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避免失去自我,尤其在戀愛中?你曾經愛到自己都不見了嗎?
愛了很多,可是卻仍然愛得很辛苦,怎麼會這樣?
你曾經在感情裡面感受到壓力嗎?例如,當伴侶提出這些要求的時候,你總是覺得不知該如何回應嗎?
●今晚上可以不要去聚餐,在家裡面陪我嗎?
●你一定要去上海工作嗎?如果你去了,我想我們的感情也完了。
●不要在那些「好朋友」的動態下面留言有那麼難嗎?這是一種避嫌......
●我這個案子明天就要交了,真的是做不完,你可以幫我嗎?
●你跟我出去可以不要穿這件褲子嗎?還有我覺得你要更有女人味一點我這樣說是為了你好。
當對方有一些要求,你覺得不做好像有點對不起他,可是做了又覺得心裡面卡卡的嗎?在委屈和被勒索之間,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好好檢視這段關係呢?這段時間,我看了許多有關於設立界限的相關書籍,統整出了叄句自己覺得用起來很有感的護身符,讓你在被勒索之前,可以暫停1秒鐘:
1.是誰的責任?
在你被勒索、要做出任何事情之前,先暫停一下,問自己這個問題:這是誰的責任?
●情緒責任:當對方說我現在很生氣,你要負責!你要有一種勇氣是,去區分他的情緒是他的,你的情緒是你的,你不需要為他的情緒負責,你當然可以道歉或者是做出補償,但是他快樂不起來絕對不是你的責任。
●事務責任:當對方要求你協助他做某些事情,可是你分身乏術的時候,他又說很急、你不幫他會死掉,那麼你仍然要把這句話放在心裡:這是誰的責任?、這是誰的時間?。當然,這並不是說你要見死不救,而是你得慢慢練習出一個界線,知道你可以幫到那裡,哪些是超過你的範圍所及;或者是這次先幫忙,但言明這是最後一次;或者只協助20% ,仍然有80%讓他完成。
當然,如果界限不清是兩個人一直以來的問題,那麼你越有用,他就會越沒用,維持這種傾斜的平衡。你當然可以繼續維持現狀,不過可能要思考,這樣的關係長期下來真的是你要的嗎?
2.是為了我們還是為了他?
當對方說這樣做是為了我們好的時候,千萬不要輕易相信,傻傻的就跟著走了。記得多年前我的論文口試的時候,其中一個口試委員告訴我一個秘密:我們這個字詞,雖然在一開始的感情當中是正向的影響,但在交往後不久,可能就不一定了。他口中的我們可能只是為了他,也就是他說的我們其實是講我,或者,那個我們裡面並不包括他,例如我們今天晚上在家煮飯吃好不好?(但是他並沒有要參與煮飯這件事)。
前面有關於服裝打扮、避嫌等等的主題也是一樣,當他這麼說的時候,請練習把是為了我們還是為了他?這段話在心中復誦,想想他這個要求是源於他的需求,還是真的也把你的需求考慮進去?如果是前者,也不一定要全盤拒絕,而是練習也開始留意到我想要的是什麼?,試著整合兩人的需求。
3.是怕還是愛?
周慕姿心理師在TedxTaipei有一段經典的話是:我願意為你,是因為我愛你,不是因為我帕你。當他提出要求,你不斷煺讓到自己快不見的時候,請默念這5個字:是怕還是愛?
如果你是因為恐懼而為之,那麼你會發現,恐懼換來的是更多的恐懼。並且,他會持續上癮,索求無度,你越愛越不像自己,也因為你不快樂,影響了這段關係。換言之,一開始你是為了愛而犧牲(其實是為了恐懼),到頭來不但沒有換到愛,還換得了兩個人都不愉快。
關係中的界限,本來就很不容易,倘若你們已經長久如此,幾乎都是要次次血淚,才能換來一點點的調整。但這些句子,都可能是讓你停止舊有互動方式警惕符令!當你開始一點一點地找回關係的界線,你也漸漸有機會找回,那個遺失已久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