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質閱讀和電子閱讀有什麼區別?

2021-02-15 開智學堂

「 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閱讀軟體和電子閱讀工具出現,無紙化閱讀真的能完全代替紙質閱讀嗎?電子閱讀和紙質閱讀,又有什麼區別?哪種閱讀,更利於培養我們的深度閱讀習慣?閱讀下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科學碩士 Kerry Benson 為你解答~

作者丨Kerry Benson
翻譯丨傅煦然
改寫丨Adem Peng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酷炫腦」

開智學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世界的學校都由面對面教學改為遠程線上授課,很多學生也都用線上資源代替了傳統的紙質筆記本和教科書。

從電子書的廣泛普及到現在也有十年左右的時間了,但是我們能用它很好的吸收知識嗎?

其實,紙質印刷比電子文章更容易理解。

「紙質閱讀有點像冥想——讓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靜止的東西上,」挪威斯塔萬格大學讀寫技巧教授安妮·曼根(Anne Mangen)說:

「和電子閱讀相比,紙質閱讀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沉浸式體驗。我認為能坐下來靜靜地去理解和分析一些不亂動、不吵鬧、不會打攪我們注意力的文字信息對我們是有好處的。」

對我們的視覺系統來說,讀紙質書不像讀電子書那麼費神費力,它能給我們提供更多空間上和觸覺上的線索,以幫助我們的大腦更輕鬆地處理頁面上的文字。

閱讀時人們所處的心境也很重要,如果人們在電子屏幕上閱讀的時候總是覺得自己像是在隨意地瀏覽網頁,他們的目光可能只是囫圇吞棗地掃過屏幕,這種浮躁的心態很難讓人們完全理解文章的內容。

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是個例外?很多人都這樣想。不過研究發現習慣電子閱讀的這類人對自己的表現還是過於自信了。

「的確,我們閱讀屏幕上的文字時速度更快,所以我們會覺得自己對屏幕上的文字理解能力更強。」在馬裡蘭大學帕克分校負責研究閱讀理解能力的勞倫·特拉克曼(Lauren Singer Trakhman)解釋道,

「這是資訊時代好的一點,全世界都浮現於我們指尖,我們能在幾秒內獲得很多頭條信息。但這也可能是一把雙刃劍,因為獲取信息太過快速和容易,我們可能無法徹底理解和消化所讀到的信息。」

這兩位科學家都認為我們可以用電子產品看一看新聞頭條或者略讀一下文章大意,但是對於冗長繁雜的文章還是閱讀紙質版好,尤其是我們想把注意力放在細節上的時候。

圖片來源 Pixabay

電子閱讀時的信息處理更加粗略

2016 年,SingerTrakhman 研究比較了大學生分別用紙質版和電子版閱讀文章時的理解能力,發現不同的文章形式並不影響他們對主要內容的掌握,但是閱讀電子版時學生更容易漏掉一些細節。

閱讀電子版會影響理解能力,對於更長更複雜的文章更是如此,曼根說。這可能與淺化假說有關。這個假說認為我們經常接觸到的快節奏電子媒體讓我們的大腦處理信息時也更快速,但是不夠透徹和深入。

「有關文章閱讀的神經科學研究並不多。」曼根說。但是現有的研究也能給我們提供一些線索。在 2009 年的一項研究中,市場調研公司華通明略發現,大腦對實體信息和電子信息的處理方式有所不同。

被試分別在電子屏幕和列印的小卡片上閱讀同一則廣告,與此同時功能性核磁共振機器(fMRI)會檢測他們的大腦活動。

閱讀紙質材料時,大腦的內側前額葉皮層(medial prefrontal cortex)和扣帶回皮層(cingulate cortex)更加活躍,這兩個區域都參與我們對情緒的處理。同時,紙質閱讀材料也使處理視覺和空間線索的頂葉皮層更加活躍。

翻頁還是上下滑動?

