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盛行西風帶」通常會帶來比較豐富的降水?

2020-10-18 地理沙龍

由於地球是一個球體,所以可以近似看成平行光的太陽輻射照射在地球表面時,太陽光線和不同地區地平面的夾角大小是不同的,也就是地球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是不同的,總體而言,年正午太陽高度由赤道往兩極遞減。也就是從緯度來看,地球熱量由赤道往兩極遞減,由於地表冷熱不均就會引起大氣運動,加上地球自轉的影響,從而形成了全球性大氣環流。

地球表面的全球性大氣環流稱為「三圈環流」,分別是低緯環流、中緯環流和高緯環流,三圈環流形成之後在近地面形成了7個氣壓帶和6個風帶。以北半球為例,從赤道往兩極分布的氣壓帶和分帶分別是赤道低氣壓帶、東北信風帶、副熱帶高低壓帶、盛行西風帶(中緯西風帶)、副極地低氣壓帶、極地東風帶和極地高氣壓帶,每個氣壓帶或風帶都控制一定的緯度範圍。

盛行西風帶位於中緯度地區,其極限影響範圍大約為南北緯35°至65°之間,其中南北緯40°至60°之間是其主要控制範圍。北半球盛行西風帶吹「西南風」,南半球吹「西北風」,由於盛行西風帶來自於低緯度地區,所以通常表現為較為「溫暖」。至於盛行西風帶能不能帶來豐沛的降水,要看其是「海洋吹向陸地」,還是「陸地吹向海洋」。對於大陸來說,盛行西風帶主要影響的區域位於大陸西岸地區,所以西風帶多是由海洋吹向陸地的,也就多表現為「溫暖溼潤」。

世界上受盛行西風帶影響最為明顯的區域是歐洲西部地區,歐洲西部位於亞歐大陸的西部,西臨大西洋,地處北緯40°至60°的地區常年受到來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風帶影響,加上歐洲地形平坦,對於西風帶的阻擋較弱,分布有大面積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特徵表現為「終年溫和溼潤」。而緯度稍低一些的地中海沿岸地區,在冬季時由於氣壓帶風帶南移,該地區也會受到盛行西風帶的影響,使得地中海沿岸地區冬季氣候表現為「溫和溼潤」,成為世界上唯一的「冬雨型」氣候類型,也就是「地中海氣候」。

