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有輕重緩急,從極簡到極致,我們只需要做好斷舍離

2020-12-25 曾若惜頻道

有句話叫「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還有句話叫「人生苦短」。還有句話叫「快樂將時光縮短,痛苦將歲月拉長。」但人生在每個人經歷時是一條漫漫長路,一次風塵僕僕的旅行。在擁有時,總是感覺不到時光之快,只覺歲月悠悠。但是人生就像溪水一樣,在我們不經意間,在我們舉手投足間,在我們日復一日的匆忙趕路時,不快也不慢地靜靜流淌,一去不返。

回首往昔,已過去的人生歲月竟是轉眼一瞬間。未來的人生也是不快不慢地向我們走來,而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人們的時間和精力又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就要分出輕重緩急,先把眼下的事情,甚至是簡單的事情做好。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有重點,明確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然後為之努力拼搏和奮鬥,這個過程,也要求我們做好斷舍離。

有的人,一生只專注一件事,並把一件事做到了極致,同樣收穫了精彩的人生。所以,人生在世,必須要有重點,有了重點以後,其他是事情就變得不那麼重要,所以我們就要放下一些事情。不要什麼都想去嘗試,當然,嘗試本沒有錯,只是做什麼事情都需要有專注的精神,「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有時候我們選擇一件事,就要放棄一件或者幾件事。我們要找到自己的目標後,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要心無旁騖。

斷雜念,舍煩憂,遠離誘惑。我們的一生,會經歷這樣那樣的事情,也會面臨這樣或那樣的誘惑。所以,人身,甚難斷舍離。很多成功的人,就是堅持做了別人不能堅持的事情。就像開超市的,看著開飯店的非常賺錢,就不想開超市了,有的人做了很長時間的事情,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就想要放棄了。這本無可厚非。因為將極簡做到極致,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成功將極簡做到極致的人,也做了無數的斷舍離。

比如學習,都知道玩兒很開心,但是學習卻要「學海無涯苦作舟」。所以,很多人學習的時候就會特別想去玩,為學習煩憂,夢想著可以只玩不用學習。而學霸卻捨棄了那些誘惑,堅持學習的初心,一直朝著自己的學習目標不斷前進。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拿起和放下,不斷選擇的過程。斷無能為力的事,舍浪費時間無意義之事,遠離各種誘惑。我們只需要做好斷舍離,選擇我們擅長或是喜歡的事情,讓斷舍離為我們節省更多的時間,我們一定會收穫成功,從中也會收穫快樂。

