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 「一二三四」線上線下本科教學新模式

2020-12-13 央廣網

西安交大探索構建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 「一二三四」線上線下本科教學新模式

2020-05-21 12:46:00來源:西安新聞網

  西安新聞網訊 探索構建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教學新模式,是當前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課題。日前,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深刻指出,「我們再也不應該也不能回到疫情前的老常態」。

  疫情發生以來,教務處按照學校「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研、停課不停工」的總體要求,主動應變,化危為機,在後勤保障部、網信中心、教發中心、錢學森學院、網絡學院等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組織各學院用線上教學的模式開展本學期的本科教學工作,2232門次本科生理論課程均開展線上教學,截至5月17日32.6%的理論課程(727門次)已經完成線上授課環節。

  第一批本科生返校後,從5月11日開始,必修課程開始在教室實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在總結前期線上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依託智能教室建設,結合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西安交大探索構建「一個目標-兩種模式-三個保障-四類群體」線上線下教學新模式。

  聚焦一個基本目標

  提高質量是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核心要義,也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追求。實施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線上線下本科教學新模式改革,其根本是實現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質量實質等效。教務處研究出臺關於規範線上線下教學的十條具體舉措,指導教師貫徹課程思政,轉變教學理念,改進教學設計,做好線上線下有序銜接。一附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張少強老師說,「這次疫情導致了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的改變,也使我們更能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對教學的影響,使我們學科系的老師們更加體會到只有不斷更新理念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才能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

  外國語學院胡潔老師表示,「非常珍惜和學生們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將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並對其進行精準答疑解惑」。為保障教室裡所有學生都能收穫高質量的聽課效果,數學學院趙小豔老師自備無線耳麥,早早來到教室調試音量。手執教鞭,揮斥講臺,來自機械學院的許睦旬老師繪聲繪色地講解工程製圖課程,課堂上學生們積極參加互動,課堂氣氛活潑熱烈。面對回歸教室的學生,方愛平老師臉上掩飾不住內心激動和喜悅,信心滿滿地說,「放心吧,一切我都準備好了!」

  採用兩種直播模式

  線上教學的全面實施,極大地激勵了老師們從事教改的積極性,提升了師生的信息素養,一批老師以成為「網紅」教師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學生返校後,根據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教學需要,學校依託2015年來逐步建成的智能教室系統,實行線上直播與線下面授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其中線上直播教學環節,老師可根據試講情況,選擇繼續使用雨課堂、騰訊會議等第三方平臺,或者利用教室自動化直播系統。兩種直播模式均支持直播、點播功能,既保證到課學生參與面授,同時支持線上學生遠程學習。

  為了確保線上教學平穩進行,教務處、網信中心對第一批返校學生上課的204間教室的電腦聯網、視頻採集、音頻設備、直播功能、第三方教學平臺安裝等做了逐一摸排。開課第一周,教務處、教發中心、錢學森學院安排35位同志,「包樓」「包教室」點對點服務師生上好返校第一課。

  做實三個服務保障

  疫情不僅影響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設計,同時還對傳統課堂教學秩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確保返校後線上線下教學秩序平穩進行,學校圍繞教學管理、技術支持、後勤服務三個方面做好保障工作。教學管理方面,教務處、各學院完善「線上+線下」教學應急預案,要求學院教學副院長統籌教學安排,系主任、課程負責人組織配強助教,做好教學組織。技術支持方面,教發中心課前組織任課教師全員培訓、試講,網信中心、網絡學院、團委等部門動員專業人員,指導、支持線上線下課堂。

  後勤服務方面,為了儘早建立複課後新的教學常態,後勤保障部組織物業公司制定了教室疫情防控和消殺規範,按照規範開展每日消殺通風工作,並張貼了座位溫馨提示。各任課教師也按照常態化防控要求,做好教室內學生組織工作。