我們閱讀電子文章的時候通常都會上下滑動,這可能會引起空間感知的問題,從而影響我們對文章的理解。

2017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們看漫畫時如果向下滑動著看每一幅單獨的畫面,相比在一頁上同時看到多個畫面的傳統習慣,他們的理解能力會顯著下降。

我們在閱讀的時候,大腦會把讀到的內容繪製成一副地圖,比如說我們能回憶起某段信息出現在左邊書頁的上方。

但是如果繪製地圖的時候地標都在不停移動,就像在網頁上一樣,那麼確定這些詞句在整個文章中的位置就變得難上加難了,因為我們看不到重要的「視覺位標」,特拉克曼解釋道。

上下滑動著閱讀對我們的工作記憶要求更高,她補充道:「我們的工作記憶能夠同時記住的東西數量大概只有七個左右,所以閱讀時應該儘可能少地佔用我們的工作記憶。當我們需要記住剛剛讀過的內容卻沒有空間線索的幫助時,閱讀就佔用了我們更多的工作記憶。」

另外,LED 屏幕不斷地跳躍閃爍也讓我們的眼睛看起來更費勁,容易導致視覺和精神的疲勞。

但是 Kindle 之類的電紙書不需要上下滑動,而且這裡的電子墨水技術也可以減少對眼睛的刺激。電紙書會比電子文章好一些,曼根說,但是它們還缺少閱讀體驗的一個重要環節,那就是翻頁。

在曼根的一項研究中,一部分被試在 Kindle 上閱讀一個故事,另一部分則閱讀了列印出來的版本。之後,他們參加了閱讀理解測試。

他們讀的文章完全相同,但是 Kindle 讀者通過按鈕翻頁,而閱讀列印版的人會翻閱真實的紙張。實驗發現,紙質版本的讀者能更準確地回憶出故事發生的時間順序。

曼根說,這是因為紙質版會在讀者翻頁時提供一些感覺運動的線索,幫助讀者處理文中的信息。

我們拿著一本書,很自然地就能感受到讀了多少頁,還剩多少頁,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隨時翻回去重讀一遍。

有些研究證明,我們如果在看到文字的同時還能感受到書本在手中的重量,聞到紙頁的味道,就會同時用到多種感官和多個腦區,處理信息也會更快更好。

圖片來源 Pixabay

電子閱讀的未來

我們不但不會更加擅長電子閱讀,甚至還可能變得越來越差。

一項研究比較了 2000 至 2017 年間很多關於閱讀理解的研究,發現理解電子文章變得越來越難。

在今天,紙質閱讀的相對優勢相比 2000 年反而更加明顯。換言之,電子閱讀所帶來的問題根本沒有解決,也不會消失。

「這同樣和淺化假說有關係,」曼根說,「這是大量的電子閱讀給我們養成的習慣,我們通過更快卻更膚淺的理解方式處理著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所帶給我們的過量信息。」

曼根和特拉克曼認為,我們不應該完全拋棄電子閱讀,而是應該根據閱讀的內容和場合選擇合適的閱讀方式。

「我不會建議所有人都應該永遠只讀紙質書,」特拉克曼表示,「每當別人知道我有 Kindle 的時候都挺驚訝的。我很喜歡 Kindle,但是我不會在正式嚴肅的閱讀時用它,只是把閱讀當作無聊時的消遣時用。」

如果想記住更多電子屏幕上的內容,兩位科學家都建議可以讀得慢一點,同時手寫摘抄一些讀書筆記(打字也可以,但是手寫更有助於記憶)。

當你需要從眼花繚亂的電子世界休息一會,千萬別低估了紙質書的力量。考慮一下關掉電子產品,拿起一本好書,舒舒服服地蜷在沙發裡,享受紙張翻動的過程吧。

⇲ 參考資料:

1.Delgado,P., Vargas, C., Ackerman, R., & Salmerón, L. (2018). Don’t throw awayyour printed books: A meta-analysis on the effects of reading media on readingcomprehens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25, 23–38.

2.Garland, K.J., & Noyes, J. M. (2004). CRT monitors: Do they interfere withlearning?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3(1), 43–52.

