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CEJ》:錳摻雜,提高近紅外光電探測性能

2020-12-14 孜然學術

CuInSe2(CISe)膠體量子點(QDs)具有消光係數高、環境友好等優點,在近紅外(NIR)區域的光探測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由於三元結構導致的陷阱密度高和晶體質量差,導致CISe量子點器件的光探測能力較低。

為此,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在CISe量子點中摻雜過渡金屬錳離子(Mn2+)來解決上述問題。結構表徵結果表明,在量子點的合成過程中,Mn2+的摻雜提高了CISe量子點的晶體質量。相關論文以「Manganese doped eco-friendly CuInSe2 colloidal quantum dotsfor boosting near-infrared photodetection performance」為題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上。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0.126452

總的來說,研究人員將Mn2+離子引入CISe量子點晶格中,改善了量子點的晶體質量和電子俘獲,同時促進了長壽命Cux態的電荷布居,從而提高了量子點的載流子壽命。通過摻雜Mn2+可以調節VBM和CBM的位置,增強了載流子轉移到受體的驅動力。基於0.01Mn-CISe量子點的光電探測器在近紅外區的響應率為30ma/W,探測效率為4.2×1012jones,具有良好的寬帶響應(300nm-1100nm)、高靈敏度和較大的線性動態範圍。這與最先進的傳統有毒量子點探測器的性能相當。(文:愛新覺羅星)

圖1。不同錳離子濃度的CISe量子點的形貌和結構表徵。(a)X射線衍射圖,(b)測量掃描XPS光譜和(c)Cu-2p XPS光譜,(d)In-3d XPS光譜,(e)Se-3d-XPS譜和(f)Mn-2p-XPS譜。(g)CISe量子點和(h)0.01Mn-CISe量子點的STEM圖像,插圖顯示了該區域量子點的尺寸分布。

圖2。TA光譜(a)不同Mn2+濃度的CISe量子點和Mn-CISe量子點(b)分別為0.01、(c)0.02和(d)0.05。(e)量子點的吸收光譜(實線)和發射光譜(虛線)。(f)主基態(GSB)的TA動力學,說明了Mn-CISe量子點激發態的去布居。(g)Mn摻雜和未摻雜CISQDs中的載流子複合途徑。

圖3。純電子器件的電流密度-電壓特性:(a)CISe QDs和(b)0.01mn CISe QDs。(c) CISe量子點和Mn-CISe量子點的UPS光譜。嵌入是量子點的費米邊。(d) ITO,PEDOT的能級示意圖:PSS,CISe QDs,0.01Mn-CISe QDs,PCBM和Ag。

