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亞娟 嵊州市公安局三江派出所內勤民警

2020-12-19 浙江新聞

  人物簡介

  自2008年5月以來,嵊州市公安局三江派出所內勤民警傅亞娟已幫助34個家庭找回失散的親人,幫助群眾700餘人次。她被評為嵊州市「十佳好人好事」、嵊州市第二屆道德楷模、全省公安機關和諧警民關係建設先進個人。

  尋親,尋親,她也曾是一位尋親者

  在嵊州市,很多人都知道三江派出所有一位「尋親大姐」,卻不知道她自己也曾有過尋親經歷。

  1965年出生的傅亞娟是家裡的老大。1975年1月,老四呱呱墜地時,全憑自己和妻子務農養活一家老小的父親感到肩上的壓力實在太大了。出生7天後,這個無辜的女嬰被丟棄在城關鎮人民醫院門口。

  或許是親情使然,抑或是良心發現,回到家裡幹農活的父親生出反悔之意,趕緊回去找,可哪還有人影?事後,家人多次到醫院附近打聽,一直沒有音訊。這事從此成了父親揮之不去的心病。

  1986年,傅亞娟從浙江警察學校畢業分配到三界派出所從事戶籍管理工作。工作之餘,她通過各種辦法尋找失散的妹妹,但始終沒有結果。

  2002年,傅亞娟的父親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他希望在死神來臨之前看到一家團圓。於是,一家人加快了尋親步伐,但仍無收穫。2005年,傅父抱著遺憾離開了人世。傅亞娟暗下決心:一定完成父親的遺願。

  2008年5月1日,嵊州「大海撈真」尋親網在嵊州越劇藝術中心門口舉行第一屆尋親大會,傅亞娟自然不會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想不到的是:在這次大會上,她沒有找到自己的妹妹,倒是替一個朋友找到了妹妹。

  幾年的尋親經歷讓傅亞娟覺得,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一定要依靠社會的力量。於是,她加入了「大海撈真」尋親網誌願者行列。

  傅亞娟再次埋頭在故紙堆裡尋找線索。這次她發現有個1975年1月26日出生的女嬰,被人從嵊州領養到山東青島,與自己的妹妹出生日期只相差13天。於是,她花了大量的業餘時間,利用戶籍資料,查看了青島當天出生的女孩,結果同日出生的女孩有200人。她擔心養父母將妹妹的出生日期修改過,又將搜尋範圍擴大到上下一個月,在6000人中將她們的照片與家人的照片進行比對,發現有五六個人與家人長得像。接著,她又從這五六個人的戶籍資料中查找是否有獨生女兒,結果真的有一個人符合,她叫鄒珺。傅亞娟拿著鄒珺的照片讓家人看,大家都覺得像。

  傅亞娟再也坐不住了,她拿著鄒珺母親的照片找到嵊州民政局當年僱用的奶媽,請她辨認這個人當年是否來這裡領養過孩子。由於時間相隔太久,奶媽已記不起當時的情況,只記得女嬰送青島前在嵊州東前街的老臺門養過。

  傅亞娟決定拜訪老臺門的居民。因為舊城改造,老臺門早已拆除,居民也都搬遷到各地。傅亞娟就到轄區的剡湖派出所檔案室查找當時的住戶資料。萬萬沒想到,這一找居然找到當年女嬰遷移戶口時留下的原始憑證,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領養人的姓名、地址,與鄒珺母親的資料完全吻合!

  最終,傅亞娟確認鄒珺就是自己的四妹,並與她取得聯繫,失散30多年的親人終於團聚。

  不拋棄不放棄,總能走出一條路

  幾十年的尋親路,承載了傅亞娟和家人太多的艱辛與思念,也使她深知與親人離散的痛苦。面對許多有著同樣遭遇的家庭,傅亞娟暗下決心:一定要幫助更多失散的親人重新團聚。

  有了先前的經驗,傅亞娟的尋親效率就高多了。

  這是2009年4月。那段日子,仙巖鎮謝巖村的錢忠潮幾乎天天到傅亞娟的辦公室,說的是相同的那幾句話:「傅警官,我一生有兩個願望:一個是找到失散的弟弟,一個是畫張母親的遺像。你一定要幫我。」

  原來,50年前,錢忠潮的母親在生下弟弟後離世,因為家中已經有5個孩子,其父忍痛將出生才幾天的弟弟遺棄了。如今已經90多歲的父親只記得當時把嬰兒丟在荷花坪村,其它的什麼都記不得了。他們也曾到荷花坪村找過,知情者說小孩被崇仁鎮一戶人家抱到上海親戚家去了。

