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傳遞正能量」,不能說老師錯了

2020-06-14 紅網

6月4日,江蘇常州市5年級女孩繆可馨翻越欄杆墜樓身亡。家屬稱,當時孩子剛上完作文課,事發前,孩子的作文被老師評價要「傳遞正能量」。6月12日,當地有關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稱,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對此,當事孩子家屬並不認可調查結果。(6月14日《新京報》)

含苞欲放的花朵,就這樣過早地凋謝了,任何人都為此感到痛惜。對此次事件,有關部門迅速組織查明真相,這既是給家長和孩子一個說法,也是為了總結經驗教訓,避免類似的悲劇再度發生。

每次類似的學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當事教師都會陷入輿論的漩渦,給教師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這樣的情況,不利於教師依法大膽地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筆者覺得,在這樣的事件中,要慎重對當事教師追責。當然,如果當事老師涉嫌嚴重違反師德和有關法律法規,存在品行不良、不尊重學生人格、侮辱學生、體罰學生的情況,那就要依法從嚴查處,甚至可以將這樣的害群之馬踢出教師行列。如果教師是在依法履行教育教學職責,對學生進行正常的教育與指導,哪怕存在欠妥之處,老師的做法可以商榷,但不應該受到指責或追責。

根據《教師法》,老師具有「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的權利。老師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指導,指出作文存在的問題,這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體現。老師在學生作文本上進行了細緻修改,足以說明老師的認真負責。從工作態度上來說,老師的行為無可指責。

存在爭議的是老師的作文指導是否妥當。但這應該是一個可以探討的學術問題,而不是追責的依據。老師對孩子的作文給出要「傳遞正能量」的評價,老師這樣做也不能說有問題。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不同心態的人看問題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如同兩人評價同一枝玫瑰,一人看到的是花下有刺,而另一人看到的則是刺上有花。兩人說的都對,但是反映出的生活態度迥異。老師引導孩子多關注光明面,多關注積極的東西,是想培養孩子更健康、更陽光的心態。引導孩子「傳遞正能量」,這是一種合乎主流價值觀的教育導向,不能說老師錯了。

但孩子的死與老師對作文的評判似乎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要說此事與老師一點關係沒有,恐怕說不過去。但要當事老師對此承擔責任,恐怕會引發教師群體的不良反應,那就是今後的教育教學活動,老師會無所適從,不知道怎麼去做才是正確的,這可能會影響老師們工作的積極性。

因此,只要是老師依法履行職責,即便教育教學行為存在一定的不當,這種不當也是屬於可以商榷、探討的不當,應該予以寬容。因為,教育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探索活動,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瑕疵和不足。如果非得要有人為孩子的死負責,那就由有關教育主管部門、當事學校承擔責任,千萬不能把帳算到老師頭上,以此處分處罰老師。當前老師的負擔不輕,不要再給老師施加壓力。老師也需要呵護。

對依法履職的老師寬容,也是社會尊師重教的體現。全社會需要給老師創造較為寬容的環境,要減輕教師負擔,包括精神負擔,創造教師潛心教學、教書育人的寬鬆氛圍。同時,也要給教師提供不斷提升的機會,讓他們更加稱職,從而能擔當起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

