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春天才有的鮮味,浙東大竹海的「黃泥拱」就要破土,來挖呀

2020-12-22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唐旭鋒 通訊員 張昊樺 徐璐瓊

又到春筍上市的黃金時節,近日,寧波海曙區橫街鎮大雷村的春筍在筍農們的鋤頭下紛紛破土而出。預計一周後可大面積上市,產量將達280萬斤。

要挖到春筍還得靠「老師傅」出馬。要發現掩藏在泥土中的春筍還需十足的經驗和「老辣」的眼光。

「挖筍的活其實很辛苦,春筍要找還未出土的,品質才佳。」68歲的當地筍農汪師傅告訴記者。

只見汪師傅在鬆土中找到筍的位置,然後把筍一側的半邊或大半邊土扒開,直到筍和竹鞭相連接的部位從土中露出,看準位置掄下鋤頭,斬斷筍鞭和筍體連接處,將春筍一下翻土而出。挖出的春筍披著一層黃泥漬的「外衣」,這也是橫街春筍被稱為「黃泥拱」的原因。

汪師傅表示,在掘筍的過程當中,遇到地下橫向生長的竹鞭也是常有的事,有的時候挖一株筍會遇到好多根竹鞭的阻礙,這時就需要先把每一根竹鞭截掉幾節。

小時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橫街鎮的「浙東大竹海」等景點有序恢復開放,不少市民紛紛來到大山中,賞景散心,體驗挖筍的樂趣。

在「浙東大竹海」景點售票處,遊客在工作人員指引下,相互間隔一米有序排隊。遊客必須佩戴口罩,接受體溫測量和出示甬行碼或甬行證。進山後,工作人員將引導遊客分散遊玩,避免聚集。

景點工作人員表示,「浙東大竹海」景區現階段開放時間為每天9時至16時。景點自恢復以來已接待迎1000餘人次進山,遊客多以自駕的當市民為主。另外景區每日嚴格執行兩次全消殺、專設廢棄口罩垃圾桶、衛生間配備消毒洗手液等疫情防控措施,保障遊客安全。