  面向四類學生群體

  確保一個都不掉隊,也是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受疫情影響,教育主管部門做了學生錯峰錯時返校的部署,這就要求在教學模式調整過程中必須統籌考慮各種學生群體。一是到教室正常面授的學生,二是在直播教室參與直播學習的學生,三是返校後因種種原因未到教室、通過網絡學習的學生,四是未返校、繼續參與線上學習的學生。面向這四類學生群體,任課教師在輔導教師、助教的配合下,合理安排線上線下教學,保障返校到課學生和線上學習學生都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和各部門的精誠協作下,本科教學秩序正從一個常態向另一個常態平穩有序地過渡。老師和同學們正在主動熟悉各種新的變化,儘早在學習適應這種新的模式,在生活上適應這種新的常態。課堂上傳來的朗朗讀書聲,使得整個校園充滿活力和希望。(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瀟)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探索教學新模式,727門次理論課程已完成線上授課環節
    探索構建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教學新模式,是當前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課題。華商報記者從西安交大獲悉,該校大探索構建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一二三四」線上線下本科教學新模式,32.6%的理論課程(727門次)已經完成線上授課環節。
  • 西安交大疫情防控期間線上線下教學「三部曲」
    疫情發生以來,傳統的本科課堂教學秩序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經過近一百天的卓絕努力,西安交大一套集教學改革、教學研究、教學組織、教學保障於一體的「線上+線下」教學新體系正在形成。 截至5月25日,按照教育部關於加快推動全面復學複課的統一部署,西安交大本科生已經全面返校,課程教學已經由線上轉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
  • 創新運用信息化手段,上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大學生黨課
    同時,2020年初,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拉開了我國高等學校線上教學的大幕,大學生黨課也不例外。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發展,我們需要把混合式教學法引入大學生黨課教學體系。混合式教學是通過移動信息平臺聯結手機、PDA等掌上終端,實現在線學習和傳統面對面授課相結合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教學可以優化高校大學生黨課授課模式,實現線上線下教學優勢互補。
  • 學校大腦:構建線上線下教學融合新形態
    當人們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對未來學校提出構想時,杭州市建蘭中學已經開始了行動,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的「學校大腦」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如今,兩年多的時間,學校大腦的一系列衍生平臺如小蘭書童、學生畫像、學校大屏等,打造了線下與線上融合的常態化教育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學習行為沉澱下來成為數據資源,利用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重構教與學的關係,從而實現個性化的教育教學。其中,小蘭書童是貫穿在教學全過程中的非常成熟的項目,促進了教學從單一的線下模式轉變為線下與線上相融合的新樣態。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研討會在上海師範大學召開
    研討會採用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李曄教授致辭,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黨委書記朱慧軍主持開幕式。  構建面向未來的育人體系  李曄表示,學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場所,疫情給高校教學工作帶來重大挑戰。
  • 國家發改委:構建線上線下教育常態化融合發展機制,部分學校先行先...
    多知網7月16日消息,根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昨日,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公布了《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其中提到要大力發展融合化在線教育。  具體來看,要構建線上線下教育常態化融合發展機制,形成良性互動格局。
  • 學術年會 | 如何構建線上線下教育常態化融合發展機制?
    當然,這裡只探討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供給,市場上的供給內容及行為暫不在此探討之列。促進線上線下融合式教育供給常態化的基本思路線上線下融合式教育供給的常態化,是指以學生發展為本,通過線上線下融合,一體化推進「有形」和「無形」供給。基於此,我們提出了關於線上線下融合式教育供給常態化(以下簡稱「常態化供給」)的五個思考維度。
  • 省課改專業委:抗疫常態化背景下中小學體育教學這樣開展!
    省課改專業委:抗疫常態化背景下中小學體育教學這樣開展!,如何服務好防控常態化是中小學教育教學的重要職責。暫停校內班際體育競賽活動,在前期「校園雲競賽」「線上親子運動會」等創新形式的基礎上,探尋抗疫常態化下體育競賽形式。
  • 教育大咖討論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模式
