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處理:淬火、回火、正火和退火

2020-12-18 維修共工

四、熱處理

將金服加熱到定溫度,並保持段時間,然後按適宜的冷卻速度冷卻到室溫,這個過程稱為熱處理。常用的熱處理工藝方法主要有淬火、 回火、正火和退火等。

1.淬火

將鋼加熱到A1(對過共折鋼)或A3線(對亞共析鋼)以上30-70℃,在此溫度下保持一段時間,使鋼的組織轉變成奧氏體,然後放人水中(或油中.鹽溶液中)快速冷卻,使奧氏體來不及分解,合金元素來不及擴散而形成馬氏體組織,稱為淬火。淬火後可以提高鋼的硬度、抗拉強度及耐磨性。在焊接中碳鋼和某些合金鋼時,熱影響區中可能發生淬火現象而變硬,易形成冷裂紋,這是在焊接作業過程中要注意預防的。

2.回火

將鋼加熱到A1線以下的某一溫度, 保溫一段時間, 然後冷卻到室溫,使馬氏體組織轉變為其他組織的熱處理工藝稱為回火。淬火後進行回火,可以在保持一定強度的基礎上恢復鋼的韌性。按回火溫度的不同可分為高溫回火(500~650 ℃)、中溫回火(300 ~500℃)、低溫回火(150 ~300℃)。

高溫回火後得到回火索氏體組織,可消除內應力,降低鋼的強度和硬度,提高鋼的塑性和韌性;中溫回火後得到回火屈氏體組織,提高了鋼的彈性極限和屈服強度,同時也有較好的韌性;低溫回火後得到回火馬氏體組織,硬度稍有降低,韌性有所提高。淬火加高溫回火的複合熱處理工藝稱為調質處理。調質能得到韌性和強度最好的配合,獲得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

3.正火

將鋼加熱到A3或Acm線以上50-70℃,保溫一段時間後,在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正火。

許多碳素鋼和低合金結構鋼經正火後,各項力學性能均較好,可以細化晶粒,常用來作為最終熱處理。對於焊接結構,經正火後,能改善焊接接頭性能,可消除粗晶組織及促使組織均勻等。

4.退火

將鋼加熱到A3以上或A.線左右一定範圍的溫度,保溫一一段時間後,隨爐緩慢而均勻的冷卻的熱處理工藝,稱為退火。退火可降低硬度,使材料便於切削加工,能消除內應力等。焊接結構中一般會產生焊接殘餘應力,容易導致產生延遲裂紋,因此重要的焊接結構在焊後應該進行消除應力退火。消除應力退火屬於低溫退火,加熱溫度在A線以下,一般採用600~650 ℃,保溫段時間,然後隨爐緩慢冷卻,亦稱為焊後熱處理。

