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我看書的渠道多樣化了,我卻不知道怎麼看書了。
從兒時我們就常常聽到「腹有書香氣自華」,但是大多數人在學生生涯結束後都幾乎不怎麼看書了。
當被問為什麼,
「我沒有時間,我太忙了。」
的確,工作後大家都變忙了,但是你總能在忙裡擠出時間去偷偷玩手機,而不是看書。
手機越來越智能化,各種電子書平臺層出不窮,甚至每部手機總會系統自帶幾個閱讀平臺,遺憾的是,你的手指停住了然後選擇了返回鍵。
這樣的場景總是重複上演。
某日心血來潮,
「我要做一個有內涵,有修養的人」
於是你激情澎湃地打開閱讀軟體,
「嗯嗯,我就看這些,不管了先加書架。」
社交平臺的後臺消息突然跳出來,於是你熟練的點進去,在社交軟體中你一言我一語聊起來。
當你反應過來自己的本意是去看書時才發現時間已經不早了,
「今天算是看書了吧,該休息了,我就先這樣吧。」
又或者,
「我今天一定要看那本書!」
當年打開軟體界面時,突然一拍大腿
「哎呦!我怎麼忘了,我今天還沒有籤到呢?」於是你就打開軟體籤到,然後順便逛逛,這一逛就越發不可收拾起來了。
可能也是這樣的情況。你打開閱讀軟體,全神貫注。突然彈出這樣一條消息,
「繼續閱讀,需花xx」
「確認」,「取消」
看著上面顯示的金額,你猶豫了。
你比較了一下,所花費的金額足夠買一杯奶茶了,於是嘀咕著
「這本書,怎麼這麼貴啊,算了不看了。」
無論你開始多麼心無旁騖,最後都難逃點退出這個結果。
甚至你打開後臺加速,把閱讀平臺從白名單中勾出,然後繼續拿著手機做著和看書無關的事情。
你仿佛忘了當今是一個要為知識付費的時代,一本電子書的價格幾乎是同款實體書價格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當然,小編我同意手機會讓人上癮這一觀點,所以我是不喜歡在手機上看電子書以代替實體書的。
首先,你本身對於手機自控力已經不高了,為什麼還非要在手機上看書呢?
你拿著手機看書,你能記住多少內容呢?
其次,小編喜歡去書店親自看書的封面,可以說一份深得我心的封面必定會被我選購。
而電子書就缺少那種自己挑選書封面的欣喜感,對我們來說它的吸引力也就大打折扣。
然後,閱讀實體書可以感受到紙張和指腹之間的摩擦,仿佛書本被賦予了生命一樣。
這種摩擦更像是你和它之間無聲的交流。
在自己喜歡的書頁夾上自己挑選已久的書籤,每次打開重新細細研讀,都可以得到不一樣的感受。
最後,家中有越多的實體書更能增加家庭裡面的讀書氛圍,更容易使人靜下心來,同時更容易顯露出書香之氣。
下面,小編就提一些關於讀書的小小建議。
1.給自己設立讀書目標。
要學會有選擇地讀,讀有益於自己修生養性的書籍,讀對自己有幫助的書籍。不要人云亦云。
2.適當調整閱讀進度,極其不建議你一兩天讀完一本書。
你的閱讀量也要適當調整,不斷隨著時間積累而增加。
3.找幾個朋友約著一起定期去書店採購,建議在書店進行一定量的閱讀。
4.這個是最重要的,找朋友進行互相監督。每周開始之前就要求報告自己要讀的書目以及自己未來一周應該完成的頁數。
一開始就應該約定好懲罰內容,例如,未完成的人應該發一定金額紅包或者請客之類的。
懲罰內容應該讓受懲罰的人能印象深刻,並且能提高他完成報告的積極性。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