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來人講港學生會「小圈子」 借「獨」進仕

2021-01-11 中國臺灣網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張利 環球時報記者 範凌志 徐亦超 邢曉婧】「港獨」標語在多所高校肆虐,香港的開學季演變成一場「政治風暴」。12所香港大專院校學生會對此事發表聲明,宣稱大學師生享有言論自由,討論「港獨」絕無不可。再加上教育大學、中文大學等學校學生會長此前「香港已進入極權時代」「香港法治名存實亡」等激進言論被曝光,香港學生會「港獨溫床」的標籤似乎已很難撕下。有分析說,學生會之所以發展至此,是因為反對派政黨會從學生會中挑選青年骨幹,一些懷有投機心理的學生想走「從政捷徑」,因此以宣揚「港獨」求曝光度,吸引政界人士注意,學生會乃至校園就此成為「政治演練場」。該觀點成立嗎?參加過學生會活動的香港學生、了解情況的學者等多位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講述了他們眼中的香港學生會,以及對此問題的看法。

  做宣傳,做「危機公關」,經常忙得睡辦公室……

  在香港高等院校,加入學生會被稱為「上莊」。「我參加學生會是因為在迎新活動時受到師兄師姐的鼓勵。」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任學生會幹事的黃先生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是個小圈子,經常由校園裡最有政治熱情與行動力的一批人組成。由於工作量大,學生會成員經常睡在辦公室,每天忙到只能睡四五個小時。正因為如此,每年都有學生會骨幹因為學業不合格需要延期畢業。

  香港理工大學前任學生會及校董會成員郭晁霖1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鍛鍊能力角度而言,我認為在學生會裡最能提升的就是組織力與抗壓力。舉辦活動時,活動要辦得精彩,流程必須順暢,參與者必須踴躍;與校方溝通政策時,要保證議題得到關注,相關力量必須凝聚,這些都離不開組織力與動員力。在各類事務中,總要面對失敗、人事衝突、組織角力,甚至是自我內心掙扎,而這些必須具有抗壓能力。」

  「與內地學生會相比較,香港學生會更具『實戰』性,遇到的挑戰也更多。從你『上莊』那天開始,你的精力就都要花在這上面。」曾先後在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讀書的內地人徐南濱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學生會中最能練到的本領就是宣傳和「話語術」。「每屆學生會輪換時,競選者可以說是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地為自己宣傳,要論述自己所在的候選內閣的『施政綱領』,還要學會有風度地面對臺下學生各種尖酸刻薄的提問。我覺得這種狀況最像從政者。當選後,痛苦的日子還要繼續,各種述職以及階段性總結不斷,這些工作基本貫穿整個學期。另外,還要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比如被質疑財政不透明時,要做好『危機公關』。此類『緊急事態』發生概率很高。」

  關於香港學生會的組織結構,前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學生會是獨立於大學之外的社會團體,並不隸屬於大學,大學的管理層也不會幹預學生會的運作。學生會大部分都採取「內閣制」,學生會主席一般只有一到兩年任期。另外,很多高校裡每一個系都有系學生會,甚至宿舍裡也有宿舍的學生會,他們同高校的學生會也不存在上下級關係。

  在鄧飛看來,香港真正參與高校學生會的人不多,因為「有太多學生組織了」。而且,學生會經歷在就業時也「無關痛癢」,甚至在一些敏感時期,參與學生會的人畢業後在商界不一定有優勢,因為僱主怕他們在公司搞「工運」。在這種情況下仍然要參加學生會,理由有二:政治熱情很高,那麼這肯定是為了「政治演練」;為了「泡妞」,看似簡單的理由,但人人皆知。

  有機會去海外研修,做議員助理,得到財政支持……

  學生會與政界如何建立關係? 徐南濱說,學生會有時會邀請一些香港政界人士(通常建制和泛民兩派都有,但泛民的人士居多)就本校校園內乃至整個香港社會所關心的話題,舉辦講座或者論壇。在邀請的過程中,可能會跟香港立法會的議員助理,甚至議員本人產生聯繫,這為他們和政界人士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校內學生會當中的一些「活躍分子」也就有機會讓香港政界人士注意到。

  香港學生會成員畢業後,成為立法會議員助理的不在少數,比如「民陣」前召集人陳倩瑩、學聯前秘書長周澄等。在本屆立法會也有類似的情況,議員朱凱廸就請了學聯前副秘書長岑敖暉做助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一國兩制」法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田飛龍1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香港學生會主要的政治基礎是香港本地學生,尤其是政治思想活躍的學生,他們本身是香港青年中知識、社會認知以及行動力的優秀部分,因此容易成為反對派進行政治人才培養的重點對象。「與政界(反對派)人士建立聯繫的方式,除了對方主動找上門,可以通過導師、在學校裡搞論壇、關注公共政策和社會運動、組織調研隊伍等方式。」

