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閱讀作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受家長和家庭環境的影響很大。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電子書開始盛行市場。家長們往往會感到很迷茫:在電子閱讀和紙質書之間,到底該如何取捨?
在2019年4月出版的美國兒科學會主辦的官方刊物「兒科學」(3月25日在線發表)發表了美國密西根大學幾位兒科醫生的一篇研究。題目是:《親子閱讀,電子書與紙質書互動的區別》。
研究表明:紙質書比電子書更適合孩子。
美國密西根大學兒童醫院的蒂芙尼·芒澤博士帶領團隊做了一項實驗,他們在實驗室錄製了37對親子閱讀時的視頻。家長們以傳統紙質書籍、普通電子書、具有聲音效果或動畫等功能的電子書三種不同的形式閱讀類似的故事。每次的閱讀過程中,研究人員都會觀察親子間的對話、互動及合作。
研究者發現,在閱讀紙質書籍時,父母和孩子的語言互動更多,父母為孩子朗讀紙質書籍比電子書更為有益,因為前者更易在親子間產生有意義的對話。
比如,父母會停下來問孩子是否記得之前發生過的跟書中類似的事情,或者讓孩子猜想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而孩子也會主動問一些問題,或發表對書中故事的看法。這些對話或互動對兒童的交流、情感及認知發展都至關重要。
而在讀電子書時,父母往往談論較多的不是書中的故事,而是電子設備使用方面的內容。這時父母更多的是建議幼兒如何點擊或滑動電子設備的功能鍵,完成電子設備提示的任務,而不是專注在故事內容上的互動。
平板電腦讀物無論是無聲還是有聲的,陪伴閱讀的媽媽或爸爸都是更多的在指導孩子如何使用電子設備,把書裡的故事放到了次要地位。電子產品的使用則會對高質量的親子互動產生妨礙。
蒂芙尼·芒澤博士表示,親子分享閱讀不僅能讓孩子接觸豐富的語言和詞彙,還能增進親子的感情,但是如果過程中使用了平板電腦之類的電子產品,活動所產生的一些積極影響就會被削弱。
同時研究者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相比電子書,讀紙質書的孩子更聰明!那是因為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並頻繁對話,能幫助兒童腦部早期發育。
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耗時2年半,跟蹤調查了波士頓地區30多名4~6歲的兒童。他們發現,孩子與父母交談的頻率越高,其大腦中語言相關區域的活動就越強。這跟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都無關。
父母和孩子談話,可以影響孩子大腦的發育?這非常神奇。當父母和孩子交談時,除了語言內容,還有非語言方面的信息,比如肢體語言,成人反應能力和社交方面的信息,這些都是有助於孩子語言技能、社交技能和口頭推理能力。
因此,當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紙質書時,透過翻頁、體驗紙張的觸感、手指著一張張的圖畫、和小孩討論故事內容等,會與孩子產生許多互動,而這些是電子書所無法給予的。
但是許多家長因為平常忙於工作沒有時間去了解什麼樣的圖書才適合孩子閱讀,或是沒時間去圖書館借書、借了書沒時間還導致逾期。就讓閱讀這件事變得困難了起來。
現在家樓下、單位樓下就能借書還書了,你還不知道嗎?
愛心書屋讓圖書以更便捷、更智慧的方式進入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商場、公園、真正解決最後100米圖書借閱服務。
系統對接圖書館系統, 實現圖書館與書屋, 書屋與書屋之間圖書通借通還, 通過標準化運營,1個書屋1年流通圖書在3000本以上,相當於一個小型的圖書館。
讀者家中的舊書,可以共享到書屋的捐贈箱, 定期有管理員來收集整理圖書, 用戶獲得與書同價的書票,書票用於購書、文創產品等消費。
讀者可訂閱喜歡的圖書, 附近書屋有讀者喜歡的圖書, 書屋會向讀者推送相關信息。
讀者在系統圖書雲庫看到自己想要看的書, 而書又不在附近書屋, 則可通過預約功能, 把圖書預約投放至附近書屋,方便自己去借閱。
打開書屋小程序, 書屋會自動顯示離你最近書屋的圖書信息,讀者可通過小程序在線上分享讀書心得,交友互動。
讓你更加方便陪孩子養成閱讀習慣,使孩子戒掉電子產品的「網癮」。也使各位家長有更多陪伴孩子的時間,形成高質量的陪伴。所以報讀興趣班固然重要,可以使自己的孩子不至於落後於他人,但是閱讀對於孩子來說也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所以不妨抽點時間出來讓孩子好好的看看書本吧! 「一本好書,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趕快來借書為孩子的讀書習慣打下基礎吧~
部分圖片文字來源網絡
▼往期回顧▼
麗水超20萬人關注的權威公眾號
合作熱線:0578-2666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