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婦幼保健院發錯藥 保胎孕婦吃下了打胎藥

2020-12-18 搜狐網

孕婦的丈夫給記者看當時拍下的藥片包裝背面圖片 /晨報記者 張佳琪

  晨報記者 李東華 實習生 於麗麗

  8月29日,焦麗(化名)肚子裡5個多月的孩子還是流產了。她無法接受如此殘酷的現實,在她看來,這個孩子本可以在這個冬天平安降臨,她把意外歸罪於那粒不該吃下去的藥丸——流產前一個多月,浦東婦幼保健院護士將打胎藥當成保胎藥發給了她。

  一切從住院保胎開始

  意外過去3個多月,焦麗依然無法從悲痛中走出,走到哪,她的手裡都攥著那沓厚厚的就醫證據,她和丈夫一定要打開那心中的結——錯吃的藥丸與孩子的流產之間到底有多大關聯。

  於是,她一次次很不情願地回到那心碎的七月。

  7月1日,懷孕不到4個月的焦麗在丈夫的陪同下,再一次走進紅楓路599號——浦東新區婦幼保健院,進行例行檢查,並掛了特需專家門診。當天的B超檢查顯示,其子宮內有11mm的盆腔積液。

  關於盆腔積液,夫妻倆立即通過網上查詢及向其它醫院醫生了解,「懷孕時出現小量的盆腔積液應該多注意檢查,安心靜養就能吸收掉。」

  不過,浦東婦幼保健院的專家醫生告訴他們,這個情況非常嚴重的,建議住院治療保胎。由於是第一次懷孕,在與家人商量後,她選擇聽取專家醫生的建議,決定住院治療。

  住院治療初始,一切看上去都很正常,就是不停掛水輸液。

  然而,7月3日早上7點,焦麗開始渾身發燙髮癢,全身突起多處紅色疙瘩,像是藥物過敏。

  8點後,醫生查房後停掉了所有的掛水藥物,並重新開了藥物。

  就是這天上午,醫生為其開了保胎藥「地屈孕酮片」及其它抗過敏藥物。

  護士發了打胎藥

  當天下午4點,護士開始到病房發藥,發給焦麗的是一粒已被剪下來的白色藥片,從包裝背面看不清藥品的全名,僅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米」字和半個「酮」字。

  這也是其住院三天來要服用的第一粒藥片。拿到藥片後,因沒有看清藥名,焦麗就問護士:「這是什麼藥,沒有拿錯藥吧?」

  「是醫生開的,沒有問題。」護士回答。

  「她當時忙別的病人,頭都沒有回過來看我們一眼。」焦麗清楚記得。

  儘管護士很忙,不放心的她和丈夫還是先後問了發藥護士4遍,再三確認是不是給自己吃的。

  「護士說沒有拿錯,並且和我說要在飯前或者飯後一個小時內吃。」

  護士離開病房後,多一個心眼的丈夫把藥片的背面用手機拍了下來,焦麗這才放心地把藥吃了下去。

  幾分鐘後,丈夫又特意去了趟護士臺,詢問藥的名稱,並告知值班的幾個護士,剛才妻子的藥只能看到一個「米」字。

  聽到這個字眼,一名護士神色大變,立即和另外三名護士衝到了藥房找尋藥物的外殼。從垃圾桶找出藥殼後,護士明確地說:藥發錯了,是打胎藥。

  當丈夫將這一情況告訴焦麗後,她的身體似乎被抽空,癱坐到了病床上。

  「當時,我整個人都在發抖,腦袋裡一片空白,心裡很怕很怕,心想,我的孩子會不會受到傷害?

