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處理工藝中回火的目的是什麼?用什麼油?

2020-12-18 英吉切削液之家

熱處理行業的許多小夥伴們都了解熱處理工藝中的4把火:分別是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在熱處理工藝中回火工藝是淬火後接著進行的一種操作步驟,一般又是工件進行熱處理的最終一道工藝程序。按加熱溫度的差異,把回火分成低溫回火,中溫回火,和高溫回火。回火是將淬火後的金屬材質或零部件加熱到某一溫度,保溫一定時間後,以一定方式冷卻的熱處理工藝,因此把淬火和回火的協同工藝稱之為最終熱處理。淬火與回火的主要目的性是:

1)減低脆性:工件淬火後有很大的脆性,如無法及時回火會使工件變形以至於開裂。

2)調整工件的機械性能:為了滿足各類工件不同的特性需求,根據回火來調整,硬度標準,強度,塑性和堅韌性。

3)穩定工件尺寸:根據回火能使金相組織趨於穩定,以確保在之後的使用過程中不再造成變形。

4)改善某些合金鋼的切削性能。

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回火工藝要用到回火淬火油,回火淬火油對表面光亮性和硬度均勻性要求高的零件,選用回火油比用一般空氣爐回火,可得到更好的實際效果。回火淬火油要具有高閃點、高燃點,還要具備很高的安全性能,熱氧化穩定性,揮發性低、油煙小等特徵。

