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布為教授:醫學學術討論不能像小孩過家家一樣

2020-12-11 醫師報

在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2020年年會上,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第六屆會長於布為教授針對「基層麻醉科的醫生如何去培養教育」,重點談了兩方面問題:

於布為教授

第一方面問題,基層麻醉科醫生要有內在動力。要加強學習,提升知識儲備和操作能力。我們是這麼走過來的,圖書館裡有很多麻醉學書籍,還可以通過讀網課、看各種學術會議的視頻講座、或是自己在家認認真真讀上一兩本麻醉學科的手冊、教科書,都可以獲得很好的進步。其次,是外部的力量的推動。麻醉學科是一門技術驅動型的學科,很大程度上依賴所處單位的基本裝備。所謂基本裝備,每個手術室都有一臺麻醉機,每個麻醉機上都有一臺生命體徵的監護儀,還要有一些基本的除顫器、推動泵等。我們現在的技術已經足以保證患者不會發生因為麻醉導致的直接相關的死亡,這就做到了第一步。

第二方面問題,麻醉科基層醫生的成長要積累更多經驗,但基層醫院往往還受限於另一問題,由於醫生手術能夠開展的種類相對偏少,因此除麻醉協會、醫藥教育協會組織的下基層講課等活動以外,應鼓勵類似辦科主任培訓班一樣,每年有2-3天的集中理論培訓,以及到大醫院參觀等。科室骨幹也要有計劃的選派到城市大醫院,進行半年到一年的進修學習形成骨幹,科室由主任加上2—3名骨幹,整個科室的環境狀態就改變了。此外,科室組織定期要參加學術活動,創造機會到大醫院進修,有一年的操練,至少要有半年的高強度的臨床麻醉操練。科室要建立一個完善的討論制度,不斷地把學習氛圍建立起來。鼓勵將科室病例討論過程放到網上,能夠讓各個醫院的麻醉科主任、醫生看到各自觀點。

中國要形成廣泛參與的學術討論風氣,不好的是什麼?我一說你這個觀點不對,就認為這個人跟我有仇、專門給我搗亂,以後我不理你!像小孩過家家一樣,我們沒有學術討論的風氣。

