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株洲首開個人畫展的小學生,16歲女孩郭妍蕊考入中央美院附中

2020-09-04 株洲新聞網

▲郭妍蕊介紹小時候塗鴉的牆畫。(見習記者 敖滔 攝)

株洲新聞網9月4日訊(記者 羅春嬌 見習記者 敖滔)家門口的牆壁上是色彩繽紛的塗鴉、家中擺滿了各種造型各異的美術作品……9月2日,記者來到16歲女孩郭妍蕊家,感受到了迎面撲來的藝術氣息。畢業於建寧實驗中學的郭妍蕊今年8月份收到了中央美院附屬中學的錄取通知書,月底她將到北京開啟自己的高中學習旅程。

即將到北京求學,她和爸爸制定了「四項原則」

臨近中午,郭妍蕊剛剛結束一上午的網課學習。高挑而有些羞澀的郭妍蕊說,很開心也很榮幸能到這麼好的學校去學習,考上央美附中可以說是實現了自己人生的一個目標。受疫情影響,學校要到9月下旬開學,目前,她在家通過網課進行學習,因為是國際班的學生,英語要求挺高,周一、周二兩天的課程都是英語。

據了解,近些年,株洲考取中央美院附中的學生很少,今年該校在株洲錄取了兩人,郭妍蕊就是其中之一。央美附中分統招部和國際部,郭妍蕊就讀的國際部限招60名學生。在國際部的學生完成高中文化課程和專業課程學習後將會去國外知名藝術院校留學深造。

▲中央美院附中錄取通知書。(受訪者供圖)

郭妍蕊說,自己從小熱愛美術,小時候就立志要考取中央美院,後來了解到可以考美院附中就開始積極準備,去年底在北京參加了考前集訓。受疫情影響,藝考改為線上考試,她順利地通過了線上考試。

即將到北京求學,郭妍蕊和爸爸已經制定了「四項原則」:勤奮儉樸,不卑不亢;克服困難,克制自己;興趣廣泛,多閱讀多交友;術業有專攻,爭得獎學金。

爸爸郭建軍說,希望女兒走出去,開拓眼界,增長見識,今後在專業方面能有所成就。郭妍蕊很認同爸爸的看法,她表示,這三年要打好基礎,將來去國外學習更多知識,見識更加廣闊的世界。

郭建軍是株洲市天台小學的美術教師,株洲市美術學科帶頭人。對於孩子的學習和藝考,他的心得是:孩子需要練就一定的繪畫技巧,但是更需要從小呵護孩子的天性,用好的理念和方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10歲曾辦個人公益美展

郭妍蕊說,這些年爸爸是她學習和生活上的引路人、護航者,父女之間亦師亦友。

在郭妍蕊年僅半歲的時候,郭建軍就拿出水彩筆、鉛筆讓她在速寫本上塗塗畫畫,沒想到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除了學校的美術學習練習,目前,郭妍蕊塗完的速寫本共有30餘本,放在一起有1米多高。

為了激發女兒學習美術的興趣,爸爸經常帶著郭妍蕊到神農城、湘江風光帶體驗寫生。每年假期,他們的足跡遍布祖國名山大川,從大自然中吸取靈感,創作了大量的美術和書法作品。平時父女倆還會一起收集一些在別人看來無用的廢棄物品,用來創作美術作品。

▲郭妍蕊報考中央美院附中時提交的速寫作品。(羅春嬌 攝)

▲郭妍蕊報考中央美院附中時提交的色彩作品。(受訪者供圖)

▲郭妍蕊報考中央美院附中時提交的關於抗疫的創意作品。(見習記者 敖滔 攝)

這一次報考美院附中,除了提交速寫、素描、色彩作品外,還要提交一些不同方向的創意作品,其中有一幅關於抗疫的創意作品,上面用到的燈泡就是一次燈展結束後工作人員準備丟掉的。「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可以進行再創作,這個過程可以很好地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動手能力。」郭建軍說。

郭建軍介紹,從小到大,無論是市裡的、還是學校的美術書法比賽,他們總是鼓勵女兒積極參加,而女兒也總是能拿到很好的名次。「這也帶給了她獨特的成就感。」

10歲那年國慶節期間,郭妍蕊在神農城成功舉辦了個人公益美展,展出了一百幅充滿童真童趣的美術書法作品。當時就讀於天台小學的郭妍蕊成為株洲首個開個人展覽的小學生,展覽獲得了廣大市民和藝術屆人士的點讚。

▲郭妍蕊10歲時舉辦了個人公益美,株洲晚報曾進行報導。點擊網站http://www.zznews.gov.cn/news/2014/1004/138936.shtml查看報導。

曾休學半年,進行自主學習

▲郭妍蕊進行書法創作。(受訪者供圖)

