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董
寫到現在,停下筆,回想一路走來的日子。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
說實話,到目前為止我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感受,感受很複雜。或許因為沒能一直把隨筆堅持下去讓我覺得自己不夠資格談感受,儘管我知道斷掉隨筆是為了所謂的斷舍離,做減法。
但這段時間我時常為了這個決定而感到迷茫和自我懷疑,甚至漸漸頹廢和懈怠。好像斷了復盤和隨筆影響了我的整個狀態。曾經說過的一直堅持下去的話時常在鞭打著我,提醒著我:你就是一個失敗者,一個退縮者。
可我不願成為那樣的人啊!
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反問自己,你真的是那樣的人嗎?你當年的持續力和定力都去了哪裡?從來沒有擔心過堅持不下去的你又去了哪裡?
或許生活中的得失總會讓人情緒不穩,我們會為了放棄的深感遺憾,會為了得到的略感欣喜。但如果一件事一直困惑著你,糾纏著你,那就不要糾纏,不要傷感了。
要麼徹底地放棄,要麼重新再拾起。
在寫作這條路上,兜兜轉轉了一陣子。今天就用文字回顧一下以往的經歷,再展望一下未來的計劃吧!
一、踏上寫作之路的前前後後
到目前為止,我都驚訝於有一天會與文字發生關聯。作為一個從小害怕寫作文,對語文不感冒的我來說,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
但人生就是充滿不可能性,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而這種不可能性才使生活變得有意義,變得有活力。
1、以寫作慰心酸
與文字結緣是在兩年前,當時心中不是懷著對文字純粹的熱愛,只是將它作為一個情緒的發洩方式。文字是我的情緒垃圾桶,每天聽我吐槽和傾訴那些傷心事,所以一開始的文字寫得都是情緒,絕望的,傷感的情緒。
滿滿的心酸史,滿滿的含恨文。
但那段時光也讓我開始正視自己的感情和內心,當文字治癒了創傷後,我開始尋求平臺想要結識更多寫文的人。文字讓我找到了一個平臺——簡書
在簡書上,我斷斷續續寫了有七八篇文章吧!沒有長進,沒有成績,我就擱置了,不曾提起筆。我想是因為不熱愛,所以放棄地很快。
但幸運的是,簡書讓我「認識」了懷左學長。當時很喜歡他的文字,很溫和,很安靜,很有力量。文字吸引著我鬥膽加了他,但從未與他說過話,只是默默地注視著他的成長與改變。
他一直寫,我一直看。
他一路以來的成長與改變也讓我感嘆別人為何如此牛,而我怎麼這麼差。習慣性地自卑讓我越來越退縮,越來越提不起筆。學長持續地更文,出書,實習到辦寫作營,我一直都在目睹著別人的輝煌和改變。或許這種刺激一直潛伏在我的內心,只是我不知道,直到2020年它才暴露出苗頭。
2、零基礎正式的寫文日子開始了
學長的寫作營我很早就知道,只是一直沒有勇氣參加,我也不知道寫作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這樣的困惑和模糊讓我遲遲不肯邁出那一步。
在2020年3月份,我突然想通了,先不去追問這件事的價值。在做的當中再去尋找它對自己的價值。而且有些事短時間是找不到價值的,只有經過時間的累積才會突顯出它的價值。
懷著這樣的想法,我鼓起勇氣向加了很久的木易報了名。就是這一舉動改變了我,感謝這一舉動使我成長為現在的自己。
零基礎課時,我真的發自內心地開心和感動。我感嘆年初這一正確的決定讓我遇到了這個大集體,遇見了這麼多同頻率的人,遇見了一個更好的自己。
每天我都會認真對待我的作業,哪怕寫作過程中很累,很焦慮,但完成後的我很滿足,很有成就感。那段時間我好像找回了考研時的自己,那個不顧一切踏實去做,那個不言辛苦只為成長的自己。
或許那個時候,什麼都沒得到才更珍惜,更投入於那個奔赴目標的過程。
這種心勁促使我連報了私房課和蛻變書屋,那個時候想法很簡單,就是成長,成長,再成長。
3、在私房課的寫文時光
說實話,我在私房課的寫文狀態和效率真的不好,最近我也剖析了一下原因。
首先是因為在私房課之前就進入了學長團隊,導致我自己有點懈怠,潛意識裡覺得穩穩噹噹的,沒有向著那個目標再拼搏的動力。但我知道這是不好的,不能因為提前進了學長的團隊就不注重自我的成長。這種誘惑讓我迷失了自己,忘了我曾經來到這裡是為了什麼。
其次是各種事情接踵而至導致自己有點忙亂,應付不了,私房課的學習,團隊的排版,學校的論文和課程,代課學生的課程。這些事情集中在一起致使自己顧了此失了彼。