相關焦點

  • 「傳遞正能量」是把「殺人刀」嗎?
    小學生繆可馨兩節作文後,從樓上墜亡,人們懷疑,這個孩子的死與老師在她的作文上打了 「傳遞正能量」有直接關係,這件事成了網絡熱議,有人說,「傳遞正能量」簡直是一把殺人的「軟刀子」。這個小學生就是死於這刀下的。1 網民們的兩個疑點:我看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評論,也看了繆可馨父親的視頻,還是一頭霧水,那麼,這個小學生的死與老師有無關聯?
  • 【李鎮西】請解放教師的心靈—如何看待袁老師「傳遞正能量」批註
    袁老師的意思是讚賞繆可馨這段文字是「傳遞正能量」呢! 這個辯護蒼白無力。連袁老師自己也說,她看到繆可馨的這段文字後,「我就說,要寫一個具體的事例,作文中儘量傳遞正能量。順手在她的本子上寫上了『傳遞正能量』5個字。」她還說,她曾啟發孩子:「可以圍繞孫悟空打白骨精時,一次不成又打一次,再打一次,像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等方面,去談談感受。」
  • 再議「教育學生傳遞正能量」
    從討論中,梳理出三個有爭議的問題:1、什麼是正能量,什麼是負能量,概念模糊,感覺現在難以界定。2、有人認為,現在說假話、說好話就是所謂的傳遞正能量。(適用於袁老師對繆可馨作文的批語)3、諷刺、揭露負能量就是傳遞正能量。
  • 江蘇小學生上完作文課跳樓自殺,老師「傳遞正能量」的批語有錯嗎
    江蘇一位小學生,因為老師在作文評語上寫了「傳播正能量」,上完作文課後,小學生跳樓自殺,這件事值得人們三思。江蘇常州這位小學生寫的文章叫做:三打白骨精讀後感。讀後感是語文教學中常見的一種作文樣式,讀後感,讀是前提,感是重點。
  • 「繆某某墜亡」涉事老師:只寫了「傳遞正能量」
    上述調查組成員向澎湃新聞發來袁老師就此事寫的情況說明,其中稱,她課堂上兩次批繆某某的作文,均提出意見讓她修改,第一次是看到繆某某寫的對《三打白骨精》的讀後感後,告訴她在作文中寫一個具體事例,讓她儘量傳遞正能量,順手在她的本子上寫了「傳遞正能量」五個字,其他修改符號,是繆某某自己劃的。
  • 孩子有負面情緒,家長要不要正能量引導?
    說實話,我當時不知咋說了,我又說, 「那你們老師都覺得你學習挺認真,作業完成的也挺好啊!媽媽也覺得,只要努力,我們是可以更好的,要相信自己。」 「那你是大人,是你覺得,我反正覺得我比不過。」後來就沒有繼續了。這種情況下該如何處理?擔心孩子不自信,想引導,但不知道該不該這樣做。我也明白該接納孩子處於低谷的狀態,那這種情況下建議怎麼做呢?
  • 一句「傳遞正能量」引發悲劇,六神磊磊帶節奏,理性探討可馨作文
    常州金壇一小學五年級學生繆可馨墜樓身亡,因作文被批沒有「傳遞正能量」。聯合調查組經過調查走訪,未發現當天課堂中老師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公安部門通過現場勘查、查看監控錄像和走訪調查等工作,排除他殺。小小年齡,一時想不開就輕生,不得不說這是一起悲劇,應該引起我們家長和學校反思。
  • 「繆某某墜亡」涉事老師:只寫了「傳遞正能量」
    上述調查組成員向澎湃新聞發來袁老師就此事寫的情況說明,其中稱,她課堂上兩次批繆某某的作文,均提出意見讓她修改,第一次是看到繆某某寫的對《三打白骨精》的讀後感後,告訴她在作文中寫一個具體事例,讓她儘量傳遞正能量,順手在她的本子上寫了「傳遞正能量」五個字,其他修改符號,是繆某某自己劃的。
  • 十歲女生繆可馨之死,傳遞「正能量」的又一惡果
    她是江蘇常州某小學的五年級女生繆可馨,因為一篇作文被該班袁老師打上紅叉,橫加刪改,要求她「傳遞正能量」。「正能量」的要求;還有人說繆可馨挨了袁老師一巴掌受不了羞辱,等等,等等。我要說的是,在小女孩繆可馨跳樓身亡後,她所在班級的家長微信群,竟然有人馬上發起投票說:「袁老師沒有錯,你們點個讚」,為袁老師洗地。很快,微信群幾十個家長點讚的表情包,排成了長龍,蔚為壯觀,令人三觀盡毀。
  • 老師批評作文「負能量」,學生墜樓,真的批評錯了嗎?
    老師: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有義務。學生:言論自由,我也沒錯網友:求同存異,都沒錯,究竟誰錯了?當該學生的老師看到其文章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該老師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給她打了一個評語,讓她注意「傳遞正能量」。
  • 繆可馨之死:傳遞正能量的精神專制何時休止?
    被語文老師袁老師評價要「傳遞正能量」後,繆可馨在課間衝出教室,爬上欄杆墜樓身亡。由於繆可馨當時並沒有報該補習班,網傳袁老師批評手撕繆可馨作文是因為懷恨在心,並且在課上處處耍手段使絆子,多次針對繆可馨。據繆可馨媽媽講述,袁老師甚至曾經打過孩子耳光。若網絡傳言屬實,袁老師的教育正能量已經難言「端莊」「端正」。家長和孩子沒有選擇補習班的自由權,難道老師就有上課講一半、下課補習班的蠻橫無理?家長群裡接龍,盡顯無知冷漠。
