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龍捕食馬門溪龍場景復原圖
不管是電影《侏羅紀公園》還是《侏羅紀世界》,霸王龍都被推向了陸地上頂級掠食者的神壇。然而,科學研究表明,其實不然。
6月13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舉行《山城龍跡 走進重慶恐龍世界》新書發布會,這是國內第一本系統記錄重慶這座城市的恐龍的科普書,書中揭秘了侏羅紀時代的真正霸主——上遊永川龍。
重慶恐龍多
發現化石點60餘處
完整的有十餘具
《山城龍跡 走進重慶恐龍世界》由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支持編著完成,科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著名恐龍學家徐星、彭光照,知名恐龍學者和科普作家邢立達聯合推薦。
據該書的作者之一、重慶市地勘局208地質隊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總工程師代輝博士介紹,中國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恐龍大國」,重慶更被譽為一座「建在恐龍脊背上的城市」。1957年首次在合川發現恐龍化石以來,目前,全重慶已有將近2/3的區(縣)相繼發現恐龍化石,其中不少是享譽世界的「明星恐龍」:如當時亞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恐龍之一,有「東方巨龍」之稱的合川馬門溪龍;目前亞洲最完整的大型肉食性恐龍之一——上遊永川龍;世界級的侏羅紀恐龍化石產地重慶雲陽恐龍動物群……
目前,重慶共發現恐龍化石點60餘處,完整的恐龍化石有十餘具。既然被譽為一座「建在恐龍脊背上的城市」,為何目前只有十餘具完整的恐龍化石?「一萬隻恐龍當中,只有一隻恐龍的遺體會通過化石的形式保存下來,而十萬隻恐龍化石,又只有一隻被人類發現。」代輝用了這麼一個假設來形容恐龍化石的來之不易。
重慶恐龍猛
永川龍長近8米
它才是侏羅紀霸主
重慶地區中生代地層廣布,但出露情況不一,「整體上來說,侏羅紀地層主要在主城、渝西和渝東北大面積出露,白堊紀地層只有綦江、江津和黔江有少量出露。目前重慶地區發現的恐龍化石點主要就分布在主城、渝西和渝東北。過去幾十年重慶發現的恐龍既有體形巨大的蜥腳類,也有兇猛的獸腳類,不僅有恐龍骨骼化石,還有恐龍足跡化石。」代輝說。
在《山城龍跡 走進重慶恐龍世界》一書裡,揭秘了不少重慶恐龍的真實情況。
比如,不管是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在恐龍科幻電影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侏羅紀公園》,還是2015年再次引爆恐龍熱潮,由科林·特雷沃羅導演的《侏羅紀世界》,霸王龍都被推向了陸地頂級掠食者的神壇。
然而,據《山城龍跡 走進重慶恐龍世界》記載,「霸王龍生活在距今6850萬-6600萬年的白堊紀晚期,比重慶大型蜥腳類恐龍晚了近1億年。這就好比我們在電影院觀看《侏羅紀世界》時,不會擔心秒殺暴虐龍的滄龍會出現在我們面前一樣。」
侏羅紀時期,這些植食性恐龍同樣不會過得無憂無慮,天敵依然存在。侏羅紀時期真正的霸主,就是重慶永川上遊水庫發現的——永川龍。
提及重慶的明星恐龍,自然要講到以化石產地命名的「上遊永川龍」,它於1976年在永川上遊水庫大壩前的一塊紅苕地中被發現,化石非常完整,昂首翹尾,埋藏姿態異常生動。
上遊永川龍是目前亞洲最完整的大型肉食性恐龍之一 ,它的發掘曾吸引當年的峨眉電影製片廠派出攝製組,現場拍攝了《永川龍》紀錄片。此外,永川還發現過「巨型永川龍」等恐龍化石。「巨型永川龍」的個體比上遊永川龍更大,頭骨就有1.1米長。
這隻恐龍體長近8米,屬大型動物,但異常靈活機敏,牙如絞肉機,即使身軀大於它的植食性恐龍,見到它也是甘拜下風早早逃生。
「復活」重慶恐龍
新方法 新技術
更準確地復原滅絕動物
在電影裡,霸王龍能追上汽車。其實不然。「2002年,發表在《自然》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通過數學模型對短吻鱷、雞、人、鴯鶓、鴕鳥等8個物種進行系統分析,測算了快速奔跑,即超過40千米/小時所需的腿部肌肉質量。最終測算,霸王龍的奔跑速度大約是18千米/小時,這一速度和馬拉松比賽的平均水平相當。」
代輝說,2012年,英國研究者通過CT重建了霸王龍頭骨與下頜的數學模型,並對霸王龍進行研究,「發現成年霸王龍臼齒的最大咬合力在3.5萬~5.7萬牛頓,而目前地球上的猛獸,非洲雄獅的咬合力只有約0.48萬牛頓。」
根據足跡「判案」
「亞洲第一腳」在急轉彎
2015年,重慶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208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自貢恐龍博物館等單位的古生物學者,在不到50平方米的層面上,發現了100多個蜥腳類恐龍行走時前後腳留下的足跡,組成了至少3條形跡。
「根據恐龍足跡,我們判斷這裡至少有3隻恐龍走過,它們體長約7.5米,屬於蜥腳類,正處於慢行狀態。」根據足跡,怎麼知道恐龍處於慢行狀態呢?
