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夢萊塢」演出開始了
圖為東方影都。
孟君韜攝
4月28日,來賓在青島東方影都數位化工作室內參觀影視後期製作。新華社記者 李紫恆攝
大劇院劇場。(資料圖片)
青島東方影都遠景。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4月28日,歷時4年零7個月、總投資500億元的青島東方影都在青島西海岸竣工落成,一座改變世界電影發展格局的「工業巨製」正式面世。
青島這座濱海旅遊城市浪漫的電影色彩與生俱來。歷史上,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第一部有聲故事片《到自然去》、第一部音樂故事片《海上生明月》都在這裡誕生。2017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青島為世界「電影之都」。
伴隨著東方影都的落成啟用,青島「夢萊塢」揭開大幕。這個涵蓋了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萬達茂、萬達樂園、劇院和秀場、高端酒店群等多業態的大型城市綜合體,融旅遊、文化、商業於一體,為青島增添了文化消費新動能。
東方影都首亮相
走進東方影都,佔地166公頃的產業區建有全球設施最先進、配套最齊全的電影產業園。製作區規劃52個高科技攝影棚,一期竣工30個攝影棚,二期再建10個攝影棚,包括世界最大的1萬平方米攝影棚、世界唯一的室內外合一水下攝影棚、影視服裝道具加工廠及世界先進的影視後期製作工廠等。
影視產業園外景地佔地60公頃,配套建設具有歐陸風情和老上海風韻的取景街,可以滿足不同類型影視作品的拍攝需求。
東方影都還建有最全的影視產業配套設施,影都大劇院擁有2000個座位,音效全球一流,可舉辦盛大的電影節開閉幕式。
值得一提的是,東方影都按照電影工業體系要求,聚集全球影視行業資源,為入駐影視企業提供國際標準的專業服務。國際化影視企業所需的海關、籤證、人才、金融、物流等服務由政府部門一站式提供。
青島市設立50億元的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入駐東方影都拍攝的影視作品給予製作費用20%-40%的補貼;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對在東方影都註冊經營的影視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營業收入10%的補貼。
有了一流的軟硬體環境,青島東方影都集聚並帶動了影視拍攝、製作、發行等全產業鏈發展,加快建設國內影視工業化生產體系最完備、科技含量最高的影視產業基地,吸引全球影視企業紛紛入駐和拍攝製作。
2016年10月,東方影都在美國洛杉磯啟動全球招商,與美國9家著名電影公司籤約,吸引11部好萊塢大片到東方影都拍攝,其中包括《長城》《環太平洋2》等好萊塢大片和多部國內電影大片。歐盟青年音樂節、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頒禮大典等多項重大文化活動在此舉行,總投資30億元的《封神三部曲》劇組目前正在園區內拍攝。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3年,東方影都入駐影視企業將超過500家,每年拍攝製作影視劇約100部。隨著青島建設東方「夢萊塢」的夢想正照進現實,將與美國好萊塢、印度寶萊塢相比肩,形成世界三大影都新格局。
消費升級添動能
東方影都為青島帶來的不僅僅是全新的影視文化產業鏈,更將以其獨具影視特色的商業、文化、旅遊配套項目,成為青島的商業新地標。
超大規模的萬達茂由室內主題樂園、水樂園、電影樂園、擁有30個廳的中國最大規模影城及大型商業中心組成,包括世界首臺室內懸掛過山車、世界首個室內垂直跌落激流勇進、3D互動影院等創新遊樂設備,體現青島特色的大型舞臺秀「八仙過海」,4個高星級度假酒店組成的酒店群以及世界級的國際醫院、國際學校、遊艇碼頭和會所等。
除了萬達茂,如今在青島,這樣的「大塊頭」城市綜合體,正成為商業發展的主流,不僅帶來更大的消費場所,更帶來全新的文化旅遊消費新理念。
在青島香港中路,全國規模最大的萬象城——青島萬象城集聚了數百個國內外知名品牌。一座難求成為這裡眾多餐飲品牌店的常態,豐富多彩的兒童遊樂項目以及充滿藝術氣息的咖啡店和書店,也為這裡帶來人氣。
在青島西海岸的澳樂購,充滿歐式風情的商業建築鱗次櫛比,國際一線品牌紛紛打出超低折扣,印度菜、愛斯基摩人雪屋風格酒吧獨具特色……坐在巨型摩天輪「琴島之眼」上,唐島灣風景可以盡收眼底。將旅遊、娛樂與商業購物融為一體的澳樂購,成為不少市民和遊客休閒好去處。
新都心是地鐵商圈的代表。在這裡,地鐵3號線與來自新加坡的全新業態商場凱德商場相連接,為多元的商業項目帶來強勁的區域輻射力。
目前,青島已經有十餘家城市商業綜合體,年營業額超過80億元,年增長10%以上。隨著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第一驅動力,青島商貿流通加快轉型升級。
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區核心城市之一,青島實施現代消費升級行動計劃,並成立了專門的商業新模式和高端商務消費服務業定向招商專業團隊,面向全球加強商貿領域招商引資,重點引進「城市購物中心+創客空間」「購物中心+藝術」「奧特萊斯+嘉年華」「平臺+自營」會員制倉儲零售店等商業新模式、新業態。
城市定位再提升
東方影都的建設推動影視產業成為青島的新興支柱產業,讓青島「電影之都」的美譽實至名歸。產業的升級又推動著一座城市定位的提升。尤其是青島這樣一座有著獨特口岸優勢的城市,面對消費轉型升級的巨大機遇,正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
近期,2000多頭澳大利亞進口肉牛在青順利入境,進境澳牛單批次數量和整體品質都創全國口岸之最,這也標誌著青島進境澳大利亞屠宰用肉牛指定口岸正式啟用。
而在此之前,青島整車進口口岸累計進口整車4.6萬輛,進口量在全國26個汽車口岸中綜合排名第五位。日前,青島正式獲批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平行進口量僅次於天津,位列全國第二位。此外,青島建立的山東省首家進口水果口岸,輻射膠東半島、華北、京津等地。
早在2012年,青島在國內率先提出「內外貿融合」發展思路,讓消費品質與國際接軌。2013年,青島開設了山東省第一家免稅店。2015年,青島在山東省第一個落地旅客離境退稅業務……青島把促進消費提高到與投資、出口同樣重要的位置,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保稅展示銷售、進口商品直銷,擴大國外優質消費品進口規模,創新推動內外貿融合發展。
對標香港、新加坡購物節,一年一度的「青島城市購物節」已成為這座城市的新名片。其中的一個重要板塊——連續舉辦五屆的中日韓國際海鮮烹飪大賽,為青島餐飲業的發展提供新的平臺,也為建設國際海洋美食城市加分不少。
此外,青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建設,帶來城市跨境消費的新便利。尤其是今年年初,青島獲批成為全國跨境電商保稅備貨業務試點城市,青島的區位優勢得到進一步彰顯,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隨著青島郵輪母港入境客流不斷加大,新的膠東國際機場建設不斷推進,青島的免稅店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青島還將引進國際時尚品牌入駐,建設一批退稅商場、免稅店,吸引國際旅遊消費集聚。 (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 宋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