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打算看書?你的選擇是實體書還是電子書?

2020-12-17 番蕃屋

讀書?我看書的渠道多樣化了,我卻不知道怎麼看書了。

從兒時我們就常常聽到「腹有書香氣自華」,但是大多數人在學生生涯結束後都幾乎不怎麼看書了。

當被問為什麼,

「我沒有時間,我太忙了。」

的確,工作後大家都變忙了,但是你總能在忙裡擠出時間去偷偷玩手機,而不是看書。

手機越來越智能化,各種電子書平臺層出不窮,甚至每部手機總會系統自帶幾個閱讀平臺,遺憾的是,你的手指停住了然後選擇了返回鍵。

這樣的場景總是重複上演。

某日心血來潮,

「我要做一個有內涵,有修養的人」

於是你激情澎湃地打開閱讀軟體,

「嗯嗯,我就看這些,不管了先加書架。」

社交平臺的後臺消息突然跳出來,於是你熟練的點進去,在社交軟體中你一言我一語聊起來。

當你反應過來自己的本意是去看書時才發現時間已經不早了,

「今天算是看書了吧,該休息了,我就先這樣吧。」

又或者,

「我今天一定要看那本書!」

當年打開軟體界面時,突然一拍大腿

「哎呦!我怎麼忘了,我今天還沒有籤到呢?」於是你就打開軟體籤到,然後順便逛逛,這一逛就越發不可收拾起來了。

可能也是這樣的情況。你打開閱讀軟體,全神貫注。突然彈出這樣一條消息,

「繼續閱讀,需花xx」

「確認」,「取消」

看著上面顯示的金額,你猶豫了。

你比較了一下,所花費的金額足夠買一杯奶茶了,於是嘀咕著

「這本書,怎麼這麼貴啊,算了不看了。」

無論你開始多麼心無旁騖,最後都難逃點退出這個結果。

甚至你打開後臺加速,把閱讀平臺從白名單中勾出,然後繼續拿著手機做著和看書無關的事情。

你仿佛忘了當今是一個要為知識付費的時代,一本電子書的價格幾乎是同款實體書價格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當然,小編我同意手機會讓人上癮這一觀點,所以我是不喜歡在手機上看電子書以代替實體書的。

首先,你本身對於手機自控力已經不高了,為什麼還非要在手機上看書呢?

你拿著手機看書,你能記住多少內容呢?

