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裡最有出息的孩子,從來不是第一名,成績好,只能代表你會考試

2021-02-24 家事安全服務

:怎麼才能每天免費收到這種文章呢?
:只需點箭頭上邊的《家事安全服務》關注

常聽家長對孩子說:「你好好學習就行,其他的都不用你操心。」但成績好只能代表你會考試,不代表你的交往能力、工作能力,甚至連人品都代表不了。

小編也覺得,人的一輩子那麼長,社會變數那麼多,成績雖重要,也別讓孩子成為除了成績好別的一無是處的人。

我小時候讀書差,考試都考紅字,就是考不到60分。有一年考試,我好不容易考了一個超過60分,很高興,拿回家給我爸爸看,我爸爸正吃飯,他放下碗哈哈大笑。

哥哥姐姐很奇怪,考這麼爛還笑,爸爸說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找一個接班人,現在終於找到了。我一聽壞了,爸爸是農夫,向上三代都是農夫,我不要做農夫的,所以後來就用功努力讀書。

我發現大陸家長很在意成績,都想讓孩子考第一名,其實,現在世界精英都不是當年的尖子生,有人做過統計,他們當年在班級的排名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

原因就是這些孩子人際關係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後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壓力小,生活更輕鬆,是創意最好的。說到這裡我真感動啊,終於找到自己成功的原因了,小時候我們那班只有17個人。

如果你的孩子是第一名,那就讓他別那麼努力,輕鬆點進七到十七名裡,那才能成功嘛。


如果你的孩子是後幾名,那就讓他努力進到前17名裡面。

我的老師對我說:我用我的生命向你保證,你將來一定會成功。

我上高中時,有位老師邀我去家裡吃晚餐,我很開心。吃的是餃子,等到餃子端到桌上,我眼淚都掉下來了。老師說的話更讓我感動,他說,「我教書50年,我用我的生命和你保證,你將來一定會成功。」

哇,我更感動了,眼淚掉在餃子上了。從來沒人了解我,用生命和我保證,過了兩個星期,我的希望破滅了,因為全班每個同學都去過他家裡吃餃子。他對每個都用生命保證過。所以說考試沒有考過第一名,也有人用生命保證你會成功。

大學我考了三年,比我差半分的是世界五百強企業的老闆。

考大學了,第一年沒考上,第二年也沒考上,第三年終於考上了,大學錄取分數是361,我考361.5,回到家我用紅紙寫上「恭祝林清玄金榜題名」貼在大門上。

上了大學,我琢磨起誰是考361分的幸運兒。一番調查後,我發現是張毅,他是「琉璃工房」公司的老闆,世界五百強企業。

所以說,可能小孩成績不是很傑出,不是那麼好,但是不要放棄,因為世界上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就像種植物一樣,山坡地種竹筍、香蕉,沙地種西瓜和哈密瓜,爛泥巴裡種芋頭,不同植物適合不同土地,不是只有一個樣子的。

這個世界的悲哀就是把所有不一樣集合在一個校園裡,希望教育成一樣的樣子,這是個大問題。

根據孩子的特點來教育孩子,就是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好孩子是已喚醒內心種子的孩子,他們認識到了自我,壞孩子還沒有喚醒種子,沒認識到自我,還渾渾噩噩地活著。

我算是喚醒了內心種子的人,從小學三年級就立志做作家,小學開始每天寫500字,中學寫1000字,高中寫2000字,大學寫3000字,我一直堅持下來,現在已經出了131本書。我都出這麼多書了,你們還不鼓掌啊。