3.Hou, J.,Rashid, J., & Lee, K. M. (2017). Cognitive map or medium materiality?Reading on paper and scree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67, 84–94.

4.Lauterman,T., & Ackerman, R. (2014). Overcoming screen inferiority in learning and calibration. Computersin Human Behavior, 35, 455–463.

5.Mangen, A.,Olivier, G., & Velay, J.-L. (2019). Comparing Comprehension of a Long TextRead in Print Book and on Kindle: Where in the Text and When in theStor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38.

6.Mangen, A.,Walgermo, B. R., & Brønnick, K. (2013). Reading linear texts on paperversus computer screen: Effect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8, 61–68.

7.Mayer, K.M., Yildiz, I. B., Macedonia, M., & von Kriegstein, K. (2015). Visual andMotor Cortices Differentially Support the Transl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Words. Current Biology, 25(4), 530–535.

8.MillwardBrown Case Study—UsingNeuroscience to Understand. (2009).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illwardbrown.com/docs/default-source/insight-documents/case-studies/MillwardBrown_CaseStudy_Neuroscience.pdf

9.SingerTrakhman, L., & Alexander, P. (2016). Reading Across Mediums: Effects ofReading Digital and Print Texts on Comprehension and Calibration. Th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10.Smoker, T.J., Murphy, C. E., & Rockwell, A. K. (2009). Comparing Memory forHandwriting versus Typing. Proceedings of the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Society Annual Meeting, 53(22), 1744–1747.

11.Yan, Z.,Hu, L., Chen, H., & Lu, F. (2008). Computer Vision Syndrome: A widelyspreading but largely unknown epidemic among computer users. Including theSpecial Issue: Internet Empowerment, 24(5), 2026–2042.

如何培養深度閱讀的習慣?你可以加入開智「認知與改變·閱讀訓練營」。不僅教你更好的閱讀方法,更帶你踏入全新領域,學習認知-情緒-動機-行動主題,升級認知,提升技能。2021 年學習通道已經開啟,歡迎你來~

