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7日下午,嵊州市城南新區(三江街道)召開2019年第二批城市更新改造動員大會。(資料圖)
2019年12月31日上午9點,記者走進嵊州市城南新區(三江街道)更新改造辦公室,只見那裡一片忙碌,有人在諮詢,有人在核算,有人在籤約。
「我們11月7日開城中村改造動員會,11月8日測量隊進村測量做不動產權證,12月18日公示,12月23日就開始籤約……」嵊州市城南新區(三江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王國橋介紹說,自動員會召開以來,工作人員緊鑼密鼓開展拆遷工作。特別是12月23日開始進入集中簽約期,工作人員是日夜兼程進行籤約工作,9天時間完成任務的80%。
王國橋告訴記者,今年城南新區(三江街道)城中村改造點為章村路村。該村共有525戶,從12月23日開始籤約,第一個七天要求籤約完成50%,第二個七天要求完成90%,到1月12日全部完成籤約。根據這個目標,拆遷組近200個人白加黑,認真細緻做好拆遷戶的工作,在第九天就籤約420戶,完成總任務的80%。
說起拆遷工作,王國橋說,城改拆遷工作是真的難,因為政策是定好的,但情況是多種多樣的,所以做起工作來就十分困難。在籤約過程中,他們曾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一位姓章的拆遷戶,他是四代同堂,有兩本房產證,一本房產證110多平方米做在第二代,另一本房產證40多平方米做在第四代那裡,如果他把房產證110多平方米做在第四代,把40多平方米做在第二代中,按政策算,這樣就要多出100多萬元拆遷款。「這個拆遷戶因為這個問題一直要求重新做證,但為了保證產權證的嚴肅性,我們堅決不同意這個訴求。」為此,這位拆遷戶也十分想不通,但最後工作組人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服他,讓他在第三天也籤約了。
在拆遷政策面前人人平等,一把尺子量到頭。王國橋表示,在籤約過程中,工作組都是鍥而不捨,像釘子一樣給拆遷戶講道理,說事實,最終讓拆遷戶順利籤約。據章村路居委會書記章登峰介紹,在籤約過程中,他們遇到一個姓俞的拆遷戶,因為房子剛造,裝修得比較好,其中房屋內裝飾的纖維面板實際成本價是每平方米300元,可安置政策中的拆遷裝修賠償中,最高只能安置賠償每平方米65元。「政策是這樣定的,我們只能按政策辦,最後通過做思想工作,這位拆遷戶也按期籤約了。」章登峰說。
「在籤約過程中,我們面對各種困難,但我們不放棄,就啃骨頭一樣,慢慢把它啃下來。」王國橋說,這些天每天晚上11點甚至凌晨2點才能下班,雖然很辛苦,但看到成績,也是很高興,接下去,他們將繼續奮戰,努力在最短時間裡把籤約任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