越來越發現,現在不是一個只看成績和學歷的時代了。成績好,只能代表你會考試,不代表你的交往能力,不代表你的工作能力,甚至連人品都代表不了。

我覺得這段話很有道理,並且在生活中也不斷得到驗證。

成績是很重要的,畢竟處理好自己的學業是學生的本分。但是,成績好的孩子,並不一定真的優秀;考上好大學的孩子,也並不一定就能在社會上混得好。

就像上文到的,一個班的孩子長大後,最終能有所成就、生活過得富裕快樂的,往往不是總考第一名的孩子,而是那些7~17名的孩子。

這個結論聽起來有點胡扯,但是仔細想想我們自己以及周圍的人,好像確實是這樣。

小編做心理諮詢的時候,接觸過一些沒目標、沒理想、渾渾噩噩的大學生。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們在初中、高中的時候,竟然都是班裡數一數二的好學生,當初學習特別努力,動不動就開著檯燈學到半夜。

但是,孩子的本性是發散、張揚的,即便暫時被壓抑了,也早晚會以別的方式瘋狂一回。

於是,這些背負著巨大學習壓力的「好學生」,進入大學後徹底解放了自己,通宵達旦地泡網吧、玩遊戲、看電影。

這在中國很多大學裡,是個常態。當初很優秀的孩子們,在從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後,卻又在最美好、最該努力的年華裡,虛度光陰……

生命中有很多重要的東西,除了學習,孩子更應該掌握這幾方面的能力:

面對挫折的能力:鍛鍊這個能力,除了讀書,還有勞動。

愛的能力:我學生做過個實驗,回家抱自己愛的人,100斤都抱得起來還轉一圈,抱一百斤石頭肯定不行。用飽滿的愛面對親人、朋友,才能更好面對人生。

認識生命的多元價值:臺南有個高一學生,父親是種鳳梨的農民,還要鑑定鳳梨的甜分,每個鳳梨敲3下,幾年下來,父親敲鳳梨的手指腫得很粗大。

學生很心疼父親,就發明了一個可以敲三下鑑定鳳梨甜度的機器,這個機器最後得到了英國發明獎的金獎。孩子不一定要成績好,要看他對生命的理解。

世界觀:現在很多孩子去國外念書,家長說是為了培養孩子世界觀,好想法。認識到世界的廣大,才能認識到自己的渺小,才能弱化自己的痛苦,才能包容世界。

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孩子學習了解自己,之後還要學會表達,特別是內向封閉的孩子。有個男孩喜歡一個女生,想約她,結果靠近女生就緊張,臉通紅地嚇跑了。

這時候,我教你們「林清玄五字大明咒」:大家都是人。那個不敢追女生的男孩可以默念「我們都是人」,看見位高權重的人不敢說話也念「我們都是人」。


這樣克服內心緊張,我們才不懼於表達自己。

龍應臺在她《目送》一書中寫道: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確實呀,世間幾乎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愛一個姑娘,就要和她牽手;愛一隻貓咪,就想領養回家。

可是,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我們真的沒法照顧孩子一輩子,所以只能希望孩子能夠儘快獨立,儘快學會單獨面對風雨。只要孩子能夠在社會上過得快樂、富足、安定,就是父母最大的成功。

一輩子那麼長,社會變數那麼多,成績儘管很重要,可是千萬別讓孩子成為一個,除了成績好而其他一無是處的人呀!

