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匯率、物價上漲因素影響,2020年德國GDP按美元算僅縮減610億

2021-01-19 騰訊網

2020年德國GDP數據已經正式公布了——完成的名義GDP約為33290億歐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同比實際下降5%。雖然是最近十年的增速低點,但略低於2000年全球經濟危機時的降幅。

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在大多數國家的經濟增速創下數十年來的增速新低的背景下,德國經濟降幅卻低於市場預期,這充分說明了「德國經濟仍具備較大的韌性,仍是歐洲經濟的火車頭」。

詳細地給大家解讀2020年德國GDP

本文第一段的寫法是很常見的,按慣例使用了「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同比實際……」。那問題來了,如果不剔除物價變動因素,那德國GDP發展情況又是如何呢?看下圖:

按德國聯邦統計局公開的數據,2020年德國GDP約為33290億歐元,2019年為34491億歐元——即按歐元算,2020年德國GDP減少了1201億歐元,降幅是3.48%,四合五入後寫成「-3.5%」。

答案出來了:2020年德國全社會完成的GDP約為33290億歐元,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同比實際下降5%。但由於在2020年,德國境內的物價出現了大約「1.5%的上漲」,使得經濟總量在名義上僅下降了3.5%。

即:「下降5%」是德國GDP的實際增速,「下降3.5%」是德國GDP的名義增速——前者不包含通脹因素,後者包含了物價上漲帶來的通脹影響。通常情況下,我們提到的經濟增速都是「實際增速」。

按美元算,2020年德國GDP下降多少呢?

南生在之前的文章中曾提到: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因素,除了「GDP實際增速,物價變動因素」外,還有「匯率因素」——經常會出現某國的經濟增速很低,但匯率大幅升值,抬高了GDP。

或者是某國經濟增速比較高,但由於匯率貶值較大,其GDP換算成美元反而後出現了大跌。那2020年歐元情況如何呢?德國GDP換算成美元後,是下降還是增長呢?接下來南生給大家解讀下。

2020年全年歐元與美元的平均匯率約為:1比1.1422,即1歐元平均兌換1.1422美元。而2019年則只能兌換1.1195美元,即2020年1歐元能兌換到的美元變得更多,歐元出現了2%的升值。

這結果就是:按美元算,2020年德國GDP降幅要比按歐元算更小。德國的2020年GDP僅略微下滑至3.8萬億美元,與2019年的3.861萬億美元相比,僅減少610億,下降比例為1.5%

