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紙質書和電子書的存廢

2021-01-16 孔夫子舊書網

作者 | 一灣灣流水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動態

據說2020年有196萬種圖書賣出不到上千冊,有近一半賣出不到10本書,看來中國人真要和紙質閱讀漸行漸遠了?網上關於紙質書和電子書的存廢之爭,大致有三種看法,一種認為電子書取代紙質書成大勢所趨,一種認為兩種閱讀形式可以並存,第三種觀點認為紙質書永遠存在,不會退出人們的閱讀方式。最佳的當然是兩種閱讀並存,「道並行而不相背,萬物並育而不相害」嘛。

對於那些和網際網路一同成長起來的人來說,豈止是紙質書多餘,連電子書都嫌麻煩,一切都」一網打盡」,一隻手機在手,想查啥查啥,想看啥看啥,多方便呢。

網際網路的興起不但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求知和閱讀方式跟著一起變,來不及論個對錯可否取捨,就這麼被拉著、拖著走進去了。

對於前半生和紙質書閱讀成長起來的人,面對電子書以及網絡閱讀,雖也盡力跟上時代步伐,但對紙質書的留戀會成為他們畢生的閱讀感受的一部分。

在推廣無現金社會時有一種說法是,少印鈔票少砍樹,有利於環保。那麼可否說電子書甚至網絡閱讀,取代紙質書,也有同樣的環保理由呢?確實,今天的中國紙質書夠多了,出於環保的需要,少印紙質書似乎正當時。但我以為無論是持紙質書和電子書並存的觀點,還是堅信紙質書永遠存在的觀點,都要認真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出版社出紙質書是否該慎重些呢?就是說是否應該以出有長久存在價值的書,而不是去追快餐文化,在出書時要三思而行才對。把紙拿去印那些註定見光死,或者說沒有長久留存價值的書,浪費資源還不環保。想想196萬種書賣出不到千冊,當初出版社咋就想到出這種沒有」賣相」的書呢?難道怪疫情影響大家的收入不成?

有人說書讀完了,意指人類文化史上的有長存價值的經典,就那麼些,毋需窮一個人一生的時間來讀完它們。而現實中我們確實感覺書多了,讀不完啊,為什麼會這樣?多出的書都是後人在闡釋經典,這樣的闡釋派生出的書,幾乎可以無限多,所以才感覺書越出越多,讀不完,也不必讀完。人生也有涯,書出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現在孔網交易的當然主要是紙質書,將來要是電子書閱讀或者網絡閱讀成了主流,紙質書的交易還會有現在這麼大的量嗎?那時再問孔網何為不遲。