《山城龍跡 走進重慶恐龍世界》是這樣記錄的,「這3條形跡分別長15米、13.5米和3.5米,後足跡平均長度分別為33.9釐米、35.9釐米和35.1釐米,大小不一,我們可以知道這些足跡是由3隻不同的恐龍留下的。我們可以通過足跡要素計算恐龍的體長。根據蜥腳類恐龍的臀高為後足跡長度的5.9倍、體長為臀高的3.7倍,計算出3隻恐龍的體長分別為7.4米、7.84米和7.66米。」
恐龍足跡還為恐龍行為學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利用足跡的一些參數,按照相關公式可以計算出這3隻恐龍當時的運動速度分別為0.36米/秒、0.43米/秒、和0.81米/秒。
經過國內外多個單位合作,還發現這些恐龍足跡是目前亞洲發現的最古老的蜥腳類恐龍足跡。同時左右腳留下的足跡之間的間隔比較大,並且其中一條形跡呈明顯的轉彎現象。
同時,由於恐龍足跡的保存,對基底的顆粒度、黏度、溼度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在過軟的地面上,恐龍腳印很快會被周圍流動的泥沙回填埋沒。因此,當時兩隻喝水的蜥腳類恐龍踩在水裡的腳印,以及緊靠岸邊行走留下的腳印都沒能保存下來,反而最後那隻急轉彎調頭的恐龍的腳印被保存了下來,讓我們能夠一窺億萬年前這些「大塊頭」急轉彎的姿態。
案例
世所罕見! 雲陽恐龍化石牆綿延18公裡
發現恐龍新屬種,有望揭開恐龍在兩千萬年間長大十餘倍的秘密
兩千萬年間,恐龍從幾米長到20多米,是怎麼演化的?13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了重慶雲陽恐龍動物群新進展媒體座談會。會上,專家們詳解了重慶雲陽恐龍化石動物群的新進展。
恐龍化石「長城」至少綿延18公裡
重慶雲陽發現了數層含恐龍化石、時代連續(距今1.74億-1.64億年前)的侏羅系地層,橫跨雲陽縣龍角、普安、新津、故陵四個鄉鎮,沿地層走向連綿至少18公裡,被譽為「埋在地下的恐龍化石長城」。
代輝稱,自之前的新聞發布會之後,「我們對雲陽恐龍化石牆進行了清理和保護工作。目前形成的化石牆效果更好,化石牆表面的化石數量也更多,達4000餘塊。雖說目前已發現連綿至少18公裡,「但目前我們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大的範圍,可以說的是,分布範圍『世界絕無僅有』。」
兩具恐龍化石已經裝架完成
據了解,雲陽含恐龍化石地層主要為中侏羅統沙溪廟組(距今約1.64億年)和新田溝組(距今約1.74億年)。沙溪廟組地層中的恐龍化石(主要為一區恐龍化石牆)初步判斷主要還是屬於蜀龍動物群,但在恐龍種類和骨骼形態特徵上與自貢大山鋪有一定差異,具有新屬種的材料,其研究可以對蜀龍動物群進行很好的補充和完善。
新田溝組地層中的恐龍化石在時代上屬於祿豐龍動物群(以早侏羅為主)和蜀龍動物群之間。目前已發掘可供研究的3個形態學標本,獸腳類和基幹鳥臀類標本均為新屬新種,蛇頸龍類標本為璧山上龍一新種,說明新田溝組中出現新類別材料的機率較高。而這些研究成果的第一篇論文,已經在《古脊椎動物學報》發表,今年相關研究成果還將陸續發布。
代輝稱:「祿豐龍動物群(以早侏羅為主)和蜀龍動物群相差兩千萬年,但恐龍則從幾米突然長到20多米,這中間發生了什麼?重慶雲陽恐龍動物群,具有填補早侏羅世晚期至中侏羅世這一時間段恐龍演化序列空白的潛力。」
另據了解,目前已經裝架完成兩具雲陽恐龍化石,一具為產自沙溪廟組的峨眉龍,長約16米;一具為產自新田溝組的基幹新鳥臀類恐龍,長約1.7米。
今年還將有更多的雲陽恐龍裝架完成。
恐龍知識十問
恐龍在地球上生活的年代是什麼時候?
恐龍生活的年代叫做中生代,包括了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恐龍從距今2.3億年左右的三疊紀中晚期出現,至距今6600萬年的白堊紀末期非鳥類恐龍滅絕,統治地球超過1.6億年。
恐龍分為哪幾類?
恐龍分為蜥臀目和鳥臀目。蜥臀目向下再分為蜥腳類、獸腳類;鳥臀目向下再
分為鳥腳類、劍龍類、甲龍類、角龍類和腫頭龍類。
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恐龍是什麼恐龍?
阿根廷龍,長約40米,重約100噸。(最近研究發現,之前認為長約100米的易碎雙腔龍實際長約35米)
世界上發現的第一隻長毛的恐龍是什麼恐龍?
中華龍鳥
重慶有沒有發現恐龍足跡?如果有是哪些地方?
有,綦江、大足、永川
重慶目前發現恐龍化石最多的區縣是哪個?
雲陽
雲陽發現的恐龍化石屬於哪個時代?
侏羅紀中期,距今1.64億年至1.74億年
重慶目前發現的最大的肉食性恐龍是什麼恐龍?
巨型永川龍
江北重慶龍屬於恐龍分類中的哪一類?
劍龍類
重慶市的恐龍化石保護工作屬於哪個部門主管?我們在重慶發現恐龍化石應該報給什麼部門?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編輯/黎雨寒
來源/上遊新聞 重慶晨報記者羅薛梅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