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屆全國書博會
已經在西安圓滿落幕
4天時間來,7大展館共吸引了
1234家單位參展
留下了41.2萬人次西安市民的足跡
零售圖書總計51.2萬冊(套)
營銷總收入達2192萬元
愛書市民紛紛駐足於
出版社展位、作家籤售會前
購書閱讀熱情如此高漲
大西安書香之城實非虛名~
在博覽會A館的一角,有一處顯著的數字圖書出版區,吸引著逛展市民的視線。與熙熙攘攘擺滿了書的其他展區相比,數字圖書出版展區則顯得較為空曠,擺出來更多的是二維碼和文創產品,但二維碼背後則是海量的電子化圖書。
這些出版商能夠在書博會上出現,已然昭示著視頻、動畫、電子書等線上閱讀的高速發展,而線上閱讀中最受人矚目的當屬電子書。近年來,電子書愈發呈現出火熱的趨勢,IP的大賣、Kindle的熱銷以及人們閱讀習慣的變化都頻頻將電子書推進人們的視線,據《2018年度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我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達4.3億人,人均單次閱讀時長71.3分鐘,人均數字閱讀量12.4本。2007年底,亞馬遜發布第一代kindle,一度有人高呼:實體書終將被電子書所取代。
但十二年後,這個聲音漸漸弱化。這幾年陸續發布的年度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國內數字閱讀(包含電子書、資料庫、電子文獻、電子閱讀器等)市場規模在2012~2013年,曾經連續兩年增速超過40%。但從2014年開始則從當年的37%一路下滑至2018年的19.6%,產業規模254億元。
電子書的發展究竟如何?
實體書在人們心中還有地位嗎?
帶著這些疑問
小布在書博會上進行了採訪
電子書是購買紙質書
之前的試驗田
中南博集天卷文化出版人員:
很多人會在網上看電子書,因為可能這本書實體書要50塊,電子書卻只要八塊或六塊就可以看到。但根據我們的讀者調查,還是紙質書比較受歡迎,很多人看過的電子書要是不喜歡就略過,要是喜歡就會專程買一本實體書來收藏和反覆閱讀。
陝西書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我覺得電子書和紙質出版物一定要融合,電子書和出版物兩者的衝突十多年前就開始了討論,這幾年紙質書受到了一點衝擊,但還是有很多人會買典藏的書籍回家收藏。但在收藏的同時,沒有人能隨時抱著一本很厚的書來看,等車的間隙我們可以把電子書拿出來看一看,等到回家再泡上一杯茶拿出典藏版來閱讀,這是可以相輔相成的。
讀者:42歲的主婦方女士
平時也會讀電子書,但嚴肅的文學作品還是會閱讀紙質書的。因為電子書閱讀的時候很多一划而過,想要記下來的句子和片段也沒辦法留存,不像我拿著紙質書可以在旁邊記錄一小段話,可以把喜歡的頁摺疊起來,如果可以滿足我這些要求那電子書我也可以接受。
讀者:26歲女白領劉女士
跟紙質書相比,我讀電子書會更多一點,亂七八糟什麼都看,但如果在手機上看到喜歡的書就會買一本紙質書珍藏起來。電子書看完就看完了,也不會想著再看它,而且抓不到手裡的書總感覺不是完全屬於我。我會比較捨得花錢買紙質書,但不是很願意花錢買電子書來看。
紙質書帶來的
奇妙「閱讀感」
中南博集天卷文化出版人員:
我個人一定會選擇紙質書,因為紙質書才會給我一種閱讀感,在燈下捧著書讀的感覺是電子書給不了的。眼睛和紙的對接跟看手機的感覺也完全不一樣。
人類開始讀書到現在已經有幾千年了,一直讀的是紙質書,真要接受電子書也得有一個過程。電子書的受眾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學生,而上了年紀的、經濟基礎較好的人比較會選擇紙質書。
三秦出版社大眾圖書部主任:
從前年開始,我們開通了電子出版業務,銷量還不錯。但我認為短期內紙質圖書還是不會消亡的,西方科技領先世界,但直到現在紙質圖書還是主流。雖然紙質圖書銷量總體來說是在下滑的,但真正讀書的人都會追求將書捧在手裡的「閱讀感」。
讀者:剛高考完的18歲學生
再高級的電子閱讀器也代替不了把書拿在手裡的感覺。我會拿電子書看小說,但比如剛看的《妞妞》我就會選擇紙質書。
小布:為什麼?
學生:(……沉吟片刻)
因為感覺拿電子書看這種比較沉重的文學有些不尊重。
電子書與繞不開的網絡文學
三秦出版社大眾圖書部主任:
我發現人們傾向於用電子書來閱讀一些輕鬆的網絡小說,而會用紙質書來閱讀嚴肅文學。
陝西書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
電子書的讀者一般都是碎片化閱讀,這時他們只是想獲得相對來說輕鬆愉悅的體驗。而傳統文學的閱讀是要耗腦子的,同時也需要大塊的時間。我們網站的目標客戶是18到35歲的年輕群體,但最近發現有一些五六十歲的讀者,他們很愛看像《強國重器》這類嚴肅向、現實向的題材。
讀電子書
你能做到專心嗎?
讀者:剛高考完的另一位18歲學生
我平時會看電子書,各種類型的書都會看,網絡文學和傳記類的書都會用kindle來看,我覺得跟紙質書相比沒什麼不同,我都能看進去,而且電子書會更方便觀看、搜尋,容易攜帶。
讀者:31歲的圖書從業者姚先生
我覺得不能說是讀電子書會沒有紙質書專心,其實是客觀因素決定,讀電子書的時候你所處的空間會是路途中或零散時間,而讀紙質書會在一個相對安靜的場所,家裡或者咖啡館,也會有比較多的時間來讀它,自然就比較專心。
中信出版社銷售總監:
現在我們的紙質書銷量是更大的,而電子書這個趨勢我覺得已經有點過了,最高峰的那幾年已經過去,電子書進入了一個瓶頸期,增速不再像前幾年那樣突飛猛進,變成了緩慢增長。
一方面,網際網路的發展帶給年輕人的選擇更多了,僅看書就不止紙質書和電子書,還有有聲書等等更多的閱讀形式,除此之外各種APP,比如微博抖音之類的,也分流了人們的注意力,奪走了年輕人的時間。
實體書店的紙質書銷量是下滑的,但網絡上紙質書的銷量是上漲的,尤其是童書的銷量。
電子書和紙質書只能說各自有群體,有一些人是只看紙質書,甚至對電子書會有抗拒心理。但也有像我這樣的人,是從看紙質書,到跟風看電子書,再到回歸紙質書。為什麼那麼多人的kindle閒置了,因為你會發現在用它讀書的時候特別容易走神,不能讓你很專注,當你花費了很多時間在上面卻覺得學不到什麼東西的時候,就會覺得,還是拿起紙質書來吧。
書博會期間
無數冊圖書在開展前被搬進展館
又被從各地來逛展的市民帶回家
到城市的各個角落安了新家
紙質書仍舊受歡迎嗎?
也許書博會已經給出了答案
你會讀電子書嗎?
也許也並不用牴觸它
無論什麼形式的閱讀
只要你在閱讀 那總是好的
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白素素
編輯:西安報業全媒體編輯 蜀妹在西安
審核:何礫 周粟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註明出處
▼
點擊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