  田飛龍認為,有些學生會有點像香港反對派的外圍組織,學生得到財政支持的同時,也會有成為議員助理、去海外研修等機會,而且媒體能見度高。從這點來看,學生會成為部分學生「從政的捷徑」也有「一定根據」。

  「從現實角度看,學生組織透過社會事務難免與政界產生聯繫。同時,有不少學生參與社會運動後踏入政途,再加上現在參政年輕化現象以及媒體的推動,因此也不能否認學生會可能成為部分有投機心理青年從政的『捷徑』。」郭晁霖對《環球時報》說。

  除了學生參政的意願,學生會的「政治屬性」也與政治勢力的滲透有一定關係。去年年底,香港多所大學陸續選出新一屆學生會幹事會。有港媒發現,不少激進組織和「港獨」團體成員,以學生身份打入學生會內部。比如,城市大學新一屆學生會成員無論是服裝還是宣傳品,都使用棗紅色,該顏色與主張「港獨」的「香港民族黨」使用的顏色「出奇的」相似。該校新任學生會長陳嶽霖、外務副會長梁雋晞一同應邀參與過「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與發言人周浩輝主持的網媒節目。在節目中,陳浩天非常關心各所大專院校學生會的組成,多次向陳嶽霖查詢並提出建議。

  另一所香港高校樹仁大學學生會新「內閣」成員蘇曉楓被爆與被褫奪立法會議員資格的梁頌恆和遊蕙禎同屬「青年新政」核心成員。此前在反對派發起的一場遊行中,蘇曉楓一直背著大喇叭與梁遊並肩而行。有樹仁學生披露說,競選期間,「官司纏身」的梁頌恆也抽時間到樹仁為他們「助選及提供意見」。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城市大學還是樹仁大學學生會,他們當選的投票率均不足13%。此外,有港媒近日在對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等8所院校的學生會的調查中發現,他們的支持率在會員學生中都不足兩成。

  「這取決於個人選擇」

  不少香港學生會的政治傾向偏泛民,與其背後的一個「潛規則」也有關係。鄧飛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實際操控學生會事務的還有一個群體,就是「老鬼」(前學生會主席或者幹事)。「這些『退而不休』的『元老』甚至在畢業後都影響著學生會選舉。」鄧飛表示,「老鬼」並不是操控某一個「內閣」上任,而常常是阻止某些人進入「內閣」,「比如對於鼓勵跟內地交流的同學,他們會以『內地來奪權』等說法『抹紅』對方。在我上世紀90年代上大學時到現在,一直都是這樣,只要有善意的聲音,『老鬼』肯定會跳出來。所以,香港高校裡提倡跟內地溝通的同學很難當上學生會主席」。

  鄧飛表示,以前學生會對一些社會熱點話題只會發表溫和的回應,最多貼貼大字報。但2012年以來,他們的回應手段已經開始越來越激進,甚至有點行為藝術化,學生會之間會有「攀比」的心態,比著誰「更激進」。

  有分析稱,有時一些人比較具有煽動性的戲劇性表演,就是為了向組織背後的「老鬼」進行「政治諂媚」。

  就學生會與政界的聯繫,郭晁霖對《環球時報》說:「學生會本來就是一個面向公眾的團體,每當出現不同的社會議題,學生會都會表達自身立場,因此難免會根據當時的議題與其他組織進行合作。至於從個人而言,是否與政界組織有接觸,這取決於每個人的選擇。」

  徐南濱認為,兩者的聯繫並不像一些內地人想像的那麼緊密,只是在某些政治性較強的事件發生時,學生會做出的一些表態是在香港社會某些人眼裡的「政治正確」。至於整個校園成為「政治演練場」更說不上,「不要錯估香港學校『傳道、授業、解惑』的本職功能與泛政治化表象所佔的比例。有理不在聲高,佔據主導地位的仍然是『沉默的大多數』」。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生王翠翠對記者說,從整個高校氛圍而言,即使近兩年發生了一些政治風波,但校園並沒有成為「政治角力場」,絕大多數同學非常理性,對政治保持關注但不會盲目參與一些黨派,尤其是「獨派」,在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中沒有什麼市場。「政黨基本不會進入校園進行造勢,畢竟大學是神聖的學術殿堂,他們這樣做反而會招致反感。而校園裡偶爾出現的『港獨』口號只是一種所謂言論自由的象徵,沒有太多實際意義。」