希望今後這三年,基層應該和醫師協會總目標相一致,實現基層麻醉科醫生整體提升,不只是單純培養一個人的問題。

#超能健康團##醫師報超能團#

相關焦點

  • 鬥羅:同樣是情侶,有人像老夫老妻,也有人像小孩過家家!
    每個人都會面臨很多不同的感情,而且到了不同的階段後感情也會發生不一樣的變化。也許會從愛情發展至親情,也有可能會變回普通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就好比我們史萊克的這三對情侶,小舞唐三像老夫老妻,而他們卻像小孩過家家!小舞和唐三是一對青梅竹馬,兩人的感情也是一層層的進階而來。從最早的校友室友到後來的兄妹,雖然那時候的大家都很年輕,可是唐三卻能對小舞說出能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護她。
  • 哈佛教授講課有啥不一樣 討論為主,工夫在課外
    哈佛暑期課程首次登陸中國  與往常一樣,哈佛大學生命科學學科主任RobertLue教授在自己主講的課程「活的科學——生物學、自我與世界」與學生們進行著課前交流,而與往常不同的是,這堂課開課的地點在中國的復旦大學,他面前的學生,一半是哈佛大學的本科生,另一半則是復旦大學學生。
  • 【學術交流】兩岸醫學人文教育學術討論會在我院順利召開
    兩岸醫學人文教育學術討論會在我院順利召開  8月13日下午3點,兩岸醫學人文教育學術討論會(臺灣醫學人文之光與中山大學攜手推動醫學人文「中國經驗」,基於實踐情景的醫學人文教育與研究)在我院綜合醫療大樓29
  • 全國生殖醫學著名專家問道青城 安琪兒生殖醫學學術質量管理委員會...
    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安琪兒醫療控股集團特邀,來自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生殖醫學專科醫院院長張學紅教授,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與生殖婦科中心主任兼婦產科學系副主任鬱琦教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楊菁教授等在全國生殖醫學領域極具影響力的專家們,正式成為安琪兒生殖醫學學術質量管理委員會的首任委員。安琪兒生殖醫學學術質量管理委員會成立。
  • 臺灣陽明大學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院長邱爾德教授學術交流
    受生命學院生物醫學分析技術及儀器研究所所長張鎮西教授邀請,臺灣陽明大學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院長邱爾德教授於10月23日至27日專程來我校進行學術交流。 10月26日下午4點,在生命學院學術報告廳做題為「Optical Trapping & Manipulation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的學術講座。
  • 第十九次濰坊市生殖醫學學術年會在濰坊醫學院召開
    12月19日,第十九次濰坊市生殖醫學學術年會在濰坊醫學院生殖醫院學術報告廳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首席專家陳子江教授線上作《高齡患者ART的常規和非常規管理》的主旨學術報告。院長管英俊出席開幕式並致歡迎辭。
  • 淺談醫學論文中討論的寫作技巧
    醫學論文中的討論,是對研究結果的科學解釋與評價,是作者對實驗觀察的思考、理論分析和科學推論。也是判斷論文水平,進而衡量作者水平高低的部分。如何寫好討論部分,是擺在醫學論文作者面前的一個難題。醫刊彙編譯認為,對於醫學論文中討論的撰寫,應掌握以下的寫作技巧。
  • 第二屆國際運動醫學與健康學術會議在成都體育學院舉行
    期間,國內外運動醫學與健康學科領域知名專家將圍繞運動與健康基礎研究、體質健康與機能評定、運動與慢性病研究、運動損傷與康復研究、傳統醫學與傳統運動研究等專題進行主題報告、特邀報告、專題交流和牆報交流,這是在「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為促進中國運動醫學與健康事業發展而舉行的一次學術盛會。
  • 西安市特種醫學與健康工程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西工大新聞網11月24日電(褚曉華 賴林彬)11月21日,「西安市特種醫學與健康工程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西北工業大學國際會議中心第二會議室成功召開。西北工業大學科研院軍工科研部部長王少華,生命學院院長尹大川、黨委副書記於輝、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以及實驗室全體成員40餘人參加了此次會議。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由尹大川主持,王少華出席會議並致辭,代表學校向各位委員表示熱烈歡迎,希望通過各位委員能為重點實驗室的發展建言獻策,促進實驗室快速發展。
  • 國際醫學史學會第九屆學術會議在北京大學召開
    全國政協副主席、北京大學醫學史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韓啟德院士擔任大會主席,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院士擔任大會副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曹雪濤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院士及國際醫學史學會主席Carlos Viesca Treviño教授任大會副主席,北京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中心、醫學史研究中心主任張大慶教授任大會秘書長兼副主席。
  • 四川省醫學會第十五次介入醫學學術會議即將召開
    為推動介入醫學專業發展,加強學術交流。由四川省醫學會主辦,四川省醫學會介入醫學專業學組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承辦,四川省衛健委外周介入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協辦的「四川省醫學會第十四次介入醫學學術會」將於2020年10月30日-11月1日在成都世紀城假日酒店隆重召開。
  • 工業與學術圓桌討論:在中國高校推行「學術休假」是否可行?
    工業與學術圓桌討論:在中國高校推行「學術休假」是否可行?學術休假(Sabbatical Leave)是當前歐美高校比較常用的一種教師發展制度,即每隔一定的年限,教師可以選擇在全薪或減薪的情況下,外出休整一段時間用來學習、旅行或實踐,以此調整來激發研究者的創造力。參與討論的嘉賓認為,學術休假值得在國內推廣。
  • 臺灣花蓮慈濟醫院王志鴻教授來我院進行學術交流
    臺灣花蓮慈濟醫院王志鴻教授來我院進行學術交流 2019-09-23 1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五屆「清華-匹茲堡大學醫學學術聯合研討會」舉行
    第五屆「清華-匹茲堡大學醫學學術聯合研討會」舉行清華新聞網6月15日電 6月10日-11日,「第五屆清華-匹茲堡大學醫學學術聯合研討會:生物醫學研究模型」在醫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本次會議以「生物醫學研究模型」為主題,涵蓋癌症、免疫、傳染病學、藥學、結構生物學、幹細胞及發育生物學等6大領域,來自清華大學醫學院的張林琦、程功、那潔、向燁,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Mark S. Roberts、Gilles Clermont、James F. Conway等12位報告人與大家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及進展。與會師生充分討論,氣氛活躍。會議由張林琦教授主持。
  • 京都獎獲得者金出武雄教授:「像外行一樣思考,像專家一樣實踐」| G...
    從履歷上看,金出武雄於1974年獲得東京大學電子工學博士學位,很早就專攻計算機視覺,是第一批計算機視覺的研究者,然後在1980年前往美國翻開學術生涯的新篇章,從擔任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人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起,在該研究所擔任過副教授、教授,並於1992年到2001年期間升任所長,奠定了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人研究所的江湖地位。
  • 雙魚座和白羊座擁有一樣的童心,談戀愛更像是一場過家家
    就算是在談起兩個人的未來的時候,他們也都表現得漫不經心,給人的感覺好像很不靠譜一樣。這種人只是習慣了把成熟和責任感藏在心裡,不向外界表現出來,其實有很多事情他們心裡都明白,只是不會明說而已。就像雙魚座和白羊座的愛情,就是十分的單純和天真,因為他們兩個人都有一顆難得的童心,在外人看來,這兩個星座談戀愛時,更像是一場過家家!
  • 公立與民營醫院共籌醫學美容學術大會
    星辰在線11月10日訊(通訊員 林東哲)11月10日,由長沙美萊醫療美容醫院主辦的「湖南省醫學美容2015學術大會新聞發布會」在美麗的星城長沙隆重舉行。作為我省醫學領域學術最高水平、影響力最大的學術會議的新聞發布會吸引了湖南省人民醫院整形雷射美容外科譚軍教授、美萊院長王勇教授、麥躍博士、潘衛峰主任、劉翔主任等眾多專家,以及湖南衛視、湖南都市頻道、華聲在線等數十家知名媒體同仁參與此次盛會。
  • 亞太老齡化社會的抗衰老醫學學術地圖怎麼畫?
    12月13日,由(臺灣)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主辦,臺北市政府擔任指導機構的《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成立大會暨2020年度融合醫療論壇》上,來自政府、學術 、投資、媒體的各界人士展開多方探討。  此次論壇從精準和抗老化兩大醫學研究趨勢入手,從產業和專業兩個維度去解析精準抗老化醫學,分享了精準抗老化產業的前沿分析和趨勢判斷,共同描繪未來亞太「抗衰老醫學學術地圖」。
  • 臺灣大學生上課愛開小差 教授痛批:像見"人形墓碑"
    臺灣大學生上課愛開小差 教授痛批:像見"人形墓碑" 2013年04月27日 14:2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