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量販店搶佔圖書市場 家樂福率先開戰

2020-12-23 聯商網linkshop

  
  商場即是戰場,在高度競爭的現代商業社會,更是不「競」則退。本報今起特闢「商戰風雲」專欄,系列報導重要商戰,看市場霸主,如何鞏固市場領導地位,也看新進者如何出奇制勝,搶佔市場一席之地,洞悉勝出市場的關鍵法則。

  量販店龍頭家樂福日前推出百本暢銷書六九折促銷,不但打亂同業的促銷,更衝擊圖書市場。多家與家樂福往來的圖書經銷商,陸續接到大潤發與愛買的關切電話,讓經銷商備感壓力。出版社對家樂福的破盤促銷也不領情,已有出版社採取「不積極」補書的態度應對。

  暢銷書 打出破盤價

  家樂福首次將圖書促銷放在DM封面,想要嘗試暢銷書破盤可能帶來的效應。沒想到客人還沒來,卻已撼動圖書市場。家樂福強調,「推出暢銷書六九折的毛利犧牲,全由自己吸收,並未要求供貨商配合折扣」。

  出版業者對圖書折扣向來戒心甚深,尤其是正在榜上的暢銷書,更不希望通路破壞價格,引發全面性的價格戰。城邦不諱言地表示,「對家樂福已經進貨的圖書無法幹預,但在促銷期間若是缺書,不會積極補書」。

  家樂福這次端出的百本促銷書單中,有三分之一還在熱銷榜上,如《秘密》、《百萬小學堂》、《型男大主廚2》等,甚至連剛出版的新書如《宿主》,都在六九折之列,難怪讓出版社跳腳。

  拚買氣 同業要跟進

  這些書籍在一般通路上的價格,最低也只有七九折,即使網絡書店每天推出的六六折促銷書籍,也都是與出版社談好的單日限定折扣,全面性針對暢銷書六九折,在市場則是首見。

  面對家樂福端出圖書促銷,大潤發與愛買也全面跟進。大潤發營銷經理何默真說:「各店會查詢鄰近同業的價格,全面跟進。」愛買營銷協理王彤芳則說:「家樂福打六九折,我們就針對童書與食譜推六八折,下檔還會規劃小說促銷。」

  大潤發與愛買為避免被供貨商與出版社限制出貨,跟價動作相當謹慎。大潤發讓各店店長決定跟價的書籍與規模,也不願意大張旗鼓宣傳。愛買則先與經銷商協調,初步先推出爭議性較低的書籍促銷。

  家樂福公關經理林夢紹指出,量販店內無論書籍和雜誌售價,都要比市面定價便宜一到二成。家樂福近幾年全力經營,除爭取熱門新書和各大書局通路同步上市,書區更朝讀者友善空間經營,這次暢銷書六九折的促銷價,更是力拚市場超低價,希望一舉帶動書區買氣。

  出版商 憂破壞價格

  書店通路認為,量販店的客群與書店、在線購物的客群有極大差異,量販店打的是短期促銷,影響有限,不會跟進家樂福的做法,但會觀察後續情況。

  出版社對量販店賣書持正面態度,但若將書籍當成青菜豬肉,任意破壞價格,出版商與供貨商都認為不妥。出版業者分析,量販店的退書率控制在5%以下,書店則高達40%,是迴轉率很好的通路。量販店為拚價,甚至不惜採取買斷進貨,比書店更有彈性,但為了促銷而破壞市場秩序,反而會破壞長期合作關係。

  從2000年來至今,家樂福、大潤發與愛買三大量販業者的書籍銷售量,每年成長20%。書籍區的基本坪數也從5坪增加到20坪,還有大店設立超過50坪以上的專區。書籍種類也從早期二、三百種,現在已有上千種。

  目前三大量販店全年圖書銷售規模約10億元,雖然在出版市場仍屬小眾,但量販店連鎖家數多、客源廣泛穩定,量販店早已跳脫過去賣回頭書的窠臼,現在量販店的暢銷書榜,已與一般書店沒有差異,九成以上暢銷書幾乎都是同步販賣。

  因為量販店圖書銷售快速竄起,在不景氣下量販店的來客持續成長,分食不少傳統書店客群,家樂福大動作打出書店、網絡書店都看不到的暢銷書六九折,才會引發書市大地震。
  (經濟日報╱記者李至和)