為了讓女兒更加自主地學習,有更豐富的歷練。2015年,在郭妍蕊即將進入小學4年級下學期時,爸爸為她辦理了休學手續。

面對記者詫異的表情,郭妍蕊和爸爸相視一笑。休學期間,郭建軍和愛人帶著女兒走進大自然,進行各種生活體驗。比如到鄉下種菜、拔筍子、做蒿子粑粑、做手工豆腐,拜訪藝人學做皮影,到福利院獻愛心,到瓷廠和陶瓷博物館參觀實踐體驗,到服裝廠做衣服等等,並通過畫畫和寫日記的方式進行記錄。她還一邊閱讀《西遊記》,一邊根據情節創作了一本插畫。學校的課程則是在家自學,有問題就上網或者到學校向老師請教。

▲《西遊記》插畫。(受訪者供圖)

2015年下半年,郭建軍赴湘西支教。他帶上女兒去湘西體驗了一周當地的風土人情。寒假還帶她到湘西過年,深入體驗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

在湘西,郭妍蕊進入當地的學校聽課學習,與當地的孩子交朋友,資助特困學生,和學生一起放牛、抓魚、摸田螺……「到湘西真的很開心,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我們一起去河裡摸魚,可惜技術不好,只摸到了好多田螺。」回憶起這段特殊的經歷,郭妍蕊笑著說。

為了充分發掘美術方面的天賦,從其它藝術裡吸取養分,郭妍蕊還學習了舞蹈,學會了鋼琴、笛子、葫蘆絲、二胡演奏,自己錄製了鋼琴、葫蘆絲和二胡演奏的專輯。

「很感謝我的父母和親朋好友,更感謝學校和老師們對我的教育,讓我茁壯成長,成為我希望的樣子。我一定會更加努力,乘風破浪、不負眾望,希望能成為他們的驕傲。」郭妍蕊說。