每天分享一點設備維修、電子電路、家用電器、車床、加工中心等的相關知識,快樂分享、只為你的一個贊、一個關注。

相關焦點

  • 熱處理4把火:淬火、回火、正火、退火
    因此,鋼鐵工件淬火後一般都要經過回火 二、回火 1. 什麼叫回火? 回火是將淬火後的金屬成材或零件加熱到某一溫度,保溫一定時間後,以一定方式冷卻的熱處理工藝,回火是淬火後緊接著進行的一種操作,通常也是工件進行熱處理的最後一道工序,因而把淬火和回火的聯合工藝稱為最終處理。
  • 鋁型材熱處理的四把火: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
    【鋁道網】退火是指將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根據材料的和工件的尺寸採用不同的保溫時間,然後進行緩慢冷卻,其目的主要是降低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於後續加工,減少殘餘應力,提高組織和成分的均勻化。
  • 淬火、回火、正火、退火
    因此,鋼鐵工件淬火後一般都要經過回火   2   什麼叫回火?回火是將淬火後的金屬成材或零件加熱到某一溫度,保溫一定時間後,以一定方式冷卻的熱處理工藝,回火是淬火後緊接著進行的一種操作,通常也是工件進行熱處理的最後一道工序,因而把淬火和回火的聯合工藝稱為最終處理。
  • 【資料】金屬熱處理之正火、退火、淬火、回火的區別與聯繫
    回火一般不單獨使用,在零件淬火處理後進行回火,主要目的是消除淬火應力,得到要求的組織,回火根據回火溫度的不同分為低溫、中溫和高溫回火。分別得到回火馬氏體、屈氏體和索氏體。其中淬火後進行高溫回火相結合的熱處理稱為調質處理,其目的是獲得強度,硬度和塑性,韌性都較好的綜合機械性能。因此,廣泛用於汽車,拖拉機,工具機等的重要結構零件,如連杆,螺栓,齒輪及軸類。回火後硬度一般為HB200-330。
  •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藝區別
    正火與退火工藝相比,其主要區別是正火的冷卻速度稍快,所以正火熱處理的生產周期短。故退火與正火同樣能達到零件性能要求時,儘可能選用正火。因為淬火鋼的硬度高、脆性大,直接使用常發生脆斷。通過回火可以消除或減少內應力、降低脆性,提高韌性;另一方面可以調整淬火鋼的力學性能,達到鋼的使用性能。根據回火溫度的不同,回火可分為低溫回火、中溫回火和高溫回火三種。A 低溫回火150~250.降低內應力,脆性,保持淬火後的高硬度和耐磨性.
  • 正火、退火、淬火、回火,終於分析清楚了!
    其中淬火後進行高溫回火相結合的熱處理稱為調質處理,其目的是獲得強度,硬度和塑性,韌性都較好的綜合機械性能。因此,廣泛用於汽車,拖拉機,工具機等的重要結構零件,如連杆,螺栓,齒輪及軸類。回火後硬度一般為HB200-330。
  • 熱處理正火回火的解釋及熱處理的工藝特點
    熱處理是指材料在固態下,通過加熱、保溫和冷卻的手段,以獲得預期組織和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在從石器時代進展到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的過程中,熱處理的作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  熱處理的正火和回火的解釋  1.
  • 熱處理就一張圖8句話,4把火:正火、退火、回火、淬火,看完就懂了
    、設備不同、工藝參數不同,熱處理後的組織和質量也不同。即使材料牌號、設備、工藝參數都相同,由於化學成分含量上下限、熱處理溫度上下限、保溫時間上下限不同,熱處理後的組織和質量也會不同。即使化學成分含量上下限、熱處理溫度上下限、保溫時間上下限都相同,由於熱處理前期的冷熱加工的工藝、質量、組織等不同,熱處理後的組織和質量也同樣會不同。因此,出現問題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即要一分為二。
  • 熱處理工藝中回火的目的是什麼?用什麼油?
    熱處理行業的許多小夥伴們都了解熱處理工藝中的4把火:分別是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在熱處理工藝中回火工藝是淬火後接著進行的一種操作步驟,一般又是工件進行熱處理的最終一道工藝程序。按加熱溫度的差異,把回火分成低溫回火,中溫回火,和高溫回火。
  • 常見零件的熱處理工藝流程
    一、齒輪1.滲碳及碳氮共滲齒輪的工藝流程毛坯成型預備熱處理切削加工滲碳(碳、氮共滲)、淬火及回火(噴丸)精加工2.感應加熱和火焰加熱淬火齒輪用鋼及製造工藝流程配料鍛造正火粗加工精加工感應或火焰加熱淬火回火珩磨或直接使用調質3.高頻預熱和隨後的高頻淬火工藝流程鍛坯正火粗車高頻預熱精車
  • 鋼材的熱處理知識,齒輪加工工藝及熱處理
    預備熱處理 : 預備熱處理 : 退火(爐冷) ; 正火(空冷),以得到珠光體類組織;其目的是調整硬度,便於切削加工;改善組織(均勻組織、均勻成分、消除網狀碳化物等);細化晶粒,為最終熱處理做組織準備最終熱處理 :淬火 :以得到M組織
