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澳大利亞大陸南移15個緯度,降水分布恐將變成「西多東少」

2020-12-22 地理沙龍號

一個地區氣候的形成,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海拔、下墊面因素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區域,由於所處的緯度位置不同,形成的不同的氣候特徵,我們以幾個大洲為例來加以說明,非洲的緯度範圍大約為南北緯30°之間,幾乎關於赤道對稱,所以非洲大部分地區都位於熱帶地區,被稱為熱帶大陸,氣候類型也關於赤道對稱。

如果澳大利亞南移15個緯度

再比如位於亞歐大陸西部的「歐洲」,其緯度範圍大約為北緯36°至北緯71°左右,屬於中高緯度地區,從緯度位置來看,歐洲大部分地區位於盛行西風帶的勢力範圍內,降水多由來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風帶帶來,歐洲分布有世界上最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最後再來看一看「南極洲」,南極洲位於南極圈以北,屬於高緯度地區,主要位於南寒帶,由於緯度高氣溫低,氣候類型為終年酷寒的極地氣候。

澳大利亞氣候分布圖

通過非洲、歐洲和南極洲的例子,我們發現大洲所處的緯度範圍會很大程度上決定這個大洲的氣候主要特徵。那麼,我們來看看大洋洲,主要就是「澳大利亞大陸」的緯度分布情況,澳大利亞大陸位於南半球,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北部與亞洲的馬來群島隔海相望,南部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澳大利亞大陸的面積約為769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陸,形態呈東西長南北窄的不規則形態,緯度範圍大約為南緯10°至南緯40°左右。

澳大利亞陸地自然帶分布圖

澳大利亞大陸的緯度跨度大約為30個緯度,其中心緯線差不多是南緯25°,南回歸線(南緯23.5°)穿過澳大利亞的中部地區,使得澳大利亞中西部區域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分布熱帶沙漠氣候,沙漠氣候在澳大利亞大陸的分布比重較高。此外由於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範圍較大,使得澳大利亞大分水嶺以西的廣大地區氣候都十分乾旱,降水偏少。澳大利亞只有大分水嶺東側沿海地區,以及北部和南部沿海地區降水較為充足,氣候整體上呈半環狀分布。

澳大利亞大陸大氣環流示意圖

我們在這裡做一個假設,如果澳大利亞大陸整體向南移動15個緯度,那麼澳大利亞的氣候會變成怎樣呢?澳大利亞大陸整體南移15個緯度,那麼澳大利亞的緯度範圍就會變為南緯25°至南緯55°左右,這樣一來澳大利亞大陸就是一個主要位於中緯度地區的大陸了。這樣一來副熱帶高氣壓帶對於澳大利亞的影響就大大減弱了,而盛行西風帶的影響將會大大加強。澳大利亞西部的廣大區域,將會受到來自印度洋的盛行西風帶影響,帶來溼潤的水汽。在南緯30°至40°的澳大利亞大陸西部地區將會形成「地中海氣候」。

澳大利亞大陸南移15個緯度的世界地圖

而在南緯40°至55°的澳大利亞大陸西部地區將會常年受盛行西風帶控制,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隨著盛行西風帶由西往東吹拂,水汽不斷減少,在內陸地區,主要是大分水嶺西側的中部地區,將會很大概率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大分水嶺東側地區,本來主要分布的是熱帶雨林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而如今,由於幾乎不受東南信風的影響,反而處於盛行西風帶的背風坡,降水稀少,可能成為澳大利亞大陸降水最為稀少的地區,自然帶變為荒漠自然帶。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澳大利亞大陸的緯度整體南移15個緯度,那麼降水分布就會從現在的東多西少,轉變為西多東少,而整體上澳大利亞大陸會趨向更加溼潤。