相關焦點

  • 臺灣:量販店鞏固客源 在會員卡上大做文章
    量販店鞏固顧客忠誠度,在會員卡上大做文章。家樂福和銀行配合加入Visa payWave商店,加快會員的結帳速度。愛買11月也將針對Happy Go會員推出「美食折扣」,增加會員在非假日的來店次數。  家樂福去年5月推出會員計劃,是三大量販店中最晚推出的業者。但家樂福的好康卡與聯名卡,到今年9月中旬就突破300萬張,目前仍在持續的成長。
  • 量販店吹起24小時營業風
    華夏經緯網7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24小時的量販店對於住在臺南、中壢、桃園地區的消費者肯定不陌生,對住在都會區的上班族來說,夜間購物反而比平日更有迫切的必要性,甚至在百貨公司關門、電影也看完後,量販店還可提供無限制時間的閒晃地點。從7月底開始,全臺各地的量販店均紛紛展開24小時營業的計劃,除了TESCO之外,包括家樂福與大潤發也都加入瓜分夜間市場。
  • 臺灣各大量販店紛改裝 邁向精緻化
    家樂福中壢店斥資2億變身 大潤發、愛買和特易購跟進   家樂福中壢店斥資2億元改裝完成,年底全省33家店也將全面改裝完畢,包括大潤發、愛買和特易購(Tesco)等業者也跟進,量販店正式進入低價位、精緻化的戰國時代。
  • 臺資百貨量販店大陸開山劈土:與跨國公司叫板
    臺灣百貨量販零售業被視為是開拓大陸市場的跳板,因此,有意到大陸開拓市場的本土企業或是跨國公司,都把臺灣作為經營人才的練兵場。      臺灣菁英佔據量販店管理層      在量販店方面,在臺灣經營的國際性品牌如法國家樂福、荷蘭萬客隆以及具有臺商色彩的好又多、樂購和大潤發等連鎖量販店,目前掌舵的管理層,多數都是十多年來臺灣量販店市場所培養出的來的菁英。
  • 家樂福臺灣今年將新增三家店 加強本地化營銷
    走過去年量販業的低潮,臺灣量販店龍頭家樂福總經理杜博華表示,「家樂福將發揮店數最多的規模優勢,加強北、中、南區域在地化營銷,縮小既有店衰退幅度」。  杜博華去年5月走馬上任後,一面熟悉臺灣市場,一面忙著展店並整並六家TESCO特易購。
  • 臺糖年賠3億 傳5家量販店擬將轉售家樂福
    華夏經緯網3月6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糖5日晚傳出4至5年來獲利差,且虧損嚴重,光是去年就虧損3億多元新臺幣,去年下半年起與家樂福洽談,擬將全臺5家臺糖量販店租給家樂福經營,由臺糖收取租金,據悉近期會有明確動向。    據報導,臺糖自2000年起經營量販店,目前在臺中、北港、臺南、高雄、屏東全臺有5家門市。
  • 臺灣:三大量販店 預購蛋糕熱呼呼
    受到原物料上漲影響,今年母親節市售蛋糕價格較去年上漲一至兩成,三大量販店推出較市價便宜兩成以上的母親節蛋糕積極搶市,預訂量較去年大增逾兩成,預估三大量販店母親節蛋糕營業額,合計可衝破千萬元。  今年量販店端出的節日蛋糕,平均有六種以上的選擇,搶市的企圖心相當明顯。
  • 臺灣雙北漸成「量販商圈」集中地 家樂福布局最積極
    受到景氣逐漸轉好,連假旺季加持,使得臺灣零售業表現熱絡,信義全球資產觀察臺灣4家大型量販業者拓點策略,雙北市內湖、中臺灣因人口集中、地租便宜和交通便利等條件,已形成雙北「量販商圈」主要集中地。   信義全球資產統計,包括愛買、家樂福(需求面積:3000-15000平方米)、大潤發(需求面積:20000-22000平方米)和好市多在內等4家業者資料發現,家樂福以71家(包含便利購)實體店面,在全臺布局最為積極。
  • 量販店近日百種商品促銷
    華夏經緯網10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因10月31日又是臺「萬聖節」的日子,量販店炒了幾年的的變裝搞怪商機,到今年不僅提早登場而且商品種類也增加超過百種以上,由於大宗進口的優勢,因此甚至連進口商品也有比市價打8折的促銷價,預計在「萬聖節
  • 臺灣:全聯與家樂福超市力拼「小型店」
    家樂福與全聯福利中心將以小型店正面交鋒,全聯已在臺北市開出兩家100坪以下的迷你超市;而家樂福明年1月將在板橋開出第一家僅600坪的小區型小店。若市場反應好,兩大通路將快速複製小店的經驗。  全聯到今年底前,全臺店數可達442家,營收達420億元。從現在到明年1月底前,全聯已敲定12個開店據點,等於是未來一個半月內,平均四天就開一家店,要讓對手不易趕上。
  • 臺灣家樂福積極搶開小型店 愛買、大潤發強攻線上
