,四臺機器架在水邊,等待翠鳥躍水而出;為了拍夜鷺,更是爬遍緯一路經五路的樓頂。
三位主創現場互動
其中一位主創人員,不僅自己辛苦,就連上學的女兒都被他拉到隊伍中來:「我怕紀錄片出來太專業,大家看不懂,甚至違反審片規定,讓我女兒做了第一位審片人。」
而種種艱辛背後,只為呈現最真實的飛鳥生活狀態,加深大眾對這座面積達7446平方公裡的中原城市的了解。最終,共有夜鷺、黑水雞、翠鳥、灰喜鵲、戴勝、金翅雀、麻雀、啄木鳥、大葦鶯等多種鳥類被編入本片當中。
夜鷺:圖片源自《飛鳥家園》
碧桂園河南區域副總裁張建設在致辭中說道:「我們希望通過該紀錄片讓更多的孩子認識大自然,發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樂趣,也讓生活在這所城市的人重新打量一下生活的環境,發現更多身邊的美好。」他表示,碧桂園河南區域從2013年來到河南後,始終努力參與到河南的城鎮化建設中來,為了讓河南、讓鄭州的人居環境、生活環境、社會環境更美好貢獻自己的力量。
碧桂園河南區域副總裁張建設
隨著近幾年鄭州對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越來越大,我們的城市正在變得更宜居。如今,鄭州共接納了260多種鳥類和1013.6萬人口,飛鳥與城市人逐漸成為朋友,在城市裡和諧共生。
《飛鳥家園》首發儀式啟動
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已經成為現代人的共識。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碧桂園河南區域通過紀錄片的形式,建立起一座自然與城市對話的橋梁,展現了其對鄭州生態環境的關注和思考,體現了一個社會企業的擔當。
該紀錄片為我們展現了一個開放、和諧的綠色鄭州!鄭州的生態正悄然變好,我們的家園正變得越來越美好!(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