本文內容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

相關焦點

  • 班裡最有出息的孩子,從來不是第一名!
    我發現大陸家長很在意成績,都想讓孩子考第一名,其實,現在世界精英都不是當年的尖子生,他們在班級的排名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原因就是這些孩子人際關係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後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壓力小,生活更輕鬆,是創意最好的。說到這裡我真感動啊,終於找到自己成功的原因了,小時候我們那班只有17個人。
  • 從教多年教師感慨: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往往不是班裡「第一名」
    成績一直是家長和孩子共同關注的問題,家長們之間也總是存在一定的攀比現象,如果孩子沒考好似乎在同事面前都抬不起頭。但是成績真的是評價孩子是否有出息的唯一標準嗎?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應該考入一個好的大學,考上大學之後就要考研究生,在他們看來學歷才是最重要的。
  • 教書20年的班主任直言:將來最有出息的孩子,往往不是排第一的
    如果孩子在班級或者學校裡,能排到相對靠前的位置的話,就代表以後高考是絕對沒有問題的。這也讓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學習好的話,以後無論幹什麼都能成功。但是其實有時名次靠前的孩子,反而以後不是最優秀的,那些最容易有出息的孩子的名次,往往也出人意料。
  • 班裡最有出息的孩子,往往不是第一第二名,了解下「第十名效應」
    在我們生活當中,總能看到一些為了前三名不斷發起衝刺的孩子,然而這類孩子卻因為高度的學習壓力而馬不停蹄,一刻休息的時間也沒有。我們在感嘆他們的努力的時候,意外的事情卻發生了,因為在未來,第一名第二名卻不是最有出息的孩子。
  • 我從來不讓孩子第一名!努力考7-17名最有出息
    我發現大陸家長很在意成績,都想讓孩子考第一名,其實,現在世界精英都不是當年的尖子生,他們在班級的排名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原因就是這些孩子人際關係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後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壓力小,生活更輕鬆,是創意最好的。說到這裡我真感動啊,終於找到自己成功的原因了,小時候我們那班只有17個人。
  • 長大後更有出息的孩子,通常不是班裡的前三名,而是這個「位置」
    ,通常不是班裡的前三名,而是這個「位置」這位資深教師從業三十年,在從業的過程中,他刻意地對畢業後的小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這些上了大學和參加工作的孩子中,比較有出息的大多處於3-10名之間,甚至是前20名的孩子。
  • 將來有出息、成功的孩子,一定就是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嗎?
    有出息和成功,肯定是不能和學習成績好直接劃等號的,這是常識性問題,大家都知道。「將來有出息、成功的孩子,就一定是學習成績好的孩子」,這個說法肯定不是絕對的。但是,「沒有出息、無法成功的孩子,一定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卻是十有八九是正確的!
  • 林清玄:我從來不讓孩子第一名!努力考7-17名最有出息
    我發現大陸家長很在意成績,都想讓孩子考第一名,其實,現在世界精英都不是當年的尖子生,他們在班級的排名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原因就是這些孩子人際關係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後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壓力小,生活更輕鬆,是創意最好的。說到這裡我真感動啊,終於找到自己成功的原因了,小時候我們那班只有17個人。
  • 你還記得你小學時候班裡總考第一名的孩子嗎?他們現狀如何?
    你還記得你小學時候班裡總考第一名的孩子嗎?他們過得如何?這是我在某平臺看到的問題,因為有很多回憶和感慨,所以想在此和大家分享。小學時候班裡總是考第一名的孩子,我印象中有三個人。1-2年級是同一個人,男孩,叫小武;3-4年級是同一個人,女孩,叫小燦;5-6年級是同一個人,女孩,叫小純。
  • 資深班主任透露:班裡那些成績好、有出息的孩子,都有這3個特徵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小時候能夠有一個好的成績,長大後能夠有所出息,但是往往卻不知道如何培養才能讓孩子變成這樣的人我的一個資深班主任朋友曾向我透露說:根據他20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班級裡那些成績好、有出息的孩子
