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市長寫信才能做到「必有迴響」?

2021-03-05 中國青年報

霧霾嚴重怎麼辦?的士宰客怎麼辦?周邊環境髒亂差怎麼辦?試著給市長寫封信吧。生活中,老百姓給市長寫信的理由千千萬,呼聲也一個比一個高。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寫信才能獲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市長親自回應呢?跟隨小編的梳理,讓我們看看他們都是如何給市長寫信的。

霧霾籠罩下的鄭州市城區。

一大早出了門,對面100米都看不清,霧霾這麼嚴重,上班上課怎麼會有好心情?不高興!怎麼辦?近日,鄭州一位網友「大花貓」就很生氣地給鄭州市長寫了一封信:

「我們這些普通市民,不瞞你說,對你和你的政府對霧霾的治理非常不滿。你可能聽不到,許多人都在埋怨你,指責你,謾罵你!

據說第一次寫信時,「大花貓」還把市長名字搞錯了,「我去外面,不管認識不認識的,見了都問『鄭州市長是誰』,問了二三十個人,都說不知道。後來微信裡有人回復『市長是馬懿』。我才重新改過了。接著又寫了一個短文,意思就是說自己孤陋寡聞、混沌無知,同時也說明市長沒有幹讓市民能記住他名字的事兒。

(小編語:給市長寫信第一步,市長的名字最好別弄錯啊!ps.馬市長,看來是時候讓鄭州市民記住你了!

這封信在網上得到了許多網友的支持,很快,鄭州市環保局官方微博「綠色鄭州」發布了一封「鄭州市長馬懿致鄭州市民的公開信」。信中說:「鄭州市民朋友致我的一封信看後……作為市長心情又感到很沉重……將從現在做起扎紮實實地推進,盡到政府應有的責任。」

「老百姓提點兒意見,我們虛心接受。發點兒牢騷,就是罵罵我們又怎麼樣?」市長秘書回應說。看來給市長寫信還是有點作用的,最起碼公開表態了,也讓我們這些準備反映問題的小朋友更有信心了。

除了霧霾問題,生活中遇到不公或有難處的大有人在。從近年來媒體的報導來看,市長的反應普遍都是挺好噠!市民給市長寫信,只要問題屬實、具有普遍性或是比較嚴峻,都得到了市長或相關部門的回覆。舉兩個慄(例)子:

出差遇到的哥宰客怎麼辦?2009年9月,廣州大學胡幸福教授在延吉機場打車時被宰數十元,他給延吉市長趙哲學寫了一封投訴信,批評司機這種行為有礙延吉誠信形象。隨後,市長趙哲學公開回信道歉,並責成交通局調查處理,對宰客司機陳緒剛罰款2000元。

除此之外,市長還能解決「牛屎」問題。今年5月,晉江市池店御輦村村民向市長遞交材料反映,本村一村民在村中養了40頭奶牛,隨意拴養在村道和祖厝巷道內,牛群每天進出牛屎汙染村道,給附近居民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

晉江市市長劉文儒專門帶領相關負責人,為此事接待群眾來訪。在相關部門的反覆查勘溝通後,該村「牛屎城堡」的困局得到妥善解決。村民們最後又寫了一封信感謝這位市長。

市長可以來治霧霾,罰黑的士司機,甚至趕走「牛屎」……可是,能幫林志玲穿好衣服嗎?一位泰州的小學生就因為林志玲的一則內衣廣告給他帶來了困擾(你沒有看錯,志玲姐姐的魅力連小朋友都無法抵擋……),寫信給了當地市長(見下圖):

看了這封信,小編實在佩服這位小學生的勇氣和實在,不管是不是小朋友本人所寫,但當地市長真的回覆了,不過,大意是廣告沒有明顯違反《廣告法》的規定,無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現象……

