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或將在iPhone中加入紅外熱成像 以提升AR性能(股)

2020-12-20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據外媒報導,近日曝光的一項蘋果專利顯示,蘋果可能將會在iPhone中加入紅外熱成像,讓用戶可以在更多環境中使用AR。據專利描述,這項技術將依靠熱成像或紅外線的攝像頭來增強AR視覺攝像頭,可利用場景中真實物體的熱屬性,以提高計算機視覺算法的準確性。這項專利可以讓用戶在黑暗的環境中,更輕鬆的使用AR系統。

紅外熱像技術,最早使用於軍事領域,後轉入民用,以熱像儀最為普遍,主要用於工業檢測、設備維護、防火、夜視以及安防等領域。隨著AR技術以及產品的逐年成熟,AR與紅外熱像的集成,切實解放了雙手,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操控方式,有望成為一個迭代性應用。

相關上市公司:

久之洋:業界少有的能夠自行研製開發紅外熱成像、雷射測距(照射)、可見光電視、貓眼探測、特種照明等全種類光電傳感器的單位;

聯合光電:公司致力於為市場提供高端光學鏡頭產品及解決方案,公司紅外產品主要應用於紅外熱成像。

相關焦點

  • 紅外熱成像技術竟然可以做這些事情?
    紅外熱成像技術的基本原理承壓君帶大家見識一下紅外熱成像技術。通常我們在一些公共場合中常看到的測溫儀:那麼,它靠什麼原理呢?其實,紅外熱成像檢測的基本原理是捕捉待檢測設備發出的紅外輻射,並形成可見的圖像,物體溫度越高,紅外輻射量越大。不同的溫度、不同的物體輻射的紅外線的強度不同。紅外熱成像技術就是將紅外圖像轉換成輻射圖像並從中反映出物體不同部位溫度值的技術。其成像的基本原理如圖1所示。
  • 疫情隨寒冬再起 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儀構築「安全線」
    在這場疫情大考中,我國政治體制的優越性得到充分體現,政府不斷宣傳並深入貫徹「防範大於治療」的理念,這是我國保障疫情可控的重要手段。而包括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儀等高科技設備在防疫中應用,為我國民眾構建了一道可靠的「安全線」。
  • 紅外熱成像與普通攝像機區別,熱成像攝像頭不懼風雨全天候監控
    市場上的現有的攝像機從使用環境及光線要求來分,可分為白天及光線充足環境使用的可見光攝像機,光線較弱情況使用的微光紅外攝像機,以及黑夜零照度使用的紅外熱成像攝像頭三大類。若採用微光夜視設備,它同樣也工作在可見光波段,依然需要外界光照明,在城市中工作尚可,但在野外工作時,則觀測距離大幅縮短。而紅外熱像儀是被動接受目標自身的紅外熱輻射,與氣候條件無關,無論白天黑夜均可以正常工作,同時可以避免暴露自身。
  • 紅外熱成像診斷技術在建築摟宇的多種應用(06-100)
    紅外熱像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1306.htm  紅外熱像儀是光機電為一體的高科技產品,其技術已成為全世界普遍關注的熱門產業技術,由於作為紅外熱像儀關鍵性技術的紅外探測器及技術
  • 紅外成像技術發展迅速 紅外熱像儀前景大
    相對於2003年的非典時期紅外熱像儀的核心元件還要靠進口,在此次疫情中,國內已經基本實現自給自足,應用紅外測溫技術,為篩查人流、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貢獻。  2020開始,一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
