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l Chinese stories
Voice our opinions
6月2日下午,在校長辦公室的會客廳裡,教師發展中心唐瑩主任組織的一場座談會正在進行。應邀參會的有前海學校唐毅兵校長,七年級的三位新崗教師付麗、張路、張媛以及他們的微課製作指導老師七年級備課組長李利老師和學科組長陳錦香老師。
在座談中,唐毅兵校長就微課製作的內容與形式和各位老師進行了探討,肯定了老師們紮實的基本功和高超的微課製作技術。他認為在微課製作中引用學生的視頻,讓學生參與其中展示風採的做法是心中有學生的體現,並提議在線下課程中要更多地設置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英語,在情境中進行體驗式學習。
這場座談是圍繞付麗老師五維課堂微課作品Shadow puppet中關於「漢武帝」的英文翻譯問題而展開的。座談中大家還探討了如何重構疫後英語課堂,老師們表示將繼續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豐富英語課堂,並計劃將目前的傳統文化系列微課補充到線下教學中,在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同時,引導學生用英語講述中國文化故事,傳播中國優秀文化。座談會時不時傳來陣陣歡樂的笑聲,氣氛熱烈歡快。
李利老師和陳錦香老師也特別提到了傳統文化系列微課製作的初衷。新冠疫情期間,無數先鋒逆行而上,直面困難。中華兒女團結一致,共抗疫情的精神,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展現的淋漓盡致。因此,兩位老師敏銳地意識到用英語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內涵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並結合唐毅兵校長提出的五維課堂教學理念和英語新課標的要求,開始了傳統文化系列微課開發之旅。
英語組各備課組教師參與了不同話題的傳統文化微課製作,涉及清明節、端午節、春節等傳統節日,皮影、京劇、剪紙、魚鷹捕魚等傳統技藝,孔子、鄭和等傑出歷史人物,絲路精神、女排精神等中華優秀文化的精髓。意在著重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在教研組長陳錦香老師的帶領下,新入職的三位老師製作的微課備受好評。唐校長特別關注新崗教師的成長,對三位教師的迅速成長表示欣慰,也對兩位導師的傾力指導表示讚賞。
在微課製作過程中,老中青結合的備課組成員互相合作,很好地展現了疫後急需的分享、合作、互助的工作新樣態。三位新崗教師基本功紮實,信息技術過硬,特別是在備課組長李利老師的傾力指導下,多次修改課件,反覆錄製,精益求精。而作為80後骨幹教師的陳錦香老師則站立潮頭,帶領90後的後浪們「把傳統的變成現代的,把民族的變成世界的。」
中華文明始於農耕文明,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中國就出現了指導農耕的24節氣。陳錦香老師用嵌入卡通頭像亮相,以視頻 「Why does China have 24 Seasons?」為切入點,巧妙地引出了本課話題」The Qingming Festival」。這是陳錦香老師繼「南山名師天天在線」傳統文化直播課《亡羊補牢》之後的又一傾心力作。
陳錦香老師以清明節為話題,讓學生用英語學習、探索中華傳統文化,理解中華民族代代相承的捨己為人、兼濟天下的精神內核。可謂選材精妙,用心良苦!特別是通過欣賞許淵衝先生的《清明》英文版詩歌,教育學生學好英語,向一生致力於文化交流的許老先生學習,肩負文化交流的使命——「It should be the common goal for everyone to make one nation’s beauty to world’s beauty.」
隨著張路老師的真人出鏡,微課」The Silk Road」也閃亮登場。根據五維課堂理念,結合近年來傳統文化熱點考查方向,張路老師介紹了絲綢之路的背景和絲路精神。
結合 《絲綢之路》的內容,多個視頻的編輯無縫銜接,彰顯出90後教師輕鬆玩轉技術的瀟灑之姿!指令、問題以及有中英文字幕的視頻同時出現在同一畫面中,更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的精心設計!張路老師在微課中運用思維導圖,對「一帶一路」中的關鍵詞進行講解,使得學生對「絲路精神」和「一帶一路」所倡導的合作,互通,團結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並引導學生思考在全球疫情肆虐之際,國際社會團結一致共克時艱的必要性。而引用世衛總幹事譚德塞的發言也起到了畫龍點睛之妙用。
皮影戲是一種歷史悠久、流傳甚廣的中國民間藝術。結合定製教學的「3C3M」理念, 付麗老師創造性地使用教學材料,引導學生了解皮影的起源、發展及皮影戲的演出過程,讓學生能夠自信地分享他們的觀點,並針對這一傳統技藝的傳承提出可行性建議。
除了對視頻材料的熟練使用和編輯處理,付麗老師還親自配音製作了關於皮影未來發展的視頻。課程最後提出的開放性話題——如何運用VR技術傳承皮影?可謂本課一大亮點。只有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歷史,才能站在堅實的現在,勇敢地面對各種挑戰,自信的面對未來!付麗老師展示的這節傳統文化課堂,堪稱完美,後浪可畏!
張媛老師的微課圍繞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展開。本節微課結合五維課堂的理念,旨在引導學生了解並能夠用英語介紹端午節的起源和各種習俗。帶領學生一步步發掘這一節日所蘊含的精神,啟發學生思考在新時代愛國應該怎麼做?以及如何積極面對危機,轉危為機。
滿滿的中國風畫面,溫婉清新的語言,張媛老師用英語娓娓講述有關端午節起源的故事。她以藝術化的思維導圖——卡通畫的小粽子為線索,問答總結端午節的各種習俗,勾起大家對這一節日的溫馨記憶。屈原在國破家亡的情況下投江而死,這其中表達出來的愛國情懷,在新冠肺炎肆虐之際,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張媛老師巧妙地運用親身經歷者的視頻,升華了愛國的內涵,引導學生敬畏生命、拯救生命、與病毒作鬥爭。倡導每一個公民高度自律、團結一心、竭盡所能與病毒做抗爭!
Tell Chinese stories
voice our opinions
變則通,通則達。疫情改變了我們的教學模式,但也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教學思路。疫情期間,前海學校英語組圍繞我校的五維課堂教學理念,藉助線上雲平臺,精心打磨微課,為學生提供無牆教室。此次系列微課的製作靈活運用了各種信息技術,有效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從而希望學生能夠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內涵,樹立文化自信,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
疫情之後,我們將繼續開發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將線上資源與線下教學實踐融合起來,利用創設情境、現場表演等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共同參與到課堂設計中來,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知己知彼,胸懷天下。講好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故事,用英語發出我們的聲音 (Tell Chinese stories, voice our opinions) 是前海學校英語組的願景!只有做到了文化自信,才能迎來中華民族真正復興,我們為此努力著!
掃碼關注「深圳南山前海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