相關焦點

  • 熱處理4把火:淬火、回火、正火、退火
    什麼叫淬火? 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後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通常也將鋁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卻過程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
  • 熱處理正火回火的解釋及熱處理的工藝特點
    熱處理是指材料在固態下,通過加熱、保溫和冷卻的手段,以獲得預期組織和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在從石器時代進展到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的過程中,熱處理的作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  熱處理的正火和回火的解釋  1.
  • 【材料課堂】熱處理特輯—回火
    1、定義回火是將經過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熱到低於下臨界溫度AC1(加熱時珠光體向奧氏體轉變的開始溫度)的適當溫度,保溫一段時間後在空氣或水、油等介質中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或將淬火後的合金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若干時間,然後緩慢或快速冷卻。
  • 鋁型材熱處理的四把火: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
    【鋁道網】退火是指將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根據材料的和工件的尺寸採用不同的保溫時間,然後進行緩慢冷卻,其目的主要是降低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於後續加工,減少殘餘應力,提高組織和成分的均勻化。
  • 【資料】金屬熱處理之正火、退火、淬火、回火的區別與聯繫
    回火一般不單獨使用,在零件淬火處理後進行回火,主要目的是消除淬火應力,得到要求的組織,回火根據回火溫度的不同分為低溫、中溫和高溫回火。分別得到回火馬氏體、屈氏體和索氏體。其中淬火後進行高溫回火相結合的熱處理稱為調質處理,其目的是獲得強度,硬度和塑性,韌性都較好的綜合機械性能。因此,廣泛用於汽車,拖拉機,工具機等的重要結構零件,如連杆,螺栓,齒輪及軸類。回火後硬度一般為HB200-330。
  • 熱處理:淬火、回火、正火和退火
    四、熱處理將金服加熱到定溫度,並保持段時間,然後按適宜的冷卻速度冷卻到室溫,這個過程稱為熱處理。常用的熱處理工藝方法主要有淬火、 回火、正火和退火等。1.淬火將鋼加熱到A1(對過共折鋼)或A3線(對亞共析鋼)以上30-70℃,在此溫度下保持一段時間,使鋼的組織轉變成奧氏體,然後放人水中(或油中.鹽溶液中)快速冷卻,使奧氏體來不及分解,合金元素來不及擴散而形成馬氏體組織,稱為淬火。淬火後可以提高鋼的硬度、抗拉強度及耐磨性。
  • 熱處理到底是什麼鬼?
    ● 油冷卻介質一般採用礦物質油(礦物油)。如機油、變壓器油和柴油等。機油一般採用10號、20號、30號機油,油的號越大,黏度越大,閃點越高,冷卻能力越低,使用溫度相應提高。● 單液淬火是將奧氏體化工件浸入某一種淬火介質種,一直冷卻到室溫的淬火操作方法。單液淬火介質有水、鹽水、鹼水、油及專門配製的淬火劑等。
  • 金屬熱處理工藝方法及目的
    準確的說,退火是一種對材料的熱處理工藝,包括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金屬熱處理退火目的:       a、細化晶粒,改善力學性能,為下一步工序做準備;       b、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與壓力加工性能;       c、消除冷、熱加工所產生的內應力。
  • 熱處理「四把火」到底是什麼?
    整體熱處理是對工件整體加熱,然後以適當的速度冷卻,獲得需要的金相組織,以改變其整體力學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鋼鐵整體熱處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種基本工藝,即熱處理的「四把火」。預淬時形成的馬氏體可促進貝氏體轉變,在等溫時又使馬氏體回火。複合淬火用於合金工具鋼工件,可避免第一類回火脆性,減少殘餘奧氏體量即變形開裂傾向。回火是將經過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熱到低於下臨界溫度的適當溫度,保溫一段時間後在空氣或水、油等介質中冷卻到室溫的熱處理工藝。
  • 【紅包文】熱處理常見問題與解答之回火篇(值得珍藏與轉發)
    一、100℃熱水回火之優點低溫回火常使用180℃至200℃左右來回火,使用油煮回火。其實若使用100℃的熱水來進行回火,會有許多優點,包括:(1)100℃的回火可以減少磨裂的發生;(2)100℃回火可使工件硬度稍增,改善耐磨性;(3)100℃的熱水回火可降低急速加熱所產生裂痕的機會;(4)進行深冷處理時,降低工件發生深冷裂痕的機率,對殘留奧氏體組織有緩衝作用,增加材料強韌性;(5)工件表面不會產生油焦,表面硬度稍低,適合磨床研磨加工,亦不會產生油煮過熱幹燒之現象。
  • 材料熱處理工程師必備的熱處理基礎知識(3)
    62、已知GCr15鋼精密軸承的加工工藝路線為:下料、鍛造、超細化處理、機加工、淬火、冷處理、回火、穩定化處理。簡述其中超細化處理,淬火,冷處理,回火和穩定化處理等主要熱處理工藝參數(加熱溫度和冷卻方法)和採用該工藝的目的。
  • 彈簧的去應力退火的目的是什麼呢
    彈簧的去應力退火的目的是什麼呢 發布時間:2014/12/5 9:42:27 點擊次數:4021次 採用冷卷工藝卷制的螺旋彈簧,普遍選用鉛浴等溫淬火冷拔鋼絲(碳素彈簧鋼絲、琴鋼絲)和油淬火回火彈簧鋼絲。
  • 淬火、回火、正火、退火
    1   什麼叫淬火?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後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
  • 通俗解釋什麼叫金屬熱處理「四把火」
    整體熱處理是對工件整體加熱,然後以適當的速度冷卻,以改變其整體力學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四把火」。彈片退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根據材料和工件尺寸採用不同的保溫時間,然後進行緩慢冷卻,目的是使金屬內部組織達到或接近平衡狀態
  • 正火、退火、淬火、回火,終於分析清楚了!
    其中淬火後進行高溫回火相結合的熱處理稱為調質處理,其目的是獲得強度,硬度和塑性,韌性都較好的綜合機械性能。因此,廣泛用於汽車,拖拉機,工具機等的重要結構零件,如連杆,螺栓,齒輪及軸類。回火後硬度一般為HB200-330。
  • 鋼材的熱處理知識,齒輪加工工藝及熱處理
    預備熱處理 : 預備熱處理 : 退火(爐冷) ; 正火(空冷),以得到珠光體類組織;其目的是調整硬度,便於切削加工;改善組織(均勻組織、均勻成分、消除網狀碳化物等);細化晶粒,為最終熱處理做組織準備最終熱處理 :淬火 :以得到M組織
  • 材料熱處理工程師必備的熱處理基礎知識(2)
    今天分享一下見習材料熱處理工程師的考試題,這些題是作為一名合格的熱處理工程師必須具備的基礎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因內容較多,咱們分為4次分享。31、回火注意事項回火必須及時,淬火後零件在4h內進行回火。常用回火方法有自行回火、爐中回火和感應回火。
  • 材料熱處理工程師必備的熱處理基礎知識(1)
    雙液淬火——目的:在650~Ms之間快冷,使V>Vc,在Ms以下緩慢冷卻,以降低組織應力。碳鋼:先水後油。合金鋼:先油後空氣。分級淬火——將工件取出後在某一溫度停留使工件內外溫度一致,然後空冷的工藝,分級淬火是在空冷時發生M相變得,內應力小。
  •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藝區別
    a,將鋼加熱到預定溫度,保溫一段時間,然後隨爐緩慢冷卻稱為完全退火.目的是降低鋼的硬度,消除鋼中不均勻組織和內應力.b,把鋼加熱到750度,保溫一段時間,緩慢冷卻至500度下,最後在空氣中冷卻叫球化退火.目的是降低鋼的硬度,改善切削性能,主要用於高碳鋼.
  • 熱處理基礎知識總結!
    調質處理後得到回火索氏體組織,它的機械性能均比相同硬度的正火索氏體組織更優。它的硬度取決於高溫回火溫度並與鋼的回火穩定性和工件截面尺寸有關,一般在HB200—350之間。    11、釺焊:用釺料將兩種工件加熱融化粘合在一起的熱處理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