相關焦點

  • 曾是株洲首開個人畫展的小學生,16歲女孩郭妍蕊考入中央美院附中
    ▲郭妍蕊介紹小時候塗鴉的牆畫。(見習記者 敖滔 攝)株洲新聞網9月4日訊(記者 羅春嬌 見習記者 敖滔)家門口的牆壁上是色彩繽紛的塗鴉、家中擺滿了各種造型各異的美術作品……9月2日,記者來到16歲女孩郭妍蕊家,感受到了迎面撲來的藝術氣息。
  • 67歲考上中央美院研究生,80歲前要辦畫展
    1964年在大學生鳳毛麟角的年代從煙臺小山村考入人民大學經濟專業;退休後拿起畫筆,用10年時間考入中央美院研究生班;至今畫畫18年,用上萬幅作品詮釋她眼中的靈秀世界,她就是「勵志奶奶」徐徵。如今上合峰會即將在青島舉行,她又用千米畫作勾勒出嶗山的春夏秋冬,以期向世人展現青島的綽約風姿。
  • 讓中央美院藝術家感嘆的畫展,來啦
    這封畫展邀請函,來自雲南劍川。這些天,我們和中央美院的6位藝術家一起,與當地15個熱愛美術的孩子,共同度過一段與藝術有關的日子。10月31日,在劍川的山野裡,我們一起舉辦了一場屬於小朋友自己的夢想畫展。這場畫展的背後,有諸多的「第一次」。
  • 中央美院附中招生舞弊案宣判
    本報北京1月20日電(記者萬興亞)中央美術學院附中招生舞弊案今天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宣判。中央美院附中原校長金甲鎮、副校長石良以招收學生徇私舞弊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3個月;原教務部主任柯肇晴也因同樣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
  • 中央美院史上最好的大衛像,35年無人超越
    一張《大衛》素描刊登全國高校美術教材的封面被公認「中央美院史上最好的大衛像
  • 徐州14歲女孩考入中國美院附中
    5月28日,14歲徐州女孩謝雨陶收到中國美術學院附屬中學的入學通知書,這是她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學府。
  • 一字馬女孩考入中央美院,她媽媽做對了啥?
    一時間,一字馬女孩成了網絡紅人,可當她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被中央美院錄取的消息傳來時。本來是很開心的事兒,網友們倒開始褒貶不一了。雖說言論自由,每個人也只代表自己的立場。自己做不到還別嘲笑別人,有本事自己也來劈個叉,來考個中央美院試試?女孩的健美操教練,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女孩是國家二級健美操運動員,曾在2018年第八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中,和隊友獲得了五人操世界亞軍。
  • 中央美院附中畢業作品展:文化使者「從這兒出發」
    中央美術學院附中AIP(國際藝術課程)2013年畢業作品展《從這兒出發》今天舉行,曾是文革後第一屆中央美院附中學生的馬剛校長表示,希望這批即將踏上藝術留學之旅的學生們,能夠把民族特有的東西帶到國外,成為文化使者和火種,將來在國際上產生影響。 《從這兒出發》學生作品展是AIP國際藝術課程七年多發展的一個印證,也是對中央美院附中60年校慶的獻禮。
  • 中央美院史上最好的大衛像原來是她畫的
    下面這張大衛像就是被公認為「中央美院史上最好的大衛像」了。35年了,至今無人超越。1980年進入中央美院附中,1988年畢業於中央美院。1994年研讀碩士。現任教於中央美院油畫系。1990年在北京舉辦個人畫展,1991年參加「新生代藝術展」,1993年參加「第45屆威尼斯雙年展」1994年在紐約舉辦「喻紅、劉小東近作展」,
  • 人藝美術畫室:中央美院附中生活速寫精選
    中央美院附中速寫大體分為三大塊:課堂教學、課外速寫、每年下鄉寫生。附中速寫教學大綱描述,&34;。『 中央美院附中生活速寫作品欣賞 』
  • 五年藝考之路:如何考上中央美院附中(組圖)
    我的藝考之路: 為什麼考附中?2006年3月,媽媽送我去北京的李靖畫室學習,據說,該畫室有較多機會拿到通往中央美院專業的「入門證」,因此比較「火爆」。李靖極力反對我報考附中,說附中文化課不行,倒是建議我先上普高,說以我當時繪畫水平,寒暑假來學畫畫,三年後一定能考上美院。
  • 「神童」不斷: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16歲女孩日寫2000首詩?
    (小學生陳某某家長的公開信) 7月16日,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專家組這件事是結束了,但無獨有偶,又有2名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16歲女孩一天寫詩2000首……2名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武漢科協介入調查繼「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事件後,更多關於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研究進入大眾視野。
  • 「苗朵向陽開」畫展|一場有愛的兒童畫展,讓藝術與溫暖不期而遇
    一萬個人或許就有一萬種解答。  在華僑城北方集團看來,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小藝術家。他們用獨特的視角、特殊的筆觸,向我們展示著童真、童趣、童心,用顏色描摹出他們對於世界的別樣感知。  2020年11月29日,「苗朵向陽開」公益藝術展在北京798藝術區悅美術館拉開帷幕,展期為一個月。華僑城北方集團攜手貴州省三穗縣寨頭村苗寨小學的學生們,呈現了一場關乎夢想與愛的少兒畫展。
  • 美院附中班招生簡章 | 50%附中錄取率,考附中到之江
    ,2020年美術類高中專業錄取率100%、魯美附中錄取率100%,中國美院附屬中學等美院附中錄取率50%以上。之江畫室為想考入中國美術學院附中的學生合理安排時間,兼顧專業和文化課,減少後顧之憂。在同類教學中,有著獨特的優勢讓文化課和專業共同進步。之江畫室教師經過多年的研究實踐,總結出了一套成熟適應美院附中考試的模塊化教學體系,採取小班制度模式,關注到每個學生的成長。
  • 又是一年寫升季丨來看看中央美院附中的生活速寫
    中央美院附中速寫大體分為三大塊:課堂教學、課外速寫、每年下鄉寫生。附中速寫教學大綱描述:「課外速寫是學生的課外作業,它對於創作課及其它基礎課的順利完成,對培養一個美術家應具有的素養,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是不可或缺的作業"
  • 溧陽一16歲女生以全國第七、全省第二的成績錄取中國美術學院
    我市一16歲女生以專業成績全國第7名,三位一體總分全省第2名的優異成績被中國美術學院提前錄取!她的名字就是:石榮容。2014年9月就讀於溧陽市實驗初中,成績名列班級前茅,初三舉辦過個人繪畫展,被評為「江蘇省好少年」,2017年6月同時考取中國美術學院附中、江蘇省溧陽中學奧賽班。2017年在溧陽實驗初中舉辦畫展,以下作品是其初中時所畫。
  • 肖央不止是演員、歌手,他還是個畫家,曾經在中央美院附中學習過
    肖央在歌手與表演之前,他還是個畫家,竟然還是中央美院附中的,肖央用3年的時間考上了央美附中,當他第三年考上的時候,當時的初中同學都已經快上大學了,應了那句話「有志不在年高」。我自己也是學畫畫的,深知中央美院附中的重要性,有多少美術生想考上央美,一般只要在中央美院附中學畫畫的大部分人都考上了中央美院,而肖央在出道之前,他就是學畫畫的,畫得那是相當不錯。
  • 「懶得考北大清華」,16歲「狂妄」女孩冼奇琪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懶得考北大清華」,16歲「狂妄」女孩冼奇琪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前不久,網絡上被一個16歲女孩的豪言壯語刷屏了,她說:「其實我也想過高三考北大清華,但就是懶得去考。」不明就裡的人,一聽這話,一定會說這是個口出狂言、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的人。其實不然,這個16歲女孩不是狂妄,而是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 清華美院還有生源基地??揭秘清美生源基地20所高中名單
    北京有中央工藝美院附中和清華附中,北交大附中東校區三所中學入選。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對二十所生源基地實行三年一期的考核掛牌制,對協議期滿考核結果不合格的生源基地將不再續籤協議。生源基地有什麼好處?從1997年至今,學校畢業生有229人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錄取,有182人被中央美術學院錄取,有125人被中國美院錄取,有226人被魯迅美術學院錄取,其中,2005年高考,28人考入清華大學,18人考入中央美院,19人考入中國美院,在全國同類校中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