  而她的丈夫也不知所措,一個勁地問她們怎麼辦。

  緊急處理喝水催吐

  焦麗提供的7月3日院方的護理病程記錄中顯示:16點18分,發現藥物發錯。立即撥打了值班護士長及值班醫生的電話;16點20分,護士長、值班醫生、主任及行政總值班到場……

  「這些醫生來了後,一直在討論怎麼處理,這10多分鐘我非常忐忑不安。還是我自己提出了,我能不能自己壓喉催吐。」

  焦麗試圖用手進行催吐,但因為全天都沒吃東西,催吐沒成功。

  此時,有人建議洗胃,但該院沒有此設備,最終在場的幾名院方醫生決定,馬上轉院到川沙的浦東新區人民醫院,陪同一起過去的還有婦幼保健院的醫生和護士長。

  到達人民醫院後,急診室醫生不同意洗胃,理由是,焦麗當時懷孕17周,洗胃會引起嚴重的宮縮及其它突發情況,建議焦麗喝水催吐。

  於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焦麗喝下三升水(6瓶礦泉水)進行催吐。

  「當時我整個人精神都崩潰了,因為身體很虛弱,平時忌口連涼水都不喝,但就這麼咬牙灌下去3升水,邊喝邊吐。」

  「旁邊護士長看著都說想哭了,但不敢停,壓舌棒都壓斷了。」

  誰也都不知道這種方法是否真的能將吃下去的錯藥吐出來,所有人看見到的只有焦麗因難受痛苦而掉下的眼淚,但為了肚子裡的寶寶,焦麗依然在努力的吐。

  半個多小時後,漫長的催吐才結束,但連續的灌水催吐後,醫生還是無法回答還有多少藥物殘留。沒有別的方法,醫生最後從焦麗靜脈抽了兩管血,連同催吐物一起帶回了婦幼保健院。

  護理病程中記錄:20點00分,患者由護士長及總值班陪同下,由輪椅推入病房休息。

  當晚焦麗繼續掛點滴保胎治療。

  近兩個月後孩子沒了

  7月3號晚,回到浦東婦幼保健院的對焦麗和家人徹夜難眠。輸液時,焦麗的肚子突然一陣一陣地痛,不時反胃嘔吐,陰道也出現少量出血。於是,醫生在夜裡又加了抗過敏的藥物。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醫院方自始至終沒有說明藥物對腹中胎兒是否有損害,也沒見到任何的檢查報告。

  被服錯藥後,焦麗開始擔心孩子出生後會出現先天性疾病。

  7月18日,她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做了「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T21、T18、T13)檢測報告」,證明胎兒並沒有這方面的染色體疾病。

  7月21日在浦東婦幼保健院醫生的極力建議下,出院。

  此後,焦麗完全放下了工作,全身心在家養胎,父母也專門從外地趕到上海貼心照顧。

  8月22日,焦麗到浦東婦幼保健院第三次例行檢查發現,出現了羊水量少的情況。當時的診斷報告顯示:「胎兒兩肺信號稍偏低,少量心包積液,少量腹水,羊水量少。」

  突然的變故,讓焦麗一家人再次陷入了恐慌,她也再次被安排到浦東婦幼保健院住院進行保胎。

  8月25日,焦麗又來到國際婦幼保健醫院進行就「吃錯藥」情況進行過諮詢和全面檢查。她與家人商量後,花費1800元進行了「圍產檢查」,由三個專家進行會診。

  「國際婦幼保健醫院醫生一聽說吃錯藥,當面批評我們不懂事不注意,但一聽說是浦東婦幼保健院發錯的,就不敢多說了。」

  國際婦幼保健醫院提供的放射診斷報告顯示,「羊水偏少、胎兒兩肺信號稍偏低。」

  8月29日,此前所有的擔憂,不好的檢查信號化為現實的殘忍——孩子流產,懷孕23周的焦麗保胎失敗。

  浦東婦幼保健院的出院小結中記錄道:患者8月29日保胎失敗,胎兒及胎盤組織娩出。

  焦麗說:「小孩生出來時,還是有呼吸的,但太小,醫院說救不了。」

  孩子早產死亡,焦麗的精神和身體都遭受了極大的打擊,此後兩個月一直在休養調理。

  吃下去的到底是什麼藥?