「不要啊,市長你要幫我!不要讓他們再傷害我的身心健康了!」

工商部門依法條實地查看,以成人眼光評判,得出了廣告沒有不妥之處的結論,但這個世界不光有成人,面對孩子,我們在廣告審查時是不是應該更嚴苛些?(小編語:這世界太邪惡,根本沒考慮到小學生的承受能力,太多東西,他們根本把持不住。

不過志玲姐姐後來還就此事回復,她用那柔(fa)美(dia)的聲音在媒體面前表示歉意:「希望該小學生不要再看這個廣告,另外,以後接廣告時也會注意這方面的問題。」(小編看到這裡也是醉了,好像隱約聽到了「萌萌~~站起來~~~~」)

對寫信的這個熊孩子,小編只想問,你是哪個老師教的,能提出如此赤裸裸的現實問題,一點都不含蓄。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寫信那是實實在在為了好好上學啊有木有!

參與寫信的兩位同學,泰州的那位小同學要學習哦。

今年6月,深圳一名小學生黃丹蕾給深圳市長寫信說,深圳小學門外道路的臨街鋪面眾多繁雜,衛生、治安等環境較差。每天上學、放學的高峰期,許多同學和接送的家長們只能站到馬路上等待,不僅阻礙了車輛的通行,也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而且三年來,已經發生了三次孩子被機動車撞上的交通事故。

保護好祖國花朵,就是保護祖國的未來。針對這一情況,深圳市市長很快回信表示,將請交警局提出可行辦法,解決相關問題,保障學生安全。

除市民和小學生以外,國際友人也給我們的市長寫過信。不過這次不是要反映問題,而是表示感謝的。

「當我們在舉目無親的北京遭遇危難……是那些陌生的北京市民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請允許我向這些至今我仍不知道姓名的北京市民說一聲謝謝!」

這是一對美國夫婦從大洋彼岸西雅圖寄給北京市市長王安順的信。這封長達4頁紙的信講述了今年4月發生在永安裡地鐵站感人的一幕:美國乘客馬克(Mark)突然昏倒,停止了呼吸,好在眾多北京好人援救,使他轉危為安。

那麼,如果國外朋友遇到想要傾(tu)訴(cao)的事情,怎麼給市長寫信呢?我們把目光放到大洋彼岸,看看美國人如何給市長寫信。與中國市長不同,下面這位美國市長可就不那麼如意了: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聖瑪利諾市長尼爾(Dennis Kneier)與妻子當天走到他們的鄰居劉紀銘家外的人行道時,將手裡的糞便袋用力丟向劉家方向。遭丟狗糞的華裔劉紀銘(Philip Lao)發出公開信,表示希望尼爾下臺,並強調勇於為自己發聲、爭取權利的重要性。不久後,尼爾因此事正式辭去市長一職。

(小編語:市長大人您也太淘氣了,一坨狗糞毀了您取代歐巴馬大人的光明道路,實在是可惜……不過更為驚嘆的是,一封公開信就可以讓一位行為不端的市長付出代價,寫給市長的信,威力大大滴~)

相比國外,有時候我們的市長(或者部分幹部)可就很有牛脾氣了。像下面這位「最牛市長的回覆」,我們是不是應該向他丟狗糞?

2009年8月,湖北應城市網民「寒笑」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向「市長郵箱」寫信反映問題,而得到的回覆讓人大跌眼鏡:「我辦沒時間跟你閒扯,你有意見到創建辦來面淡(回復者錯別字,應為面"談")。

(我最牛!我問記者:拉屎要不要告訴你? 沒我牛!我回復市民郵件就倆字:已閱。)

言歸正傳,市民給市長寫信多半是因為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較為明顯的問題或困惑,而相關部門又解決「不力」,不管問題是大是小(小編相信大絕大部分寫信的市民的確有不得已的切身問題),都應該獲得市長或相關部門的回應,而不是用「閒扯」這種態度來應付。

