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2010年在新東方帶暑假班
當時高中生考託福的並不太多
回國後,同事的親戚們愈多諮詢
「孩子去美國留學讀本科咋樣?」
一晃幾年,當時去讀美本的娃
成了近幾年申請美研的「主力」
尤其是2019年申請熱門CS/EE
本來就緊俏變得競爭更加激烈
很多陸本同學明顯感到有壓力
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討留學新常態
美本 V 陸本
一、美本同學的人數與專業
根據美國發布的2019最新統計
2018年約36萬中國留學生在美
「工程+計算機+商科」專業佔比過半
商科20%,工程19%,計算機17%
美本人數已超過美研人數
中國留學美本人數:14萬人+
中國留學美研人數:13萬人+
二、美本 V 陸本
1. 語言PK
無論是從大一開始讀的純美本,還是大二、大三轉學的過渡美本,亦或是陸本母校有交換項目的聯合雙本,這些同學的英語交流優勢很明顯。
在2018年的申請中,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王牌專業,明確對國際生死卡託福106分(口語26分);但大量美本同學因為在美有2年以上的英文授課,可以在申請美研時免考託福。
陸本考託本來就有挑戰,2018年的託福考試氛圍「也不純粹」,各種所謂「現場真題盜錄售賣」讓很多學生群體有「賭徒」心態:賭中盜題就感覺自己賺了。殊不知:後續申請面試,因「聽力秋後算帳,口語現場卡殼」而導致的拒信屢見不鮮。
2019年3月12日,美國偵破跨國語言考試作弊
陸本破局:語言實力為本,高分水到渠成;儘量刷高標測,以防水漲船高。比如:雖然UC-Berkeley某些項目官方託福要求85+,但實際錄取平均分105+。務必認清託福是幫助我們提高語言能力的途徑,切莫參與「現場考題盜錄售賣及傳播轉發」,TPO就是ETS的官方真題,已被高分同學證明:足夠備考練習!
陸本同學的語言成績競爭者主要是來自陸本生源內部。聽力、口語是萬萬不能放鬆的練習,面試官會為你的最終聽力、口語能力實時打分。
2. 人際PK
美本同學,無論是去目標學校提前Social,還是本校牛推套磁,教授就在身邊。
2017年案例
美本同學CY就讀俄亥俄州立,雖然本科不是TOP 30,但校內教授來自賓大、哥大、耶魯也不少。大三請本校耶魯畢業的教授賜推薦信一封,飛往賓大暑研搬磚。表現優秀又拿到賓大教授推薦信。二牛強推,順利賓大。回看當年CY本科轉學時,還是北京一所非985/211大學的大二學生。
陸本破局:留學生群體是有各自圈子的,一個良好的留學備考氛圍讓同學們能夠互為砥礪:大家都知道留學語言能力重要,自然圈子內的同學不會去關注「旁門左道的盜題售賣」。反觀缺少學習態度引領的圈子,對紛雜的網絡信息很難辨識,一路踩坑卻不自知。
圈子氛圍不是一、兩年能夠形成的,而是學校裡一代代前輩們積累下來的,前輩們留學歸國把圈子氛圍營造自律,學弟學妹自然也會很用心地維護。所以留學圈子比較大的學校,海外人脈自然也多。如果同學們沒有這樣的前輩圈子,可以去主動交流,找到圈子接納自己,資源自然會慢慢傾斜給自己。
美國學校非常看重校友圈推介,很重要的一點也是基於此:彼此價值觀契合。沒有名校推薦資源的同學,可以通過學術、實習、參加組織活動,找到名校校友背書:已經被一個群體價值觀所認可,有人為我推薦證明。
3. 地緣PK
美國大學偏愛申請人」對學校地緣+學術資源」有深刻理解:紐約的哥大和紐大有何不同,洛杉磯的UCLA和USC各自有什麼優勢,互為鄰居的哈佛和MIT分別有什麼文化吸引了你。
舉例:MC同學想申請哈佛GSD,在申請文書裡體現出GSD主樓對面的Memorial Hall古建保護與中國城市規劃的古建築保護案例對比,教授看著材料都能眼前浮現出隔壁的哈佛地標,自然會格外好感:這是教授工作甚至教授做學生時就耳濡目染的校園環境,你通過地緣描述打動了教授的心。
陸本破局:地緣上的短板雖然短期內很難彌補,但陸本同學可以通過提前計劃,長線投入,慢慢研究美國本土資源來彌補。
2016年案例
陸本同學YH,大三暑期申請到了賓大的Session,利用1個月的時間對賓大做預申請調研。提前準備好三個切入點拉近與賓大的地緣好感:首先,研究賓大周邊的城市街區變革與賓大的發展互動;然後,進入沃頓商學院參加教育出版午宴旁聽;最後,調研自己房地產金融研究方向的賓大資源,在材料裡對接沃頓商學院會場的著述。順利入讀UPenn,第二學期申請沃頓商學院的課題。
對於不能直接飛到美國做校園調研的同學,請發揮周邊資源:諮詢目標學校畢業歸國的老師,請教已經就讀的學長、學姐,瀏覽學校官網隨時更新的Conference Room Scheduling(反過來查詢發言教授的報告)。
三、陸本地緣破局
面對美本同學的優勢,陸本同學只需要保證三點不落人後:語言實力為本、擴大學術人脈、地緣「曲線救國」——美國教授看到你如此細心鑽研申請項目,反而會讓你從陸本同學中優先脫穎而出——付出努力的回報不會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