  在無奈接受失去孩子的事實後,焦麗一家多次與浦東婦幼保健院進行交涉,一方面希望能看到當初催吐物及血檢的結果,一方面也希望院方能對「發錯藥」給個合理的說法,但每一次都被院方以各種說辭推託掉。

  跟據焦麗提供的照片,記者可以看到,這是一粒剪下來的白色藥片,包裝背面可以看到一個「米」字和半個「酮」字。另有:「竹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等小字樣。中間還有一個非常完整的小山頭樣式的公司LOGO。

  通過多方核實,獲悉該小山頭LOGO正是華潤紫竹藥業有限公司的LOGO。而在華潤紫竹藥業有限公司的官方網站內,記者再次查詢對「國藥準字H10950」字樣進行查詢,顯示為:藥品名「米非司酮片」,又稱米索前列醇片,規 格:25mg6s/0.2mg3s (粒),國藥準字號:H10950003。

  記者隨後嘗試購買此藥,但多家藥店均表示此為處方藥不能出售。最後記者在一家三級醫院的配合下,才在藥房窗口看到了此款藥,通過藥片背後的對比,米非司酮片正是焦麗當天吃下的藥片。

  該藥的說明書中記載,其藥理毒理為:米非司酮為受體水平抗孕激素藥,具有終止早孕、抗著床、誘導月經及促進宮頸成熟等作用,與孕酮競爭受體而達到拮抗孕酮的作用,與糖皮質激素受體亦有一定結合力。米非司酮能明顯增高妊娠子宮對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小劑量米非司酮序貫合併前列腺素類藥物,可得到滿意的終止早孕效果。服藥後,一般會出現少量陰道流血。

  這粒藥有什麼樣的影響?

  記者諮詢了紅房子、國際婦嬰保健院、上海第一婦幼保健院等醫院的多位婦科醫生,得到的回覆是:「米非司酮片」是目前幾種藥流方式的重要選擇之一,與米索前列醇配合使用打胎效果極好。

  只吃下一粒又會產生怎麼樣的後果?對此,專家們沒有統一的意見,但大家都認為,影響肯定是會有的。紅房子醫院的一位不願透露名字的醫生說:「這藥的藥性還是挺強的,起到軟化宮頸的作用。當然如果有具體檢測更有說服力。」

  根據該藥品的說明書中記錄。用藥人群為:除終止早孕婦女外,其他禁服。用藥用量為:口服25-50mg,一日兩次。

  藥代動力學為:本藥口服吸收迅速,半合成及合成米非司酮血藥濃度達峰時間分別為1.5/0.81小時,血藥峰值分別為0.8mg/L 和2.34mg/L。其中,說明書中還明確標註有:本藥品有明顯「首過效應」,口服1-2小時後血中代謝產物水平已可超過母體化合物。

  而當天,焦麗吃下該粒藥超過一小時才進行了催吐,在回到浦東婦幼保健院後,當晚就出現了肚子疼痛,陰道出血的情況。

  這粒藥究竟是怎樣拿錯的?

  焦麗向記者透露,給她拿錯藥的小護士是剛入院不久的,而且現在還在正常工作。當時與焦麗同病房的有幾個是來打胎的,她懷疑護士把別人的藥錯拿給了她。

  焦麗後來了解到,「一粒藥要經過三個醫生和護士的手才能到患者這裡。」

  那麼,這粒藥到底是怎麼拿錯的?