  傅亞娟對錢忠潮說:「咱們分頭行動吧。我在上海戶籍檔案裡查找,你去崇仁鎮一個村一個村走訪,看哪戶人家抱養過這麼一個男嬰。」

  半個月中,錢忠潮走訪了五六個村,還真讓他找到了可能是自己弟弟的人,這個人就是崇仁鎮裘巖村村民裘書濤。

  原來,男嬰根本沒有去上海,當初說「抱到上海親戚家」完全是個障眼法,就是怕到時有人來認領。難怪傅亞娟從上海戶籍檔案中找不到這個人。

  傅亞娟調出裘書濤的戶籍資料,兩人不但出生年齡相符,而且看上去與錢家兄弟長得特別像。

  6月的一天,錢家兄妹來到三江派出所,向傅亞娟表達感激之情,並送上錦旗,上面寫著「真誠為民找到親人」8個大字。

  傅亞娟說,錢忠潮的尋親過程還算順利的,經歷最曲折的莫過於黃文秋了。

  2011年7月,甘霖鎮孔村的黃文秋帶著父母的遺願來到三江派出所,請傅亞娟幫助找尋失散的弟弟。

  黃文秋說,弟弟是1972年正月十七出生的,17天後,不得已才將他遺棄在甘霖鎮。父母在世時,她曾去甘霖鎮打聽過弟弟的下落,但沒有結果。

  後來,黃文秋三上山東,在山東電視臺播尋人啟事,只要有一點線索她就去找,也曾與容貌相像的人做過兩次DNA……凡是能想到的辦法都去嘗試了,最終一無所獲。

  面對淚眼婆娑的黃文秋,傅亞娟輕聲安慰:「只要我們不拋棄、不放棄,總能走出一條路的。」

  傅亞娟開始查找當年民政局有關棄嬰的線索。她手上有兩大本當年棄嬰的資料,這是2009年她特地從民政局複印來的。但黃文秋表示,這份資料她已看過很多次了,肯定沒有她弟弟的線索。

  傅亞娟仍堅持不放棄,後來,果真從資料中找到有個饒陽店鎮黃官屯村的人曾到嵊州抱過一個男孩,他的出生日期與黃文秋的弟弟比較接近。問題是,資料上沒寫清楚這個饒陽店鎮到底屬於哪個省、哪個縣。

  於是傅亞娟上網際網路查找,發現山東省有個饒陽縣,但沒有黃官屯村。打電話到山東饒陽縣公安局,得到的回覆是:當地沒有黃官屯村。但對方提供了一個信息:河北與山東交界的故城縣有一個村叫黃官屯村。隨後,傅亞娟通過當地公安機關查到了黃官屯村村幹部的電話號碼,得知村裡確實有一個1972年出生的男孩是從南方抱來的。通過照片比對,再進行DNA鑑定,黃文秋找到了失散的弟弟。

  很樂意很榮幸,

  幫人找到親人的感覺真美好

  尋親工作非常繁雜,要跑很多部門,詢問許多相關人員,查原始資料,更需要運氣。很多情況下,花了一星期甚至一個月時間進行調查,最終還是徒勞無功。

  傅亞娟是派出所的內勤,平時工作繁忙,不能分身,只有雙休日才能出去替人尋親,她已經記不清有多少個周末奔走在幫人尋親的路上。這也意味著她經常要放棄休息時間、貼上通訊費、開私家車接送尋親者……對於這一切,傅亞娟已習以為常,並樂此不疲。

  對一些慕名而來的尋親者,她總是來者不拒,施以援手,她說:「群眾信任我,我應該對他們負責,像找自己的姐妹一樣全力去查找,讓他們感受到家人般的溫暖。」

  傅亞娟時常這樣對山東來嵊州尋親的人說:「你們能找到自己的親人最好,如果找不到,就把我當做你們的親人吧。」「尋親者可憐哪!他們是朝思暮想念親人,茫茫人海覓親情。只要我還有能力,就一定將尋親進行到底。」

  傅亞娟說:「從個人的情感來說,我深知親人離散的痛苦;從我的職業來說,作為人民警察,服務群眾是職責所在,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為更多的家庭圓夢,我很樂意,也很榮幸。」

  2011年春節前夕,嵊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何國英來到三江派出所慰問傅亞娟。何國英拉著傅亞娟的手,飽含深情地說:「現在社會需要關心的群體還有很多,感謝你這樣的好民警,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愛心。希望更多的人以你們為榜樣,讓這個社會更有愛,更和諧。」

