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鄭先生的女兒小鄭今年20歲,在餐廳當服務員。前兩天,她到單位附近的眾恆美業理髮店剪頭髮,可頭髮沒剪完,理髮店的業務員卻開始介紹起了祛斑項目。小鄭說,「洗完頭就說我臉上有斑啊什麼的,讓我去樓上,說可以給我免費體驗一下,點一顆看下效果,說以前他們是150塊錢一顆的,現在是50塊錢一次,也沒有問我要不要做,就開始給我做,(結束)就跟我說臉上有200多顆的斑,告訴我是1萬多塊錢。」
本來剪頭髮只要花19塊9,僅僅過了一個多小時,卻被告知自己消費了1萬多塊錢,這把小鄭嚇懵了。小鄭說,原本是有一些淡淡的斑點,是對方說免費體驗,她才同意嘗試。雖然此後店員告知50元一次的收費標準,但小鄭沒理解,50一次指的是50元一顆,更沒想到一次要做200多顆斑點。小鄭說,「弄完之後臉上就跟馬蜂窩一樣,紅的一片。我當時跟他說我沒有錢,然後他說可以用手機幫我在別的平臺上貸款,他弄的時候我一點都不知情。」小鄭說,自己身上總共只有3000多塊錢,自己用銀行卡付完3500之後,理髮店的人還拿走她的手機、身份證和銀行卡,從一個貸款平臺上貸了1萬塊錢,並轉走了7400元。現在,小鄭每個月要還將近1000元的貸款,一共12期。鄭先生說,「(就是)欺騙、敲詐,她不是做這個臉去的,她是洗頭去的,洗著洗著忽悠她,你這個臉這個斑如果弄掉麼很漂亮了。」小鄭和家人都覺得被理髮店忽悠了。為了核實情況,記者趕到了蕭山這家眾恆美業。
杭州眾恆美業工作人員李先生告訴記者,「不存在忽悠,都是成年人對不對,說了價格的,當時給她做的人也有錄音的。」理髮店方面表示,當時給小鄭做祛斑是經過了她本人的同意,甚至還稱全過程有錄音,但採訪中,對方始終沒有向記者出示。現場,理髮店方面說當天給小鄭做祛斑的美容師並不在,對於當天的情形也沒有做出正面回應。不過,記者在店內發現,這家理髮店的價目表上,並沒有標出祛斑項目的價格。理髮店方面反覆翻找店內價目表,也沒有向記者出示祛斑項目的標價。另外,小鄭告訴記者,自己當時做祛斑,對方是用針一樣的東西在其臉上操作,屬於破皮類的醫療美容項目。那麼,這家理髮店從事的祛斑美容項目,到底屬於什麼性質,又是否有相關資質呢?記者將此事反映給了轄區內的衛健局。 錢塘新區教衛局醫政醫管科馮濤介紹,「(祛斑)是屬於美容皮膚的治療範圍了,因為它屬於侵入,按我們醫療範疇來講的話,它已經超出了生活美容店能夠做的項目範圍。」
衛健方面確認,這家眾恆美業並不具備相關醫療美容項目的行醫資質,是否涉嫌非法開展醫療美容,他們會介入查處。另外,針對小鄭這次有爭議的消費,屬地的市場監管所也趕到現場調查協調。
錢塘新區市場監管局義蓬市場監管所鄭煒燦表示,「在對這家店的調查過程當中,我們發現這家店沒有亮照經營,現在也在責令他改正。據投訴人反映的沒有明碼標價的問題,我們也在調查核實當中。」在記者和主管部門協調下,雙方達成一致,理髮店退還了小鄭1萬塊錢,並負責後期小鄭臉部的恢復。另外針對門店涉嫌的其他違規違法行為,市場監管部門也將繼續做出調查。(素材來源:浙江教育科技《小強熱線》 編輯:胡琰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