  記者從多家三甲醫院了解到,醫院病房發藥需經過以下幾個步驟:首先由藥房調劑人員核對醫囑信息與處方,繼而調配藥品;再由另一位調劑人員核對並確定發藥;調配前調劑員應查看借藥登記表,並與領藥護士共同籤字。調配完的藥品應放在有病房號的取藥櫃內,相鄰藥房藥品一定要分開,以免發錯病房。

  在護士發藥過程中,要嚴格遵守「三查七對」,這是臨床和護理上的一個名詞,就是要提醒醫護人員在工作中認真核對。三查是指:操作前查、操作時查、操作後查;七對指的是:查對床號、查對姓名、查對藥名、查對劑量、查對時間、查對濃度、查對用法。

  如果醫護人員嚴格按照「三查七對」的工作原則進行,想發錯藥也很難。而據焦麗回憶,當時病房內雖然有多名病人,但周圍打胎的病人發的都不是一粒藥,而自己吃保胎藥只吃1粒,若是錯把別人的藥拿給了自己,這也是說不通的。

  院方回應:這只是個醫療過失

  昨天下午,新聞晨報記者一行來到了位於金橋紅楓路599號的浦東新區婦幼保健院。在了解在記者的採訪意圖後,院方安排了綜合辦公室潘主任、醫糾辦公室陳科長及婦科丁主任等對此次事件進行了說明。

  院方首先承認,發錯了藥,承認醫院存在醫療過失。院方向記者提供一份說明材料中記錄:患者(焦女士)因「孕16+周,陰道出血三天」於7月1日入院進行保胎治療。7月3日,護士誤將米非司酮作為保胎藥發給患者服用。

  然而,醫院同時表示,吃錯這粒藥與焦女士的小孩流產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存在因果關係。

  院方表示,在發生了發錯藥事件後,院方除積極組織醫護人員進行補救措施外,先後多次組織院方專家進行了會診,最終院方在7月得出的結論是:誤服下的這一粒米非司酮片可能部分吸收,對早孕可能有一定影響,但焦女士當時孕期16周,胎兒器官已形成,對胎兒影響不大,可繼續保胎治療。

  據介紹,此事件後醫方曾就此事向浦東新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進行過匯報,在匯報情況中提到,事件發生後,院方領導通過電話諮詢了兩名上海市專家,專家的意見為:1、該藥對胎兒影響很小,最嚴重的後果是引起流產。2、錯服一粒,劑量遠小於用於早孕流產的劑量,藥物口服吸收後分布全身,所以到達子宮的藥量更少,不會有嚴重後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專家的分析當中,針對的討論對象是一個正常的孕婦,而焦女士是一個當時正在做保胎努力的患者。

  據介紹,事件後,院方對當事護士做出了停職檢查處理,同時要求全院各科室開展了整改講座吸取經驗教訓。

  目前,院方表示還在積極的與患者進行溝通,希望藉助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與患者達成調解共識。院方還表示,患者也可通過訴訟的方式來進行解決。

  [對話院方]

  新聞晨報:醫院對發藥的流程有什麼樣的規定,為何會出現發錯藥?

  院方:醫院有明確嚴格的規定,也是按「三查七對」來進行核發的,這一次發錯藥的是一名新護士,剛剛工作不久,對藥物敏感性並不強,這一事件對我們也是個警示。

  新聞晨報:當初催吐物院方有進行過檢測嗎?

  院方:沒有檢測。因為我們向多個檢測方諮詢過,各方都表示,這個檢測沒有意義,吐出來的只是水,藥物很少,很難檢測出什麼。

  新聞晨報:沒具體的檢測數據支持,怎麼認定這粒藥與流產就沒有因果關係?

  院方:這個患者本身就有先兆流產,胎兒自身就不太好。事後我們組織了自己專家,也諮詢了市裡的專家,大家的意見很統一。如果患者認為這其中有因果關係,按法律規定,誰主張,誰舉證。患者可以自行請專業機構進行檢測評定。

  新聞晨報:吃錯藥後,患者一直也在本院治療,最後還是流產了,流產原因是什麼?

  院方:現在早產、流產情況非常普遍。這與孕婦的自身條件和生活工作等都有關係,除非是發生類似意外摔倒這樣的事,不然很難去確定流產的具體原因。

  新聞晨報:保胎過程吃下打胎藥這算醫療事故嗎?