改變世界,先改變自己
改變自己,先升級認知

👇👇👇

 立即加入,升級認知

相關焦點

  • 電子閱讀和紙質閱讀哪種方式更好?
    閱讀,是構成我們日常生活的基本。從紙書到手機,從文字到視頻,隨著新媒介的不斷湧現,閱讀的方式也在不斷變化。紙書和手機都是知識的載體,「讀紙質書」和「電子閱讀」這兩種方式有什麼區別?電子閱讀優點價格便宜百度一搜都能搜一各種格式免費的電子書,想要什麼格式的直接下載。kindle上面也有很多免費的書。紙質書的成本比較高,正版的一本最低幾十塊。
  • 紙質書和電子書相比之下,哪個的閱讀效率更高?
    在我所任職的大學圖書館裡,紙質書依然受到學生們的廣泛歡迎,學生們很難借到紙質版的新書。與此同時,我的出版商也告訴我,購買我所編寫教材的學生中,90%的人依舊選擇了紙質版——足足有四磅重,而非電子版。這兩件事傳達給我們的信息是一樣的:在大學校園裡,紙質書相比電子書仍然更受歡迎。為什麼這些學生依舊願意購買又昂貴又笨重的紙質版教材呢?
  • 閱讀書籍,閱讀體驗最好的是電子書還是紙質書呢?
    平時的閱讀裡,你們是選擇哪種方式閱讀呢,電子書還是紙質書?昨天下班後,我依然習慣用手機看書,只要遇到一本精彩的書籍,我就會一直看到底,直到手機沒電為止。都說書是知識的海洋,書的確給我們帶來了希望。一本本津津有味的書籍,更多的是開啟了我對人生美好的嚮往。手機沒電了,我立馬抓起床頭一本寫作的書籍,繼續看。
  • 國民閱讀率上升,紙質書和電子書人均閱讀量雙降
    (三)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書報刊和電子書閱讀量均有所下降從成年國民對各類出版物閱讀量的考察看,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5本,略低於2018年的4.67本。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2.84本,較2018年的3.32本減少了0.48本。紙質報紙的人均閱讀量為16.33期(份),低於2018年的26.38期(份)。
  • 電子書VS紙質書,哪種更適合給孩子來閱讀?
    已有研究表明,父母和學齡前兒童(3-6歲)在閱讀電子書時,他們之間的對話互動比閱讀紙質書時少。本文摘譯自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科研人員合作研究項目,關於在閱讀電子書和紙質書時,父母和孩子(本文中該詞特指 2-3 歲幼兒)間的言語互動和非言語互動的報告。
  • PMP電子證書和紙質證書有什麼區別?
    PMP認證考試通過後,然後就是等待證書的領取,PMP證書領取方式有兩種:電子版證書和紙質版證書。紙質版證書一般要在考試後6個月才能領取,如果有急用的話,可以直接下載電子版本的PMP證書,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電子版證書下載流程,具體內容如下:1、使用瀏覽器打開官網(www.pmi.org),點擊登錄2、使用考試前註冊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3、登錄後
  • 論紙質閱讀的重要性
    隨著現行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閱讀載體大多由傳統紙質形式逐漸轉化為電子書籍,大多數的人早已不在把紙質書本當成唯一的閱讀選擇。小編在此認為傳統的紙質閱讀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不應該被人們遺忘。今天就這個話題來談一談紙質閱讀的重要性。
  • 電子保單和紙質保單有區別嗎?保險單和投保單的區別是什麼?
    01 電子保單和紙質保單有區別嗎? 與時俱進,保險公司正在使用更加靈活便捷的服務方式。 兩者同等法律效力 電子保單和紙質保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我國《合同法》第十一條及《保險法》第十三條:已將數據電文列為合同的合法表現形式。
  • Kindle青春版電子書閱讀器,享受紙質書般的閱讀樂趣
    出差在外或久在旅途中,你會做什麼?刷新聞、短視頻、還是看電影聽音樂。或是發呆,欣賞一路的風景。我相信有人會選擇閱讀看書,利用閒散的時間,讀一本書,品一段人生。然而紙質書給我們的選擇不僅厚重,攜帶不便,甚至在內容的選擇上也有所限制。
  • 數位化閱讀時代 紙質書閱讀仍然是最佳體驗
    紙質書真的會消失嗎  本月中,上海市教育部門披露,今年9月開學時,上海各區都將有學校試點使用「電子書包」,再過兩三年,「電子書包」可能會完全取代紙質課本。此消息一經公布,再度引起輿論對紙質書命運和紙質閱讀的關注。
  • 調查顯示傳統紙質印刷品閱讀速度快於電子書