相關焦點

  • 日式極簡主義,小資情調,來一場「斷舍離」如何?
    引讀:日式極簡主義,極致小資情調,來一場「斷舍離」如何?一半生活,一半藝術日式極簡主義風格,並不是一種窮裝修,而是一種精裝修。極簡主義(Minimalism),顧名思義,簡單到極致。生活已然如此,不管是風光無限還是一地雞毛,對待自己的家與生活,還是要精緻、從容。
  • 日本小哥的極致斷舍離:一桌一椅一人份餐具,斷到床鋪還沒影
    >讓家變得不像「家」,而是一個「冷淡」、「極簡」到極致的屋子,屋內只存在生活的必需品,其他一概沒有。而自己所需要的各種工作材料則被整整齊齊地分類放在公司的抽屜裡。廚房廚房是最基礎的配置,而且所有的餐具都是一人份,如果有朋友來做客,都要自帶碗筷。
  • 日本博主的生活曬照,將「斷舍離」發揮到極致,家裡整潔又乾淨
    日本博主的生活曬照,將「斷舍離」發揮到極致,家裡整潔又乾淨她們說,物質生活的極大富裕,並不僅僅是帶來了生活的幸福,更大程度上也帶來了資源的浪費,以及物品的堆積,造成生活品質的下降。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擁有的物品,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適當地進行取捨,刪繁就簡,選擇精簡的生活狀態更好。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就有一位日本博主的生活曬照走紅了。如圖所示,她在現實生活中,將「斷舍離」發揮到了極致,因物品減少了,所以打掃衛生也變得相對輕鬆了。
  • 日本主婦的斷舍離生活,全屋乾淨到極致,日子越過越精緻!
    今天的主人公——日本主婦Linda,她非常倡導極簡生活,這位日本主婦堅持多扔少買,全屋乾淨到極致,日子越過越精緻。美好的生活,從極簡生活開始。家中玄關的設計,空間不大卻非常實用,直接將換鞋的地方和正廳區分。門後有小掛鈎的設計,可以將口罩帽子掛在這而,非常方便。
  • 極致「斷舍離」:現代日本人的生活越來越從簡了?
    更有不少的年輕人,早就脫離「佛系」,進入「極簡主義」的修煉階段,把「斷舍離」做到了極致。如圖所示,是典型的日式年輕人的生活空間,除了乾淨到一塵不染的地板,空蕩蕩的客廳裡面只剩下簡單的幾張桌子,撐起了房間全部的收納。
  • 日本人的「極簡主義」:別一提斷舍離,就只會扔東西
    在整理房間的同時,也是對自己內心世界的一番梳理,減少現實社會中物慾橫流的衝擊,從而探索出內心真正需求的東西,真正實現「從心所欲」,過上「極簡」生活的狀態。從物質與人的現實意義上來解讀日本人的「極簡主義」,別一提斷舍離,就只會扔東西。
  • 極致的人生,一定是斷舍離!(句句精闢)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懂得捨棄,為生活主動做減法,這是一種極高的生活智慧。心中無塊壘,身上無疾病,人間三千事,淡然一笑間。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緊握在手裡,只會弄傷自己。順其自然,自然而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活到了一定的時候,需要給自己'做減法。
  • 她家開始斷舍離後,不僅看著舒心,而且還收穫了滿滿幸福感!
    日本就開始流行斷舍離這個概念,為了能夠更好的讓居住環境更加適合居住,清爽的家還是很有必要保持的。說得好聽一點,就是極致自律,試問這樣的人,做什麼不會成功呢?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這種精神受到全世界人們的追捧的原因。放在家居生活中,極簡主義就是斷舍離的一個體現,但是很多人一開始就給自己設定很高的標準,那麼只會讓人堅持不下去,放棄斷舍離。
  • 拒絕盲目「斷舍離」,打造專屬自己的極簡主義
    北歐風可以說霸佔了時下室內裝修的半壁江山,隨之興起的極簡風更是風靡全球,極簡主義,改變的不僅僅是室內裝修的風格,還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人們的價值觀。用「斷舍離」三個字影響人的思想行為,讓「斷舍離」成為一種意識主流。
  • 斷舍離:生活的極致,是過極簡生活
    有的話,就需要做斷舍離的工作了。什麼是斷舍離呢?斷舍離就是通過收拾物品來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內心的混沌,讓人生更舒適的行為技術。通過收拾自己居住的房間,讓自己從看得見的世界走向看不見的世界。作者山下英子以雜物管理師的身份在日本舉行斷舍離的講座,引起了各大媒體的競相採訪,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全民斷舍離的熱潮,其中受益學員頗多。