  院方:這次的事件不能算是醫療事故,因為沒有造成嚴重後果。只能算是一個過錯,可以稱為醫療過失。

相關焦點

  • 上海浦東婦幼保健院發錯藥 保胎孕婦吃下打胎藥
    她無法接受如此殘酷的現實,在她看來,這個孩子本可以在這個冬天平安降臨,她把意外歸罪於那粒不該吃下去的藥丸——流產前一個多月,浦東婦幼保健院護士將打胎藥當成保胎藥發給了她。8月22日,焦麗到浦東婦幼保健院第三次例行檢查發現,出現了羊水量少的情況。當時的診斷報告顯示:「胎兒兩肺信號稍偏低,少量心包積液,少量腹水,羊水量少。」突然的變故,讓焦麗一家人再次陷入了恐慌,她也再次被安排到浦東婦幼保健院住院進行保胎。8月25日,焦麗又來到國際婦幼保健醫院進行就「吃錯藥」情況進行過諮詢和全面檢查。
  • 醫院將保胎藥錯發打胎藥 導致孕婦流產(2)
    記者諮詢了紅房子、國際婦嬰保健院、上海第一婦幼保健院等醫院的多位婦科醫生,得到的回覆是:「米非司酮片」是目前幾種藥流方式的重要選擇之一,與米索前列醇配合使用打胎效果極好。  只吃下一粒又會產生怎麼樣的後果?對此,專家們沒有統一的意見,但大家都認為,影響肯定是會有的。紅房子醫院的一位不願透露名字的醫生說:「這藥的藥性還是挺強的,起到軟化宮頸的作用。
  • 醫院將保胎藥錯發打胎藥 孕婦兩個月後胎兒流產
    她無法接受如此殘酷的現實,在她看來,這個孩子本可以在這個冬天平安降臨,她把意外歸罪於那粒不該吃下去的藥丸——流產前一個多月,浦東婦幼保健院護士將打胎藥當成保胎藥發給了她。   護士離開病房後,多一個心眼的丈夫把藥片的背面用手機拍了下來,焦麗這才放心地把藥吃了下去。   幾分鐘後,丈夫又特意去了趟護士臺,詢問藥的名稱,並告知值班的幾個護士,剛才妻子的藥只能看到一個「米」字。   聽到這個字眼,一名護士神色大變,立即和另外三名護士衝到了藥房找尋藥物的外殼。從垃圾桶找出藥殼後,護士明確地說:藥發錯了,是打胎藥。
  • 醫院將保胎藥錯發打胎藥 致懷孕五個多月孕婦流產
    她無法接受如此殘酷的現實,在她看來,這個孩子本可以在這個冬天平安降臨,她把意外歸罪於那粒不該吃下去的藥丸——流產前一個多月,浦東婦幼保健院護士將打胎藥當成保胎藥發給了她。  一切從住院保胎開始  意外過去3個多月,焦麗依然無法從悲痛中走出,走到哪,她的手裡都攥著那沓厚厚的就醫證據,她和丈夫一定要打開那心中的結——錯吃的藥丸與孩子的流產之間到底有多大關聯。
  • 上海一醫院錯發打胎藥孕婦流產,涉事護士曾被停職已恢復工作
    據媒體報導,2016年7月,李欣在上海浦東新區婦幼保健院接受保胎治療,一名護士錯將打胎藥當做保胎藥給她服用。院方發現後,對李欣進行了一系列治療,最終她還是流產了。12月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浦東新區衛生計生委獲悉,該部門對患者的遭遇表示深切同情,並嚴肅批評了醫院。
  • 上海一醫院錯發打胎藥孕婦流產 涉事護士恢復工作
    據媒體報導,2016年7月,李欣在上海浦東新區婦幼保健院接受保胎治療,一名護士錯將打胎藥當做保胎藥給她服用。院方發現後,對李欣進行了一系列治療,最終她還是流產了。  12月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浦東新區衛生計生委獲悉,該部門對患者的遭遇表示深切同情,並嚴肅批評了醫院。
  • 孕婦醫院保胎 護士竟給其服下打胎藥