相關焦點

  • 派出所內勤應具備的六種能力
    2015年10月,我順利通過了湖北省公務員考試被正式分配到雲夢縣公安局沙河派出所,工作中,我得到了領導和同志的信任,被選調到派出所內勤崗位。    在沙河派出所這樣一個團結友愛奮發向上的單位中工作了接近半年,我覺得自己收穫很大,尤其是對派出所內勤工作也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  實踐使我感到:內勤崗位是基層公安派出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勤民警的主要工作包括為派出所處理日常事務,負責撰制文書簡報、管理文檔數據、統計上報表格、後勤保障、協調所內其他工作,是一名綜合性服務人員。
  • 內勤民警:前方戰友堅守一線,後方我來全面保障
    疫情期間,公安機關衝在一線,但在每個基層派出所裡,還有一群不在一線的抗疫戰士,他們就是內勤民警。與其他民警一樣,他們忙碌著統籌協調、科學調配,全力做好各項後勤保障工作,真正成為廣大一線民警的大後方,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後勤保障。
  • 石獅市公安局蚶江派出所民警張常亮當選
    (原標題:石獅市公安局蚶江派出所民警張常亮當選)
  • 嵊州市三江小學、蓮塘小學第四類新生「搖號」產生
    在招收一、二、三類新生的基礎上,嵊州市三江小學尚有剩餘學額30個,蓮塘小學尚有剩餘學額46個,而符合條件的報名的學生分別有80名和108名,遠遠多於剩餘學額。按規則,將搖號產生這些學校的新生。7月23日下午,在嵊州市初級中學舉行三江、蓮塘小學2019年第四類新生公開搖號活動。根據規則,家長代表們背對搖號箱逐一抽出了76個名額,工作人員當場宣讀本次搖號入圍新生名單,並由市公證處公證。嵊州市教體局、市級新聞媒體等單位有關人員參加了本次搖號活動。
  • 嵊州市三江街道三個新城市社區揭牌
    嵊州市三江街道近日舉行丹桂社區、江悅社區、楊港社區三個新城市社區成立揭牌儀式。這標誌著村改社區轉城市社區工作全面完成,三江街道城市核心區範圍城市社區框架完成組建。近年來,三江街道始終圍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總要求,加強社區管理服務,不斷改善提高居民城市生活質量,化解城市更新改造過程中的遺留問題,以村改社區轉城市社區工作為載體,堅持社區組織體系理順、黨群服務中心陣地建設、專職社工招錄培訓等軟硬環境齊抓,著力推進社區治理體系的創新和完善,推動城市治理水平提升。
  • 三名民警派出所內被打近半小時 衣服被撕成布條
    派出所內民警被打近半小時  身上被撓出血印 牙被打活兩顆  四囂張村民因涉嫌妨礙公務罪被刑拘  本報訊(記者 趙春剛 實習記者 王嶠) 「德惠市公安局民警『又一次』被人抽打了嘴巴子,多達三百餘下
  • 新疆伊寧公安局派出所民警牽手兒童送溫暖
    新疆伊寧公安局派出所民警牽手兒童送溫暖(初曉攝)     央廣網伊寧5月28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初曉)新疆伊寧市公安局圩其達勒瓦孜派出所黨支部在兒童節即將來臨之際  5月26日下午,伊寧市公安局圩其達勒瓦孜派出所所長高俊濤和民警、協警代表帶著全所民警自發捐款購買的價值3000多元的文體用品、玩具、衣服等慰問品來到伊寧市託格拉克鄉回民村雙語幼兒園。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還沒走進回民村雙語幼兒園的大門,就已經傳來的小朋友們稚嫩又可愛的的歡迎聲。走進幼兒園,188名孩子整齊地坐在小板凳上拍著小手,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 閃爍在「內勤崗位」的生命火焰
    ——題記·王芊的話   公安基層派出所內勤工作,這個連正常人都會感到壓力巨大「老內勤」調動。
  • 西平縣公安局專探派出所民警幫助群眾找到遺失手機
    2020年12月4日,西平縣公安局專探派出所接到群眾楊莊鄉張某某報警求助,稱其在楊莊鄉到專探鄉超市購物的路上,不慎將手機遺失,手機內有許多重要的資料和珍貴的照片,請求派出所民警幫忙找回遺失手機。
  • 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嶺分局龍潭派出所綜合中隊副中隊長李娟--「全能...
    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嶺分局龍潭派出所綜合中隊副中隊長李娟 「全能警花」平凡崗位綻芳華   青春微記錄     李娟34歲,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一級警司,2014年5月參加公安工作,現為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嶺分局龍潭派出所綜合中隊副中隊長。
  • 嵊州市城南新區(三江街道)章村路拆遷工作進入籤約衝刺