  • 大立科技快速響應,紅外熱成像助力疫情防控攻堅戰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作為疫情檢測的第一道關口,紅外熱成像體溫篩查成為了打贏疫情防控戰的重要環節。其中,紅外熱成像體溫篩檢系統憑藉快速、直觀、安全等特點,在人流密集的公眾場所對體溫異常人員的大面積快速篩查發揮了重要作用。
  • 戶外熱成像推薦:高性價比熱成像怎麼選?
    作為夜視觀察的神器,以往主要用於軍事行動的熱成像逐漸受到戶外探險愛好者的喜愛,並逐漸轉變成夜間觀察的必需品。在夜間,無光或者光線比較弱的情況下觀察野外動物,如果用強光手電之類的,會被獵物提前發現並逃跑,而熱成像就不存在這個問題,熱成像是被動的接收物體發出的紅外波,然後經過信號轉換,最終以圖像的形式表現出來。
  • 鹽城移動紅外熱成像精準篩查技術助力景區智能防疫
    近日,由鹽城移動提供的紅外熱成像精準篩查儀在東臺西溪景區投入使用,在景區優質移動5G網絡的加持下,進一步提升了景區全方位智能防疫篩查能力。由於景區出入口較多,隨著當前疫情反覆情況的出現,尤其是冬季因為遊客衣帽等物品對體溫測量可能帶來的測溫準確度影響,景區的防疫要求進一步提升。為此,鹽城移動及時向景區管委會提供了紅外熱成像智能防疫篩查方案,在物聯網、5G技術的支持下,能實時鎖定遊客額頭進行流水式、多人同步的體溫檢測服務,能大大縮減景區入院高峰期的停留時長,同時現場的智能大屏可以實時顯示遊客檢測數據,確保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發現異常情況。
  • 熱成像儀原理
    熱成像儀是利用紅外探測器和光學成像物鏡接受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能量分布圖形反映到紅外探測器的光敏元件上,從而獲得紅外熱像圖,這種熱像圖與物體表面的熱分布場相對應。 熱像儀的應用非常廣泛,只要有溫度差異的地方都有應用。比如:在建築領域,檢查空鼓、缺陷、瓷磚脫落、受潮、熱橋等;在消防領域可以查找火源,判定事故的起因,查找煙霧中的受傷者;公安系統可以找夜間藏匿的人;汽車生產領域可以檢測輪胎的行走性能、空調發熱絲、發動機、排氣喉等性能;醫學可以檢測針灸效果、早期發現鼻咽癌、乳腺癌等疾病;電力檢查電線、連接處、快關閘、變電櫃等。
  • 紅外熱成像儀體溫檢測站好防疫最後一道崗
    傳統測量體溫的方式包括水銀溫度計及紅外體溫槍等,缺點比較明顯:需要時間,需要接觸及配合。而當前態勢下,接觸及配合可能導致新風險,並且在大人流量環境不可行。紅外熱成像儀體溫測試系統的優點明顯:遠距離、非接觸、多目標,適合機場、地鐵、鐵路及樓宇入口等。其意義在於前期篩查,主要用於在人群中發現疑似發燒人員,進一步進行精確的體溫測量及後續檢查。
  • 聚光科技攜紅外熱成像測溫產品部署防控第一線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吳奕萱 見習記者 杜卓蔓1月29日,聚光科技宣布,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局勢,公司攜旗下子公司譜育科技,緊急召回相關人員,全力保障紅外熱成像測溫產品對此次防疫工作的應急保障。記者獲悉,截至1月29日,首批近百套由譜育科技製造的AI智能型紅外熱成像分析系統已全部緊急調撥派往前線,先後在北京首都機場、北京大興機場等京津冀、長三角的機場、車站、醫院等人員流動密集區域投入使用。
  • 技術供給-紅外熱像技術在建築外牆熱工缺陷及節能建築評估中的應用技術研究
    紅外成像檢測技術作為一種非接觸檢測手段,與傳統的方法相比較,它具有不但可以實現遠距離檢測,檢測範圍廣,而且測溫迅速、反應靈敏、可以得到直觀形象的熱譜圖,通過溫度分布的情況對缺陷及運行狀態進行判定。目前技術只可以定性的判斷建築物的熱工異常部位,而不可以定量判斷,僅專注於利用紅外檢測技術研究建築圍護結構及建築材料中含溼量的影響而未發現建築物體表面發射率、大氣衰減、空天背景輻射對測試結果的影響。
  • 為什麼紅外熱成像技術可以在全黑的夜晚拍攝到我們平常用肉眼無法...
