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探測器|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結合納米光子學及熱電學技術的新型光電探測器,能在高光譜解析度下探測更寬光譜範圍

2021-02-18 大國重器高端電子元器件

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結合了納米光子學和熱電學的新技術,具有在可見光、紅外波段以高光譜解析度檢測光波長的潛力。該探測器的運行速度比同類熱電設備快10到100倍,相比於傳統的光電探測器,該技術能夠在更寬的光譜範圍內進行探測。

圖為色彩探測器的概念實際模型示意圖

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單一的懸浮納米薄膜結構上結合了諧振吸收以及熱電接點,創造了一種具有獨立帶隙的光電探測結構。該團隊的研究成果表明該結構是可調諧的,並且具有對特定波長的探測能力,其輸入功率響應高達38V/W,帶寬接近3 kHz。

該團隊分別對碲化鉍/碲化銻結構以及鎳鉻/鋁鎳合金結構進行了測試及報導,證實其為具有潛力的共振納米光子-熱電材料,有望用於光電應用如無帶隙限制的高光譜、寬帶寬的光電探測器等。

該探測器製造於加州理工大學Kavli納米科技研究所的超淨間,在亞波長結構製造過程結合了氣相沉積以及電子束光刻技術作。據該研究團隊報導,用於製作該探測結構的合金材料具有大家熟知的熱電性質,因此這項研究可也適用於更多種不同的材料。

加州理工大學應用物理和材料科學和應用科學學院的Harry Atwater教授表示:「在納米光子學中,我們一直在研究光與比光波長本身更小尺寸結構之間的相互作用,這是一直在制約我們進步的一大問題。在本次研究工作中,我們結合了該屬性與熱電學的能量轉換特性,從而製造出了一個新型光電裝置。」

該探測器有諸多應用前景,例如可用於觀測植被與景觀的衛星、區分健康狀態與細胞癌變的醫療成像等。由於該探測器能捕捉到太陽光和熱中的紅外波段,而傳統的太陽能材料不能收集這些波長,因此該技術可用於改進太陽能電池及成像設備。

研究員Kelly Mauser表示:「該研究是納米光子學和熱電學之間的橋梁,通常情況下這兩個學科沒有什麼交叉,該研究為兩學科創造了合作良機。這兩個領域的交界還有大量未經探索、令人興奮的潛在應用和研究機會。」

「Resonant thermoelectric nanophotonics」Kelly W. Mauser, Seyoon Kim, Slobodan Mitrovic, Dagny Fleischman, Ragip Pala, K. C. Schwab      & Harry A. Atwater.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7) doi:10.1038/nnano.2017.87