圖4。(a)光電探測器示意圖和具有Mn-CISe量子點層的器件的橫截面SEM圖像。(b)J-V曲線,(c)EQE曲線,(d)比探測率和(e)CISe量子點和Mn-CISe量子點探測器的瞬態光電流。(f)CISe量子點和(g)0.01Mn-CISe量子點器件在不同功率密度下的時變響應,(h)光電流密度與光強的關係。(i)信噪比和(j)LDR結果基於CISe量子點和0.01Mn-CISe量子點的光電探測器。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長波紅外探測能「看見」啥?四篇專題綜述來回答
    專題結合國內外長波紅外探測領域近年來的成果,面向長波、甚長波紅外低能光子探測,圍繞材料生長、材料缺陷形成機制和摻雜特性、長波紅外探測器暗電流、噪聲和串音抑制手段等方面進行介紹。任何處於非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輻射電磁波,探測輻射電磁波就能實現對物體的探測。根據普朗克黑體輻射定律推算出黑體輻射能量密度隨溫度的4次方成正比。因此,低溫目標的輻射能量密度很弱,對探測器靈敏度要求極高。
  • 紅外探測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全球年度銷售額預測以每年 超過 5%的速度增長,到 2030 年銷售額將達到近 8000 億美元。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保健意識的 增,2014-2018 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 光電探測器的性能參數及應用
    光電探測器在軍事和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有廣泛用途。在可見光或近紅外波段主要用於射線測量和探測、工業自動控制、光度計量等; 在紅外波段主要用於飛彈制導、紅外熱成像、紅外遙感等方面。         表徵光電探測器性能參數主要有:量子效率、響應度、頻率響應、噪聲和探測度等。
  • Science Advances:毫開爾文級別敏感度的常溫紅外探測
    基於此關係,紅外相機可以通過Prad的測量來表徵物體表面的溫度分布。常溫的紅外探測技術在紅外夜視,安全監控,電路檢測,醫學診斷,結構缺陷篩查,以及科學研究方面有廣泛應用。等效噪音的溫度差(Noise Equivalent Differential Temperature, NEDT)是決定紅外相機對溫度的敏感度和成像質量的關鍵性能參數。
  • 用於寬帶光探測的近紅外二維有機共晶體製備成功
    用於寬帶光探測的近紅外二維有機共晶體製備成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9 16:05:47 天津大學胡文平團隊採用共晶體工程方法製備了一種用於寬帶光探測的近紅外二維有機共晶體。
  • 浙大研發石墨烯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可用於紅外光電器件領域
    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報導了一種基於石墨烯纖維的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由浙江大學高超、許震團隊和浙大科創中心微納電子學院徐楊團隊合作完成,論文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的方波博士和微納電子學院的Srikrishna Chanakya Bodepudi博士。該工作探索了宏觀石墨烯纖維在中紅外區域的發光和探測性能,並基於此構建了首套纖維基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
  • 南大團隊研製全新紅外探測器件,在《自然》子刊發表最新成果
    事實上,對紅外光的探測已經被應用在軍事和臨床醫學檢測等領域,例如紅外夜視儀、末端制導、遙感、自由空間通信、紅外雷達以及醫院中常見的紅外熱像儀等。雖然紅外成像已經得到了很多的應用,但是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例如價格昂貴、靈敏度低、可集成性差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限制了紅外成像的廣泛應用,尤其是在民用領域。事實上,這些問題已經困擾研究者們很久了。
  • 錳摻雜Cs4PbCl6零維鈣鈦礦納米晶激發態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Cs4PbX6(X = Cl、Br、I)零維鈣鈦礦納米晶具有優異光學性能,在LED照明顯示、雷射和光電探測器等技術領域受到廣泛關注。但由於絕緣體本質,Cs4PbX6零維鈣鈦礦本徵在可見波段不發光,限制了作為發光材料的應用範圍。錳離子摻雜是調控鈣鈦礦納米晶光、電、磁性能的一種有效手段。
  • 光電倍增管探測範圍
    打開APP 光電倍增管探測範圍 陳翠 發表於 2019-07-02 14:51:24   光電倍增管探測範圍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電磁波是能量的一種,凡是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釋放出電磁波,且溫度越高,釋放的電磁波波長就越短。
  • 雪崩光電二極體打破了LiDAR接收器的性能記錄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UVA)和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T-Austin)的電氣和計算機工程師開發出了一種雪崩光電二極體,其性能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有可能改變下一代夜視成像和光探測與測距(LiDAR)接收器。在LiDAR方面,該團隊的低噪聲、兩微米的雪崩光電二極體實現了更高的功率操作,並且對眼睛安全。
