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布 | 將小學體育課改為健康教育課?教育部答覆了!

2020-12-25 中國青年報

近日,教育部對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350號(醫療體育類579)《關於將小學體育課改為健康教育課的提案》做出答覆。答覆全文如下:

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三次會議第4350號(醫療體育類579)提案的答覆

你們提出的《關於將小學體育課改為健康教育課的提案》收悉,經商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體育總局,現答覆如下: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重視少年兒童健康,全面加強幼兒園、中小學的衛生與健康工作」。《「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教育部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體育總局從以下方面開展工作。

一、加強健康教育工作的相關制度保障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強調「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轉變健康領域發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教育部採取多種措施不斷加強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保障。

一是印發《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學校健康教育把培養青少年的健康意識、提高學生的健康素質作為出發點,注重實用性和實效性。堅持健康知識傳授與健康技能傳授並重原則,突出重點、循序漸進,不斷強化和促進健康知識的掌握、健康技能的提高、健康意識的形成、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建立。根據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依照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初中年級、高中年級五級水平,把五個領域的內容合理分配到五級水平中,五個不同水平互相銜接,完成中小學校健康教育的總體目標。要求學校通過學科教學和班會、團會、校會、升旗儀式、專題講座、牆報、板報等多種宣傳教育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學科教學每學期應安排6—7課時,主要載體課程為《體育與健康》。

二是修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適應新時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教育部組織專家對義務教育各學科課程標準進行了修訂完善。《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強調實踐性特徵,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努力構建較為完整的課程目標體系和發展性的評價方式,重視教學內容的基礎性、選擇性及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樣性,引導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三是切實保證體育課時和鍛鍊時間。《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明確規定,「普通中小學校、農業中學、職業中學每天應當安排課間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課外體育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的時間(含體育課)」。《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2〕53號)明確提出了確保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等要求。《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6〕27號),明確提出「到2020年學校體育辦學條件總體達到國家標準,體育課時和鍛鍊時間切實保證」。

四是完善學生體質健康調研與監測制度。從1985年起,教育部每5年開展一次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與調研,覆蓋所有地區和各級各類學校,每次監測樣本總量超過25萬人。《教育部關於印發〈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辦法〉等三個文件的通知》(教體藝〔2014〕3號)明確規定,教育部每年組織32所高校對各省份上報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數據進行抽測覆核。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要求嚴格執行學生體質健康合格標準,健全國家監測制度。除體育免修學生外,未達體質健康合格標準的,不得發放畢業證書。

二、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徑開展中小學健康教育活動

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多渠道開展健康教育、多形式開展健康實踐、多途徑加強健康教育教學能力建設。

一是以國家課程為載體,落實學校健康教育教學內容。中小學健康教育的載體課程《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已按照相關要求,將健康教育內容納入其中。小學體育課除設置「運動參與、運動技能」內容外,還設置「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等內容。例如,飲食健康教育方面,1—2年級要求學生「初步了解飲食、用眼、口腔衛生等個人衛生常識」「如按時進餐,不挑食、不偏食,知道牛奶、豆類等食物的作用」等;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引導學生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學會調節情緒的方法、形成合作意識與能力、具有良好的體育道德等;健康生活方面,要求學生「掌握基本保健知識和方法,樹立尊重生命、保護生命的意識等」,引導「學生懂得營養、行為習慣和疾病預防對身體發育和健康的影響」等。


二是在中小學社會課中強化健康教育內容。小學階段健康教育內容主要通過道德與法治、科學、體育等課程落實。2019年,教育部啟動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工作,明確小學設置體育與健康課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教育部委託專業機構對中小學課程教材加強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進行系統設計,初步確定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傳染病預防與公共衛生事件應對、安全應急與避險等五個領域內容,以體育與健康課程為主,重點落實相關教育要求。同時,結合學科特點,在其他學科有機融入,體現螺旋上升,逐層遞進,進一步增強課程教材育人功能。

三是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和學生喜聞樂見的多種形式,推進學校健康教育。近年來,教育部在國家教育資源網上先後多次組織開展營養與健康、食品安全、視力保護、預防愛滋病等健康教育知識的網上有獎問答活動,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教育作用。