南移15度以後的澳大利亞氣候分布圖

相關焦點

  • 如果澳大利亞大陸南移15個緯度,降水分布恐將變成「西多東少」
    如果澳大利亞南移15個緯度再比如位於亞歐大陸西部的「歐洲」,其緯度範圍大約為北緯36°至北緯71°左右,屬於中高緯度地區,從緯度位置來看,歐洲大部分地區位於盛行西風帶的勢力範圍內,降水多由來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風帶帶來
  • 假如非洲南移10個緯度,非洲氣候會發生什麼變化?
    南移10°後非洲氣候假想圖非洲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和高山氣候,氣候類型數量不是很多,而且分布幾乎關於赤道對稱如果非洲南移10個緯度,那麼也就意味著非洲不再關於赤道對稱,非洲南北半球的氣候類型數量就會不一樣多,因為在非洲南部地區將會有陸地地處南緯40°以南地區,從而就會出現終年受西風帶控制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 澳大利亞大陸的氣候分布,為什麼會呈現「半環狀」的特徵?
    比如全球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的氣候分布,就具有明顯的「半環狀」分布的特徵,這是什麼原因呢?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圖從緯度位置的角度來看,南回歸線(南緯23.5°)穿過澳大利亞大陸的中部,緯度介於南緯10°至南緯
  • 大分水嶺的存在,使澳大利亞大陸的氣候呈明顯「半環狀」分布特徵
    比如全球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的氣候分布,就具有明顯的「半環狀」分布的特徵,這是什麼原因呢?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圖從緯度位置的角度來看,南回歸線(南緯23.5°)穿過澳大利亞大陸的中部,緯度介於南緯10°至南緯40°之間,以中低緯度地區為主,以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分布為主。
  • 澳大利亞呈半環狀分布的熱帶草原自然帶,有著完全不同的降水來源
    每一個國家,由於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洋流以及下墊面等因素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氣候分布,比如獨佔一塊大陸的澳大利亞,形成了「半環狀」的氣候分布。澳大利亞草原帶的降水來源澳大利亞氣候分布出現「半環狀」特徵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南回歸線穿過澳大利亞中部地區,使得回歸線附近地區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 澳大利亞大陸年降水量分布為什麼呈半環狀?
    原創盧達晨中學地理問答澳大利亞大陸年降水量分布為什麼呈半環狀?答:澳大利亞大陸年降水量分布由北、東、南三面向內陸減少,呈半環狀。西澳大利亞寒流(有觀點認為這裡是暖流)所經沿岸地區不易產生降水。3大氣環流:1月,大陸北部為低氣壓區,南副熱帶高壓帶斷裂,在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分別形成高壓中心。
  • 世界上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為什麼會有大片沙漠分布?
    澳大利亞大陸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陸,總面積約為769萬平方千米,澳大利亞雖然四面環海,但是溼潤氣候區卻不多,有很多地區都是降水稀少的乾旱區。海洋是陸地水汽的主要提供者,但是海洋中蒸發的水汽也需要通過風帶到陸地上,從而帶來降水。
  • 遠離世界其他大陸的「澳大利亞大陸」,有著怎樣的氣候特點?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獨佔一塊大陸的國家,其所在的澳大利亞大陸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的總面積約為769萬平方千米。同時,澳大利亞大陸也是一個位於南半球遠離世界其他大陸的「孤立大陸」,大約在3900萬年之前,澳大利亞大陸就和世界其他大陸分離了,從此澳大利亞大陸上的動物就開始了其獨立進化的歷程,所以到如今澳大利亞擁有許多獨有的動植物種類。
  • 為什麼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大陸東南部沿海地區?
    澳大利亞不僅人口密度小,而且人口分布很不均勻,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澳大利亞大陸的東南部沿海地區,為什麼澳大利亞的人口會集中分布在這一地區呢?澳大利亞氣候分布圖首先,是擁有豐富的「淡水資源」,澳大利亞大陸的位置地處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南回歸線在澳大利亞中部穿過,所以澳大利亞中西部大部分地區都終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
  • 【專題突破】關於氣候特點及成因的87個問答題,這裡全部都有!
    (1)東部為東非高原,地勢較高,來自幾內亞灣的氣流,印度洋的東南信風在沿海有降水,但難以進入東非高原。(2)西南氣流本較淺薄,進入東非高原就更薄,故降水少,東非高原為熱帶草原氣候。(3)氣壓帶風帶的移動,北夏南冬時處於18oN,北冬南夏時向南移,經過東非高原的時間短,降水量少。  15.亞馬遜平原形成世界最大熱帶雨林氣候區的成因?
  • 【高中地理】關於氣候特點及成因的87個問答題,這裡全部都有!
    印度半島三面為海洋,夏季時,氣壓帶風帶北移,東南信風過赤道後偏轉為西南風,風從北印度洋吹向印度半島,帶來充沛的降水,形成雨季;冬季時,氣壓帶風帶南移,使印度半島受東北信風帶的影響盛行東北季風,且此時亞洲大陸形成冷高壓,氣流向四周輻散,影響印度半島,使其降水少,形成乾季。