相關焦點

  • 普渡大學開發出石墨烯光電探測器新技術 實現非局部光電探測
    題為「由碳化矽襯底與微米量級石墨烯結合製成的光電電晶體的位置依賴和毫米範圍光電探測」的論文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雜誌。該項目受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美國國土安全部的聯合資助,同時,它也受到國防威脅降低局的資助。
  • 光電探測器的性能參數及應用
    1、靈敏度(或稱響應度)   靈敏度RV (或RI ) 的定義為:探測器輸出電壓VS(或輸出電流IS)與輸入光功率P之比。   由於靈敏度與入射光波長關係密切。入射波長不同,探測器的靈敏度也不同,所以一般還須給出靈敏度的光譜響應特性。在光譜響應特性曲線中,探測器的光譜響應範圍是峰值靈敏度下降一半時的波長範圍。
  • 分析儀器的「眼睛」:半導體光探測器——訪日本濱松光子學株式會社...
    半導體光探測器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如何?日本濱松公司未來將如何發展半導體光探測技術?該公司是如何看待中國儀器行業?未來將如何拓展中國市場?本文將逐一為大家解答。  日本濱松光子學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日本濱松公司」)是光子技術和光電探測器的世界知名企業,其主要產品有光電倍增管、光電二極體、圖像傳感器、各種光源、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等光器件。
  • 光譜分析儀的工作原理
    光柵在步進電機的帶動下勻速轉動,出射狹縫就可以得到不同波長的單色光,通過同步讀取光柵角度和光電倍增管的輸出信號,就可以得到複合光的全部光譜信息。陣列探測器採用全光譜同步探測方式,具有檢測速度快、靈敏度高、光譜響應寬、動態範圍大、重複性好、解析度高等特點。3.1 多色儀典型的多色儀的光路如下圖所示,光線經光纖引導至入射狹縫並投射到準直物鏡上,準直物鏡將發散光變成平行光再反射到衍射光柵上,經光柵分光形成光譜光束,然後經聚焦鏡後在焦平面上形成光譜帶。
  • 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鈣鈦礦光電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鈣鈦礦光電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2月15日電 近日,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ACS Nano)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矽晶圓集成的單晶鈣鈦礦超快光電探測器」(Ultrafast Photodetector by Integrating Perovskite Directly on Silicon
  • 光電集成技術研究綜述
    ,使光電子技術與納米技術相結合,對現有的光電子技術進行升級改造。目前基於納米光子波導、光子晶體、表面等離激元以及人工電磁超材料的微納光電子新型功能器件,能夠調控微納尺度下的光場,產生奇異電磁響應和色散特性,並已用來初步實現微納尺度的集成光源、全光交換器、光開關、光調製器等。在基於砷化鎵、磷化銦、氮化鎵等無機半導體材料的光電子器件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新型複合納米光電材料和多種異質光電材料的微納加工技術和集成技術,是目前國際研究熱點。
  • 2nm技術的晶片開始沒落,下一代信息科技基石一定是光電晶片
    6.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出史上最大碳納米管晶片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14000多個碳納米電晶體,開發出史上最大碳納米管晶片。碳納米管具有優異的力學和電學性能,但自身的缺陷和可變性限制了其在大規模電子系統中的應用。
  • 光電倍增管探測範圍
    光電倍增管探測範圍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電磁波是能量的一種,凡是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釋放出電磁波,且溫度越高,釋放的電磁波波長就越短。
  • 前沿| 多光譜成像:五彩斑斕的黑
    多光譜成像技術及其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J]. 雷射與光電子學進展, 2021, 58(4): 0400001光譜成像是通過光譜分離元件將入射的全波段/寬波段光信號分成若干波段,同時獲取探測目標的光譜特徵和空間圖像信息。
  • 成像光譜偏振技術
    隨著研究的深入,科研人員對成像光譜偏振儀系統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儀器結構趨於小型輕量化;探測模式向靜態 ( 無運動部件 ) 、高靈敏度、實時探測方向發展;系統功能向寬譜段,高空間、高光譜解析度,以及圖像、光譜、偏振多維信息一體化獲取技術方向發展。近年來,提出了多種原理方案,根據不同原理方案的特點,其分類方式也多種多樣。
  • 光電所在共孔徑寬光譜紅外雙波段消熱差光學系統研究中獲進展
    光電所在共孔徑寬光譜紅外雙波段消熱差光學系統研究中獲進展 2016-04-28 光電技術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Proc.】改善自供電p-GaN膜/ n-ZnO探測器特性
    納米結構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表現出優異的特殊物理性能,這是由於其較大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和量子約束效應所致。氧化鋅(ZnO)納米結構由於其出色的載流子傳輸特性,對表面吸附的氧的高敏感性以及良好的光波導能力而在近幾十年來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因此,它們被應用於高靈敏度氣體傳感器和壓電傳感器,高性能太陽能電池和紫外線(UV)光電探測器。
  • 卓立漢光首屆 「逐夢光電」 新產品與應用研討會即將開幕
    尊敬的用戶,您好:  北京卓立漢光儀器有限公司將於2020 年6 月10 日至6 月12 日舉辦首屆 「逐夢光電」 新產品與應用研討會。本次會議將主要聚焦於拉曼光譜,螢光光譜及光電探測等新產品新技術在各行業領域的應用研究,以邀請報告、新品發布、前沿技術分享等的形式,為廣大用戶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和交流的平臺。
  • 科學家集成光電探測器與玻璃 可用於擋風玻璃自動適應遠光燈
    蓋世汽車訊光電探測器也被稱為光電傳感器,能夠將光能轉換成電信號,完成諸如打開自動滑動門、在不同光照條件下自動調節手機屏幕亮度等任務。現在,據外媒報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tate)的研究人員尋求通過將光電探測器與耐用的Gorilla玻璃相結合,以進一步擴展光電探測器的使用範圍。
  • 北科大《CEJ》:錳摻雜,提高近紅外光電探測性能
    CuInSe2(CISe)膠體量子點(QDs)具有消光係數高、環境友好等優點,在近紅外(NIR)區域的光探測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由於三元結構導致的陷阱密度高和晶體質量差,導致CISe量子點器件的光探測能力較低。
  • 關於機載光電系統的幾個問題 能看完的是真·軍迷
    機載光電探測系統,以其被動探測高度隱身為主要優勢,在機載探測技術領域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機載光電技術,僅從光譜這個維度來說,主要涉可見光和微光技術、紅外技術和雷射技術。這其中:1 可見光和微光波長範圍是380~760納米。註:1納米=百萬分之一毫米,以下均用單位符號「nm」表示。
  • 2nm技術的晶片開始沒落,下一代信息科技基石一定是光子晶片
    研究人員放棄傳統的平面供電和導熱的布置方式,將電路和熱傳導路徑縱向布置,解決了晶片的供電和冷卻問題。美國賽雷柏系統公司表示,下一階段的目標是擴大生產規模並保證晶片穩定交付。6.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出史上最大碳納米管晶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14000多個碳納米電晶體,開發出史上最大碳納米管晶片。碳納米管具有優異的力學和電學性能,但自身的缺陷和可變性限制了其在大規模電子系統中的應用。
  • 淺談光電倍增管
    在追尋未知未涉的過程中,最簡單的探測和記錄裝置就是我們人類自身的感覺器官,但是對於現代科學,這種「自然」的探測器要麼靈敏度不夠,要麼適用範圍不廣。就拿我們人眼為例,要產生視覺影像至少得幾十個光子,而一個光電倍增管可以很容易地探測到單光子;人眼觀察的光譜也只是集中在可見光(400-800nm),而自然界的電磁波頻譜從廣播電波到微波、紅外輻射、可見光、紫外光、X射線、伽馬射線,足足跨越了23個量級。
  • 拉曼、橢圓偏振、光學光譜技術常見問題解答
    相對宏觀測試而言,微觀尺寸的光致發光光譜更能表徵樣品的性質,並且能夠展現更多的細節信息,在進行顯微測量時,我們對整個樣品表面進行掃描,得到所有測量點的光致發光光譜,這個過程稱為Mapping。4. MicOS的PL和拉曼光譜儀測試的PL譜是一樣的嗎?
  • 「20吋微通道板型光電倍增管關鍵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光電倍增管是將微弱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的真空電子器件。光電倍增管用在光學測量儀器和光譜分析儀器中。它能在低能級光度學和光譜學方面測量波長200~1200納米的極微弱輻射功率。閃爍計數器的出現,擴大了光電倍增管的應用範圍。雷射檢測儀器的發展與採用光電倍增管作為有效接收器密切有關。電視電影的發射和圖象傳送也離不開光電倍增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