    面對便利店、超市夾擊,臺灣量販店求新求變。家樂福積極搶開小型店(便利購),預計年底的店數將從現有的8家展至15家;至於愛買、大潤發則往雲端發展,開發線上購物市場,企圖以虛實整合的優勢,全力反擊。  臺灣量販店龍頭家樂福多年前就已嘗試開設小型店,經過測試後,發現消費者對於能夠更便利購物的需求愈來愈高,因此,去年起大動作開設1千坪以下、約介於300至800坪的小型店,目前已有7店,分散在全臺各地,23日將開出第8個小型店,成為第一家在臺北市落腳的小型分店,也是全臺第70店家樂福。
  • 臺灣:全聯超市開闢藍海 直逼家樂福
    不景氣時代來臨,是市場重新洗牌時機。由於消費緊縮,也擴大全聯福利中心與量販店的市場爭奪戰。全聯布局生鮮領域,家樂福、頂好超市則開出小型店,三商行則以迷你超市加入戰局,點燃零售業新一波的戰火。  當家樂福在搶攻量販市場時,本土的全聯以鴨子滑水方式在全臺遍地開花,深耕319鄉鎮。
  • 臺灣大潤發首推折扣店 掀低價革命
    (大潤發推出臺灣首個全面折扣店,將臺中忠明店改裝成折扣店,訴求價格更低。)  第二大量販店大潤發將法國的折扣商店引進臺灣,將臺中忠明店改成折扣商店,平均售價拉低一至三成;家樂福也設立「清倉店」,庫存品打至一折。  因應臺灣消費持續緊縮,消費者可支配所得不減反增,量販店也備受影響。  大潤發總經理徐顥佑說,臺灣估計今年經濟成長率僅有2%,顯示整體市場景氣雖有復甦,但仍未回到過去水平。
  • 時尚、低價 臺灣家樂福推出自有品牌服飾
    臺灣量販龍頭家樂福搶攻平價服飾市場,推出自有品牌Tex–Urban 82潮流服裝系列,強化通路差異性性。  家樂福店數即將超過60家,今年陸續針對單一品類進行大規模的商品重整,例如採購由海外設計師操刀的家具與家飾商品,最近則大幅度增加進口商品數量,均展現家樂福國際採購優勢,並創造通路特色。
  • 【考察】看臺灣家樂福如何營造幸福的賣場?
    本期和大家分享的是臺灣家樂福,如何營造幸福的賣場,  事實上,我們本期的行程裡面也包括家樂福的參觀,有興趣隨我們赴臺的同行們,快快和我們聯繫哦。    臺灣家樂福女性員工佔比超一半 營造幸福賣場   量販龍頭臺灣家樂福共有71家,員工逾萬人,從總部到賣場基層的女性員工佔比超過一半。林夢紹分析,女性員工不但有能力衝勁,對於消費者也更能以同理心著想,對營造幸福賣場可以加分,因此女性升遷管道毫無障礙。
  • 臺灣零售觀察:是誰顛覆了屈臣氏和家樂福?
    筆記|案例一:顛覆自己的統一超商筆記|案例二:逆襲屈臣氏的寶雅筆記 | 案例三:顛覆家樂福的全聯觀點|零售關鍵點:貨、場、基本功總結|下一代的社區零售一 分析 | 臺灣零售市場1、臺灣零售業市場規模過去超級市場受到量販店、便利商店衝擊巨大,而全聯超市的逆襲是超市營業額增長最主要的驅動力量販店:2017年超級市場營業額為1971億新臺幣,從2000年17.4%的年增長率,在2017年下降到3%。過去外資品牌量販店在臺灣獨領風騷,如法國品牌家樂福、美國品牌Costco等。
  • 經營了27年的家樂福高雄十全店將於1月14日停業
    聯商網消息:經營了27年的家樂福高雄十全店要關閉了。1月3日,家樂福十全店發布閉店公告,稱「因應家樂福經營策略考量,十全店將營業至107年1月14日,我們重視每位顧客的權益,後續將由高雄地區其他8家分店、9家便利購超市及家樂福線上購物,持續提供服務並保障顧客權益。」
  • 民生用品喊漲量販店不加價
    華夏經緯網10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隨著國際原料不斷喊漲,臺民生用品也開始吹起漲價風,包括衛生紙、米、油、塑料商品等平漲幅高達20﹪之多;不過由於10月起正逢量販店周年慶廝殺得正火熱之際,加上業者之前已經率先大宗低價採購,因此至年底前量販店的商品價格仍平易供應市場需求,不過到了明年可就難保廠商與通路能繼續吸收成本維持低價策略。
  • 中元節 量販店火拚拜拜檔
    華夏經緯網8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年中元節量販店除了集中拜拜商品的火力之外,全面性的不打烊營業也是重點,各家業者不約而同的以延長營業時間下戰帖,除了耐力賽之外,存貨庫存的控管、人力資源的調配、進貨與補貨的流暢,都是各店較勁的暗盤;對消費者來說,熱門商品的促銷與拜拜商品的一次購足性,則是業者絞盡腦汁的方向。
  • 臺灣零售觀察:是誰顛覆了屈臣氏和家樂福
    過去超級市場受到量販店、便利商店衝擊巨大,而全聯超市的逆襲是超市營業額增長最主要的驅動力量販店:2017年超級市場營業額為1971億新臺幣,從2000年17.4%的年增長率,在2017年下降到3%。過去外資品牌量販店在臺灣獨領風騷,如法國品牌家樂福、美國品牌Costc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