其次,小編喜歡去書店親自看書的封面,可以說一份深得我心的封面必定會被我選購。

而電子書就缺少那種自己挑選書封面的欣喜感,對我們來說它的吸引力也就大打折扣。

然後,閱讀實體書可以感受到紙張和指腹之間的摩擦,仿佛書本被賦予了生命一樣。

這種摩擦更像是你和它之間無聲的交流。

在自己喜歡的書頁夾上自己挑選已久的書籤,每次打開重新細細研讀,都可以得到不一樣的感受。

最後,家中有越多的實體書更能增加家庭裡面的讀書氛圍,更容易使人靜下心來,同時更容易顯露出書香之氣。

下面,小編就提一些關於讀書的小小建議。

1.給自己設立讀書目標。

要學會有選擇地讀,讀有益於自己修生養性的書籍,讀對自己有幫助的書籍。不要人云亦云。

2.適當調整閱讀進度,極其不建議你一兩天讀完一本書。

你的閱讀量也要適當調整,不斷隨著時間積累而增加。

3.找幾個朋友約著一起定期去書店採購,建議在書店進行一定量的閱讀。

4.這個是最重要的,找朋友進行互相監督。每周開始之前就要求報告自己要讀的書目以及自己未來一周應該完成的頁數。

一開始就應該約定好懲罰內容,例如,未完成的人應該發一定金額紅包或者請客之類的。

懲罰內容應該讓受懲罰的人能印象深刻,並且能提高他完成報告的積極性。

相關焦點

  • 電子書 or 實體書?你的選擇是……?
    2010年7月,亞馬遜公司宣布自己的電子書銷售已超過了精裝本實體書的銷售。電子書的快速崛起是數字時代帶給我們的無數新變化之一。受這一變化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傳統書店。事實上,早在電子書崛起之前,圖書的網絡銷售就已分走了傳統書店的很大一部分客流。網絡銷售因無需支付昂貴的店面租金,而具有經營成本上的巨大優勢。
  • 實體書VS電子書,您的選擇呢?
    愛實體,也愛電子電子書和紙書之爭,有時會讓我有穿越的衝動。我想穿越到東漢末年,那時蔡倫發明紙張不久,我要採訪一下那些習慣於竹簡閱讀的讀書人,問問他們對紙書的看法。他們是欣然接受呢?還是嫌紙張不夠牢固、不夠厚重、不方便修改,從而覺得竹簡才是書界正統?
  • 電子書與實體書和諧相處 數字出版迎來大爆發
    ,該電子書在短短12小時內瘋狂賣出一萬多冊,在亞馬遜、多看、掌閱、豆瓣等電子書平臺上,均高居暢銷排行榜榜首。第四部選擇以電子版先於實體書發售的形式面市,令不少讀者感到意外。據記者調查,《古董局中局4》電子書的熱銷,只是國內數字出版大爆發的一個縮影。  現象 電子書已成實體書口碑發動機  電子書和實體書的關係,一直都是出版界討論的話題。在傳統出版商的印象裡,電子書的發展壯大會分流實體書的銷量,還容易滋生盜版,對實體書市場的收入造成削減影響,二者水火不容。
  • 實體書比電子書更受青睞,有多少人贊同
    電子書的心理感知的研究卻發現,年輕人其實更喜歡閱讀紙質書籍。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電子市場》(Electronic Markets)期刊上。研究還發現,各年齡段的成年人對電子書的擁有感完全不同於實體書。研究者們與他們就對實體書與電子書的擁有感展開了討論,並獲得以下主要結論:— 與實體書相比,各組都表示他們對電子書的擁有感受到限制,因為他們對電子書並不能完全掌控,比如無法將文檔複製到其它設備上。–許多人都抱怨,在與朋友分享、作為禮品贈送或出售方面,電子書都受到限制,因此其價值不如實體書。— 人們從感情上更依賴於實體書,實體書能帶給人自我感和歸屬感。
  • 處處都是電子書的時代,你有多久沒看過一本實體書了?
    忽然發現,原來我已經很久沒有進過書店,看過實體書了。還記得初中高中的時候,我還尚未實現「手機自由」,那個時候的一大消遣就是去書店看書。那個時候,總是在一個周末的午後,騎車去書店看書。小鎮書店,總是擁擠侷促的,總是擠滿了前來買教輔書的家長和孩子們。書店的大半,也總是被教輔書籍佔據著。
  • 如此時代,美漫的電子書銷售竟沒打敗實體書?
    人們從手機還不那麼「智能」的時候就用電子設備進行閱讀,後來不僅手機的機能有了大幅度提高,個人的網絡條件也越來越好,以Kindle為代表的電子書閱讀器也出現了……這許多原因導致報紙、雜誌、圖書的銷量不斷下降,與之對應的是視頻網站、博客和電子書網站的崛起。從總體上看,「電子信息源」戰勝「實體信息源」是大趨勢,無論中國還是外國都同一樣。
  • 實體書仍然比電子書更受歡迎,Kindle 到底是一場泡沫嗎?
    在大眾印象裡這幾年電子書發展迅猛,但實際數據告訴我們,實體書仍然比電子書更加受歡迎。據外媒報導,9月20日,根據美國出版商協會 2019 年年報的數據,去年在美國各種形式的圖書出版商的收入幾乎達到 260 億美元,印刷數量達到 226 億美元,電子圖書收入達到 20.4 億美元。這些數據包括貿易和教育書籍,以及小說。
  • 極簡閱讀|我選實體書還是Kindle?
    點擊上方  ↑  添加關注,給心靈一次修行,為生活減負標題雖然要在實體書和電子閱讀器之間做一個選擇
  • 電子書與實體書,你更喜歡哪種方式?
    不僅真正觸摸到書,同時書的手感也非常的棒。同時對於我們的眼睛的損害也不會那麼大。在我們看的同時,還可以拿起筆來寫寫劃劃。或許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個女生拿著一本書在認真地閱讀,你是不是會覺得他很有氣質呢?唯一的不方便就是不方便攜帶,因為太笨重了。
  • 電子書取代實體書的可能性有多大