最後是持續地做,私房課的學習不算很有強度,一周完成一篇長文。說真的,對任何一個人來說擠擠時間總會出來一篇文章。能不能寫出來完全在個人,還記得上次楊可給我們做了一個分享,說她有次工作特別忙,沒時間寫作業,晚上快十二點到家,她告訴自己必須完成,那天一直寫到凌晨三點終於完成了作業。
這種精神真的讓我心生佩服,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優秀的人還比你更努力吧!我們總是在探求失敗的原因但原因其實就在我們自己身上。
稍微逼逼自己,你也可以成為二八法則裡的20%。
二、未來的寫作規劃
凡事都有要一個計劃,只有計劃好了才能清楚地實行,提高做事效率,成長得更快。我也為自己的寫作做了一個小小的規劃。
1、持續寫,不再放棄
不管多少,持續寫。以後不管每周寫七篇隨筆還是打磨二到三篇長文,這個周計劃必須嚴格執行下去。
就像學長說的:「給自己三到五年,成為一個領域的小專家。」
寫作這件事不能急,得慢慢來。要想出成績必須得持續做。學長也是堅持了九年才有了現在的成績,一切成長和進步都在日復一日地堅持中累積的。
既然前段時間都給自己下了這個決心,那就不負當初的誓言,把這件事持續地進行下去。
魯迅也曾說過:「要想在文化上取得成績,非韌不可。」一直堅持做一件事,真的蠻刺激的。尤其當現在社會誘惑如此多時,人總會在多種選擇中迷失自己,浪費時間。
2、想清楚,不求名利
做一件事之前,先想清楚為何做這件事,懷著怎麼的心態做這件事。如果你的目的偏現實,偏功利,那麼在堅持的這條路上,只會使你光注重結果,輕視了過程。
寫作是可以變現,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是為了追求物慾,而不潛心打磨寫作的功底。我想這樣做下去只會適得其反,永遠也成為不了一個好的作者。
羅曼羅蘭曾說過:「寫作的目的不應該只是為了發表。當然更不是為了稿費或虛名。它實際上是一個人認識真理之後的獨白。」
其實每個人回想當初自己為何寫作,大部分原因都是很簡單的。用文字抒發內心的所思所感,用文字記錄生活。
有些東西可能就在你不經意間悄然而至,就像學長說的:「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其他都會有的。」
3、養熱愛,活得快樂
有一句話叫:「熱愛可抵歲月漫長。」熱愛是源源不斷的動力,只有熱愛才能支撐自己度過那些難熬的日子,而且熱愛也是在遭受挫折之後重新鼓起勇氣的力量。
堅持固然是好,但一輩子這麼長,誰也無法預估自己能堅持多久。但熱愛才是你不顧一切去為之奮鬥的根本理由。
之前我沒有過特別熱愛的東西,從來也不知道熱愛是什麼滋味。但這段時間堅持的寫作似乎讓我找到了心中的熱愛。寫得再累,再辛苦,再忙我都感覺很舒服,很有成就感。這種感覺也讓我理解了那些為了旅行不惜徒步不畏嚴寒爬珠峰的人。理解了那些為了跳舞哪怕摔得遍地鱗傷也開懷大笑的人。
我想這些就是熱愛的力量吧!
熱愛讓你的生活更有奔頭,活得也更快樂。
三、個人品牌的設計
一個人得有自己的特點才能被人孰知,任何事情都需要經營,都有一套學問。這是我在這裡得到的新認知。認識自己,挖掘自己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
1、自我定位
來到寫作營之前,我從來沒有認真分析過自己。只是跟著周圍人和世俗的步伐在走。該上學時上學,該工作時工作,一切都是沒有目的和規劃地進行。
不曾探究過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能否把自己的喜歡變成一直堅持的事。糊裡糊塗地成長了這麼多年,期間也在尋找過上很好生活的方法,但一直只是脫離自己向外尋找,從來沒能認真向內挖。
直到現在我才明白定位對一個人的成長多麼重要,精準定位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才能沿著這條路一直往下走,深耕下去才可能會成功。
就像學長說的:「只有定位才能持續在一個領域發力,才有機會做出成績,逐步累積成小專家。」
2、我的定位:與專業結合,做一個專業的書評人
自寫文以來,我發現有很多寫文類型和方向。我也嘗試過很多類型,像邏輯文,情感文,人物採訪稿,影評等等方面。
但現在我決定要將自己培養成一個專業的書評人。
一是因為我是文學專業,儘管之前沒怎麼寫過書評,也沒接觸過新媒體寫作下的書評。但至少我還是文學專業的,如果能努力分析和學習下,我想這個目標還是能夠達到的。
二是我蠻喜歡看書的,尤其是小說。但之前只是略讀,不曾探究過內在深意。我想在未來學習專業的評論知識,然後深度分析每一篇文學作品的價值。
要努力讓自己的輸入有價值地輸出。
書評人是目前我的一個目標,希望自己能通過持續地寫作和學習,慢慢地達到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