四是組織專家編制系列學校健康教育教學資源,包括健康教育教師指導用書、掛圖、多媒體教學課件等,為學校開展健康教育提供資源保障。

五是開展「師生健康中國健康」主題健康教育活動,在全國校園和廣大師生中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理念,把健康教育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關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健康觀,形成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發展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六是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從健康教育入手,以公共衛生服務為抓手,發動兒童青少年和家長自主健康行動。進一步健全學校體育衛生發展制度和體系,不斷完善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加快體育與健康師資隊伍建設,聚焦「教」(教會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練」(經常性課餘訓練和常規性體育作業)「賽」(廣泛開展班級、年級和跨校體育競賽活動)「養」(養成健康行為和健康生活方式),深化學校體育、健康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推進校園體育項目建設。

七是對學生進行包括應急生存常識在內的健康教育。以國家課程為載體,落實包括應急生存在內的健康教育教學內容。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的課程標準已將相關的應急生存常識內容納入其中,內容包括掌握簡便的止血方法;學會一些運動損傷及常見意外傷害的預防與簡易處理方法;掌握溺水的應急處理方法等。《義務教育初中科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習觸電、溺水、異物堵塞氣管、蛇蟲咬傷等急救的基本方法等。

三、加強學校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增強綜合素質為目標,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遵循體育特點和學生成長規律,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

二是強化體育課程健康教育內容。教育部將推動學校體育課程建設,著力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學前教育階段開展適合幼兒身心特點的遊戲活動,培養體育興趣愛好,促進運動機能協調發展。義務教育體育課程要幫助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引導樹立正確的健康觀。高中體育課程要進一步發展學生運動專長,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全人格。職業教育體育課程要與培養職業技能相結合,培養身心健康的技術人才。高等教育體育課程要與培養創新人才相結合,培養具有高遠精神追求、高尚人格修養的高素質人才。

三是推進學校體育教材改革。學校體育教材體系建設紮根中國、融通中外,充分體現思想性、教育性、創新性、實踐性、選擇性,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圍繞課程目標和運動項目特點,精選教學素材,豐富教學資源。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教學內容。利用教育技術手段,採用多媒體視頻化方式,出版單位通過網站或APP等方式提供體育教材專家講解和技術演示環節和步驟,供學生使用。

四是完善學校體育評價體系。積極推動各地把學生體質健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和對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以及學校負責人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推進各地落實高中體育學業水平考試試點改革,積極探索把體育納入高考綜合評價體系。探索將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高校「雙一流」建設和高校領導班子考核內容。

健康是青少年全面發展的基礎,加強中小學健康教育、提升學生健康素養,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加強學校的健康教育,提升學生的健康體質,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感謝你們對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教育部