相關焦點

  • 氣壓帶風帶中的「盛行西風帶」,一定是溫暖溼潤的嗎?
    全球風帶示意圖地球表面的風帶總共有六個,南北半球各三個,關於赤道對稱,分別是低緯信風帶(北半球為東北信風帶、南半球為東南信風帶),盛行西風帶其中盛行西風帶主要位於中緯度地區,又可以稱為「中緯西風帶」,主要影響的緯度範圍大約為南北緯30°至60°,其中南北緯40°至60°是主要影響的地區。
  • 為什麼很多山地的不同山坡,通常會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
    山地地形通常呈中部高四周低的形態,海拔高的地方就是山峰,而四周海拔不斷降低形成山坡,從東南西北方位來說,山坡有不同的朝向,我們發現不同的山坡,自然地理環境差異也很大。在這一方面影響最大的有兩種類型的山坡,分別是由熱量差異形成的向陽坡和背陽坡,以及由降水差異形成的迎風坡和背風坡。
  • 為什麼盛行西風帶在北半球形成了暖流,而在南半球卻形成了寒流?
    但是,位於南半球中緯度海域的「西風漂流」帶是屬於寒流性質的,這是由什麼原因形成的呢?此外,位於南北緯40°至60°之間的區域,常年受到了「盛行西風」帶的影響,從而在北半球形成了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而在南半球卻形成了西風漂流,性質為寒流性質。同樣的盛行西風帶,卻帶來了完全不同性質的洋流,原因在哪裡呢?
  • 【專題複習】降水的形成條件、四種主要的降水類型及影響因素
    平原地形有利於海洋水汽的進入,帶來豐富的水汽,降水的機率較大,如我國的東部平原地區、歐洲中部、美國中東部。  山地的迎風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較多,背風坡較少;河谷地帶由於地勢低,溫度高而降水少,如橫斷山區。  盆地由於地形封閉,周圍高山環繞,海洋水汽難以進入,降水也較少,如塔裡木盆地。
  • 【高中地理】降水的九大影響因素和四大類型
    平原地形有利於海洋水汽的進入,帶來豐富的水汽,降水的機率較大,如我國的東部平原地區、歐洲中部、美國中東部。山地的迎風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較多,背風坡較少;河谷地帶由於地勢低,溫度高而降水少,如橫斷山區。盆地由於地形封閉,周圍高山環繞,海洋水汽難以進入,降水也較少,如塔裡木盆地。
  • 如果澳大利亞大陸南移15個緯度,降水分布恐將變成「西多東少」
    降水多由來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風帶帶來,歐洲分布有世界上最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分布熱帶沙漠氣候,沙漠氣候在澳大利亞大陸的分布比重較高。這樣一來副熱帶高氣壓帶對於澳大利亞的影響就大大減弱了,而盛行西風帶的影響將會大大加強。澳大利亞西部的廣大區域,將會受到來自印度洋的盛行西風帶影響,帶來溼潤的水汽。在南緯30°至40°的澳大利亞大陸西部地區將會形成「地中海氣候」。
  • 如果澳大利亞大陸南移15個緯度,降水分布恐將變成「西多東少」
    如果澳大利亞南移15個緯度再比如位於亞歐大陸西部的「歐洲」,其緯度範圍大約為北緯36°至北緯71°左右,屬於中高緯度地區,從緯度位置來看,歐洲大部分地區位於盛行西風帶的勢力範圍內,降水多由來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風帶帶來
  • 我國為什麼沒有「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
    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各種氣候要素如氣溫、降水和光照等通常表現為周期性的變化,一個區域氣候的形成受到地理位置、大氣環流、地形、洋流、下墊面等因素的影響,其中地理位置和大氣環流是影響氣候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地理位置主要可以分為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緯度位置主要決定熱量帶,也就是決定了所在地是屬於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還是寒帶地區。
  • 俄羅斯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為什麼氣候會降水豐富冬季溫和?
    經緯度位置大約為東經159°和北緯53°左右,屬於中高緯度地區,不過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氣候並不像俄羅斯同緯度地區那樣寒冷,年降水量也較為豐富,氣候特徵可以概括為「夏季溫暖冬季溫和,氣溫年較差較小,年降水量大,降水的季節變化大,夏季為雨季」,氣候類型屬於溫帶季風氣候。
  • 澳大利亞大陸年降水量分布為什麼呈半環狀?
    原創盧達晨中學地理問答澳大利亞大陸年降水量分布為什麼呈半環狀?答:澳大利亞大陸年降水量分布由北、東、南三面向內陸減少,呈半環狀。大陸中部為南北縱貫的平原區,有利於南北方向來自海洋的氣流深入內陸,帶來降水。2洋流:大陸東岸的東澳大利亞暖流對來自海洋的氣流起增溫增溼作用,有利於降水。
  • ...地理】降水的九大影響因素和四大類型,影響我國的四大準靜止鋒!
    平原地形有利於海洋水汽的進入,帶來豐富的水汽,降水的機率較大,如我國的東部平原地區、歐洲中部、美國中東部。 山地的迎風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較多,背風坡較少;河谷地帶由於地勢低,溫度高而降水少,如橫斷山區。 盆地由於地形封閉,周圍高山環繞,海洋水汽難以進入,降水也較少,如塔裡木盆地。
  • 為什麼?
    地球上的水處在不停的運動之中,我們稱為水循環,水循環的具體環節包括蒸發、水汽輸送、大氣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和蒸騰等等。大氣降水就是水循環中的一個環節,通常是以「下雨」的形式呈現。全球不同的地區由於大氣環流、海陸位置等因素的不同,降水的季節也不同。
  • 為什麼在大陸東岸地區,也有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氣候?
    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會受到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洋流、下墊面狀況以及人類活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地中海氣候分布在南北緯30°至40°之間,形成原因中從大氣環流的角度來看地中海氣候是由於夏季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氣候炎熱乾燥;冬季受到西風帶的控制,來自海洋的西風帶帶來較為豐富的降水,氣候溫和溼潤。
  • 為什麼美國加利福尼亞洲接近太平洋卻缺水?
    在世界範圍內,毗鄰海洋卻嚴重缺水的地區有很多,主要是洋流、氣壓帶風帶分布以及地形的緣故。地表淡水的來源無非是降水,降水匯流形成江河湖海,湖有淡水和鹹水之分,鹹水湖主要是蒸發量大於匯流量,而海洋因為億萬年的蒸發,鹽度不斷升高。
  • 南美洲南部的巴塔哥尼亞沙漠,為什麼地處沿海卻氣候十分乾旱?
    地處沿海的巴塔哥尼亞沙漠植被從森林、草原到荒漠的變化,指示著水分條件的不斷降低,所以凡是「荒漠自然帶」分布的地區,都是氣候十分乾旱,降水稀少的地區,荒蕪的地表,沙土裸露,常年累月,通常會形成「沙漠景觀」
  • 澳大利亞呈半環狀分布的熱帶草原自然帶,有著完全不同的降水來源
    每一個國家,由於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洋流以及下墊面等因素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氣候分布,比如獨佔一塊大陸的澳大利亞,形成了「半環狀」的氣候分布。,盛行下沉氣流,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帶來降水。
  • 關於降水的季節變化,世界上有哪些地區雨季比旱季的時間長?
    位於赤道附近,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的地區,終年盛行上升氣流,氣候特徵表現為終年高溫多雨。熱帶雨林氣候的主要分布地區包括非洲的剛果盆地、亞洲的馬來群島和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地區。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圖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至60°的大陸西岸地區,終年受來自海洋的盛行西風帶控制,氣候特徵表現為終年溫和溼潤。
  • 為什麼?
    我們都知道海水是鹹的,裡面還有氯化鈉、氯化鎂等鹽分,至於海水為什麼是鹹的,目前普遍認為是通過地表徑流攜帶鹽分進入到海洋中,不斷積累而形成的。海水中鹽分含量的多少,我們通常用「鹽度」來衡量,目前全球表層海水的平均鹽度大約為3.5%,也就是說每一千克的海水中,含有3.5克鹽分。
  • 由於西南季風帶來的強降水,使孟加拉國和印度東北部地區洪澇嚴重
    當然,作為一個地理自媒體,今天主要探討的還是地理專業知識,我們知道我國多旱澇災害是有潛在的氣候原因的,我國東部的季風氣候,降水本身就具有季節變化大和年際變化大的特點,今年東南季風從太平洋帶來的水汽所產生的降水遠超常年平均水平,這是造成洪澇災害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