在農家樂方面,景區考慮到疫情影響,將看店招牌菜「瓦片雞」搬到線上進行提前預定,線下支持海曙、鄞州、江北三地的配送。

相關焦點

  • 逛「大竹海」,吃「黃泥拱」去浙東海曙橫街吃筍最好的季節到了
    其中「黃泥拱筍」筍體深埋在黃泥之下,在將出未出之時,泥土被拱出一個小包,故而得名,是橫街竹筍中的精品。4月2日,2020寧波海曙「竹農下山」文旅節將在橫街鎮拉開帷幕。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橫街鎮創新辦節模式,推出「線上」辦節。通過採取「線上文旅推廣、線下物流配送」等方式,對竹鄉文化以及竹農產品銷售進行以網絡為主的文旅相關活動。
  • 浙東大竹海景區農旅融合實現1+1>2
    背靠萬畝竹林資源,浙東大竹海景區戰略轉型農旅融合促進鄉村振興。(王嵐 張昊樺 攝) 浙東大竹海景區農旅融合實現1+1>2浙東大竹海景區農旅融合實現1+1>2海曙區委報導組 孫勇「天雷一聲響,毛筍三尺長。」往年四月春筍季,是浙東大竹海景區最為熱鬧的時候。
  • 直播預告丨漢服小姐姐帶你玩轉浙東大竹海
    不來能幾日,漸學翠鸞飛。   國內疫情防控局勢不斷好轉   周邊美景無限,空氣清新   你是否也和團團一樣   渴望擁抱春天,渴望打卡美景,渴望品嘗春筍   那麼就讓團團帶您暢遊海曙   本期「雲旅遊」我們將去到   浙東大竹海
  • 春天,帶你去四明山挖竹筍!
    四明山風光浙江省東部地區,有一座東西走向的山脈,不僅風景優美,物產豐富,而且是人傑地靈,這就是著名的四明山。其山脈中有一高峰——大俞峰,頂上有個"四窗巖",日月星光可透過四個石窗洞照射進去,故稱"四明山"。
  • 燒烤 賞花 就去浙東大竹海!
    為答謝百萬寧波讀者十年來對現代金報的支持和關注,10月中下旬,金報與浙東大竹海景區合作,聯袂推出「讀者狂歡節」大型互動活動的第一個項目—竹林燒烤節。屆時,我們邀您到大竹海賞花、燒烤、一起狂歡,共享寧波休閒遊盛宴。準備好了嗎?拿起金報,與我們一同出發吧!
  • 中國旅遊勝地之一的浙東大竹海漂流
    旅遊和旅行的最大區別在於:旅遊僅僅是用雙腳與眼晴,而旅行還要帶上靈魂和夢想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835字,閱讀約2分鐘浙東大竹海漂流全長浙東大竹海漂流是絕佳的漂流點,在這裡可以賞竹林,玩水。它是如此的清新和彎曲。景區距寧波市區僅20公裡。在寧波市區,這是一次比較近距離的漂流。被稱為寧波人的「家門口的漂泊」。浙東大竹海漂流河位於山谷間,水質清澈,河流蜿蜒。遊客可以在自然生態環境中感受激蕩,刺激,安全的漂流谷,領略一流水質的無窮魅力。人在水中漂流,如畫中遊泳,屬於原始的野生生態漂流。
  • 寧波浙東大竹海,竹林盡染,幽靜美好
    颱風過境時,黑雲低低的壓著,微弱的光在縫隙流轉,風便微微吹動著雲,這時雨便來了,淅淅瀝瀝的。颱風過後,天便放晴。這時雲大片大片的懶在空中,嫩白清透。雨絲洗淨的竹子搖曳著,我們就是在這樣的天氣中來到了浙東大竹海。
  • 全國單體面積最大的竹林集中地,就在浙江寧波的浙東大竹海景區
    此次分享的主題是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橫街鎮大雷村的浙東大竹海景區,它也是全國單體面積最大的竹林集中地。竹子自古以來就是高潔的象徵,也被認為是不屈不撓和堅韌不拔的代表,很久以前就被古代的文人墨客所喜愛。
  • 寧波人,這道春天的美味即將下市了!
    但是對當地有經驗的長輩們來說,這些冒了尖頭,長在土上的筍已經不夠鮮美,他們尋找的是那種更考驗眼力和經驗,被當地人稱作「黃泥拱」, 4# 筍絲草頭年糕 集春天美味於一身的「主食」,鮮美軟糯,胃口大開。
  • 肇慶,春園風物好,竹筍破土時
    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春回大地,肇慶廣寧成片竹海中 一根根春筍爭先恐後破土而出 春園風物好 三月筍生時
  • 筍這樣處理,能最大程度封存鮮味,這是存於紹興人骨子裡的食材
    但惟以冬天採挖的「冬筍」,春天採挖的「春筍」品質最佳,立春後踩挖的春筍,以其筍體肥大、潔白如玉、美味爽口而被稱為「菜王」,又被譽為「山八珍」。筍乾菜燒肉而這道菜的靈魂,就是筍乾菜。筍乾菜,顧名思義就是筍和乾菜,紹興當地有「乾菜長下飯,做人長淡淡」的俗語,是流傳浙東寧紹平原的一道四季皆宜的餐上必需品。
  • 安徽省績溪縣春天時鮮茶筍的製作過程,看看就流口水
    燕竹是績溪茶筍的母林,每年春天三月,燕筍破土而出,燕筍產區的山民們家家戶戶就忙了起來,燕筍出土就要挖走,過了兩天就不鮮嫩了,必須在出土的幾天就要製作完成,所以家家戶戶忙忙碌碌。茶筍是績溪的特產,也是績溪的地理標誌產品,一般出產在海拔500----1000多米的高山上。
  • 冬天楠竹筍毛竹筍冬筍怎麼挖?收購已經開始了,脫貧致富技術來了
    是不是想想都激動呀?冬季怎麼在農村毛竹林掙夠一年的開支呢?我們慢慢來算算,按5口之家來算,年收入一人3200,已經夠用了,5口之家,則16000元,基本能夠滿足農村生活的開支,當然,並非一年只幹冬季,還有春夏秋,那您另謀高就,這裡不指點。
  • 古人怎麼表達對春天的喜愛?這兩人說:喜歡春天,就和它住在一起
    第一個這麼說的是北宋時期的王觀,王觀這個人並不算是宋朝第一流的詞人,但是他有一首詞卻大大的有名,就是在這首詞中,王觀號召他的朋友和春天住在一起,這首詞就是《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我們看看這首詞。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宋] 王觀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 寶寶吃奶喜歡「拱來拱去」?寶寶不會說,但4個信號媽媽要讀懂
    於是小陶就趕緊帶著孩子去看醫生,經過醫生的仔細篩查才了解,原來就是因為孩子在吃奶的時候太著急,造成了腸脹氣,讓寶寶感覺非常不舒服,才會有這樣的現象,其實會造成寶寶在吃奶時拱來拱去的原因不止這一個,這裡面隱藏了很多的信息,媽媽最好了解一下。
  • 看圖寫話範文:一年級作文春天來了(13篇)
    整理好了素材,我們就要用通順的話把它們連在一起。例句1:春天到了,柳樹發芽了,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了,小河的冰也化了,綠油油的草地上,開滿了漂亮的野花。春天真美呀!例句2:春天到了。柳樹發芽了,柳枝隨風飄動,好像春姑娘的長頭髮。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和黃鸝鳥一起玩耍。小河譁啦啦地唱著歌,好像也在歡迎春天。
  • 春天,這6種「野菜」現在正鮮嫩,怎麼做都好吃,看到就挖別錯過
    現在是春天,氣溫回升,萬物復甦,又到了挖野菜的季節。對於經常吃種植蔬菜的來說,偶爾吃點野菜也是很不錯的。比如說下面這6種野菜,現在正鮮嫩,味道鮮美,怎麼做都好吃,而且好處多多,看到就挖點,可別錯過了。另外等它長大以後,把根挖出來,挑選出紅皮的根,煮肉的時候放幾根燉湯喝,味道很鮮,而且還能去溼氣。第2種、麵條菜麵條菜再麥地裡很常見,經常和麥苗混在一起,葉子細長厚實,看著很像綠色的麵條,因此被叫做麵條菜。吃法很簡單,煮麵條的時候抓一把下鍋,味道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