【責任編輯:於璧嘉】

相關焦點

  • 可否將小學體育課改為健康教育課?教育部答覆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曾提建議:將小學「體育教育課」改為「健康教育課」。12月3日,教育部官網公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350號(醫療體育類579)提案答覆的函》,對《關於將小學體育課改為健康教育課的提案》進行了答覆。據此前《中國科學報》報導,葛均波認為,受傳統體系教育思想影響,學校「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結合程度不夠,「體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概念混淆。
  • 權威發布|將小學體育課改為健康教育課?教育部答覆了!
    近日,教育部對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350號(醫療體育類579)《關於將小學體育課改為健康教育課的提案》做出答覆。答覆全文如下: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三次會議第4350號(醫療體育類579)提案的答覆你們提出的《關於將小學體育課改為健康教育課的提案》收悉,經商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體育總局,現答覆如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學校健康教育工作。
  • 建議義務教育改為十二年制?教育部答覆
    建議義務教育改為十二年制? 12月2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49號建議的答覆》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將九年制義務教育修改為十二年制義務教育
  • 義務教育改為十二年制?教育部答覆!
    12月2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49號建議的答覆》>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將九年制義務教育修改為十二年制義務教育」予以答覆《答覆》稱,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和普通高中共12年的課程設置符合目前國際上普遍做法,基本與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家的社會
  • 小學每天增加1節戶外活動課,湖州中小學體育課這樣上
    小學每天增加1節戶外活動課,湖州中小學體育課這樣上 2020-12-15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議義務教育改為十二年制?教育部答覆!
    (點擊查看詳情)12月2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49號建議的答覆》>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將九年制義務教育修改為十二年制義務教育」予以答覆《答覆》稱,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和普通高中共12年的課程設置符合目前國際上普遍做法,基本與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基本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認識規律,
  • 教育部答覆
    9月7日,教育部網站發布的《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200號(教育類016號)提案答覆的函》(以下簡稱《答覆》),披露了教育部答覆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關於推動珠算文化進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提案》的具體內容。
  • 義務教育改為12年制?教育部明確答覆!
    12月2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49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將九年制義務教育修改為十二年制義務教育」予以答覆。  《答覆》稱,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和普通高中共12年的課程設置是經過長期實踐、反覆調整後逐步建立的,符合目前國際上普遍做法,基本與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基本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認識規律,目前還不具備延長學制和將學前、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      一是從我國基本國情來看。
  • 資訊|建議義務教育改為十二年制?教育部答覆
    12月2日 教育部官網發布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 第4849號建議的答覆》 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
  • 義務教育改為12年制?教育部回應
    義務教育改為12年制?近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49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將九年制義務教育修改為十二年制義務教育」予以答覆。
  • 教育部頻發重要信號!這些事情,將影響「雙一流」評選
    課程思政建設成效 2020年5月,教育部發布關於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的答覆中提到,2016年以來,教育部聯合相關部門印發了《關於加強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將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績效納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考核評價體系,指導高校落實相關政策,建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績效評價機制,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業績突出的機構和人員給予獎勵,健全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益分配政策。
  • 義務教育改為十二年制?教育部回應了!
    義務教育改為十二年制?教育部回應了!12月2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49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將九年制義務教育修改為十二年制義務教育」予以答覆。
  • 專家籲恢復中小學每周0.5學時健康教育課:青少年「剛需」
    「舉辦關於拒絕抽菸、拒絕二手菸的講座,組織預防近視的班隊主題活動,製作營養科學普及的手抄報……」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常春看來,這就是現在許多學校開展校園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調研所到的學校都能按照教育部文件的要求,開展健康教育活動,也有很多優秀案例」。但在課程設置上,健康教育在整體的課程體系中的地位仍不明確。
  • 義務教育改為12年制怎麼樣?教育部予以答覆
    12月2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49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將九年制義務教育修改為十二年制義務教育」予以答覆。《答覆》稱,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和普通高中共12年的課程設置是經過長期實踐、反覆調整後逐步建立的,符合目前國際上普遍做法,基本與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基本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認識規律,目前還不具備延長學制和將學前、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
  • 建議義務教育改為12年制?教育部回應了
    建議義務教育改為12年制?12月2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49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將九年制義務教育修改為十二年制義務教育」予以答覆。
  • 教育部答覆「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
    教育部網站1月28日消息,教育部發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404號(教育類410號)提案答覆的函,對《關於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
  • 針對「義務教育改為12年制」,教育部給出答覆,還有新消息
    她與一同的朋友說道:要是能夠將學前教育也納入9年義務教育之內,將義務教育改為12年制就好了。不僅能夠讓孩子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也能為普通家庭減輕一些經濟壓力負擔。針對「義務教育改為12年制」,教育部給出答覆義務教育本身現如今,我國的義務教育本身就面臨著結構調整的巨大壓力,部分地方落實政府舉辦的義務教育主體責任也並未到位,以至於民辦的義務教育佔比比較高,影響了義務教育本身的公益性。像部分貧困地區的義務教育基礎相對薄弱,急切需要加大投入。地方具體實踐部分地區實行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免費教育如今已經很難繼續下去。
  • 【闢謠】建議義務教育改為12年制?教育部回應
    【闢謠】建議義務教育改為12年制?12月2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49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將九年制義務教育修改為十二年制義務教育」予以答覆。
  • 烏嶺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
    為進一步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12月10日,烏嶺小學邀請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朱豔老師,為該校高年級學生執教了一堂以「走出自卑,變身自信超人」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