  • 斷舍離後,我的生活徹底顛覆了
    我們經常調侃「滿滿一衣櫃的服裝,卻喊著我沒有衣服可穿」,實際上選擇越多,越難抉擇,越耗費心神。而斷舍離倡導的是一種極簡主義生活方式,幫助人們從物慾中解放出來,空出更多的時間來給自己,而不是身邊的物品。賈伯斯一生都在踐行極簡主義。他的生活可以用「簡到極致」來形容:家中陳設簡到極致,只有一張愛因斯坦照片,一盞tiffany桌燈,一把椅子和一張床。
  • 書單| 一份關於斷舍離、極簡生活、自律的書單
    斷舍離—1.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斷舍離》人事物的斷舍離,心靈斷舍離。開始斷舍離,有勇氣和一切不再需要的說再見,學會放下,著眼於當下,才能開啟輕盈自在的生活。2.日本作家有川真由美《極簡生活》字裡行間都充滿著極簡生活帶給作者帶來的輕鬆和幸福快樂的感覺,這樣的生活誰不想要呢?所以,就要趕快行動起來!
  • 極簡風≠性冷淡≠斷舍離,這才是最適合國人的極簡主義
    少買、多扔、斷舍離就是極簡生活了?自從日本主婦的收納法則火了,極簡仿佛經歷了一個爆火、低谷、融合的過程,從一開始的人人盲目追捧,到發現並不適合自己,再到提煉出一個更適合自己生活方式的新極簡主義,今天,家居君就來分享幾個設計案例,看看他們都是如何打造極簡生活的?
  • 韓國極簡之家,太太堅持斷舍離,家中乾乾淨淨,賞心悅目
    與曾經的「加法生活」不同,現在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嘗試「減法生活」的理念了。我覺得這不是一種模仿跟風,而是這個時代人們的自然選擇。現在的我們基本什麼都不缺,但工作越來越忙,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人際關係越來越複雜。「減法生活」也叫「低欲生活」,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生活壓力,治癒我們浮躁的心。
  • 上海夫婦斷舍離的家,大白牆、無主燈、極簡裝飾,不豪華卻很高級
    斷舍離其實是一件十分難實現的事情,在充滿欲望的都市中,大多數人都難以克制住自己內心的悸動,抵制不了現實的誘惑。而今日屋主,則堅持做到了斷舍離,在攀比成風,購物成癮的年代,他們堅守住了內心,堅決不買無用之物,定期也會扔扔扔。
  • 日本人居住的「極簡家居」,極簡精緻,走紅了朋友圈
    日本人居住的「極簡家居」,極簡精緻,走紅了朋友圈她們說,生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隨著近些年日式極簡生活美學的流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熱衷這種「極簡家居」。日本人居住的「極簡家居」,正是憑藉這樣一份極簡精緻,走紅了朋友圈。如圖所示,這樣簡約的生活環境,減少物質的囤積,只留下較小的生活物品。從視覺上,就給人一種非常整潔的美觀,非常精緻的極簡。
  • 極簡主義才不只是扔東西,談談在日常生活中怎樣真正實現極簡主義
    近幾年來,隨著《斷舍離》《極簡》《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等推廣極簡主義的書籍在全世界風行,極簡主義成為人們經常討論的話題。許多人心目中極簡主義的踐行似乎就意味著扔扔扔,要成為一個極簡主義者每天就要各種斷舍離,做到「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才算是滿足標準,其實並非如此。
  • 三分鐘讀完一本極簡主義好書:斷舍離
    接下來,我會繼續系統介紹有關斷離舍,極簡主義,精簡主義方面的書,讓你在極短的時間讀完一本書。歡迎關注「複選生活」本書共分了五個章節來講:1.只要了解箇中奧妙,就能激發乾勁———初識「斷舍離」(什麼是斷舍離)2.我們為什麼沒辦法收拾——生活中為什麼做不到「斷舍離」3.先從整理頭腦開始——怎樣「斷舍離」(意識改變)
  • 廣州女孩「斷舍離」成癮:247㎡的家只剩下9件家具,一貓一狗
    「斷舍離」一詞最早是日本山下英子在同名書籍中提出,一種極簡的生活方法。在快節奏的生活裡,人們可待的空間越來越狹窄,壓力卻越來越大。家裡塞滿了太多不需要的東西,讓人壓抑。所以,現在的人急需要「斷舍離」,過減法的生活。一個人可以簡單到什麼地步呢?
  • 讀《極簡護膚:你的皮膚需要斷舍離》有感
    但這本書讓筆者湧現出一定的勇氣,畢竟強調斷舍離的護膚方式,反而對筆者這種乾脆什麼都不做的人,是一種理論上的重新支持,驀然就開始喜歡這本書了,畢竟人都是找同類、找認同的。這本書的核心概念便是護膚這件事,要相信自己本身的皮膚的修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