相關焦點

  • 香港高校學生會是「港獨」開的嗎?
    儘管香港中文大學最終拆除「港獨」橫幅,但在少數人操弄下,一些高校學生會仍暗地散布針對內地生的仇恨。
  • 公司為什麼會有「小圈子」文化?什麼樣的人才能進「小圈子」?
    在職場老鳥看來,小張表面上是這個部門的人,但實際上被一個無形的小圈子排除在外。「小圈子」文化,並不符合中國傳統價值觀,我們過去更多持批評的態度,但LMX理論卻並不這麼認為。說到這兒,大家一定會提一個問題,既然「領導者——成員交換理論」講的是效率,要求讓能力更強的人做更多更重要的事,那為毛我的能力也不錯,但就是進不了這個圈子呢?能力是個偽問題機會才是關鍵小張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輸給同期同事,但他怎麼證明這一點呢?首先,他要獲得機會。
  • 內地女生怒撕港中大「港獨」海報,單挑「港獨」學生會:你們不能...
    繼上次全場唱《我的祖國》給龍應臺聽之後,香港大學校園裡又發生了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  這次是在香港中文大學。  9月5日晚,一名內地女生撕下「港獨」宣傳海報後,瞬間被蹲點的記者和「港獨」學生圍住,但她沒有露怯,反而與「港獨」激辯民主,怒斥港中大學生會張貼「港獨」海報的所作所為。
  • 內地女生怒撕港中大「港獨」海報,單挑「港獨」學生會:你們不能代表我!
    來源:觀察者網(ID:guanchacn)作者:肖晟仕繼上次全場歌唱《我的祖國》給龍應臺聽之後
  • 大一新生入學後,為何很多學姐提醒進學生會要三思?聽學姐怎麼說
    大一新生入學後,就會有學生會開始招新了,一些學生會幹部都會跑去各班級進行宣講,搞得也是風聲水起的,不少大學生都會被這些學生會宣講吸引,從而去參加學生會。不過就有學姐提醒大一新生,進學生會可是需要三思的。
  • 為什麼很多學長學姐不建議大一新生進學生會?原因有這些
    各個高校都有很多學生社團,既有比較官方的學生會、校媒,也有各種興趣社團,開學納新堪稱「百團大戰」。學生會是學校比較正規的社團,各個高校、學院都有學生會,但是很多學長學姐卻建議大一新生「千萬別進學生會」,這是為什麼呢?
  • 山西大學學生會:乘風而進,破浪前行
    時代日新月異,高校學生會有著更加艱巨的任務和光輝的使命,如何深入貫徹落實文件精神,如何更加提高服務學生水平,是山西大學學生會的必修課。聚焦主責主業,不忘初心。堅持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是山西大學學生會交出的第一道試卷。山西大學學生會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持「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宗旨,積極順應改革潮流,改變的是體制,不變的是為學生服務的初心。
  • 山西大學學生會:乘風而進,破浪前行
    在本次提案徵集工作中,首次採用了「吐槽牆」這種全新方式,讓每一位同學都有機會參與進來,將自己身邊所見所感、學情民意「吐槽」出來;由學生會及時歸納匯總提案,報請學校,並第一時間反饋,向代表徵求意見,最終,提案反饋情況滿意率達到了100%,受到了全校師生的高度認可。精銳幹部隊伍,優化部門結構。將700+「減肥」至如今100-,八個職能部門協調配合是山西大學學生會交出的第二道試卷。
  • 為什麼很多人不建議大一新生加入學生會?過來人表示:太無聊
    大一新生要不要加入學生會?看看這3點,再做決定也不遲談論到大學生活,很多人對於大學學生會都褒貶不一,大部分曾經參加學生會的學生最後都後悔了;但是也有很多人在其中得到了鍛鍊,個人能力得到了提升,並結交了很多的新朋友;但是這樣的人還是在少數,大部分都不建議學生加入學生會。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大多人不建議大一新生加入學生會?
  • 大學有必要進學生會嗎?
    很多大學新生在進入大學的時候會很糾結,那就是要不要進入學生會。因為學生們在初高中的時候就一直在努力地學習,以期將來能夠考上一所好大學。所以初高中的時候學生們一般都不會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學生會上,而且初高中的學生會也都只是一個擺設而已,進去也學不了什麼。