小結:2020年德國GDP實際是下降5%,但由於物價上漲了1.5%,匯率升值了2%(兩者合計抬升3.5%),使得德國GDP換算成美元後僅下降了1.5%。經過本次詳細解讀,大家應該都明白了吧。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2019年法國GDP增長1.3%,GDP約2.707萬億美元,那人均呢
    2019年法國的經濟實際增速也正式公布啦——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上漲因素後,實際增長1.3%,比之前預估的1.2%略有提升,但與上年1.7%的增速相比,縮減了0.4個百分點。加上在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確認「脫離歐盟」,這給今年(2020年)歐盟經濟增長再添阻礙。
  • 2019年歐洲有6個國家的GDP超過了1萬億美元,俄羅斯排第幾名呢?
    歐洲三駕馬車:德國、英國、法國按經濟總量來看,2019年德國完成的名義GDP約為34359.9億歐元,與上年相比,剔除物價因素後實際僅增長0.6%,創下近年來的增速新低。按照2019年歐元與美元的平均匯率計算,德國的GDP約為3.85萬億美元。由於歐元貶值,且德國經濟增速本來就較低的綜合影響,使得德國的GDP換算成美元後出現了下降——由2018年的3.95萬億美元,縮減至3.85萬億美元,但仍是歐洲各國中唯一一個超過3萬億美元的國家。第二名繼續是英國。
  • 2020年上半年,美國名義GDP為10.11萬億美元,那實際GDP呢?
    事實還真的就是如此,計算經濟實際增速並非是這樣直接「加減乘除」,而是需要考慮物價因素。那如何考慮並剔除物價變動因素的影響呢?這就需要引出「實際GDP」的概念,指的是:按照某一固定年份的物價為標準,來統計、核算其他各年份的經濟,得到就是各年份的實際GDP。看起來,好難理解啊!
  • 前三季度,英法德GDP合計為6.6萬億美元,與中美有多大差距呢?
    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歐元區GDP環比增長12.7%,遠高於市場預期和二季度的表現。即使看同比,三季度歐元區也只是下降4.3%,與二季度縮減14.9%相比,提升了10.6個百分點。
  • 2019年歐洲GDP前六強:德國第1、義大利第4,那俄羅斯、法國呢?
    按2019年的商品、服務價格計算,德國完成的名義GDP為34359.9億歐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約為3.85萬億美元——雖然在歐洲第一,全球第四名。但2019年印度GDP已經達到了2.85萬億美元,與德國的差距縮減至萬億美元左右。
  • 英、法、德三國人口合計是美國的66%,但GDP卻只有美國的42.2%
    來源:南生今世說歐洲三駕馬車——德國、英國、法國的2020年上半年的「成績單」都正式公布了!其中,德國經濟的表現稍好一些,第一季度經濟同比實際下降了1.8%,二季度經濟增速初值為「同比實際萎縮11.7%」。
  • 2020年歐盟GDP或將低於15萬億美元,中國有望達到15萬億
    南生注意到,2019年中國完成的GDP超過了99萬億元人民幣,按去年平均匯率折算約為14.363萬億美元。如果在此基礎上,能實現3%左右的實際增速,再考慮物價上漲因素,那2020年中國GDP將有望達到或超過15萬億美元。美歐方面。
  • 2020年10月美元兌緬幣匯率走勢分析
    為穩定匯率及防止美元匯率加速下行,央行較保持了購入美元力度;僅10月上旬央行已購入美元2660萬以防止緬幣加速升值。除10月9日美元兌緬幣匯率略降至1280水平線外,整月均維持在1280以上。因受疫情防控措施影響,本年度外國遊客和商務團隊急劇下滑,而先前由此產生的美元現鈔市場供應出現斷流,導致緬甸市場上美元現鈔匯率高於現匯匯率,但匯率變通趨勢與現匯基本保持一致。
  • 2020年上半年,西班牙經濟同比實際下降13.2%,GDP約5956億美元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第二季度,西班牙經濟繼一季度出現負增長後又出現了較大的跌幅。數據顯示,西班牙的二季度經濟環比萎縮18.5%,同比實際下降22.1%,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大跌幅。西班牙的經濟支柱——旅遊業預計在整個2020年都或將不能完全恢復,這將給西班牙經濟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二季度,上半年的西班牙GDP簡介按照西班牙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今年上半年西班牙全社會完成的GDP約為5404.49億歐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實際下降13.2%。
  • GDP平減指數_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_GDP平減指數計算公式-金投外匯...
    GDP平減指數 gdp平減指數是什麼意思?
  • 3日國內黃金期貨漲1.45% 美銀美林稱美元匯率或將下跌
    截至1月2日,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2月黃金期價2日比前一交易日上漲5美元,收於每盎司1528.1美元,漲幅為0.33%。據新華社消息,分析人士普遍認為,2020年美元可能趨弱。隨著貿易摩擦緩解、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降低,投資者風險偏好走強,最終,美元指數在2019年底抹去了全年大部分漲幅,全年漲幅僅約0.4%。美銀美林全球研究部的分析報告預計,貫穿2019年的不確定性將逐漸消退,美元匯率在2020年將下跌。瑞銀集團的分析報告也認為,此前全球貿易低迷,投資者避險情緒高漲以及美國企業資金回流對美元形成支撐,但未來這種情況將有所改變。
  • 一季度美國加州GDP為7911億美元,中國廣東省為3226.6億
    來源:南生今世說按照美國商務部公開的信息,2020年第一季度,美國全社會完成的GDP經過多輪調整後定為52517億美元,與上年同期(51484億美元)相比,剔除物價上漲因素後,同比實際增長了0.3%(未剔除物價因素,名義增長2%)。
  • 廣東gdp排名2019 2019年廣東省各市gdp排名表
    全省陸地面積為17.98萬平方公裡,下轄21個地級市(其中2個副省級市),常住人口1.1521億人。  2019年,廣東省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671.07億元,人均GDP 94172 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 13651 美元)。廣東經濟總量雖然第一,到但人均GDP排名全國僅排第四(含直轄市排名全國第六)。  以下是2019廣東各市經濟排名:
  • 美國人均GDP超過6萬美元,是中國人均的6倍,那消費差距呢?
    有這樣一組有趣的數據:2019年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名義增長8.0%,總量達到了41.2萬億元人民幣,按去年平均匯率折算在6萬億美元左右。同期,美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略微超過6萬億美元,但增速比我們「差一個檔次」。
  • 一季度英國GDP約7033億美元,擴大了和法國的差距,那和中國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2020年第一季度,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英國全社會的經濟活動受到了廣泛破壞,全英國的GDP初值與上年同期相比實際下降了1.6%,是自2009年以來最大跌幅。一季度英國的工業也出現了1.7%的下降,其中建築業產出下降了2.6%,運輸設備的製造業產值下降了9.9%,採礦和採石業產出在2020年第一季度下降5.2%,但由於在對醫藥產品的需求比平常強勁的推動下,醫藥產品的生產增長了9.2%。
  • 2020年美元走勢解讀:為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漲?
    9月2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8376,較上一個交易日調升122個基點,至此人民幣中間價已經連續七個交易走高,創下自2019年5月14日以來的最高值。匯率大漲原因何在?
  • 2020年歐盟人均GDP或低於3萬美元,那中國、美國、日本等國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英國脫歐、義大利債務危機、德國工業陷入周期性疲軟以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等因素,使得2019年歐洲主要大國的經濟增速出現了新低。其中,義大利僅實際增長0.3%,德國經濟增速大幅放緩至0.6%。
  • 一季度德國GDP降至9344.4億美元,約為中國的31.6%,美國的17.8%
    來源:南生今世說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為遏制疫情所採取的「隔離、封鎖」等政策,使得2020年一季度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經濟環比出現了2.2%下降,同比實際下降了1.9%,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季度降幅。
  • 2019年越南、新加坡、泰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的GDP對比
    六國中,越南經濟增速最高分季度來看,2019年第一季度越南經濟同比實際增長6.82%,二季度為6.73%,三季度為7.48%,四季度增速初值為6.97%。按當前價格計算,越南完成的名義GDP為6037.35萬億越南盾,按平均匯率折算近2600億美元。
  • 二季度英國GDP同比下降21.7%,那美國、德國、法國、西班牙呢?
    二季度,英國GDP降至5725.5億美元數據顯示,二季度由於採取了「封鎖、隔離」等措施使得英國居民消費出現了「23.1%的下降」。由於消費在英國經濟中的貢獻率經常達到或超過70%,只要這個指標大幅萎縮,那整體經濟的降幅就自然不會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