  • 基於微光與紅外的夜視技術
    2.4 微光夜視技術的發展趨勢   微光夜視器件的研究方向是致力於提高已有的幾代產品的性能,降低成本,擴大裝備;進一步延伸新一代產品的紅外響應和提高器件的靈敏度。   2.4.1 超二代微光夜視技術   超二代微光管採用與第三代微光近貼管結構大體相同的技術,主要技術特點是將高靈敏度的多鹼光電陰極引入到第二代微光管中,並借用第三代微光MCP、管結構、集成電源以及結晶學、半導體本體特性等機理和工藝研究成果,其成像質量大幅度提高,由於工藝相對簡單,價格相對較低,因而成為目前的主流產品。
  • 一鍋水熱法製備炭-鐵磁體複合材料及紅外消光性能研究(特約)
    >----2020年第49卷第7期暴麗霞,喬小晶,楊銘1 北京理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2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主要內容隨著紅外觀瞄探測器材和紅外製導武器的迅速發展紅外是最重要的制導武器工作波段,隨著現代光電探測技術和精確制導水平的不斷提升,抗紅外煙幕作為高效價廉、實施簡易的無源光電對抗手段之一,可廣泛用來幹擾紅外偵察告警、搜索跟蹤及制導的雷射和紅外成像系統,有效幹擾對方的紅外探測。傳統煙幕中常用的抗紅外材料含有多種有機物,其產物對人類有毒害作用,也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因此環保型抗紅外煙幕成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
  • 紅外傳感器的種類和工作原理及特性的介紹
    光子探測器類型主要有內光電探測器、外光電探測器、自由載流子式探測器、QWIP量子阱式探測器等。 光子探測器的主要特點是靈敏度高、響應速度快,具有較高的響應頻率,但缺點是探測波段較窄,一般工作於低溫(為保持高靈敏度,常採用液氮或溫差電製冷等方式,將光子探測器冷卻至較低的工作溫度)。
  • 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鈣鈦礦光電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鈣鈦礦光電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2月15日電 近日,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ACS Nano)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矽晶圓集成的單晶鈣鈦礦超快光電探測器」(Ultrafast Photodetector by Integrating Perovskite Directly on Silicon
  • 如何檢測光學鏡頭紅外離焦性能指標
    它與普通鏡頭的差別是用近紅外LED主動式照明,根據市場日夜兩用鏡頭技術性能來分,主要有國內和國外兩種方式:  國內鏡頭製造商:主要採用了《高清晰寬光譜共焦面視頻攝像鏡頭》專利技術,把光譜範圍分為可見光譜區和近紅外光譜區,提出了寬光譜共焦面來評價鏡頭的成像質量觀點來設計IR矯正鏡頭。
  • 微波傳感器將取代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成本優勢!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7-11 07:01:00 近日,由上海佳騰光電有限公司研發的微型JT-1015微波傳感器,由於成本低廉,性能穩定,結構簡單等諸多優點,深受廣大感應器開關廠商的認可
  • 蘋果或將在iPhone中加入紅外熱成像 以提升AR性能(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外媒報導,近日曝光的一項蘋果專利顯示,蘋果可能將會在iPhone中加入紅外熱成像,讓用戶可以在更多環境中使用AR。據專利描述,這項技術將依靠熱成像或紅外線的攝像頭來增強AR視覺攝像頭,可利用場景中真實物體的熱屬性,以提高計算機視覺算法的準確性。這項專利可以讓用戶在黑暗的環境中,更輕鬆的使用AR系統。 紅外熱像技術,最早使用於軍事領域,後轉入民用,以熱像儀最為普遍,主要用於工業檢測、設備維護、防火、夜視以及安防等領域。
  • 關於機載光電系統的幾個問題 能看完的是真·軍迷
    紅外探測既有主動紅外探測,也有被動紅外探測,我們今天主要談被動紅外探測。被動紅外探測的隱身性也非常好,其核心應用是利用目標與背景的溫差所產生的紅外輻射信號,進行成像探測和熱點探測。機載紅外探測設備一般分為兩類:即機載前視紅外FLIR,和最近熱議的紅外搜索跟蹤IRST。也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其實,機載光電系統的類別多,名詞也多,而且混用非常嚴重,內涵不清。
  • 紅外焦平面陣列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
    紅外焦平面熱像儀是一種可探測目標的紅外輻射,並能通過光電轉換、電信號處理等手段,將目標物體的溫度分布圖像轉換成視頻圖像的設備,是集光、機、電等尖端技術於一體的高科技產品。因其具有較強的抗幹擾能力,隱蔽性能好、跟蹤、制導精度高等優點,在軍事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 光電倍增管的特點與用途
    打開APP 光電倍增管的特點與用途 陳翠 發表於 2019-07-02 14:36:38   光電倍增管的特點   1、放大倍數很高,用於探測微弱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