    市調公司Nielsen Norman集團的分析師Jakob Nielsen博士最近做了一次非常有趣的調查研究,這次調查研究的對象是對比人們閱讀印刷品和電子書的速度
  • 親子閱讀分享 | 相比電子書,為什麼更主張讀紙質書?科學家給你解釋了!
    家長們往往會感到很迷茫:在電子閱讀和紙質書之間,到底該如何取捨?在2019年4月出版的美國兒科學會主辦的官方刊物「兒科學」(3月25日在線發表)發表了美國密西根大學幾位兒科醫生的一篇研究。題目是:《親子閱讀,電子書與紙質書互動的區別》。 研究表明:紙質書比電子書更適合孩子。
  • 兒童閱讀宜選紙質書
    暑假到了,好多家長都想讓孩子在假期多讀書,這是很好的決定,但是在選擇紙質書還是電子書時,意見卻不一致。有的人認為,閱讀紙質書符合我們長期以來形成的閱讀習慣,並且閱讀中更易讓讀者思考,也讓閱讀更為系統。也有的人認為,網絡技術的發展使電子閱讀更方便快捷,並且,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無紙化社會」即將到來,閱讀的未來必然是數位化的。還有人認為,閱讀形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讀什麼內容。
  • 電子閱讀違背大腦科學?
    無論這位老爸的觀點是否正確,這段視頻都向我們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閱讀技術究竟會在多大程度上改變我們的閱讀方式?了解閱讀屏幕與閱讀紙張的區別對我們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對於經常在白天長時間地坐在辦公室屏幕前和晚上悠閒地在家讀書讀報紙的兩種狀態間切換的人來說如此,對於因為便攜和便利而擁抱電子閱讀器但是承認有時候會更喜歡讀紙質書的人來說亦然。
  • 手機閱讀VS紙質閱讀:聽聽他們怎麼辯論的?
    時間久了,又覺得寄宿生和留守兒童多,帶手機方便與家長的聯絡,又放開了。我把學校禁止學生手機閱讀的「精神」傳達給學生,我班好多學生議論紛紛,唇槍舌劍。有幾個強烈反抗學校的做法,讓我給學校說清楚手機閱讀的便捷與高效。此情此景,我突然想到何不召開一次辯論會,題目就是,「手機閱讀VS紙質閱讀」正方反對手機閱讀,反方支持手機閱讀。這一方式得到了他們一致的贊成。全班37個學生,辯論賽分成兩組,23個站在了正方一面,其餘的全在反方這面。
  • POP最優品:喜歡紙質閱讀?試試海信閱讀手機帶來的全新閱讀體驗
    現在是一個碎片化的時代,做什麼都是碎片化的,讀書也是碎片化的,但是很多人還是很喜歡傳統的紙質書閱讀,因此Kindle成為這些人的追捧,它憑藉電子墨水屏所帶來的舒適閱讀體驗讓它在電子閱讀設備中一騎絕塵。而如果將電子墨水屏與手機相結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小說免費閱讀網站電子書閱讀器購買指南 | 電子書閱讀器哪個好
    您最後一次考慮購買點燃是什麼時候?或者何時才開始學習點燃?我不知道電子書閱讀器何時成為提高生活質量的標準配置,即使我不喜歡讀書,我也想買一本。儘管它無法取代閱讀紙質書的獨特質感和樂趣,但這既方便又實用,它已成為越來越多書迷的選擇。但是香港真的嗎?您對電子書閱讀器了解多少?
  • 英國《衛報》:電子書閱讀效果不如紙質書
    參考消息網8月21日報導 據英國《衛報》網站8月19日報導稱,一項新研究發現,用Kindle看書的人在回憶懸疑小說情節的發生時間時「明顯」不如紙質書讀者。研究人員正在全歐洲範圍開展一項大規模調查,以評判數位化對閱讀體驗產生的影響,上述研究即為這項大規模調查的一部分。
  • 電子書閱讀器選哪款比較好,亞馬遜kindle電子書閱讀器怎麼樣測評
    就我個人而言,非常喜歡紙質書的油墨香,拿到一本新書的心情總是燦爛而喜悅的。但是,紙質書隨身攜帶還是有諸多不便,比如書太厚會比較沉,比如愛書的強迫症比較難容忍書被窩了邊角,再比如正好快看完一本時,手邊沒有立馬能續上的新書。這時,一本輕薄便攜又有大「肚量」的電子書就大顯神通了。雖然喜歡紙質書,但是身處高科技時代,又怎能拒絕得了新興電子產品的誘惑呢?
  • 再論紙質書和電子書的存廢
    作者 | 一灣灣流水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動態據說2020年有196萬種圖書賣出不到上千冊,有近一半賣出不到10本書,看來中國人真要和紙質閱讀漸行漸遠了?網上關於紙質書和電子書的存廢之爭,大致有三種看法,一種認為電子書取代紙質書成大勢所趨,一種認為兩種閱讀形式可以並存,第三種觀點認為紙質書永遠存在,不會退出人們的閱讀方式。最佳的當然是兩種閱讀並存,「道並行而不相背,萬物並育而不相害」嘛。對於那些和網際網路一同成長起來的人來說,豈止是紙質書多餘,連電子書都嫌麻煩,一切都」一網打盡」,一隻手機在手,想查啥查啥,想看啥看啥,多方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