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盛行西風帶在北半球形成了暖流,而在南半球卻形成了寒流?

2020-10-18 地理沙龍

世界表層海水大規模地往一個方向運動就是洋流,洋流對於地球表層系統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隨著洋流的運動,使得地球高低緯度之間海水的熱量能夠進行交換,維持著全球的熱量平衡。所以,我們根據洋流的溫度情況,分為「暖流」和「寒流」,暖流是指洋流水溫比流經地區海水溫度高的洋流,寒流是指洋流水溫比流經地區海水溫度低的洋流。

西風帶形成不同性質的洋流

一般來說,從低緯度地區流向高緯度地區的洋流,就是從溫度高的海區流向溫度低的海區,屬於「暖流」,這類暖流包括日本暖流、阿拉斯加暖流、東澳大利亞暖流、墨西哥灣暖流、巴西暖流和厄加勒斯暖流等。而從高緯度地區流向低緯度地區的洋流,就是從溫度低的海區流向溫度高的海區,屬於「寒流」,這類寒流包括千島寒流、加利福尼亞寒流、秘魯寒流、西澳大利亞寒流、本格拉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和加那利寒流等。

世界洋流和行星風系模式圖

世界上的洋流除了大致沿南北方向流動的外,還有大致沿東西方向流動的洋流,此類洋流的流向大致和所在海區的緯線平行,那麼,在性質上這類洋流屬於「暖流」還是「寒流」呢?我們發現此類洋流,絕大多數屬於暖流,包括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和赤道逆流等等。但是,位於南半球中緯度海域的「西風漂流」帶是屬於寒流性質的,這是由什麼原因形成的呢?

世界洋流分布圖

我們知道,這些和緯線平行的洋流主要是由風帶形成的,比如在低緯度地區,由於常年受信風帶(北半球東北信風,南半球東南信風)的吹拂,從而形成了由東往西運動的被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此外,位於南北緯40°至60°之間的區域,常年受到了「盛行西風」帶的影響,從而在北半球形成了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而在南半球卻形成了西風漂流,性質為寒流性質。同樣的盛行西風帶,卻帶來了完全不同性質的洋流,原因在哪裡呢?

全球風帶示意圖

我們觀察世界洋流分布圖,南北半球海陸分布面積的差異產生的重要的影響,由於北半球陸地面積較大,在北緯40°至60°之間的範圍內,存在著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海洋被分隔為太平洋和大西洋兩部分。所以,由於海洋相對獨立,實際上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可以分別看成是太平洋的日本暖流和大西洋的墨西哥灣暖流的延伸,從低緯度帶來的溫暖海水,使得這兩大自西向東流動的洋流,呈現暖流性質。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的不凍港摩爾曼斯克

反觀南半球,我們在南緯40°至60°的範圍內,發現很少由陸地分布,在這一緯度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連成了一個整體,海洋完整的繞地球一圈。所以,南半球的盛行西風不斷吹拂海水,形成了一個環繞地球的「洋流圈」,而這個洋流圈剛好圍繞著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南極大陸」旋轉。一方面南極大陸上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大陸冰川,厚厚的冰川不斷往南極大陸邊緣移動,最終崩塌掉落到大洋裡,這些巨大的海洋冰山數量超過數萬座,這些冰山的融化,降低了西風漂流帶的海水溫度。