  • 螺釘不同熱處理工藝類型
    我們都知道,螺釘在經過生產時都需要進過熱處理工藝進行處理,才能更好的完成螺釘生產效果,對於螺釘的熱處理工藝大家可能都知道,分別是:正火,退火,回火和淬火四方式,那這四種螺釘熱處理各工藝中都有哪些類型呢,中華標準件網根據了解,告訴大家不同螺釘熱處理工藝中的類型也有所不同。
  • 【熱處理】金屬零件為什麼要進行熱處理,熱處理的作用總結
    預備熱處理的目的是改善加工性能、消除內應力和為最終熱處理準備良好的金相組織。其熱處理工藝有退火、正火、時效、調質等。(1)退火和正火退火和正火用於經過熱加工的毛坯。含碳量大於0.5%的碳鋼和合金鋼,為降低其硬度易於切削,常採用退火處理;含碳量低於0.5%的碳鋼和合金鋼,為避免其硬度過低切削時粘刀,而採用正火處理。
  • 金屬熱處理工藝中的「四把火」,基礎
    同時,退火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和韌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退火可以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遺留的組織缺陷和內應力,大多屬於半成品熱處理,或稱作預備熱處理。退火絲是利用退火工藝生產典型金屬製品,如下圖。退火絲是用低碳鋼冷拔、加熱、恆溫、保溫等工藝而成的一種軟質鐵絲產品。鐵絲按用途不同,成分也不一樣。
  • 熱處理到底是什麼鬼?
    鋼鐵整體熱處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種基本工藝,即熱處理的「四把火」。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後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工藝過程:加熱、保溫、冷卻。
  • 熱處理「四把火」到底是什麼?
    整體熱處理是對工件整體加熱,然後以適當的速度冷卻,獲得需要的金相組織,以改變其整體力學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鋼鐵整體熱處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種基本工藝,即熱處理的「四把火」。回火是將經過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熱到低於下臨界溫度的適當溫度,保溫一段時間後在空氣或水、油等介質中冷卻到室溫的熱處理工藝。回火的目的:(1)消除工件淬火時產生的殘留應力,防止變形和開裂;(2)調整工件的硬度、強度、塑性和韌性,達到使用性能要求;(3)穩定組織與尺寸,保證精度;(4)改善和提高加工性能。
  • API2HGr50交貨狀態可以熱處理(退火、正火或高溫回火)狀態交貨
    3、API2HGr50船體用鋼焊接和其他性能良好,適用於修造船舶和艦艇殼體主要結構的鋼。艦艇鋼要求具有更高的強度、更好的韌性、抗爆性和抗深水壓潰性。4、API2HGr50交貨狀態:鋼材通常以熱軋或熱鍛狀態交貨。也可以熱處理(退火、正火或高溫回火)狀態交貨。
  • 金屬熱處理工藝講解
    鋼鐵整體熱處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種基本工藝。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與回火關係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正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宜的溫度後在空氣中冷卻,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組織更細,常用於改善低碳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時用於對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為最終熱處理。淬火是將工件加熱保溫後,在水、油或其它無機鹽、有機水溶液等淬冷介質中快速冷卻。淬火後鋼件變硬,但同時變脆。
  • 熱處理基礎知識總結!
    調質處理後得到回火索氏體組織,它的機械性能均比相同硬度的正火索氏體組織更優。它的硬度取決於高溫回火溫度並與鋼的回火穩定性和工件截面尺寸有關,一般在HB200—350之間。    11、釺焊:用釺料將兩種工件加熱融化粘合在一起的熱處理工藝。
  • 熱處理的作用
    按照熱處理不同的目的,熱處理工藝可分為兩大類:預備熱處理和最終熱處理。預備熱處理的目的是改善加工性能、消除內應力和為最終熱處理準備良好的金相組織。其熱處理工藝有退火、正火、時效、調質等。( 1 )退火和正火退火和正火用於經過熱加工的毛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