  • 為什麼有學生搞「港獨」,香港老教授的一封信說透了
    日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公開要求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儘快移除涉及「港獨」內容的宣傳品,否則校方將會採取行動移除。民間也在行動。17日,先後有3人撕下「民主牆」上印有「港獨」主張的海報,其中一名女青年還受到中文大學學生會成員的阻撓。  香港又出現了一個超級帥的小姐姐!
  • 大學生要不要加入學生會,進學生會的學生比普通學生有三大優勢
    大學生要不要加入學生會,進學生會的學生比普通學生有三大優勢每逢九月份正是全國開學的熱季,對於很多經歷過高中高強度學習的學生來說,他們終於踏入了自己嚮往的大學,其實很多剛剛踏入大學的學生都是很迷茫的,或許是經歷過長時間緊繃神經後突然放鬆了下來不知所措
  • 你的小圈子,正在殺死你的努力!
    因為我所在的公司有n個小圈子,我實在不知道應該加入哪一個。 當時公司有幾個陣營,珍妮姐領頭的小圈子人丁旺盛,資金充裕。她還斥巨資100塊請我吃了一頓肯德基。你要知道肯德基100塊的話至少要吃兩個全家桶了!實不相瞞,作為吃貨我也是吃得下的。只是感到珍妮姐對我能吃的本領有點驚訝。
  • 院學生會開展"杜絕校園貸進校園"系列活動
    為貫徹響應學院黨政工作會議提出堅決杜絕我院學生使用校園貸的號召,根據院團委具體工作部署和要求,6月11日、12日院學生會開展"杜絕校園貸進校園"系列活動。(一)院學生會團支部組織召開專題教育大會6月11日下午,院學生會團支部組織召開杜絕校園貸專題教育大會,院學生會、社團聯合會、大學生藝術團、新聞中心、國旗護衛隊全體成員參加,團委幹事關昊彤老師應邀出席,會議由院學生會團支部書記王怡同學主持。
  • 進入大學後,有必要加入大學學生會嗎?
    即將步入大學,有必要加入大學學生會嗎?1、為什麼要進學生會呢?學生會有啥好的?俗氣一點,就是為了「利」,當然不是指mony。進入學生會能享受各方面的優先權,沒錯,這是最大的利益優勢,評優、評先優先考慮,入黨、獎學金申請優先考慮,這是很多大學生都想要的,所以學生會從某個方面來講就是VIP,這就很香,很有誘惑力,對吧?快加入我們學生會吧!稍等,暫或大部分的人進入學生會都衝著VIP去的,還是有那麼一部分人想得多一點,他們想進入學生會學到很多東西,什麼東西呢?
  • 加入學生會,我後悔了!
    很多大一新生都一心想進入學生會,也有大部分同學在學生會社團招新的時候被pass掉了,還難過很久。都想加入學生會,那麼加入學生會的利與弊,你清楚嗎?過來人學長學姐告訴你!
  • 大學到底進不進學生會,為什麼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勸你說,不要進!
    而成為名人最好的跳板大概非學生會莫屬,因為首先你在同學及老師面前的「出鏡率」會大大提高,而且進入學生會後評選獎學金,優秀班幹部,競爭Dang員會有很大的優勢,那麼為什麼百分之八十的學長學姐都勸你不要進?
  • 為什麼我不建議你大學進學生會?
    每年高校開學前後,學生會和社團的招新工作都會如火如荼的進行。甚至很多部門在沒開學就已經四處做廣告了。很多準大學生也非常糾結,到底是進學生會好還是進社團好呢?今天我們就好好說道說道。學生會都幹什麼?學生會真的像網上那樣充滿官僚氣息嗎?
  • 大學要不要進學生會和加入社團?
    大學之中,學生會和社團這兩個你是不能完全避開的,一個好漢三個幫,當然了也有特例的,我當年就認識一位這樣的大哥,沉浸在二次元中,無法自拔的,但是又不看漫展,也不買手辦。言歸正傳,學生會和大學社團這兩個東西看自己的樂趣了,學生會這個怎麼說呢,反正我對這個不感冒,你進不進都無所謂,可能年齡代溝大的人,認為進學生會能學到東西,也算是鍛鍊自己啊,能入黨什麼的?但是我告訴你,如果你只是想體驗一下還是算了吧。
  • 各省高考狀元湧入港大 第一課竟然是接受「港獨」洗腦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有港大社會科學系學生日前向香港文匯報投訴,稱港大學生會公然在校內鼓吹「港獨」,在校園範圍內四處張貼「獨暴」文宣,「好多新生(一年級學生)好快就要返學校,佢哋(學生會)到處張貼呢啲文宣,直情系荼毒新入學嘅學生,向他們灌輸港獨思想,鼓吹及煽動剛剛入學嘅大學生參與黑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