  • 長大後更有出息的孩子,通常不是班級前三,研究證明很有道理
    不將精力和時間都花在追求考試的名次上,在班上人緣也不錯。興趣愛好都有涉獵,在學習上視野更廣闊,更自由。學習對他們來說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保持學習的習慣讓他們在社會中更具競爭力。這也是為什麼班主任會說,長大後更有出息的孩子,通常不是前三名。
  • 學習好才有出息?有出息的學生,身上會有這3個特點,跟成績無關
    對於一名老師來說,最大的成就莫過於「桃李滿天下」,幾乎所有的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長大以後能夠有出息,但是事實往往並非都是如此,同樣的老師教過的同班同學,一部分長大以後就很有出息,另外一部分則很普通,只有學習好才能有出息嗎?那麼那些長大以後有出息的學生們,他們身上都有哪些特點呢?
  • 富人家的孩子比窮人家的孩子更容易有出息,最主要的原因不是錢
    文|文兒在2017年的時候,北京的文科狀元熊軒昂說了一段話,大概意思是,貧困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大學。而像他這樣出生於中產階級的家庭,從小吃穿不愁,家長也是知識分子,生活在大城市,享受到的教育資源得天獨厚,有很多捷徑可以走,所以更容易取得優異成績。
  • 孩子小時候有下列表現,未來往往更有出息,成績只能作為一時參考
    同學叫阮阮,是個很聰明的姑娘,在學校的時候成績就非常的好,像她這樣在數理化上頗有天賦的女生我是很少見的,每次上課,她都能跟上老師的節奏,筆記記得很少,但考試無論怎麼考,都幾乎是滿分。當我們都在做最後的衝刺時,她就靜靜的坐在座位上看課外書,想來成績這麼好的學生,前途自然是一片光明的,但是結果卻總是不盡人意。後來上了大學,有幸聽別人說起,她好像留級了,這讓我們都大吃一驚,學習這麼有天賦的她,怎麼會淪落到這個地步。一次假期的時候,我偶然遇到了她,就提起這個事情,她尷尬的笑笑,說自己白白浪費了生命中的兩年時光。
  • 班主任坦言:長大有出息的孩子,多半坐在班裡這位置,並非第一排
    在我姐看來,孩子學習成績差,就是因為坐在倒數第一排的緣故,要是能坐在正數第一排,跟「學霸們」坐在一起,那學習成績肯定能趕得上去,以後長大就不愁沒出息了。但是,班主任說,可以把孩子調到第一排,但是卻不能保證給他「分配」一個學霸。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姐很不解。後來,班主任坦言:長大有出息的孩子,多半坐在班裡這位置,並非第一排。
  • 好成績從來不會從天而降!孩子,別怪媽媽逼你學習
    導讀:好成績從來不會從天而降!孩子,別怪媽媽逼你學習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好成績從來不會從天而降!孩子,別怪媽媽逼你學習!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成績差並不代表沒出息,做好這3點,成績不好的孩子一樣能有作為
    文丨晴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自古以來,成績似乎一直是每位父母的核心關注點,大多數父母都會唯分數論,忽視了孩子其他方面的閃光點。在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父母抱怨孩子成績不好,認為孩子學習不好以後就沒有出息,以後只能幹苦力活。
  • 26年班主任心得:長大有出息的娃,在班級大多這個排名,不是第一
    類似於軒軒媽媽這樣的感慨,相信很多父母都曾經有過,甚至不止一次。但我們怎麼能夠就孩子的現狀,去評判他往後的人生一定是怎樣的呢?學生時代學習成績差,將來就不能夠在社會上闖出天地嗎?年年考試第一名,難道就說明他將來一定能成為社會棟梁嗎?很多事情都沒有絕對化。
  • 長大後有出息能賺大錢的,往往是班裡的「學渣」,很多人都想錯了
    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出類拔萃有所作為,再不濟也要比自己過得好才行。於是從小就給孩子上最貴的幼兒園,小學、初中也必須得是中等偏上的,上學期間興趣班、課外班不斷,現在的小孩確實挺辛苦的。在成績至上的家庭氣氛渲染,孩子們在學校裡也喜歡和羨慕成績排在前三的學霸。相對了,有學霸自然就有「學渣」,學渣同樣也非常招人羨慕,因為他們玩玩鬧鬧看起來十分輕鬆自在。在固有思想中,只有成績好的孩子將來才能成大事、賺大錢。不過很多人都想錯了,以後有出息能賺大錢的,往往就是曾經班裡的「學渣」,千萬別低估他們。
  • 林清玄:我從不讓兒子考第一名,努力考7—17名的孩子最有出息!
    我發現大陸家長很在意成績,都想讓孩子考第一名,其實,現在世界精英都不是當年的尖子生,他們在班級的排名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原因就是這些孩子人際關係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後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壓力小,生活更輕鬆,創意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