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表層海水大規模地往一個方向運動就是洋流,洋流對於地球表層系統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隨著洋流的運動,使得地球高低緯度之間海水的熱量能夠進行交換,維持著全球的熱量平衡。所以,我們根據洋流的溫度情況,分為「暖流」和「寒流」,暖流是指洋流水溫比流經地區海水溫度高的洋流,寒流是指洋流水溫比流經地區海水溫度低的洋流。
西風帶形成不同性質的洋流
一般來說,從低緯度地區流向高緯度地區的洋流,就是從溫度高的海區流向溫度低的海區,屬於「暖流」,這類暖流包括日本暖流、阿拉斯加暖流、東澳大利亞暖流、墨西哥灣暖流、巴西暖流和厄加勒斯暖流等。而從高緯度地區流向低緯度地區的洋流,就是從溫度低的海區流向溫度高的海區,屬於「寒流」,這類寒流包括千島寒流、加利福尼亞寒流、秘魯寒流、西澳大利亞寒流、本格拉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和加那利寒流等。
世界洋流和行星風系模式圖
世界上的洋流除了大致沿南北方向流動的外,還有大致沿東西方向流動的洋流,此類洋流的流向大致和所在海區的緯線平行,那麼,在性質上這類洋流屬於「暖流」還是「寒流」呢?我們發現此類洋流,絕大多數屬於暖流,包括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和赤道逆流等等。但是,位於南半球中緯度海域的「西風漂流」帶是屬於寒流性質的,這是由什麼原因形成的呢?
世界洋流分布圖
我們知道,這些和緯線平行的洋流主要是由風帶形成的,比如在低緯度地區,由於常年受信風帶(北半球東北信風,南半球東南信風)的吹拂,從而形成了由東往西運動的被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此外,位於南北緯40°至60°之間的區域,常年受到了「盛行西風」帶的影響,從而在北半球形成了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而在南半球卻形成了西風漂流,性質為寒流性質。同樣的盛行西風帶,卻帶來了完全不同性質的洋流,原因在哪裡呢?
全球風帶示意圖
我們觀察世界洋流分布圖,南北半球海陸分布面積的差異產生的重要的影響,由於北半球陸地面積較大,在北緯40°至60°之間的範圍內,存在著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海洋被分隔為太平洋和大西洋兩部分。所以,由於海洋相對獨立,實際上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可以分別看成是太平洋的日本暖流和大西洋的墨西哥灣暖流的延伸,從低緯度帶來的溫暖海水,使得這兩大自西向東流動的洋流,呈現暖流性質。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的不凍港摩爾曼斯克
反觀南半球,我們在南緯40°至60°的範圍內,發現很少由陸地分布,在這一緯度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連成了一個整體,海洋完整的繞地球一圈。所以,南半球的盛行西風不斷吹拂海水,形成了一個環繞地球的「洋流圈」,而這個洋流圈剛好圍繞著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南極大陸」旋轉。一方面南極大陸上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大陸冰川,厚厚的冰川不斷往南極大陸邊緣移動,最終崩塌掉落到大洋裡,這些巨大的海洋冰山數量超過數萬座,這些冰山的融化,降低了西風漂流帶的海水溫度。
巨大的南極附近冰山
另一方面,南極大陸基本上位於南極圈以南地區,屬於高緯度地區,加上厚厚的冰川,南極大陸平均海拔為2350米,是世界上最為寒冷的大陸。在南極大陸內部由於空氣做下沉運動,在近地面形成了「極地高壓」,使得寒冷的空氣從南極內陸的極地高壓流出,吹向南極大陸四周,形成極地東風帶,使得高緯度地區的海水往低緯度運動,更加降低了西風漂流帶的海水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