    打開APP 為什麼紅外熱成像技術可以在全黑的夜晚拍攝到我們平常用肉眼無法看見的畫面呢? 在現場,通過紅外熱成像技術的加持,黑夜中我們清晰地看到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全過程和著陸後的狀態。 為什麼紅外熱成像技術可以在全黑的夜晚拍攝到我們平常用肉眼無法看見的畫面呢?
  • 紅外成像測溫儀是否準確?權威回應來了
    目前不少火車站、機場、醫院、政府機構大樓、商場、寫字樓已經開始用紅外成像測溫儀,對人群進行初檢。當體溫異常人員出現,機器自動報警,醫護人員才會上前進行進一步檢測。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對此解釋說,體溫篩檢是這次疫情中對可疑病例進行篩查和排查的一個手段,根據相關資料可以看到,紅外熱成像體溫儀和傳統的體溫計或者額溫槍等測量設備相比,能夠實現一些較遠距離,比如可以達數米,在非接觸的情況下對多目標同時進行體溫檢測
  • 健康碼、智能外呼機器人、紅外熱成像測溫儀……黑科技助力抗疫
    無人機在公路上盤旋,代替人工進行空中的指揮工作;AI機器人走進醫院,幫助醫生看CT;紅外測溫儀在不知不覺間測量著車站乘客體溫;外呼機器人則能將疫情信息管理員從每天300多個電話中解放出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中國科技網際網路公司憑藉先進的技術、快速的反應能力和這些炫酷的科技產品,為這場2020年的防疫戰增添了一些與眾不同的底色
  • 蘋果A14處理器iphone12跑分首曝 對比A13性能提升有限 讓人失望
    而根據公布的截圖來看,該款iphone新機配備了6G+128G存儲組合,從運存來看,該機的運存已經創下iphone的新高了,在此前iphone的最大運存也只有4G。根據跑分來看,該機的總跑分572333分,其中CPU為167527、GPU為222071、MEM為100808、UX為81927。這個跑分則讓不少網友表示失望。
  • 聚光科技首批AI智能型紅外熱成像分析系統已調撥派往前線
    集微網消息(文/圖圖)據聚光科技官方消息,1月29日,聚光科技攜旗下子公司譜育科技,緊急召回相關人員,從研發、生產、技術應用等不同層面全力保障紅外熱成像測溫產品的應急保障,助力疫情監測防控。圖片來源:聚光科技據悉,截止1月29日,由譜育科技製造的首批近百套AI智能型紅外熱成像分析系統已全部緊急調撥派往前線,先後在北京首都機場、北京大興機場等京津冀、長三角的機場、車站、醫院等人員流動密集區域投入使用,相關技術人員也已緊急奔赴全國各地,協助進行高精度體溫篩查的應急監測工作。
  • 安天下AT350體溫篩查系統 熱成像測溫門直銷
    大流量熱成像體溫篩查系統:    同時運用紅外、微光技術使之在不同的波長進行成像,同步探測目標的二維幾何空間與一維光譜信息,然後利用一定的圖像處理算法對多波段圖像進行分析處理,充分利用各種信道中的有用信息合成圖像。
  • 熱成像鏡頭下,人的熱量風雪中是怎麼流失的?
    哈哈,其實熱成像2020年因為可以快速測溫,疫情的蔓延讓其迅速被人們所認知。我們現階段所知的所有物體,它們的溫度至少都在絕對零度以上,只要物體溫度在絕對零度以上,它就會散發出紅外輻射。物體的溫度越高,散發的熱紅外輻射越強,越低就越弱。因此不管它多與少,物體都會散發紅外輻射。
  • 紅外熱像技術實現對危險品倉庫的智能監測
    四、紅外熱像技術對危化品倉庫防火的幫助     紅外輻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最為廣泛的電磁波輻射,通過熱像儀實現溫度圖像,人眼可見。同時,大氣、煙雲等對3-5微米和8-14微米的紅外線不吸收,因此,這兩個波段作為「大氣窗口」,我們可以在完全無光的夜晚,或是在煙雲密布的惡劣環境中,清晰地觀察到監控區域的情況。