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5nm和3nm訂單都被蘋果搶走,"失寵"的華為怎麼辦?
中芯國際近年來雖然進步神速,但也只是到了14nm,反過來看臺積電,5nm已經量產,且3nm已經開始試產,不少人還是替華為捏把汗,因為臺積電的產能,多半是被蘋果拿走了。
有人說臺積電與華為分開一點不心疼,這是因為美的一些企業,諸如蘋果、高通、英偉達都能夠將失去華為的那部分訂單給補上。但是實話講,目前能夠用到5nm甚至是3nm的企業不多,除了蘋果,或許也就華為了吧。
臺積電"失寵"與華為?
前一段時間有媒體爆料稱,臺積電2021年先進位程的產能已經被 "預訂一空"。其中,蘋果iPhone應用處理器及Arm架構電腦處理器擴大量產規模,獨佔5nm超過八成產能。
而更有媒體爆料稱蘋果也在搶臺積電3nm的產能,只是沒有具體的時間和訂單量,不過也足以看出,華為這邊沒啥動作,蘋果與臺積電始終沒有停止過。
有人說臺積電過於"狠心",即便是失去華為也不"心疼",因為產能有的是人來承接。
臺積電作為代工界的扛把子,其產能自然是有人來承接,尤其是在英特爾、格羅方德等一些企業停留在7nm左右的時候,臺積電在3nm甚至是2nm上的攻克,讓它更加具備"獨領風騷"的資格。但不能說臺積電對華為沒有努力過。
可能很多人說高通曾多次申請供貨,但臺積電顯得有點"走過場",其實這個沒什麼好掙的,但是從"挪開生產線給華為加班趕工"也可以看出,臺積電也是盡力了,畢竟合作這麼多年,每年提供的利益也是豐富,畢竟華為是其第二大客戶。
看到臺積電不斷地攻克難關,華為這邊還是一籌莫展,有網友開始呼喊國內晶片代工廠幹點實事吧。但,國內晶片廠,也是一個字"難"。
晶片大廠動蕩不安,中國芯怎麼辦?
如果說國內誰能扛起晶片大旗,或許早年前就有了答案:梁孟松。
當年梁孟松加入到中芯國際的時候,被業內說成國內將進入"梁孟松時代",而他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從28nm到14nm再到7nm,一步一個腳印,帶領一眾幹將實現了中國芯的高速發展。
但就在大家對此歡呼的時候,梁孟松傳出離職的消息,原因是蔣尚義入局中芯國際,這裡面的瓜之前已經講過,就不多說,但從晶片產業來說,不少人還是挺擔心中芯國際今後的走向。
一個68歲的人,工作3年幾乎沒有休假,也基本沒有家庭生活,全心放在工作上,換做一般年輕人,還真難以做到。
關於網友扒出來的瓜暫且不說,看到梁孟松或將離職這個事,我想起了任正非曾經說過的,國內不是設計不出晶片,而是基礎工藝不行。
從現在來看中芯國際還是有一定實力的,但當人才走之後,誰來扛大旗呢?
說到造芯,國內紛紛上馬項目,甚至新增上萬個和晶片有關的公司,但如果細分,和製造環節搭邊不是很大。
最後還是想說一下,國內晶片代工大廠,多做點事實吧,少一些"宮廷劇",深耕技術,爭取早日實現類似臺積電這樣的晶片代工巨頭,這才是當務之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