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藝考之路: 為什麼考附中?
2006年3月,媽媽送我去北京的李靖畫室學習,據說,該畫室有較多機會拿到通往中央美院專業的「入門證」,因此比較「火爆」。李靖極力反對我報考附中,說附中文化課不行,倒是建議我先上普高,說以我當時繪畫水平,寒暑假來學畫畫,三年後一定能考上美院。但我們全家仍鼓勵我去考附中,為何?
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答案是為了全家三口人的團聚一起。在今天還是一個戶口較重要的時代,考附中為我們家一個權衡良策。11年前,我還不到4歲,我們全家便移居京城,我在京城完成了我的幼兒園、小學和初中生活,高中如何辦?
每年的寒暑假,我就背著畫夾,獨自一人到附中學畫畫,在這裡認識了全國同齡的朋友,我們有共同的興趣,短暫的相聚,我們也結下了很好的友情。
雖然,我們有北京「綠卡」,讀高中沒問題,可高考咋辦?
按照國家高考政策(戶口所在地報考),我們要回老家去。如果在老家考,高中三年就必須在老家讀,媽媽就要帶著我回老家,Helen她爸獨守京城(經濟緣故),因為北京和老家高考內容、題型都完全不同。
如果在京城讀高中三年,最後高考回老家考,我將面臨巨大困難——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和老師,不同的課本,不同的學習進度和要求,我能適應嗎?再說,即使在京城,重點高中,重點班,由於你最終要回老家高考,這意味著你的成績多好也不和老師業績掛鈎,老師也就不可能多「重視」你。
於是考央美附中,成為我留在爸爸媽媽身邊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央美附中讀四年,一年後,如果各科考試合格,辦理戶口進京,第四年作為北京學生參加北京市高考和大學招生。這意味著我們全家又能廝守一起,這對我們全家而言,非常重要!
為了能考上附中,我準備了5年。每個寒暑假我都要外出學畫,即使上課期間,雙休日還要去畫室學習,那幾年,附中中考班總有我的「痕跡」,我在那也認識了全國各地的同齡朋友,辛苦之間充滿快樂!
我的語數外成績較好,物理和化學則費勁,媽媽也總鼓勵我,考上附中,則可避開這兩門,這也成為考附中的一個動力。
06年預考,專業成績pass,給了我很大的信心。5年的「磨劍」,迎來07年正式考試。走過的考前苦讀的日日夜夜裡,我們發生了很多感慨地鮮為人知的故事,時刻我已是按捺不住思緒記憶的奔湧。
隨著國家教育政策變化,附中現在擴大招生,從往年80人,發展到去年的300人,到今年的200人。這是好事,也讓更多孩子有機會進入自己喜愛的藝術殿堂。
美院附中每年都是5月1日獨立考試,提前一個月網上發布招生信息,這兩年招生比例為5:1。也就是說,今年有近千人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