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南京西路地鐵站,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的入口就在馬路對面。自1941年成立上海市兒童私立圖書館,1958年遷址到如今的南京西路962號,這座圖書館在這裡已歷經59個春秋。
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的入口
作為全國歷史最悠久的省級少年兒童圖書館,這裡藏書83萬餘冊。但在數字之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其特色館藏。跟隨工作人員,我踩著十分古樸的深棕木質地板,一路走上圖書館閣樓,得見這些「鎮館之寶」。
書架上的《小朋友》雜誌閣樓裡的書架整齊擺放著自1922年以來的《小朋友》周刊。這份周刊最初由上海中華書局創辦,1953年,轉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及至今天,成為我國少兒讀物中出版時間最長、出版期數最多的刊物。
《小朋友》雜誌內頁看似面積不大的閣樓,每個書架上都整齊地擺著珍品圖書,其中還有《小學生文庫》《幼童文庫》《國民教育文庫》《小學生分年補充讀本》等書籍、刊物。
翻閱其中幾本,我們很快就能發現,不論是過去還是今天,讓孩子們簡潔、快速地了解知識始終都是兒童出版物的重要目標。
《幼童文庫》之《害蟲》在《幼童文庫》系列的《害蟲》一書中,開篇即寫著:「世界上的害蟲很多:有的害人,有的害家畜,有的害植物。我們家裡常見的害蟲,是蒼蠅、蚊子、蚤、蝨、臭蟲等。蒼蠅和蚊子害處很大。」隨後薄薄幾十頁畫著天牛、金龜子、蟋蟀、蟬等各類「害蟲」。
站在今天回過頭來看這些讀物,時代流轉,人們的知識更加豐富,看到彼時知識的局限性也別有一番趣味。成年後的我們會明白,所謂「害蟲」只不過是站在人類生產的角度而言,對於大自然整體生態來說,「害蟲」也必不可少,比如,有些植物就需要依靠蒼蠅傳粉。
《幼童文庫》最初由商務印書館在1934-1935年出版,共200餘種,讀者對象為低年級學生,以圖畫為主,平均每冊有17幅插圖,全套圖書有3500餘幅圖畫,除了以上介紹到的自然類《益蟲》《害蟲》,還有社會類、故事類書籍。
《幼童文庫》之《熱的地方》如《熱的地方》為孩子們展現的就是熱帶地區的社會、地理環境,圖書首頁即提及「熱的地方,有深密的叢林。叢林裡面,生著比人還要高的草,又有許多藤類的植物」。
1948年,《幼童文庫》在原有內容上再次改訂出版,在原來的自然、社會之外,也將名著轉變為孩子們容易接受的形式,《魯賓孫的故事》就屬其中一例。
《魯賓孫的故事》今天的我們常常感慨孩子負擔重,從小就要學習奧數,原本高年級的課程內容也不斷往低年級發展,我翻開了一本1930年代的小學六年級算數書:
《六年級算數工作書》內影這時的數學題已經教到二分之一減四分之一的異分母加減。查閱以後發現,這部分內容,在今天使用較為廣泛的人教版數學教材中,屬於五年級下學期教授的內容。
當時的美術教材也別具一格,與今天品評世界名畫,偏向教授美術審美相比,當時似乎更側重美術實踐。
五年級美術《畫譜》除了數學、美術,這套由商務印書館在1933-1937年間出版的《小學生文庫》,內容還涵蓋社會、政治、經濟、國際、法律、歷史、傳記、語文、算術、音樂、美術、勞作、故事、詩歌等40多個門類,是當時中高年級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小百科全書」。其中,還有一本《奇象》,實際上是以問題為導向的自然科學類知識,類似今天的《十萬個為什麼》。
《奇象》內頁翻閱《小學生文庫》時,我還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首先,豎版閱讀對於文中插入英語而言,會帶來不小的閱讀麻煩。為了讀清一串英語語義需要將書打橫來看,例如《蒙古民間故事》中「狐狸欺人反害己(How the Fox Fell a Victim to His Own Deceit)」。
《蒙古民間故事》內頁另一個趣味的變化則是1948年前後閱讀順序上出現調整。1948年以前的書籍閱讀順序從右往左,1948年後則轉變為從左往右閱讀。據了解,有一說對此詮釋為西方帶來的影響。中國古代傳統為從右往左閱讀,既傳承著書簡時代的閱讀、寫作便利性,又體現古人「以右為尊」的影響。另一方面,由於西方人使用鵝毛筆書寫,字體橫寫,因此由左至右書寫不至沾染墨跡。近代以後,隨著西方人對中國影響力增強,國人也逐漸改變閱讀習慣方向。
與《幼童文庫》相仿,這套《小學生文庫》中也有不少名著經典。其中,四大名著被分為若干冊,每冊中寥寥數章,摘選名著原文。
圖為《西遊記》中「車遲國鬥法」部分這些藏書只是冰山一角,少年兒童圖書館從民國時代起,在漫長的歲月中,慢慢收拓,延續至今。如今,在這小小的閣樓間,可以說藏著百年來不同的兒童讀物,若能靜靜地在這裡坐上些許時光,或許能有更多有趣的發現。
閣樓內的百年藏書走下閣樓,會發現今天的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恰如之前的每個時代一樣,致力服務少年兒童的知識拓展。圖書館在工作日期間於下午1時到5時向全社會開放,周末日則是上午、下午全天開放。除了整齊、明亮的桌椅,還有舒適愜意的沙發座。
閱讀室圖書館分為中學生、小學生與低幼館三個區域,但從整體觀感來看,服務對象年齡較低的低幼館與小學生館較之中學生館常聚集著更多讀者。某種程度上說,年齡越大的孩子,越沒有時間泡圖書館。
低幼館一瞥在借閱服務方面,每位讀者憑藉借閱卡即可借出10本圖書,其中含3本外文原版圖書,借閱時長為56天。我認真查閱書架上的圖書,發現還有不少英語原版書籍。據管理員介紹,外文圖書中《哈利·波特》系列長期是孩子們最愛借閱的書系之一。
英文圖書數據顯示,2016年該館累計流通借還冊次256餘萬,其中《小狐狸》《猜猜我有多愛你》《我的爸爸叫焦尼》《小熊包子》系列、《哈利·波特》系列榮登最受歡迎的借閱榜。2017年1-8月外借冊次是152.8萬冊,外借人次近30萬人次。出借只需在相應的全自動服務機器上完成,還可以在上海市內190多個圖書館點歸還圖書,借還全程十分方便。
自動借還機(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