相關焦點

  • 書博會意猶未盡:電子書與紙質書,孰美?
    帶著這些疑問小布在書博會上進行了採訪電子書是購買紙質書之前的試驗田中南博集天卷文化出版人員:很多人會在網上看電子書,因為可能這本書實體書要50塊,電子書卻只要八塊或六塊就可以看到。但根據我們的讀者調查,還是紙質書比較受歡迎,很多人看過的電子書要是不喜歡就略過,要是喜歡就會專程買一本實體書來收藏和反覆閱讀。
  • 義大利語範文之電子書和紙質書的利弊
    當你手捧一本紙質書的時候,即刻便會有一系列視覺和觸覺上的感受:立馬能知道這本書有多少頁,書的封面作者名和作品名顯而易見。你可以隨意瀏覽,用書籤標註你看到哪裡,還剩多少沒看。簡而言之,紙質書給你一種手上拿著真實的、存在的、可觸知的東西,而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文件。立馬你眼前就會浮現一位作家在他的書桌前書寫,想像著公眾有一天會讀他的故事的情景。
  • 電子書、紙質書與竹簡,簡體字、繁體字與甲骨文……
    人類的文明發展日新月異,但是直到人們已經完全適應了通過網際網路的「電子方式」來閱讀新聞、信息的今天,在電子書和紙質書孰優孰劣方面依然有著不同的說法、甚至是爭執。我個人對於電子書和紙質書都接受,並沒有任何偏見。
  • 紙質書與電子書:取代還是並存?—新聞—科學網
    記者和在美國韋恩州立大學讀博士的奚硯昆聊了他的閱讀體驗,同樣是「90後」,對他來說,紙質書和電子書沒有太大的偏向,關鍵是方便。 因在美國讀書,中文書少且價格高,學校圖書館的中文書數量少、類別偏且沒有時效性,而他讀的書類別比較多,網絡小說、科普、汽車、書法、音樂、哲學、宗教等。電子書更易獲取和存檔,所以奚硯昆一般選擇電子書。
  • 紙質書不可替代,電子書漸成潮流
    一組數據也說明了這一點: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手機和網際網路成為我國成年國民每天接觸媒介的主體;2019年,數位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達79.3%,較上年提高了3.1%。電子書閱讀給人們閱讀方式、認知模式與思維習慣帶來了改變,疫情期間,電子書閱讀的快速增長,也再次引發人們對相關問題的思考。電子書與紙質書各有什麼優勢?
  • 紙質書與電子書,哪個更發光?
    --有人把地鐵裡的紙質書視為發光體,說讀書人就像一束光,照亮了這個浮躁的時代。他們構成了地下流動的圖書館。似乎讀書的大媽有別於在桃花盛開的地方扯絲巾擺POSE的大媽;似乎讀英語原版小說的穿破洞仔褲的年輕人更時尚……有著兩千年歷史的紙張,在如今這個一個季度銷售1億部手機的中國,格外被意義化。一本紙質書就是一個分水嶺?呵呵。
  • 紙質書和電子書相比之下,哪個的閱讀效率更高?
    文丨 Julie Sedivy譯丨 蟀蟀即使現在電子書發展那麼快,但紙質書相比電子書仍然更受歡迎,而且眾多研究也表明,文字的呈現方式,對人們的認知目標,閱讀體驗與結果的影響,重大且深遠。在我所任職的大學圖書館裡,紙質書依然受到學生們的廣泛歡迎,學生們很難借到紙質版的新書。與此同時,我的出版商也告訴我,購買我所編寫教材的學生中,90%的人依舊選擇了紙質版——足足有四磅重,而非電子版。這兩件事傳達給我們的信息是一樣的:在大學校園裡,紙質書相比電子書仍然更受歡迎。為什麼這些學生依舊願意購買又昂貴又笨重的紙質版教材呢?
  • 電子書銷量持續下滑 年輕一代愛上紙質書
    隨著智能電子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人唱衰紙質書,有人甚至放話說紙質書必將走向消亡。這些人可能要失望了,因為最新數據顯示,這兩年紙質書銷量一路上漲,應時而生的電子書銷量反而持續下滑。那麼,是什麼成就了紙質書的華麗逆襲?
  • 為什麼有人願買紙質書卻不喜歡買電子書?
    【互動】  紙質書與電子書孰優孰劣的話題,已經爭論了多年。不能否認,更多的人,開始慢慢接受在電子設備上閱讀書籍。也有很多人,堅持購買紙質書。  針對「為什麼有人願買紙質書,卻不喜歡買電子書?」這一問題,我們通過微信平臺(微信號:ibookreview)進行了專題互動。
  • 買書借書?新書二手書?紙質書電子書?讀書,你選對方式了嗎?
    家裡有礦卡裡有錢,當然可以新書照買,但從經濟和環保的角度來說,二手書也是值得購買的。首先,二手書市場的書都經過了挑選,質量太次、書頁掉落,嚴重影響閱讀的基本不會出售。再者,所有的書籍都經過了消毒、過塑、重新包裝,乾淨衛生。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經濟實惠,二手書的價格一般都是新書的兩折或者三折,同樣的價錢可以買更多的書,何樂而不為呢?