  • 【專題複習】降水的形成條件、四種主要的降水類型及影響因素
    到了9月,鋒面雨帶南撤到南部沿海;10月則完全退出我國大陸,由此,我國東部地區雨季結束。  對於我國鋒面雨的推移過程,也可以用口訣來加強理解掌握:4、5月份南嶺南,6月靜止江淮間;7、8月份華東北,長江中下遊是伏旱;9月又回江南岸,10月退出南海邊。  對於颱風,我們知道:颱風有過也有功,就是颱風過境時帶來的降水可以緩解長江中下遊的伏旱天氣。
  • 【重磅整理】高中地理大氣環境高頻考點總結,以熱帶雨林為例講幾處特殊氣候類型的分布和成因
    摩擦力:與風向方向相反,既減小風速,又改變風向(摩擦力越大,風向與等壓線夾角越大)風力(風速):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風(力)速越大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的名稱與位置,注意各風帶的風向,氣壓帶成因(熱力或動力原因)。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對於北半球來說,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 澳大利亞大陸南部熱帶稀樹草原氣候的成因如何?
    澳大利亞大陸南部熱帶稀樹草原氣候的成因與赤道低氣壓帶有關嗎?盧達晨中學地理問答答:無關。澳大利亞大陸南部熱帶稀樹草原氣候區緯度較高,赤道低氣壓帶影響不到這裡。這裡之所以仍稱熱帶稀樹草原氣候,是因為這裡的氣溫、降水指標與典型的熱帶稀樹草原氣候特徵相近,降水有季節變化(冬雨型)。
  • 高考地理一輪複習教學設計——世界降水的分布
    千變萬化六個瓣,飄呀飄呀落下來。【過度】空氣中的水汽,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我們統稱為大氣降水。空氣中的水汽是如何形成降水的?它需要滿足哪些條件?【歸納整理】1、世界降水分布的一般規律①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②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③溫帶地區,沿海地區降水多,大陸內部降水少。
  • 奇怪的「氣候分布圖」——為何澳大利亞東、西岸氣候不同?
    1、澳大利亞的氣候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10°S~42°S)、東半球(113°E~153°E),南回歸線穿過其中,東臨太平洋,其他方向都瀕臨印度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
  • 南極洲氣候特徵:極地氣候廣泛分布,表現為酷寒、大風和降水稀少
    氣候是指一定區域內大氣物理特徵的多年平均狀況,氣候的形成受到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下墊面狀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各種氣候類型通常具有自身鮮明的氣候特徵,包括氣溫、熱量、降水、光照等氣候要素組成。比如非洲的氣候呈明顯的南北對稱分布特徵;亞洲由於陸地面積巨大,氣候呈現複雜多樣的特徵;大洋洲澳大利亞大陸的氣候呈現「半環狀」分布特徵;歐洲地區由於海岸線曲折漫長等因素的影響溫帶海洋性氣候最為顯著;南美洲的氣候受到安第斯山脈的影響十分顯著,北美洲的氣候覆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顯著等
  • 南極洲氣候特徵:極地氣候廣泛分布,表現為酷寒、大風和降水稀少
    氣候是指一定區域內大氣物理特徵的多年平均狀況,氣候的形成受到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下墊面狀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各種氣候類型通常具有自身鮮明的氣候特徵,包括氣溫、熱量、降水、光照等氣候要素組成。比如非洲的氣候呈明顯的南北對稱分布特徵;亞洲由於陸地面積巨大,氣候呈現複雜多樣的特徵;大洋洲澳大利亞大陸的氣候呈現「半環狀」分布特徵;歐洲地區由於海岸線曲折漫長等因素的影響溫帶海洋性氣候最為顯著;南美洲的氣候受到安第斯山脈的影響十分顯著,北美洲的氣候覆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顯著等
  • 乾貨 |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成因、分布、特點等歸納
    第二步,確定最冷月的溫度值範圍,即>15℃。第三步,判斷降水的季節分配類型,年雨型(>2000mm)。緯度位置(分布規律):大致在南北緯10度之間。第二步,確定最冷月的溫度值範圍,即>15℃。第三步,判斷降水的季節分配類型,夏雨型(1500—2000mm)。緯度位置:南北緯10度至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海陸位置:「兩個半島」:主要分布在亞洲的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
  • 【高中地理】降水的九大影響因素和四大類型
    降水的多少要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但主要條件是三個:充足的水汽供應、氣流上升達到過飽和狀態、足夠的凝結核。通常情況下,我們不需要考慮凝結核的問題,只考慮有沒有充足的水汽和促使氣流上升的機制就可以,歸納起來,形成降水的因素有以下九大因素。一般來說,離海洋越近的地區,受海洋的影響越大;距海越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降水就較少。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規律是沿海多,內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