  • 作文到底要怎麼樣寫,才是常州袁老師要的「傳遞正能量」?
    這段話被他們的袁老師要求修改,袁老師批示的修改標準就是要「傳遞正能量」。兩節課的作文修改過後,這名十來歲的小女孩大概仍是沒有搞清楚怎樣寫才是「傳遞正能量」,她走出了教室,蹣跚而決然地爬上欄杆,從五年來學習成長的地方墜亡了。
  • 正能量?負能量?
    源於瀏覽資訊的時候看到過一篇小學生的作文上被老師批註傳遞正能量,在這裡並不討論和評論這件事的其他細節和情形,僅僅只是談談自己對正負能量的一些想法,辯證討論,贊同與否,諸君鈞鑑。,我自己是認同的;但是我並不能認同刻意的去對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強調傳遞正能量,而是應該引導孩子分辨對與錯,正能量負能量太過於空泛,我認為並不適合去強調傳遞正能量,當孩子能分清對錯,明辨是非那不正是在傳遞正能量嗎?
  • 媒體人當引導正確價值取向 傳遞文明正能量
    媒體人當引導正確價值取向 傳遞文明正能量 發表時間:2015-07-18   來源:再者是對傳播內容的選擇,任何新聞報導都不該違背做人的原則,作為媒體人更該把好關、守好門,傳遞社會正能量。   其次是政府。假新聞不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家監督機制的缺失。一個媒體報導假新聞、傳播假新聞,在目前看來,受到的懲罰是很小的,因此,失去了外部力量的制約和威脅,很難靠媒體自覺來恢復媒體領域的純淨。
  • 如何引導孩子看待老師判錯題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孩子的同桌做題是做錯了,但老師沒有改他錯,是判他是對的,孩子就跟老師反應,老師就說:「我願意這麼做,你能怎樣,我就是願意把它做錯的當成對的,你一個小孩子,你想怎樣?」家長很生氣,想去找老師質問,又怕老師說他多事,怎麼處理?
  • 正能量事件後續:繆可馨父母輸了,袁老師贏了
    袁老師比我想像的更厲害。因為她只用一句話就把我噎死了,這句話就是——「繆可馨作文中的打叉、刪除線都不是我劃的,我只是在她作文中寫了「傳遞正能量」五個字而已」。對此我能說什麼嗎?不能。還有關於「傳遞正能量」這五個字,袁老師也解釋說,我只是想讓繆可馨對她作文裡的那句話寫出幾個正能量的例子而已,並不是說繆可馨那句話就是負能量:經過袁老師這麼一解釋,我能說袁老師說的有問題嗎?不能。
  • 廣安:上好「開學第一課」 傳遞滿滿正能量
    新學期第一課,各個學校注重從倡導節約、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教育和引導學生,通過升國旗、唱國歌、參加防疫知識競賽、開展森林防火主題教育、舉行主題班會等形式,上好獨具特色的「開學第一課」,傳遞滿滿正能量。上午8時30分,該校學生在班主任老師的引導下,分別觀看「大胃王胡吃海喝」和「水稻的一生」視頻,通過現場對比來抵制浪費行為。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通過「開學第一課」,鄰水實驗學校的學生們還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並表示將通過多次取餐、「光碟打卡」等具體行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 繆可馨和鍾美美,兩起「正能量殺人案」
    問題出在「你要傳遞正能量」,再確切一點說是「你要傳遞我認為的正能量」。人們反感的是這種命令式的,自以為是的,非此即彼的糾偏。更可怕的是,這種糾偏還是發生在孩子本身完全沒有出現偏離行為的情況下。繆可馨的作文裡被老師認為沒有傳遞正能量的段落是這樣的:「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矇騙。
  • 五年級女孩墜樓身亡,家長群卻瘋狂點讚——怎樣才是傳遞正能量?
    一個十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深刻的感悟,不是很好嗎?可袁老師又不高興了,認為這樣寫太「負能量」,於是又一字不留統統劃掉,並標明五個大字「傳遞正能量」。你讓孩子傳遞正能量,你自己有沒有在傳遞呢?可笑的是,袁老師痛改了通篇並不需要改的地方,但在作文開頭,繆可馨把《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寫成了羅貫中,她卻沒有指出來。該指出的常識性錯誤沒有指出,不該刪減的文字卻大段劃掉,一邊要求孩子傳遞「正能量」,一邊給孩子打上一個大大的叉,這樣的人真的適合做老師嗎?
  • 鄭嵐原創歌曲《孝敬不能等》傳遞溫情正能量
    據悉,演員鄭嵐親情獻唱《孝敬不能等》,呼籲陪伴父母這個世界什麼都可以等,唯獨孝順不能等,演員鄭嵐跨界到歌手演唱個人首張暖心專輯《百善孝為先》這張專輯以「孝敬.溫情」為主題,為孝道親情傳遞正能量,歌曲《孝敬不能等》作為該專輯的主打歌曲,由華秀作曲,顧煥金作詞,年底溫情奉獻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