  • 閱讀書籍,閱讀體驗最好的是電子書還是紙質書呢?
    平時的閱讀裡,你們是選擇哪種方式閱讀呢,電子書還是紙質書?昨天下班後,我依然習慣用手機看書,只要遇到一本精彩的書籍,我就會一直看到底,直到手機沒電為止。都說書是知識的海洋,書的確給我們帶來了希望。一本本津津有味的書籍,更多的是開啟了我對人生美好的嚮往。手機沒電了,我立馬抓起床頭一本寫作的書籍,繼續看。
  • 大學生讀紙質書好還是買kindle讀電子書?
    其實紙質書和電子書的選擇,真的都是因人而異的,全部是個人喜好的問題,因此我也只是從我的角度出發寫些感受,可能不具有什麼普世的意義。我想提取三個關鍵詞:大學生,紙質書,kindle。我分開講講我對於這三個點的感受。 1.
  • 電子書VS紙質書,哪種更適合給孩子來閱讀?
    已有研究表明,父母和學齡前兒童(3-6歲)在閱讀電子書時,他們之間的對話互動比閱讀紙質書時少。本文摘譯自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科研人員合作研究項目,關於在閱讀電子書和紙質書時,父母和孩子(本文中該詞特指 2-3 歲幼兒)間的言語互動和非言語互動的報告。
  • 美國心理學家:紙質書比電子書更具教育功能
    如今,閱讀已經逐漸變成了在電子屏幕上簡單的「翻頁」,父母到底應該聽從誰的建議呢?對此,研究員們表示還不能給出確切的答案。電子書儘管已經流行了一段時間,但仍然不足以通過廣泛深入的調查來確定其對於學習的影響。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如果僅僅通過電子屏幕來給孩子們講故事,會損害兒童的語言發展。
  • 紙質書和電紙書,到底選哪個?
    當然,一般情況下,電子書更易得,無論是Kindle還是微信讀書,都是可以「秒得」。特別好的書,我會同時買紙質書和電子書,看起來有點浪費,但花在好書上的錢,從來都會N倍回報。對了,本周末的會員語音,就讓我們深入的討論一個和錢有密切關係的話題:「我們的一生究竟要賺多少錢?」與此相關的問題是:「我們希望一生賺多少錢?」以及「我們一生能夠賺多少錢?」
  • 電子書和紙質書,寧波人喜歡哪一種?
    如果你想讀一本書,首選是電子書還是紙質書呢?2020「超級紅人節」V影響力峰會的「V碰撞」環節上,作家張皓宸、田浩,脫口秀演員思文分享閱讀習慣,表達了自己對「紙質書」和「電子書」的看法。稍後一則關於「你更喜歡電子書還是紙質書」的話題一舉衝上微博熱搜榜第五,引起了全國網友的廣泛討論。
  • 讀紙質書和讀手機上的電子書真的一樣嗎?作家卻是這樣回答我們
    我一直以來認為讀電子書和讀紙質書是有區別的,因為自己喜歡讀紙質書,電子書基本不讀,但自己也從未質疑過兩者是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我也從未懷疑過讀電子書的效果會差於讀紙質書,對自己的選擇,而僅僅是認為自己的習慣區別而已,於是在有些場合我也對很多人提出的這個問題,並沒有做出二選一的主觀判斷
  • 紙質書:請再愛我一次 電子書:有種愛叫放手
    那麼電子書跟紙質書,以及手機等智能設備相比,在閱讀方面有哪些獨特的優勢? 粗暴一點說,電子墨水屏相當於用電來移動電子墨水寫字,所以顯示的文字其實就是寫出來的,和紙質書一樣,通過環境光反射顯示文字,即使在戶外強光下,也能看清楚內容,而且不存在藍光這個問題
  • ...北上廣最愛買書 -高難度,電子書,紙質,中國,亞馬遜,中國史,付費...
    根據亞馬遜中國2018年紙質圖書和Kindle電子書的銷售數據(2018年1月 1日至2018年12月15日),《原則》一舉斬獲2018亞馬遜中國年度紙質書暢銷榜、紙質書新書榜和Kindle付費電子書新書榜三料冠軍;《月亮與六便士》奪得Kindle年度付費電子書暢銷榜榜首;《毅力:如何培養自律的習慣(漫畫版)》是2018年度閱讀完成率最高的Kindle電子書;東野圭吾繼續蟬聯年度紙質圖書和
  • 親子閱讀分享 | 相比電子書,為什麼更主張讀紙質書?科學家給你解釋了!
    家長們往往會感到很迷茫:在電子閱讀和紙質書之間,到底該如何取捨?在2019年4月出版的美國兒科學會主辦的官方刊物「兒科學」(3月25日在線發表)發表了美國密西根大學幾位兒科醫生的一篇研究。題目是:《親子閱讀,電子書與紙質書互動的區別》。 研究表明:紙質書比電子書更適合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