當然,作為一名普通市民,期待的不是要經常去給市長寫信反應問題,也不指望封封都有「迴響」,而是希望生活中的一般問題都能通過常規途徑順利解決。如果沒有麻煩事,想必誰也不願無故求助市長。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如何給習大大彭媽媽寫信才能邀請到他們來做客?
    原標題:跟習大大出訪:如何請到習大大彭媽媽來做客     人民網11月19日電(杜小杜)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帳號今日關注「怎樣讓習大大彭麻麻聯名回信」。全文如下:   很多人都給習大大寫過信,但怎樣寫才能讓大大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 李叔同: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在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中,宮二的父親在隱退儀式上,對葉問和眾人說了這麼一句話。八個字意味深長,經常被一些文藝青年掛在嘴邊,寫在朋友圈裡。好多人以為這只是一句話,是王家衛導演創作的又一經典臺詞。但實際上,「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這句話出自民國佛學大師李叔同的《晚晴集》。
  •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不,念念不忘,沒有迴響!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不,念念不忘,沒有迴響!昨天在朋友圈聽到一首小時唱的《望》歌裡唱著的是:「我望眼欲穿 總思量 你身旁 是我天堂」都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但真的是否有迴響呢?在晴晴的眼裡的念念不忘是沒有迴響的...
  • 我是如何理解「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這句話的?
    但這裡面有一句話始終讓我無法忘懷,總是常常想起,就是那句: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我總感覺這句話充滿著力量,每當我想起它,就好像提醒自己,要堅持自己的信念,要擺脫其他的雜念,要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簡單一些,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堅持自己所堅持的,結果自己會來,無需去刻意爭取,任何的誘惑和捷徑都不是長遠之計,我感覺這句話真的特別有力量。
  • 弘一法師:生命中有一種狀態,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弘一法師李叔同在《晚晴集》中有這樣一句話:「世界是個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意思是說,一個人心中所牽掛的執念,總有一天,會得到這世界的回應。弘一法師的一生,可以說為道而生,為道而去。他在《晚晴集》中摘錄了百部佛經之精華,並以佛經為本加以闡釋,不帶半點己意之揣測,可謂句句經典,字字珠璣。
  • 什麼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都是騙人的
    今天與朋友聊天,忽然懂得了一個道理,什麼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都是騙人的,消息要發給願意聽的人,如果你要分享一下自己的日常生活,一定要發朋友圈嗎?想必關注你的人並不多,不如發給真正願意了解你,傾聽你的人。
  • 世界是個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相互喜歡就是「有生之年」。簡單真的好難。不喜歡四月。因為有愚人節,清明節,還有大學的運動會。懷念故人總是會感到傷感。即使自己與這位故人會沒有那麼親暱,甚至連面也沒有碰過,可是啊,聽著長輩們回憶起與先人的日子,驚覺原來我們的這個大家族就是這麼孕育的啊。
  • 《一代宗師》: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一代宗師》經典臺詞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錯的,躺下,站著的才有資格講話。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人不辭路,虎不辭山。人生如棋,落子無悔。風塵之中,必有性情中人。
  • 2月中旬,念念不忘,必有迴響,3星座靈魂共鳴,複合指日可待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2月中旬,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靈魂共鳴,複合指日可待的三個星座吧。巨蟹座巨蟹座的人一直以來都是以溫柔據稱。他們非常懂得照顧別人,從來都不去質疑別人,會儘自己的能力去接受別人,去幫助別人。在他們身邊相處的人,每一個都能夠和他們成為朋友。他們很堅強,為了自保,總是乖乖的躲在自己的殼裡。
  • 請你堅信,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其實很多人的理解是,只要是一個人的心有了誠意,就一定會獲得事情的轉機靈驗。當然這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是我更加願意用陳果老師的一句話,「心存一片誠意,喚醒自身的靈氣,當你心中靈氣噴發的時候,你會擁有無窮無盡的能力。」只要是心中有誠心靈性,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願你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願你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願你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湘潭10歲小學生寫信給市長伯伯提創文工作建議 獲回信
