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向陽成了「第一書記」的藝術代言,《馬向陽下鄉記》成為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的示範組作品。6日、7日,青島演藝集團出品、青島市歌舞劇院創排的大型民族歌劇《馬向陽下鄉記》在北京天橋劇場精彩上演,作為文化和旅遊部從200餘部全國優秀作品中遴選的14部優秀劇目之一,該劇不負眾望,精彩出演,贏得專家觀眾好評。
聚焦現實 14部優秀劇目做示範
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的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於10月15日在北京開幕,全國200餘部優秀現實題材作品進行展演,其中文化和旅遊部遴選的14部優秀劇目在北京示範演出,《馬向陽下鄉記》入選示範演出,在參加全國優秀民族歌劇展演之後,再度進京演出。
本次展演首次以使用同一名義、同一標識,在同一時間段內,全國聯動、各自實施的方式,由各省(區、市)文化廳(局)組織開展本地區的優秀作品展演活動,而且參演作品種類豐富,題材多樣、特色鮮明。其中,既有反映改革開放給社會和民眾帶來深刻變化的民族歌劇《命運》、交響音樂會《浦東交響》等,也有反映精準扶貧的民族歌劇《馬向陽下鄉記》、花鼓戲《桃花煙雨》等,還有反映重要建設工程、項目成就的舞劇《天路》、話劇《追夢雲天》等。
不負眾望 《馬向陽》贏得喝彩
「我聽說《馬向陽下鄉記》來北京演出過多次,這一次專程來看。」在觀眾席裡,中國歌劇舞劇院演唱家張卓與普通觀眾一起歡笑,一起感動,並且告訴記者她是慕名而來,「現實題材非常難排也非常難演,《馬向陽下鄉記》貼近現實,貼近生活,讓大家看得很開心。整臺戲編排很精緻,整個團隊表演得很到位,現在也算是很成熟的作品,是一部有心之作。」
《北京青年報》的資深文化記者倫兵,曾經作為第三屆中國歌劇節特邀評論嘉賓,在南京點評過《馬向陽下鄉記》,當晚他又專程到劇場。「《馬向陽下鄉記》是比較新鮮的歌劇形式,是與戲曲相結合的歌劇,而且是喜劇。從它的結構、意義、現實題材來講,會受到觀眾喜愛,它展現的是一個很樸實的狀態,讓人看得心情愉悅。從音樂到劇作上都有一種特別的鄉土氣息,很受觀眾喜愛。」倫兵表示:「《馬向陽下鄉記》在精心打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團隊一起不斷打磨提高,贏得了這樣的機會,這是榮譽、這是挑戰、更是鞭策。」《馬向陽下鄉記》總導演黃定山在演出結束後表示,全國200多部劇目,僅僅有各個門類的14部劇目進京,並且文化和旅遊部使用了「示範演出」一詞,「這是一個重任壓在肩上,幸好,我們的演出,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
據悉,《馬向陽下鄉記》在入選2017年「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重點扶持劇目之後,又成為2018年「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滾動扶持劇目,在全國歌劇舞臺熠熠生輝。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一屆山東文化藝術節上,《馬向陽下鄉記》入選新創作優秀劇目評比展演。一路走來,《馬向陽下鄉記》贏得專家、觀眾們的喜愛,「我們這部戲在一步一步向前邁進,向精品邁進,而且步子越來越堅實。我們有所期望,不斷聽取專家觀眾的意見,《馬向陽下鄉記》會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