    原本進醫院要保胎,沒想到安胎藥沒吃,吃的竟是打胎藥!近日,安徽肥東一對夫妻就遇到了這樣荒誕又氣憤的事。事發後,肥東縣衛健委表示,涉事護士已被辭退並吊銷護士資格證。在合肥肥東縣安貞醫院,施先生說當時和愛人就是到這家醫院來檢查做保胎治療。
  • 將保胎藥錯發成打胎藥,賠償和解不是終點
    原本要保胎,沒想到,吃的竟是打胎藥。如此荒謬的劇情,在醫院裡真實上演了。據報導,11月4日,施先生陪同妻子程女士住進了肥東安貞醫院保胎。等來的卻是護士的一句「吃錯藥了」。原來,11月6日,護士誤將保胎藥發成3粒打胎藥米非司酮。
  • 孕婦在醫院保胎,被誤發打胎藥,家屬:打算放棄胎兒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江淮晨報、搜狐新聞、梨視頻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近日,安徽肥東一孕婦在醫院保胎,被錯發打胎藥一事有新進展。
  • 護士把打胎藥當保胎藥給孕婦服用,丈夫:賠償損失,孩子不要了
    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肥東安貞醫院一位護士錯把打胎藥當作了保胎藥,給一位孕婦服用,此事件也是引起了軒然大波。根據相關調查。那天男子和自己的妻子去醫院保胎,當天上午和往常一樣,護士給妻子量體溫,並且拿藥給她吃。
  • 將保胎藥錯發成打胎藥護士被停職 肥東安貞醫院賠償9萬多
    合肥一醫院讓孕婦錯服打胎藥續:醫院已向家屬賠償9.5萬元  針對安徽合肥肥東縣安貞醫院一護士錯將打胎藥當成保胎藥發給孕婦一事,11月25日下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肥東縣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醫院與患者家屬當日上午經調解意見達成一致,醫院已向家屬賠償9萬多元。
  • 將保胎藥錯發成打胎藥護士被停職,受害方打算放棄胎兒
    施先生反映妻子在肥東安貞醫院保胎,被錯發打胎藥,其稱妻子洗胃不理想,胎兒不想要了。肥東縣衛健委回應當事護士被停職,賠償金達不成一致可走司法程序。此前報導合肥一醫院護士誤將保胎藥發成打胎藥,胎兒都17周了,家屬不打算要了11月4日,施先生陪同妻子程女士住進了肥東安貞醫院保胎。等來的卻是護士人員的一句「吃錯藥了」。
  • 護士錯把打胎藥當保胎藥給患者服用,雙方達成諒解
    (健康時報記者 張萌)對於近日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肥東安貞醫院一護士錯將打胎藥當成保胎藥發給孕婦一事,11月24日上午,健康時報從肥東縣衛健委獲悉,24日上午,醫院與患者家屬在調解上意見已經達成一致。11月4日,施先生陪同妻子程女士住進肥東安貞醫院保胎。11月6日早上六點半左右,護士像往常一樣給施先生的妻子量體溫,同時拿藥給她吃,施先生及其妻子程女士並沒有多看多想,就將藥物服下了,但讓夫妻二人沒有想到的是,服藥之後,護士卻告訴他們「吃錯藥了」。
  • 護士誤拿打胎藥給孕婦服下,衛健委:已被辭退
    近日,安徽肥東安貞醫院一名護士錯將打胎藥當成保胎藥發給孕婦一事引發關注。11月25日,從肥東縣衛健委獲悉,目前,醫院與患者雙方經調解意見達成一致,當事孕婦在安貞醫院住院的費用由安貞醫院承擔,孕婦及其家屬決定終止妊娠,隨後將到肥東縣人民醫院進行引產手術,所需費用也由醫院承擔。此外,醫院另外賠償孕婦9.5萬元。