    事件10歲女孩給市長寫信框架眼鏡,馬尾辮,胸前繫著鮮豔的紅領巾。9月21日課間,童謠和班上的同學圍坐一團,反覆捧讀著市長伯伯的回信。市長伯伯不僅親自收閱了自己的信件,還專門對她在信中提出的建議進行了回復,這位10歲的小女孩表現得既興奮又緊張。
  • 抖音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是什麼歌? 原曲《望》完整歌詞分享
    抖音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是什麼歌? 原曲《望》完整歌詞分享時間:2018-05-26 11: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是什麼歌? 原曲《望》完整歌詞分享 抖音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是什麼歌?小夥伴們是不是都在找這首歌的資源呢?
  •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堅持很重要
    有一段時間,嚴重營養不良,把我嚇壞了,就想辦法給她各種調理。  高中開學了,她是住校的,一個星期只能回來一次,我叮囑她,儘量按照我之前的飲食調節方法來吃飯,不能完全做到,也要差不了太多。女兒滿口答應,她說您放心吧媽媽,我一定要瘦下來,因為即使瘦成猴也比胖好看。瘦成什麼樣都有好看的衣服穿,可是胖了,連條合適的褲子也買不到。  昨天晚上女兒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她又瘦了。
  • 念念不忘的男孩名字,父母心聲必有迴響
    正如當前流行的一句話所言:「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所言,您們想要的終將會得到。您們的喜愛是我們最大的創新動力,那我們後面會有更好的名字。
  •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薛之謙的十年之約
    在許多年前,我聽過薛之謙的歌,但那個時候卻不認識他的人,當年的汪蘇瀧、徐良、許嵩等等一系列的網絡歌手,都比他有知名度,我第一次聽他的歌叫《我知道你都知道》,當時在想,是什麼樣的人會寫出這樣的歌,每一句歌詞都想說的是自己,應該說沒有故事的人,是不會寫出這麼有故事的歌曲的,當年在KTV
  • 抖音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是什麼歌 小時《望》完整歌詞介紹
    抖音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是什麼歌?小夥伴們是不是都在找這首歌的資源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完整版的資源分享哦!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一起看看吧!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哦!  抖音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是什麼歌  據悉,這首歌是《望》,是由歌手小時演唱的!在QQ音樂可以聽哦。
  • 近期,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只要還相愛就能夠複合的星座
    真心相愛的人們他們往往因為有很多原因不能夠在一起,但是是你的始終是你的,兜兜轉轉繞了很遠的路只要最後是你就好。近期,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只要還相愛就能夠複合的星座有哪些呢。近期,射手座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還相愛就能夠複合成功。金牛座金牛座的人淳樸踏實,他們的思想甚至有些老舊,認為穩定的生活工作和平淡的感情才能夠給自己帶來極大的安全感。
  • 再見臺北——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再見臺北——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走過男男女女戀愛的彩色西門町,講正經有阮少年的心情」,若是去臺北找豔遇,絕對不能錯過西門町,因為這裡封存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和愛情。在這裡,有他大半生的記憶,有開啟他美學之旅的大門,更有促成他致力於和風設計的關鍵。來西門町,請一定要在夜幕降臨之後。夜色中,霓虹閃爍,人潮如織,各種味覺盛宴和視覺饗宴紛紛上演,融合了日式、美式、中式風格的店面交相輝映,古老與潮流交織碰撞,展示著西門町的魅力。
  •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這3個星座,分手了最容易再複合
    很多人在戀情裡最忌諱的就是分手了再複合,他們認為一段已經出現裂痕的感情,是沒有重新修復的必要的,況且就算修復了,第二次在一起的兩個人也會因為同樣的問題分開第二次、第三次……其實說的很有道理,可是有一部分人的心裡,感情是根本無法完全割捨的,因此他們總是在一段感情裡來回徘徊,重演著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