    2019年11月7日下午,嵊州市城南新區(三江街道)召開2019年第二批城市更新改造動員大會。(資料圖)2019年12月31日上午9點,記者走進嵊州市城南新區(三江街道)更新改造辦公室,只見那裡一片忙碌,有人在諮詢,有人在核算,有人在籤約。
  • 警察故事|內勤者,似在煙火落厝處,卻是警務實幹兵
    遠離運籌帷幄的案情研判,失卻快意瀟灑的犯罪打擊,只有發光的電子屏幕和微微落灰的鍵盤凝望著,似乎在說:「正在等待輸入...」而最初對內勤工作的扁平認知,很快就被前輩們矯正。作為派出所的內勤民警,他們優秀的業務能力和過硬的綜合素質無一不讓我們嘆服。內勤工作看似庸常無趣,實則別有洞天。
  • 合陽縣公安局副局長曹紅亮慰問洽川派出所民警
    2月2日下午,合陽縣公安局副局長曹紅亮到洽川派出所開展春節走訪慰問活動。治安大隊隊長張國鵬、教導員雷永鋒一起陪同進行了走訪慰問。副局長曹紅亮同志對全體民警、輔警送上慰問品並致以新春祝福,對一年來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取得的工作成效給予了高度肯定和評價,對大家春節期間堅守崗位舍小家顧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致以誠摯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同時希望派出所全體同志將黨委的關心轉化為工作動力,春節期間積極履職,齊心協力維護好轄區治安穩定。
  • 每日警星丨梁哲:內勤崗位上的「鐵人」
    每日警星警星檔案梁哲,男,1981年5月出生,2005年8月參加公安工作,現任市公安局龍崗分局布吉派出所行動支援隊隊長從警以來,梁哲曾榮立三等功1次,多次榮獲市公安局個人嘉獎、優秀公務員。派出所內勤,沒有刑偵民警的刀光劍影,也沒有社區民警的走街串巷,有的只是事無巨細的瑣碎事務,為民警執勤做好保障,為單位工作出謀劃策……但在別人沒有留意的一件件小事裡,有他們辛勞的汗水;在別人不曾記得的時光中,有他們執著的身影。梁哲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 ...崗位踐行使命——記哈爾濱市公安局戶政管理支隊戶政管理科黃健生
    今年58歲的他,是一名有著38年黨齡的老黨員,不論是在日常工作中,每天接到百餘起的電話、微信等各類諮詢,還是徵兵入伍、網約車、馬拉松等萬餘人的政審工作,他都任勞任怨、兢兢業業,熱心服務基層民警和人民群眾,可謂是戶政戰線上的一顆常春藤,他就是哈爾濱市公安局戶政管理支隊戶政管理科一級警長黃健生
  • 平輿縣公安局楊埠鎮派出所:民警「大走訪」為民解煩憂
    映象網訊(記者 王東紅 通訊員 孔深)平輿縣公安機關「大走訪、大排查、大化解、大宣傳」暨安全隱患動態清零百日行動開始後,平輿縣公安局楊埠鎮派出所務求實效,著力排查化解隱患苗頭,於日前妥善幫助一名精神異常者就醫,切實為轄區居民常某一家解決了一件煩心事。
  • 一名派出所值班民警和他的116條通話記錄!
    今天一名基層派出所民警的朋友圈九張照片中密密麻麻的通話記錄在「1.10」宣傳日裡顯得格外的引人注目小編和朋友圈的主人公——東海縣公安局桃林派出所副所長喬東洋取得了聯繫,據他介紹,1月9日8時至10日8時值班期間,他這個警組總共接報了12起警情,作為派出所副所長兼戶口內勤和社區民警的他,值班的24小時內共接打了116通電話,最早的是8點40分,最晚的是凌晨4點52分。
  • 曹縣公安局青堌集派出所民警支招謹防高考招生詐騙
    連日來,菏澤曹縣公安局青堌集派出所組織民警深入鄉村、社區、車站等人員密集區域,通過宣傳講解和發放防範招生詐騙宣傳資料等形式,開展防範招生詐騙宣傳,介紹高考招生的詐騙手段和防範、識別的方法。提醒考生及家長:謹防招生「陷阱」,如果收到「打點補錄」、 購買「內部指標」、「計劃外指標」、發放「助學扶助款」等電話、簡訊、網絡留言、發來連結要錢的,要通過正規渠道查詢核實,謹防受騙。
  • 法院判決:派出所接警後,只有1名民警、2名輔警出警,程序不合法
    該案中,劉某阻礙成都隴海公司施工,崇州市公安局三郎派出所民警接到報警到達現場後,多次便勸劉某就其訴求向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反映,勸解無效後處警民警口頭傳喚劉某到派出所作進一步調查,劉某不接受。在劉某的帶離過程中,劉某對處警民警及輔警進行手抓、嘴咬、腳踢,致處警警察及輔警受傷。崇州市公安局依據上述規定對劉某作出拘留9日並處罰款50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並無不當。
  • 黔西縣公安局蓮城派出所民警走訪聽民聲 補錄戶籍暖民心
    近期以來,在畢節市政法系統「入村寨進社區走企業訪群眾」大走訪活動中,黔西縣公安局蓮城派出所堅持以群眾為中心,主動聽民聲、察民意、訪民情,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近日,通過走訪幫助一外嫁多年的大媽,解決戶籍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