  • 安徽護士錯把保胎藥發成打胎藥,當事孕婦將放棄胎兒
    身懷六甲本來是一件好事,每一個新手爸媽都無比期待自己的孩子,有些夫妻會選擇保胎服務,但是安徽這對新手爸媽卻遇到了讓人痛心的事情,有個粗心大意的醫護人員錯把保胎藥發成了打胎藥。11月4日,施先生陪妻子在肥東安貞醫院保胎;6日,護士拿藥給孕婦吃,服用過後,護士稱「吃錯藥了」。「胎兒我們不打算要了,怕後期有後遺症。」公開資料顯示,米非司酮是一種口服墮胎藥,不僅用於抗早孕、催經止孕、胎死宮內引產。無論如何,對孩子的發育肯定是不好的。
  • 保胎藥錯發成打胎藥,專業何在?沒有人應該為你的失誤而買單
    保胎藥錯發成打胎藥,專業何在?沒有人應該為你的失誤而買單 在最近一段時間裡面,有一件事情的曝光在網絡上面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這件事情就是將保胎藥錯發成打胎藥護士被停職這一件事情,對於這件事情的發生有人說,保胎藥錯發成打胎藥,孕婦是擔心自己的孩子以後會出現什麼問題,所以才將孩子丟棄的,當然這樣巨大的過失,可能並不是一個停職的護士所能解決的。
  • 護士誤將保胎藥發成打胎藥
    近日,安徽肥東的一對夫妻去醫院去保胎,可誰知令他們想不到的是,護士錯將打胎藥發成了打胎藥。 11月4日,家住肥東的施先生陪同妻子程女士住進了肥東安貞醫院保胎。可是誰曾想過了兩天以後讓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11月6日早上6點半左右,護士像往常一樣給程女士量體溫,並且拿藥給她吃。
  • 誤將保胎藥發成打胎藥 該處罰的不僅是護士
    近日,安徽肥東安貞醫院一名護士錯將打胎藥當成保胎藥發給孕婦服用一事引發關注。11月25日,記者從肥東縣衛健委獲悉,目前,醫患雙方經調解意見達成一致,孕婦住院費用由醫院承擔,孕婦及其家屬決定終止妊娠,引產手術所需費用也由醫院承擔。醫院另外賠償孕婦9.5萬元。涉事護士已被辭退,並被吊銷護士資格證。
  • 保胎藥開成「打胎藥」,二胎媽媽險流產!南昌新建區人民醫院醫生...
    懷孕原本是件大喜事,開開心心地去醫院檢查保胎,結果出現了大烏龍……南昌市民張女士上月剛發現自己懷上了二胎,她拿著檢查結果去南昌市新建區人民醫院就診,熊醫生看了結果說都挺好,然後給開了孕酮片。沒想到吃了一粒熊醫生開的藥,張女士當晚就肚子疼,第二天一早見了紅,家人趕緊換了家醫院就診,結果醫生一看張女士吃的藥,表明不是保胎藥,而是打胎藥。藥品的說明書上寫著,此藥與另一種藥合用,可用於終止停經49天內的妊娠。張女士的丈夫表示,他們諮詢了省婦幼保健院相關專家,對於保胎又吃了打胎藥的情況專家醫生表示沒有這個先例,這也意味著這個小孩不能要。
  • 保胎藥竟然開成打胎藥,這種失誤算不算是謀殺?
    這次去醫院,是張女士最後悔的一次張女士發現自己可能懷孕了之後,就和丈夫一起去了南昌市的醫院進行檢查,在檢查之後說孩子發育得還不錯,然後就給張女士開了孕酮來保胎。張女士和丈夫取了藥之後就回到了家裡,然後按照醫生的囑咐吃了一顆藥,沒想到突然張女士的肚子非常的疼痛,結果到了第二天早上的時候還出血了,家裡人見到這樣的情況非常的害怕,就趕緊去了醫院。因為是吃了藥之後才有的這個情況,張女士就覺得應該是藥的問題,就帶著藥去了婦幼保健院,哪知這一問不要緊,這哪是什麼保胎的,竟然是打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