    電子書取代實體書的可能性有多大?一種觀點認為,不去圖書館,學的東西肯定不多,沒有進行客觀對照,怎麼知道自己在網上學的一定比圖書館多?別的不說,光是這種邏輯上的東西就很難在網際網路上學到,除了聽邏輯學的網課,很難通過閱讀來增長相關知識。而且電子書的分類與檢索形式也註定了其與實體圖書館之間的差別,電子書一般都用來進行有目的的檢索。
  • 對孩子,電子書控們選擇紙制書
    紙質書也許正遭受電子書的圍攻,但對於一個特殊的群體:兒童,它仍然堅守著陣地。甚至是那些使用Kindle,iPad,筆記本和電話讀書的死忠下載狂也不例外。他們十分清楚自己對電子書的雙重標準,並表示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接觸印刷書,在學習形狀,顏色和動物時能體會實體書一頁頁翻過的感覺。家長們也表示他們喜歡和孩子擁抱依偎著看書,擔心閃著金屬光澤的電子設備會奪取這份快樂。而且,要是小喬伊吐了,一本書應該比平板電腦要容易清理。
  • 大陸的電子書資源滿足不了你?推薦這個臺灣最大的電子書網站
    ▍為什麼要選擇讀墨?讀墨是臺灣最大的繁體中文電子書平臺,擁有最多的繁體中文圖書資源。熱門的暢銷書,很容易在讀墨上找到繁體中文版。偶爾有些書沒有在讀墨上架的,也可以在樂天 Kobo、TAAZE、PUBU、博客來上找到。
  • 書博會意猶未盡:電子書與紙質書,孰美?
    這幾年陸續發布的年度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國內數字閱讀(包含電子書、資料庫、電子文獻、電子閱讀器等)市場規模在2012~2013年,曾經連續兩年增速超過40%。但從2014年開始則從當年的37%一路下滑至2018年的19.6%,產業規模254億元。電子書的發展究竟如何?實體書在人們心中還有地位嗎?
  • 當實體書被電子書蠶食,日本漫畫雜誌何去何從?
    還是另有隱情呢?三巨頭銷量下滑,日漫雜誌生存艱難日本經濟整體下滑,再加上網絡媒體的迅速發展,直接導致了日本的紙質媒體生存越來越困難。僅從三大少年漫畫雜誌《周刊少年JUMP》《周刊少年MAGAZINE》《周刊少年SUNDAY》就能窺見一斑,三本雜誌的銷量自2013起都出現了劇烈下滑。作為領頭羊的《周刊少年JUMP》眼下正面臨舊作品完結,新作品跟不上的困境。
  • 如何製作一本精美的電子書(二)
    這是大部分網文排版需要處理的三個部分:1、封面2、前言(簡介、後記、完本感言)3、卷、章節在本號裡交流的大部分都是網文的排版,所以各位書友可以對照號裡發布的電子書操作一下,配合自己選擇的一些符合自己審美的插圖
  • 實體書還是電子書——哪個才是你的最愛?
    根據4月23日發布的《2019年度數字閱讀白皮書》,2019年中國數字閱讀用戶總量約4.7億,人均電子書年接觸量近15本。 數位技術是否已經改變了你的閱讀方式? 一些讀者在此分享了他們的觀點。PNP(中國) 如果從推廣閱讀這個目的來看,電子書和紙質書是旗鼓相當的。 實際上,電子書讀起來要方便的多,人們就用不著費勁隨身帶著本厚厚的書了;一本書讀完之後也就沒用丟棄了,成為了紙質廢棄物,也不環保! 我們過去都是拿著一沓錢買這買那,現在很少有人這麼做了,現在刷刷手機就行了。
  • 電子書只能從商店購買?手把手教你如何用kindle免費看書!
    電子書只能從商店購買?手把手教你如何用kindle免費看書!最近,小編從買了一部美版的kindle pw4。之前一直在種草,想買來看書和漫畫,如今終於狠下心來,買了這個看書神器。首先,小編想說,如果你經濟條件允許,想體驗更好的服務,還是去商店購買正版圖書吧。如果你像小編一樣手頭拮据又想看書,那就自己動手,找書!第一步:去亞馬遜官網找到自己想看書,記下書名和作者。
  • 你的KIndle 可能還在吃灰,但圖書館裡借電子書的人越來越多了
    無論裝潢是美輪美奐還是古香古色,圖書館一直都是一個儲存大量書籍的地方,翻開一本散發著些許芬芳黴味的書,可以坐上一整天。不過在數字時代,圖書館也發生了一些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從圖書館借閱的不再是一本本實體書,而是可以在 Kindle 和手機平板上閱讀的電子書,不僅如此,音樂、遊戲、電影等都都可以從公共圖書館裡免費獲取。
  • 在這二手書王國,殘害書店健康的KINDLE禁止入內
    「實體書還是電子書?」這個問題也令一群人糾結猶豫。電子書:對於電子書的殿堂級設備KINDLE來說,最輕161g,最薄的部分只有3.4毫米。而4GB-32GB的容量卻能儲存上千本電子書。小巧輕薄的機身便於攜帶。為它選好一款外殼,甚至可以將它立於書桌,解放你的雙手。可謂是居家旅行的最佳閱讀伴侶。
  • 電子閱讀能代替書本嗎?書本比電子書好在哪裡?如何選擇閱讀器?
    電子閱讀能代替書本嗎?書本比電子書好在哪裡?如何選擇閱讀器?書本閱讀的感覺,現在任何一個電子閱讀器還不能夠替代。淵回試用過很多電子閱讀器,其閱讀體驗均不能和實體書相提並論。比如手機,pad,筆記本。文石電子書閱讀器,掌閱電子書閱讀器,kindle……電子閱讀器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像手機一樣的普通電子屏幕。另一種是有電子墨水的屏幕。這種電子墨水的屏幕大部分並不會發光,閱讀時候,改變墨囊的電極,從而顯示出文字。雖然也有很多產品加入了背光,但是相比較普通的手機,電腦屏幕這種墨水屏對人的眼睛要好得多,看起來也舒服得多。下面回就兩種,閱讀方式做一個詳細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