巨大的南極附近冰山

另一方面,南極大陸基本上位於南極圈以南地區,屬於高緯度地區,加上厚厚的冰川,南極大陸平均海拔為2350米,是世界上最為寒冷的大陸。在南極大陸內部由於空氣做下沉運動,在近地面形成了「極地高壓」,使得寒冷的空氣從南極內陸的極地高壓流出,吹向南極大陸四周,形成極地東風帶,使得高緯度地區的海水往低緯度運動,更加降低了西風漂流帶的海水溫度。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北半球的西風漂流是暖流,而南半球的西風漂流卻是寒流?
    所以,我們根據洋流的溫度情況,分為「暖流」和「寒流」,暖流是指洋流水溫比流經地區海水溫度高的洋流,寒流是指洋流水溫比流經地區海水溫度低的洋流。只有,位於南半球的「西風漂流」是寒流性質的,為什麼同樣是西風帶形成的洋流,位於北半球的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是暖流性質的,而位於南半球的西風漂流是寒流性質的呢?
  • 在世界海洋主要寒流中「西澳大利亞寒流」,是不是最弱的一支?
    在洋流的形成原因中,大氣環流中的「風帶」,在盛行風的長期吹拂下形成形成的洋流稱為「風海流」,主要的風帶為盛行西風帶和低緯信風帶。此外,由於海洋中某處海水流出,導致海平面下降,為了海水運動連續性需要,別處的海水就會流過來進行補充,從而形成「補償流」,包括上升補償流和下降補償流。
  • 氣壓帶風帶中的「盛行西風帶」,一定是溫暖溼潤的嗎?
    全球風帶示意圖地球表面的風帶總共有六個,南北半球各三個,關於赤道對稱,分別是低緯信風帶(北半球為東北信風帶、南半球為東南信風帶),盛行西風帶(北半球吹西南風、南半球吹西北風),極地東風帶(北半球吹東北風、南半球吹東南風)。
  • 為什麼「盛行西風帶」通常會帶來比較豐富的降水?
    也就是從緯度來看,地球熱量由赤道往兩極遞減,由於地表冷熱不均就會引起大氣運動,加上地球自轉的影響,從而形成了全球性大氣環流。以北半球為例,從赤道往兩極分布的氣壓帶和分帶分別是赤道低氣壓帶、東北信風帶、副熱帶高低壓帶、盛行西風帶(中緯西風帶)、副極地低氣壓帶、極地東風帶和極地高氣壓帶,每個氣壓帶或風帶都控制一定的緯度範圍。
  • 南美洲的地形、氣候,暖流與寒流——2020年浙江捲地理8~9題
    ①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地區位於南極洲與南美洲之間,甲洋流位於60°S附近,應該為西風漂流,受盛行西風的影響較大(風海流);②副極地環流圈,指的是北半球的中高緯環流(逆時針),在南半球沒有副極地環流(由於海陸分布的原因);③從圖中可以看出,甲洋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由於甲洋流靠近南極洲,受南極大陸及浮冰的影響,水溫低,因此為寒流。(2)分析洋流的影響。
  • 位於歐洲西部大西洋中的「北大西洋暖流」,是不是最強大的暖流?
    洋流是全球海洋表層海水的大規模運動,其流動的方向通常十分穩定,洋流的形成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盛行風,主要是低緯信風帶和中緯西風帶,在盛行風的長期吹拂下,海水就會穩定的超風向吹拂的方向運動,從而形成「風海流」。由盛行風形成的風海流,規模十分巨大,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此外,海陸輪廓對于洋流的強弱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 「洋流」就是表層海水的大規模運動,暖流和寒流各有什麼特點?
    促使海水大規模運動的能量來源是太陽輻射,由於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從而引起了全球性大氣運動,其中的盛行西風帶和低緯信風帶,是促使海水大規模運動的主要推動者。位於低緯度地區的信風帶,常年由東往西吹拂,從而形成了由東往西流動的南赤道暖流和北赤道暖流。位於中緯度地區常年由西往東吹拂的盛行西風帶,形成了常年由西往東流動的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風漂流。
  • 洋流:最大規模海水運動,僅墨西哥灣暖流就為所有河流徑流的20倍
    全球洋流洋流又稱為海流,是指大洋表層海水大規模穩定的朝一個方向運動,是地球上最大規模的海水運動,形成表層海水大規模穩定運動的能量來源主要是盛行風,最終的能量來源是太陽輻射。行星風系和世界洋流模式圖其中對于洋流的產生影響最大的兩個風帶分別是信風帶(東北、東南信風)和西風帶(北半球西南風、南半球西北風),由於盛行風的長時間吹拂,使得海水穩定的朝某一方向運動,從而形成的洋流稱為
  • 西風帶何來「魔鬼」之說?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  「經過『魔鬼』西風帶時,我們的心都是懸著的。『雪龍』號一會在浪尖,一會在浪底。風浪很大,船晃得厲害,暈船的人很多。」從南極中山站回來的長沙市氣象局工作人員陳朝暉回憶起乘坐「雪龍」號經過西風帶的印象。
  • 帶你一覽它的全貌
    如果找找共同點,那從北向南,依次是繞極流,西風漂流,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南赤道暖流,西風漂流,繞極流。洋流模式示意圖(總體規律)北半球的大陸相對較多,所以北半球的西風漂流(具體海洋中表現為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都由盛行西風吹送)向東遇到陸地會分叉,相當一部分折向更高緯度(表現為阿拉斯加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