    教師角色的轉變,多元化課程的構建,自主學習的激發等熱點問題交流與碰撞,在10月29日「回·XIANG」——「課程星球」百校聯盟論壇上,來自國內29名著名教育專家,在雲端共同開啟「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變革論壇」,深入探索基於新技術、新方法的融合式教學模式,促進更加公平而又更高質量的教育發展。
  • 第21屆"相約北京"將開啟"線上+線下"新模式_中國國情_中國網
    本屆藝術節將圍繞「激情冰雪 雲上文藝 經典百年」的主題,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為觀眾奉獻24個國家的42臺演出,其中線上演出31臺、劇場演出11臺,同時還將舉辦6個藝術展覽、系列冬奧主題文化活動,以及專題論壇和演出推介會。在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本屆藝術節首次嘗試「線上+線下」的新模式。
  • 疫情背景下師範生三習實踐教學混合式指導策略研究「疫情與教育...
    二、關鍵詞:疫情背景下; 三習;混合式;指導策略三、引言魯東大學田麗傑主持的2020年山東省教育科學規劃「疫情與教育」專項課題:疫情背景下高校師範生線上線下「三習」一體化實踐教學研究,課題編號為2020YZB002,參與人有王濤、李振梅、姜妮、李燕、秦鳳珍、王麗娟、丁俊新、呂超、張永。
  • 2020上海書展開幕:聯動線上線下展 體驗「未來閱讀」新模式
    2020上海書展開幕:聯動線上線下展 體驗「未來閱讀」新模式 發布時間:2020-08-13 11:33: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河北:「線上+線下」暑期社會實踐同樣精彩
    河北省各高校探索創新「網際網路+社會實踐」的暑期社會實踐新模式「線上+線下」:社會實踐同樣精彩「雲組隊」「雲調研」「雲訪談」……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今年暑期社會實踐,河北省各高校紛紛探索創新「網際網路+社會實踐」的新模式。這種社會實踐新模式是怎麼開展的,效果怎麼樣?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 線上線下銜接期如何開展體育教學
    復學後不少學生長胖,體能也有所下降——  線上線下銜接期如何開展體育教學  本報記者 王家源  「居家了好久,第一節體育課我們先練練眼神兒。」6月1日,北京市豐臺一小操場上,六年級學生一臂間隔站好後,摘掉口罩,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鍛鍊眼睛。  各地中小學陸續復學,學校操場重新熱鬧起來。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仍處在恢復期的體育教學該怎麼保證質量?怎樣優化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恢復和增強體質?如何以這一階段為契機,補上健康教育的短板?
  • ——線上與線下教學有效銜接專項培訓即將...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進入新常態,各高校狠抓疫情防控與返校工作落實,紮實推進教育教學秩序有序恢復,同時引導教師將挑戰轉化為機遇,結合線上教學實踐經驗,創新課堂呈現形式,深化混合式課堂設計與實施,做到線上教學與線下課堂有效銜接。
  • 相芯科技助力新東方教育,推動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發展
    今年年初,疫情導致地面教學全部暫停,新東方迅速升級自主研發的「雲教室」系統,將學員順利轉移到線上學習。在線互動課堂的體驗和教學效果,獲得了學生和家長的認可和好評。同時新東方也在不斷對雲教室進行用戶體驗升級。近期,新東方雲教室與相芯科技展開合作,對教師端視頻輸入進行視頻美化升級,讓在冊的教師,能以更好的狀態為學生線上教學互動。
  • 「線上+線下」新模式活躍學生文體生活 我市傳統棋藝進校園成效顯著
    「線上+線下」新模式活躍學生文體生活 我市傳統棋藝進校園成效顯著 汕頭文化雲 汕頭文化雲微信號 stwhyun 功能介紹 提供汕頭新鮮的文旅、體育活動資訊等,享受便捷的文旅、體育生活服務。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我市根據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特點,創新群眾體育賽事活動組織形式,以棋類這一傳統體育項目為主線,打造「傳統棋藝進校園」工作品牌,不斷提高未成年人的智力開發、情操陶冶和文化素養。
  •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從線上到線下 開啟課堂教學新精彩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對正常返校學生精準分析學情,合理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做好線上教學向線下教學的平穩過渡和有序恢復。對疫情期間未開展的課程,特別是藝術類、體育類、實踐類課程,在復學後全力補足補齊。全體教師採取不同的形式,開展線上學習效果的檢查與測評活動,幫助學生找出自己的疏漏或薄弱環節,進行查漏補缺,做到線上線下的平穩過渡。
  • 北京市教委李奕:未來應統籌安排線上線下教學內容
    新京報快訊(記者 楊菲菲)疫情過後,教育要如何發展?線上線下教學將如何融合?12月2日,在新京報主辦的2020在線教育論壇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李奕分享了他關於構建線上線下教育常態化融合供給機制的思考。
  • 疫情防控常態化呼喚新的「開學季」
    再其次要強化屬地責任,做好輿情監測的預警、收集、分析處理和跟蹤反饋,構建聯防聯控體系,錯時錯峰開學,重點做好返校通知、返校審批、健康監測、活動軌跡摸排與組織當天入校管理工作。四是抓好課程思政的科學布局。課程思政的本質是立德樹人。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隨著秋季開學的到來,高校教育教學活動逐漸步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